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自然患有痒螨病的绵羊为试验动物,用10mg/粒伊维菌素胶囊按每千克体重0.2mg的剂量投服。分给药一次组,给药二次组和对照组。用药后56d观察,二次用药组虫体转阴率为100%,该药对妊娠母羊、哺乳母羊、羔羊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常用驱虫药物对羊消化道线虫的驱除效果,本研究团队在焉耆县某羊场对32只绵羊进行了伊维菌素注射液和阿苯达唑片的驱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伊维菌素组虫卵转阴率和虫卵减少率分别为75.0%和81.1%;阿苯达唑组虫分别为60.0%和66.7%;对照组则分别为0和-14.3%。绵羊应用这2种药物驱虫前后的线虫EPG差异极显著(P <0.01),绵羊投药后未发现明显临床异常。虽然两种药物均能较好地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但根据用药效果、安全性、依从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综合分析,现阶段在焉耆盆地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应优先选择伊维菌素注射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舌前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舌前腺囊肿134例,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48例和C组44例。A组采用平阳霉素注射法治疗,B组采用单纯舌前腺囊肿摘除术治疗,C组采用舌前腺联合囊肿摘除术治疗。比较3组治愈率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C组治愈率95.5%,显著高于A组的47.6%(P〈0.05)和B组的52.1%(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随访1年,C组复发率4.5%,非常显著低于A组的52.4%(P〈0.01)和B组的47.9%(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舌前腺联合囊肿摘除术治疗舌前腺囊肿的疗效,优于平阳霉素注射及单纯舌前腺囊肿摘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单用或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3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d;B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d;C组联合应用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钙,剂量同前。3组疗程均为16周。结果:3组的尿蛋白量和血脂均降低(P〈0.01),C组尿蛋白降低幅度大于A组和B组(P〈0.01,P〈0.05),且C组的血脂改变程度优于A组和B组(P〈0.01,P〈0.05);3组血压、血肌酐、尿素氮均下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获得良好作用,但两药合用较两药单用的肾保护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糖皮质激素( CCs)不同给药途径(局部、小剂量全身、局部+小剂量全身)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临床观察,探讨临床治疗COPD中CCs的给药方法。方法将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三组在其它常规治疗一致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CCs治疗方案,A组(局部用药组):布地奈德雾化液,1 mL/次,2次/日;B 组(局部+全身治疗组):布地奈德雾化液,1 mL/次,2次/日联合泼尼松龙针剂20 mg静脉推注, Bid;C组(全身用药组):泼尼松龙针剂20 mg静脉推注,2次/日。连续治疗10 d,分别观察、比较治疗5 d与10 d后患者肺功能( FEV1及PEF)变化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5天后三组肺功能比较,A组与B组相当( P>0.05)、优于C组( P均<0.05);治疗10天后三组肺功能比较,B组与C组相当(P>0.05)、优于A组(P均<0.05);三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 CCs局部+全身联合用药治疗COPD,能够迅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临床治疗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张志彬  王旭  姜辉 《武警医学》2007,18(7):514-516
 目的 评价动脉留置导管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脑梗死患者按发病时间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随机分成A1组和A2组,A1组治疗后留置导管,通过导管在术后常规给药,A2组则在术后静脉给药.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局部留置导管灌注溶栓及术后注药等综合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3 d血管计数,同时对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21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状态进行评分.结果 各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管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1 d与治疗前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A1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采用介入方法局部灌注溶栓加术后导管给药治疗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且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干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GERD)的夜间酸突破(NAB)现象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GERD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例,分别接受:A组: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1/d;B组: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2/d;C组: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早1次,口服高舒达20mg,晚1次;D组: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2/d,睡前口服高舒达20mg,1次;E组:口服高舒达20mg,2/d.均用药7 d并于第7天早上8时起连续24h监测其胃内pH值.结果5组患者的平均胃内pH值、平均中位pH值、夜间平均胃内pH值和夜间平均中位pH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B、C、D组升高明显,显著高于A、E组(P<0.05);A、E组夜间pH<4.0的时间占夜间监测时间的百分比显著高于B、C、D组(P<0.05);埃索美拉唑2次用药组仅有1例NAB发生(2.0%),显著低于1次用药组(P<0.05).结论GERD患者NAB的发生与埃索美拉唑剂量、用药方法、是否加用高舒达及Hp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8.
不同代乳粉哺育早期断奶湖羊羔羊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40只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试验组为A、B、C组,分别使用代乳粉I、代乳粉Ⅱ及代乳粉Ⅲ,对照组为D组,随母羊自然哺乳,共进行了40天的饲养试验,研究其对羔羊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腹泻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0、30、40、50日龄时,试验组与对照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60日龄时,D组体重显著低于A、B、C组(P<0.05),而A、B、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0-30日龄时,B、C组日增重显著低于D组(P<0.05),而A组日增重虽低于D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41-50日龄4组羔羊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51-60日龄,A、B、C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A、B、C组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D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100g、130g、100g.60日龄时,A组体高显著高于D组,B、C、D三组间差异不显著;体长和胸围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全期,A、B、C腹泻次数依次为11、10、7,低于D组(13).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干预对高危儿脑损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多组对照比较法,将160例高危儿脑损伤病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A组)、康复干预组(B组)、神经节苷脂组(C组)、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干预组(D组),每组40例.4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护理,A组不作其他处理;B组再给予康复干预治疗;C组再服用神经节苷脂20 mg/d,连服10 d;D组再给予B、C两组的联合治疗.对各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A、B、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47.5%、50%、90%,D组与其余3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B、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A组(P<0.05).患儿年龄与治疗有效率具有负相关性,年龄越小,治疗有效率越高.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干预对高危儿脑损伤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接受131I治疗的青少年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寻适合中国青少年Graves病患者的有效剂量范围.方法 接受131I治疗的青少年Graves病患者共234例,年龄为8~17岁,平均甲状腺质量为(59.0±16.5)g.完善治疗前准备后,根据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131I的剂量将患者分为5个观察组,A组:1.11~<1.48 MBq/g,B组:1.48~<1.85 MBq/g,C组:1.85~<2.22 MB/g,D组:2.22~2.59 MBq/g,E组:>2.59 MBq/g,观察每组疗效,统计每组治愈率、好转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生率.结果 ①234例患者中治愈152例(64.95%)、好转56例(23.93%)、甲减26例(11.11%),其中B组疗效最高.②治愈率:B组、C组、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8,P>0.05),B组治愈率显著高于A组及E组(χ2=10.20和χ2=5.49,P<0.05),A组治愈率最低.③好转率:B组、C组、D组及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4,P>0.05),A组的好转率显著高于B组、C组、D组和E组(χ2=8.74、χ2=6.68、χ2=7.01和χ2=11.12,P<0.05).④甲减发生率:A组、B组、C组及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1,P>0.05),E组的甲减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B组、C组和D组(χ2=12.36、χ2=11.58、χ2=9.37和χ2=4.36,P<0.05).结论 青少年Graves病患者接受131I治疗安全有效,131I治疗的首选剂量建议控制在1.48~2.59 MBq/g,既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又不致于增加甲减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FSH不同注射方法对多浪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将172只多浪羊母羊随机分为A、B、C三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D,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采用阴道放置海绵栓,第11 d撤栓时注射相同剂量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氯前列烯醇(PG)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埋栓后第9 d,150 IU FSH按照不同注射方法对A、B、C组进行处理。结果表明:A组(150 IU)发情率为77.78%,B组(100 IU+50 IU)发情率为80.65%,C组(75 IU+75 IU)发情率为87.50%,对照D组发情率为80.36%,统计分析3个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发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多浪羊采用孕酮+PMSG+PG同期发情处理及FSH不同的注射方法对发情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C组(75 IU+75 IU)发情率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分析复方倍他米松(商品名得宝松)联合CO2点阵激光、PDL激光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04至2019-12武警辽宁总队医院接受治疗的111例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7例。A组采用CO2点阵激光+PDL激光治疗,B组采用CO2点阵激光+得宝松治疗,C组采用得宝松联合CO2点阵激光+PDL激光治疗,每4周为1疗程,共3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进行观察,观察3组治疗前后瘢痕各维度评分(VS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变化,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三组色泽、血管分布、瘢痕柔软度、厚度、VS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C组显著优于A组、B组(P<0.05),但B组和C组未见统计学差异;A组、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49%、83.78%、94.60%,C组疗效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治疗1个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与氯诺昔康用于膝关节微骨折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300例,均行关节镜引导下微骨折术,根据术前应用超前镇痛情况分为三组(各100例),A组采用氟比洛芬酯,B组采用氯诺昔康,C组为对照组未采取超前镇痛。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组患者术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VAS评分、术后额外口服非甾体类药物情况及患者对镇痛总体质量的评价。结果术中关节镜清理时三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骨折术时A、B两组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1、4、8及24h的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h及4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A、B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优良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氯诺昔康用于膝关节微骨折术均有利于减轻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安全可靠,但术后早期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经导管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西兰白兔严重冻伤模型的有效性及机制。 方法36只新西兰白兔的严重冻伤模型随机分成3组,A组:常规溶栓组(t-PA +肝素+罂粟碱);B组:改良溶栓组(t-PA +肝素+罂粟碱+复方丹参注射液);C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各组均于溶栓后24 h进行患肢动脉造影并评估应答,进行血常规、凝血及纤溶活性指标、血栓素B2、6-酮-前列腺F_1α、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每组剩余2只模型行受累肢端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截趾率和得分法进行统计最终截肢率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A、B、C组模型的血管造影应答中完全缓解分别为3、0、0例,大部分缓解分别为4、2、0例,轻度缓解分别为2、4、2例,无缓解分别为1、4、8例。各组间模型WBC数量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 0.05);RBC、HGB、HC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 0.05);A、B组模型的血小板数量明显高于C组(P值均< 0.05);A、B组模型的PT、APTT显著地长于C组(P值均< 0.05);A、B组模型的FIB显著地低于C组(P值均< 0.05);B组模型的血浆6-酮-前列腺F_1α、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地高于A和C组(P值均< 0.05);B组模型的血浆血栓素B2、丙二醛含量显著地低于A和C组(P值均< 0.05),A、B、C组模型截趾率分别为46.9%、22.5%、85.0%,得分法分别为9.5 ± 2.7、4.3 ± 1.1、21.8 ± 4.2;各组间模型截趾率及得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 0.05)。 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显著降低新西兰白兔严重模型的截趾率,可能的机制是复方丹参注射液可纠正严重冻伤后机体的PGI2-TXA2及氧化-抗氧化失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剂量替格瑞洛对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SCAD)患者冠脉微循环及外周血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2021年2月在南京脑科医院(胸科院区)就诊的SCAD患者13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B、C三组,每组46例,三组患者采取不同抗血小板策略,A组单纯采用阿司匹林治疗,B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标准剂量替格瑞洛治疗,C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剂量替格瑞洛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 IMR)、血小板微颗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s, PMPs)及MHR、NLR水平变化情况,三组患者均随访1年,对比三组患者出血情况。结果 治疗后,三组IMR及PMPs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IMR及PMP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MR及PMPs水平改善程度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治疗后IMR及PMPs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MHR及NLR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MHR及NL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MHR及NLR水平改善程度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治疗后MHR及NLR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三组患者大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出血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进行组间两两比较,A组和C组患者小出血发生率低于B组(P<0.05),但A组和C组患者小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综上所述,SCAD患者采用低剂量替格瑞洛,能帮助改善患者冠脉微循环、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及炎症状态,与标准剂量达到的效果相似,同时还可降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X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PFNA-Ⅱ)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江津区中心医院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177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108例;年龄63~99岁,平均81.5岁。按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静脉应用TXA组[59例,手术开始时将TXA1g(200m L)静脉滴注,在扩髓后将生理盐水100m L注入髓腔]、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组[59例,手术开始时将TXA0.5g(100m L)静脉滴注,在扩髓后将TXA0.5g(100m L)注入髓腔]和不使用TXA组[59例,术前予100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在扩髓后将生理盐水100m L注入髓腔]。计算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围手术期总失血量,统计输血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隐性失血量:静脉应用TXA组(617.18±184.93)m L,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组(555.62±135.49)m L,不使用TXA组(679.63±165.75)m L;围手术期总失血量:静脉应用TXA组(699.32±188.94)m L,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组(636.58±134.41)m L,不使用TXA组(760.97±165.99)m L。隐性失血及总失血量静脉应用TXA组、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组均低于不使用TXA组,且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组的隐性失血、总失血量低于静脉应用TX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失血量3组相近(P0.05)。静脉应用TXA组3例术后第7天彩超发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5.08%,3/59);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组2例术后第7天彩超发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3.39%,2/59);不使用TXA组1例术后第7天彩超发现腘静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第10天突发脑梗死(3.39%,2/59),血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Ⅱ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应用TXA能有效减少术后隐性失血,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较单纯静脉应用TXA效果更佳,且并不增加术后血栓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脂质体介导内皮抑素(ES)基因治疗裸鼠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BALB/c雌性裸鼠40只,建立皮下EMs模型后将动物随机均分为4组(n=10):A组,病灶局部注射脂质体介导的pcDNA3.1(+)-hES 20μg;B组,肌内注射脂质体介导的pcDNA3.1(+)-hES 20μg;C组,病灶局部注射脂质体介导的pcDNA3.1(+)空质粒20μg;D组,病灶局部注射等量培养液.观察治疗21d后裸鼠皮下异位病灶生长情况,检测病灶内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及治疗后第3、7天时VEGF mRNA的表达情况,并计算治疗21d后内生殖器(子宫、卵巢)重量及与体重的比值.结果 A、B、C、D组病灶生长倍增时间分别是7.49、7.02、6.67、6.15d;A、B组注射ES基因后病灶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0.51%、43.05%.治疗21d后,A组MVD值(32土10/mm~2)较B组(56±14/mm~2)、C组(82±19/mm~2)、D组(82士19/mm~2)明显减少(P<0.05),后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间VEGF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与C、D组比较,A组在治疗第3天VFGF mRNA明显下降,第7天显著回升,而B组变化不明显.A、B组的内生殖器与体重比值(分别为0.008 6±0.002 5、0.008 O士0.003 4)较C、D组(分别为0.011 6士0.014 0、0.012 0士0.023 0)明显下降(P<0.05).结论 20μg脂质体介导pcDNA3.1(+)-hES治疗裸鼠人EMs有效,但须注意其对子宫、卵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调查手术时机选择对行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影响。方法以2012年8月~2015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收治的65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将患者分成三组:A组23例,手术时间在骨折后1周之内;B组21例,手术时间在骨折后1~2周;C组21例,手术时间在骨折后2~4周。比较三组患者VAS评分、Cobb角、伤椎再骨折、骨水泥渗漏等相关数值以及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三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出院时的VAS评分随着手术的延后分值越高而改善率越低;手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值以及Cobb角改善率则均随着手术的延后逐渐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再骨折A组2例、B组1例、C组无,骨水泥渗漏A组4例、B组3例、C组1例。结论早期采用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恢复,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高能量Pilon骨折分期治疗中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01至2013-10治疗的56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早期采用跟骨牵引或支具、石膏外固定后,二期按手术固定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27例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B组29例行微创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比较术后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骨折愈合时间(4.9±0.6)个月,B组(5.2±0.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1.5%)与B组(7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共发生并发症5例(18.5%),B组7例(2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感染发生率比较,A组(14.8%)高于B组(0)(P<0.05)。结论 在高能量Pilon骨折分期治疗中,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取得满意效果且疗效相当,但对伴有重度软组织伤者,微创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较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感染的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