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刚 《河南中医》2014,(12):2302-2303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肝硬变胃动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硬变合并胃动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肝硬变治疗,此外对照组加用西沙比利片10 mg口服,日3次;治疗组加用四逆散加味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愈显率为70.0%,治疗组愈显率为85.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食欲不振、早饱、嗳气、恶心呕吐四大主症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肝硬变胃动力障碍效果理想,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四逆散联合小建中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四逆散合小建中汤治疗,两组均治疗7 d,7 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愈显率为72.5%,治疗组愈显率为90.0%,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6.024,P=0.007);治疗组腹痛、发热、呕吐泄泻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联合小建中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口服,每次20 mg,日1次;治疗组给予四逆散加味治疗,日1剂。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腹胀、腹痛、恶心、口苦等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同期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内镜疗效愈显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近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四逆散合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四逆散合益气养阴法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1.7%、57.2%,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2.451,P=0.037);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嗳气、纳差及舌脉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逆散合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小承气汤灌肠配合针刺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0例,两组均用加味小承气汤治疗,联合组加用针刺治疗。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腹胀、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小承气汤灌肠配合针灸治疗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杨大男  吕基广 《新中医》2004,36(9):28-29
目的:观察加味枳实大黄汤肛滴治疗腹部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择腹部术后符合麻痹性肠梗阻诊断标准的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加味枳实大黄汤肛滴(处方:枳实、大黄、槟榔、厚朴、旋覆花、半夏、木香、甘草)治疗,对照组用新斯的明肌注、吗丁啉口服。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0.70%,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分别为35.00%、73.33%,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促进患者肠鸣音出现时间、复常时间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主要症状的起效时间、消失时间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枳实大黄汤肛滴治疗腹部术后麻痹性肠梗阻具有见效快、应用方便、疗效确切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味小承气汤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60例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导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加味小承气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自觉症状缓解时间、治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吻合口狭窄、小肠粘连成角、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小承气汤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炎性肠梗阻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安全性也比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鼻饲联合保留灌肠辅助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控制感染及应用生长抑素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自拟通肠排气汤鼻饲联合中药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比较2组临床疗效、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自主排便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再次手术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及促炎性因子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自主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再次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及TNF-α、IL-6浓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药鼻饲联合保留灌肠辅助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好,能够有效控制炎症,缩短病程,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味小承气汤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妇科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妇科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减压联合76%泛影葡胺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小承气汤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比较2组腹部症状缓解、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部症状缓解、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100. 0%,对照组84.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味小承气汤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妇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7例,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保守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梗阻的解除,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