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24岁。感冒后10余天起自觉心前区不适、心悸、疲乏、劳累后尤甚而就诊入院。体检:除心尖区闻及2—3级收缩期杂音和频发早搏外,余皆无殊。临床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附图)Ⅲ导联示窦性心律,心率约78次/min,P-R 0.22s,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倒R_4为室早,其后窦性心搏P-R缩短至0.18s。V_1导联为室早三联律,室早后第1个窦性心搏P-R缩短至0.14—0.18s,此后P-R仍为0.22s,周而复始,似房室传导的文氏周期。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合并室早三联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伪Ⅱ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2.
观察210例室性早搏(室早)后的窦性心律的变化规律,并报告由室早引起的文氏现象、窦性反复心律及短暂干扰性房室分离等少见心律失常。同时指出室早后ST段、T波的改变是由于肌肉张力、收缩力的变化影响心肌复极的作用所致,其本身并无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29岁,主诉:发作性心悸十余年。体检:心律不齐,心脏无器质性杂音。心脏透视:形态大小正常。超声心动图正常。1984年6月作心电图检查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插入性室早伴房室交界区伪文氏现象和阵发性室速(多源性)。附图为Ⅱ导联记录,示窦性心律,P-P间期1.04秒,心率约58次/分;P-R间期0.12秒。于R_1后出现插入性室性早搏,其后窦性心搏的P-R间期逐渐延长:R′-P时间愈来愈短。P_1-R为0.12秒,P_2-R为0.20秒,P_3-R为0.30秒。以后随以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故P_4未能下传,组成第一个文氏周期。第5个窦性心搏的P-R间期为0.21秒,系受阵发性室速的影响,较原来窦性P-R间期(0.12秒)为长。以后窦性心搏的P-R间期又逐渐延长;R′-R逐  相似文献   

4.
室性早搏致钩拢现象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7岁。侧卧位时心悸、胸闷1d就诊。体检:血压120/85mmHg(1mmHg=0.133kPa),双肺无异常征,心率65次/min,心律不齐,可闻及过早搏动。临床诊断: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正常。动态心电图检查:24h共记录室性早搏(室早)1115次,发生率10%,表现为代偿完  作者单位:238000 安徽省巢湖地区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全和间位性两种。部分间位性室早后伴连续数次窦性频率增快,并继发一较长间隙,其后窦性心率恢复至室早前水平(图1)。动态心电图诊断:频发室早伴室早致钩拢现象。  讨论 钩拢现象表现为暂时出现的副节律点对主导节律点产生…  相似文献   

5.
1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间位性室性早搏者 ,紧随间位性室性早搏后出现的窦性心搏皆呈现不同程度的QRS波形态正常化。考虑其QRS波形态正常化 ,系发生室内差异传导 ,从而使左、右束支激动时间差异减小或基本一致而引起  相似文献   

6.
室性早搏折返径路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阻滞可使折返性早搏的出现规律发生改变,报告1例如下。 患者女性,47岁。临床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心电图(附图)系术前描记,avL.a.b为连续记录。avL—a前半段窦性P—QRS—T基本均齐,两个窦性心搏之间插入一宽大畸形之室性早搏,呈一种特殊的三联律;后半段若按前半段规律预期出现的间位性室早未能出现,说明折返性早搏在其折返传出径路上被阻滞了,推  相似文献   

7.
室性早搏折返反复径路的交替文氏传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心室或房室交接区冲动折返至心房出现的文氏现象常见;而以室早形式出现的折返未见文氏传导,却在反复径路再次下传激动心室时,出现文氏传导者不多见或未被注意。本文报道一例罕见的室早三联律,室早后出现逆传的P波以及经反复径路再次下传时,在反复径路表现交替文氏传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女55岁,冠心病,心电图特点:窦性心动过缓,频率45次/min。在两个窦性心律之间插一室性早搏,其后窦性激动干扰性P—R间期延长如图V_(AB)、图V_C示此间插性室早除有干扰性P—R间期延长外,其后窦性QRS亦发生变形,且呈右束支阻滞图型,为室内差异性传导所致。间位性室早使其后P—R间期干扰性延长  相似文献   

9.
房室传导反向文氏现象是一种少见的心电图现象,见于房室传导阻滞和早搏后心动周期。最近我们遇到1例,报导如下。 患者女,31岁。临床诊断:心律失常。平素无心悸等症状,身体健康。在体检中做心电图发现有室早,查体血压100/70mmHg,心律不规则,可闻早搏,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频发室早,心室率约为55次/min。图中可见提前的室早,QRS为0.12s,其前无相关的P波。P一R间期在早搏后最长,以后逐搏缩短。形成了房室交界区干扰性伪反文氏现象。  相似文献   

10.
房室传导的反文氏现象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患者女性,17岁。因胸闷、心悸来我院。查24h动态心电图(DCG)在OO:02(图1)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心率46-51次/分,P—R间期0、12s,Ra为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R3—P4间期为0.28s,P4-P5间期为0.22s,其差值为0.06s,P3-R4间期恢复为0.12s。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②间位室性期前收缩(PVS)后出现房室传导的反文氏现象。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 ,16岁。因头晕、心悸、乏力半月来院就诊。临床诊断 :频发室早原因待查 ,拟诊病毒性心肌炎图 1 说明见正文图为动态心电图 :心率 70次 min ,PR间期 0 14s ,QRS时限 0 0 9s,QT间期 0 41s。第 3个QRS波提早出现 ,且宽大畸形 ,其前无P波 ,发生在两个正常的窦性搏动之前 ,为间位性室早。室早后第 1个窦性激动的PR间期延长约为 0 48s。这是由于室早激动逆行向上 ,侵入了交接区使交接区产生了隐匿性传导 ,此时 ,当窦性激动传入时 ,该区尚处于相对不应期 ,从而发生干扰现象 ,使PR间期延长。早搏后第 2个P、Q…  相似文献   

12.
折返型室性早搏伴折返径路中的反文氏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群安 《心电学杂志》1992,11(2):112-113
反文氏现象(即逆转型文氏现象)可发生在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但希氏束以下部位者较为少见。而在折返型室性早搏的折返径路中出现反文氏现象更属罕见,现报道1例。患者女性,36岁,临床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心肌炎。心电图为 aVF 连续记录(附图),示基本心律为窦性,心律稍不齐,频率68次/min,可见频发的插入性室性早搏呈间歇性二联律,室早与前一心动的配对间期不一,但呈  相似文献   

13.
任珍  秦桂萍  祁欣 《心脏杂志》2003,15(5):393-393
本文报告 1例预激综合征 (WPW)时出现间位性室性早搏 (室早 ) ,而导致连续发生房室折返搏动。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30岁。以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 )而来院检查 ,患者所带资料可见典型 B型 WPW和室上速。来院就诊时心电图特点 :P波为窦性 ,P- P间期0 .76 s,心率 78min- 1 ,P- R间期 0 .10 s。 导联 QRS波群时限 0 .12 s,在 QRS波群起始可见粗钝的预激波可确定为典型 WPW。图中有 1个 QRS波群宽大畸形提前出现前无 P波 ,为典型室早。经测量 P- P间期 ,在室早 T波顶峰落一窦性P波 ,该窦性 P波下传心室形成间位性室早…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7岁,因心悸1周入院,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V_1导联连续描记(附图)示窦性心律稍有不齐,QRS波群呈rS型,宽大畸形之QRS呈rsR'型,其偶联间期明显不等,然而又没有折返性室性期前收缩伴折返径路内文氏现象的特点,故可排除折返性期前收缩。上行末一QRS波至下行QRS_(1—4)皆为室性心搏,但R'-R'间期不等,前4个心搏成对出现,即短R'-R'间期与长R'-R'间期交替出现,而长R'-R'间期又小于2倍的短R'-R'间期,令人疑及并行性室速(周期0.52s,频率约115次/min)伴文氏型传出阻滞,然而有时又可能为顿挫性文氏型传出阻滞(如下行R_4后未出现R'成对,即说明发生顿挫性文氏型传出阻滞),加之窦性心搏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对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或室性早搏心动过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和单纯室早组各35例,同时令选取30例有室早现象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共同参与研究。观察研究三组患者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的变化,并根据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程度对其进行分级的临床评估。结果: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和单纯室早组的震荡初始值明显大于对照组,震荡斜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其中室早伴心动过速组的震荡初始值明显大于单纯室早组,震荡斜率明显小于单纯室早组;此外,在窦性心率震荡分级中,对照组集中在0级,单纯室早组集中在1级,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则集中在2级。各研究小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会逐渐得到缓解,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变化程度比伴室早患者更加显著,且窦性心率震荡的损伤程度可根据其不同分级进行准确的临床判断和评估。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16岁。因活动后心悸2年,加重伴头昏、视物模糊、乏力2月余入院。入院体检:T36.3℃,P60次/min,R18次/min,BP120/80mmHg。心尖搏动位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无弥散。心界无扩大,心率60次/min,可闻及频发期前收缩,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谱、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均正常。心肌灌注断层显像(ECT)检查示左心室前侧壁、心尖部、下后壁心肌灌注缺损。心电图(图略)示室性期前收缩。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入院后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图1)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5次/min,R—R间期不等。R3为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P3-R4、P4-R5、P5-R6间期分别为0.48、0.30及0.18s,构成房室交接区反文氏型传导。且类似现象反复出现。动态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心律不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致房室交接区反文氏型传导。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33岁,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衰Ⅲ°。心电图(附图)为aVF导联,窦性P波快速均齐发生,频率107次/min,除频发室早干扰外均能下传心室,室性早搏配对间期由长(0.40s)变短(0.33s)后脱落,呈典型3:2反文氏型折返性室早(同次心电图Ⅰ、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有人提出室性早博(室早)后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现象,认为其发生与自主神经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例 1,患者女 ,64岁。高血压病史 10余年 ,因近期反复心悸 ,胸闷伴头晕而就诊。体检 :血压 180 110mmHg,听诊心律不齐 ,有早搏。X线胸片示 :左心室增大。临床诊断 :高血压心脏病。心电图 (图 1)V5导联示 :窦性心律 ,频发室早 ,在每个室早后第 1个窦性心搏的T波发生倒置 ,而其他窦性心搏的T波均直立 ,但振幅略显降低。心电图诊断 :①窦性心律 ;②频发室早 ;③节省运动试验 ,提示心肌缺血。例 2 患者女 ,19岁。以心前区不适 ,心慌 3d就诊。体检 :血压 12 0 80mmHg,心界不大 ,律不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 (图…  相似文献   

20.
1960年Satoh发现一些室早病例,其相邻两个室早之间的窦性心搏数总是奇数,这种现象以后被Schamroth和Marriott命名为隐匿性室早二联律。其实在隐匿性室早二联律,虽然窦性激动在折返径路内被交替地阻滞,但它们已侵入折返征路的大部分,即隐匿性传导,使随后的窦性激动在折返径路内传导延缓,有利于下次早搏的显现。本文分析20例偶尔呈插入型的室早,旨在明确折返径路内存在隐匿性传导,研究插入对后面早搏的影响。方法 20例室早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20—58岁(平均39.6岁),均无原发性心脏病,也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