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男,生后4h出现全身皮肤出血点,其母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d,经常有鼻衄、齿龈出血及皮肤淤斑,血小板波动在50×10~9/L~80×10~9/L。产前1d测血小板计数为50×10~9/L。体检:全身皮肤可见针尖大小较密集出血点,有淤斑,肝脾肋下未扪及。红细胞7.4×10~(12)/L,血红蛋白220g/L,白细胞32×10~9/L,中性粒细胞0.88,淋巴细胞0.12,血小板计数30×10~9/L。出血时间3min,凝血时间6min。给予输新鲜血小板、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次日因颅内出血死亡。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2岁,首次注射乙肝疫苗后,次日颈部出现出血点,第3d遍及全身,查血小板23×10~9/L,收住儿科。查体:T37.6℃,R30次/min,P120次/min,全身皮肤粘膜出血点及淤斑,躯干部为著,心肺无异常,肝右肋下2cm,神经系统无殊,注射处无异常。入院查血小板18×10~9/L,骨髓报告为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强的松20mg/d口服2周,症状消失,第3周用地塞米松7.5mg加葡萄糖静点,14d为1疗程,2疗程后,血小板(140~180)×10~9/L,改口服巩固治疗,血小板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36小时因大便鲜红、面色苍白入院,患儿母血小板正常,非近亲结婚。体检:面色苍白,皮肤无出血,弹性稍差,头颅(-),颈软,心肺(-),肝脾未及,生理反射减弱,血:红细胞1.8×10~(12)/L,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11.2×10~9/L、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40%、血小板0/L、出血时间5',血型“0”。给予输全血,强的松2mg/kg/d等治疗,用药10天。红细胞4.0×10~(12)/L、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110×10~9/L、出血时间2',治愈出院.随防无复发。患儿男,3天,发现黑便、皮肤出血点入院。患儿母血小板正常,无家族病史。体检:面色苍白,皮肤散在出血点,无瘀斑,  相似文献   

4.
28d女婴,因发现左上臂肿块3d入院。查体:神清,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肋下约2cm,质软,脾未及。左上臂可见一硬结,约2.5cm×2.5cm大小,表面灰白,高出皮肤,无波动感。辅助检查:Hb100g/L,WBC240×10~9/L,N0.07,L0.3,E0.03,幼稚细胞0.6,血小板:100×10~9/L;血  相似文献   

5.
我科门诊对253例风疹患儿进行系统观察。其中4例于一周时四肢皮肤出现针尖样出血点而收住院。入院后血小板计数均在(20~50)×10~9/L,第2周(60~70)×10~9/L,4周时上升至>100×10~9/L,8周后达>150×10~9/L。2例查骨髓象呈增生旺盛,产板巨核细胞减少,未成熟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全片62个);并查风疹抗体IgM、IgG均(+)。治疗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1.5岁。因发热3d,腹泻、腹胀2d入院。体温39.2℃,呼吸42次/min,脉搏150次/min,神清,面色苍白,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无黄疸,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无殊。腹膨隆,肝肋下3cm,脾肋下1cm。血红蛋白66g/L,红细胞2.47×10~(12)/L,白细胞7.3×10~9/L,中性0.61,淋巴0.39,网织红0.004,血小板140×10~9/L,大便粮液+,白细胞0~1/Hp。肥达氏反应:H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4岁,因皮肤出血加重而入院。查体:体温37.3℃,全身皮肤可见针尖大小出血点及淤斑,皮肤轻度黄染,面色略苍黄,口唇及睑结膜苍白,巩膜轻度黄染,口腔粘膜可见淤斑。血常规WBC11×10~9/L,N0.36,L0.64,血小板42×10~9/L,CT5min以下,BT1min,骨穿报告颗粒系统增生活跃,以中、晚红为主,血小板少,网织细胞3.8×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2岁,发烧、头面及周身皮疹2天,全身出血点6h入院。查体:T36.5℃,R25次/min,P102次/min,额面部、周身皮肤散在的淡红色斑丘疹并有针尖大小的鲜红色的出血点、淤点及淤斑。抽搐,颈抵抗,巴氏征(+),心肺无异常。WBC8.0×10~9/L,RBC3.8×10~(12)/L,Hb11.0g/L,血小板45×10~9/L,BT5.5min,脑脊液:潘氏反应(+),细胞总数500×10~6/L,有核细胞10×10~6/L,分类:单核细胞0.98,多核细胞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3岁,因进行性面色苍白1d急诊入院。患儿于3d前因感冒服过半粒速效伤风胶囊,无食蚕豆及服其它药物史,无输血史。神萎,面色苍黄,巩膜稍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无紫绀,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肝助下3.5cm,无触痛,脾未扪及。实验室:血红蛋白42g/L,白细胞29.4×10~9/L,N0.38,L0.31,晚幼红0.31,血小板225×10~9/L,网织红0.35。血型B型。血清  相似文献   

10.
两年来我科采用血浆、激索、左旋咪唑联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2例,取得较好疗效。32例中男16例,女16例。~3岁18例,~6岁6例,~9岁2例,~12岁6例。病史3月~8a。入院时皮肤有出血点、出血斑30例,鼻衄6例。血小板计数20×10~9/L~50×10~9/L。均给予地塞米松3~10mg静滴,7d后改为强地松lmg/(kg·d),输新鲜血浆,左旋咪唑2.5mg/(kg·d·次)  相似文献   

11.
湿疹、感染、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免疫缺陷病,又称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我院1986年7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病历摘要:患儿男,17个月。自出生后半个月,全身出现湿疹,以面部、眉宇间、腹股沟部为多。出生后4个月皮肤出现散在出血点,血小板计数50×10~9L,外院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经常出现鼻衄,牙龈出血,血小板持续在20~50×10~9/L左右。于入院前1周患上呼吸道感染,2天前出现肉眼血尿,伴发热、尿频,纳差而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出生  相似文献   

12.
患儿,女,第一胎,足月顺产,1小时后全身皮肤出现淡红色出血点,渐增多,2小时内全身布满密集针尖大小出血点。无鼻衄、吐血、便血,脐残端出血。出生1.5小时查血象:Hb170g/L,WBC72×10g/L,N45%,L54%,BPC27×10~9/L,BT4′30″,CT4′30″。未经任何治疗,观察2天全身皮肤出血点消失。患儿母亲,反复皮肤淤斑  相似文献   

13.
例1,男,第1胎,有窒息史,体重2100g,生后6小时皮肤见点状出血,迅速增多,第3天口、鼻流出血样泡沫物,嗜睡,抽搐,贫血貌,呼吸促,两肺闻及水泡音。生后第2d Hb70g/L,WBC18.6×10~9/L,血小板80×10~9/L,第3dHb50g/L,WBC20×10~9/L,血小板120×10~9L。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增多症在小儿时期少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更为罕见。现将我院先后收治的8例综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见表)。典型病例,男,6岁,以反复鼻出血三年,咯血便血四天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皮疹和黄染,心肺正常,肝肋下1厘米,脾肋下0.5厘米,WBC8.4×10~9/L,分类无异常,Hb103g/L,红细胞压积30%,血小板800~1040×10~9/L。骨穿:增生明显活跃,粒∶红1.3∶1,巨核细胞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5.
患儿 ,女 ,8岁 ,因发热、皮疹 5d ,反复鼻出血 0 .5d入院。 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达 39℃ ,面部、躯干见散在皮疹 ,初为红色斑疹 ,渐变为水疱疹 ,伴痒感。 4d后体温下降 ,疱疹结痂。入院当天多次出现鼻出血 ,用纱布填塞不能止血。既往健康。体检 :体温 36℃ ,神清 ,精神差 ,全身皮肤见散在针尖至粟粒大小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鼻腔见明显血迹 ,口腔黏膜见散在出血点 ,颈无抵抗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软 ,肝脾未及。血WBC 7.6× 10 9/L ,L 0 .36 9,N 0 .6 31,Hb 12 0 g/L ,RBC 4 .0 5× 10 12 /L ,血小板 2 4× 10 9/L …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2d,因生后2h发现皮肤出血点入院。其母自10岁始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经治疗好转。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可见针尖大小的出血点,针眼周围有淤斑,脐部渗血,余无异常。血红蛋白140g/L,白细胞12.8×10~9/L,中性0.72,淋巴0.28,血小板38×10~9/L,出血时间5h,凝血时间5s;束臂试验阳性,血块退缩试验24h未退缩,凝血酶原时间14s(对照14s),凝血酶原消耗试验22s(对照30s)。入院后经输新鲜血、氢化考的松治疗,血小板升至130×10~9/L出院。诊断为新生儿免疫性  相似文献   

17.
患儿,男,5岁,因皮肤出血点、血尿3天入院。入院前7天因着凉后发热、咳嗽,在当地治疗(用药不详)2天热退,咳止。其后因碰伤头部出现淤斑,并发现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血尿呈全程均匀一致,无尿频、尿急和尿痛。家族史无特殊。体检:面色苍白,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及淤斑,以面部和躯干为著,心肺正常,肝在右肋下1.5cm,无触痛,脾在左肋下1.5cm。血红蛋白110克/L,血小板30×10~9/L,白细胞20×10~9/L 中性0.88,淋巴0.12,出血时间4分,凝血时间1分,网织红0.5。尿蛋白(++),红细胞(+++)。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系中性、杆状,分叶核为  相似文献   

18.
70天女婴,生后即发现右臂稍大于左臀,局部有5cm×6cm大小的紫斑,略高于周围皮肤,呈进行性增大,波及整个右臀及大腿,硬肿,紫红色。硬腭粘膜处可见米粒大小散在出血点,右臀及大腿后外侧明显肿物,均约14cm×12cm×4cm。表面皮肤紧张光滑,呈暗紫红色,触之较硬,无波动,皮温不高,听诊无杂音。外周血白细胞6.1×10~9/L,中性0.58,淋巴0.42,Hb105克/L,血小板<100×10~9/L。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4岁,因皮肤反复出血点4个月来诊。入院后查血小板3.0×10~9/L,骨髓穿刺,粒系增生活跃,各期均见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全片巨核细胞425个,以颗粒型为主,呈成熟障碍,未见特殊病理细胞,经用强的松、康力龙治疗月余、血小板仍在30×10~9/L左右。给地塞米松60mg/m~26d冲击后,血小板升至191×10~9/L。骨髓象示增生活跃,粒系增生良好,巨核细胞45个。  相似文献   

20.
Wiskott-Adrich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女 ,4个月 ,因反复皮疹 4个月 ,皮肤瘀点及咳嗽 1个月入院。生后 4d患儿不明原因出现腰部、背部大片红色斑丘疹 ,继而波及头面部、臀部、四肢。皮疹伴有渗出及麸糠状脱屑 ,无色素沉着 ,经院外用艾洛松、百多邦局部外用后 ,症状有所减轻 ,以后皮疹呈反复发作并加重。 1个月前患儿颜面及躯干出现密集针尖大小出血点 ,在当地住院作血常规检查血小板为 2 0× 10 9/L ,骨髓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经泼尼松 1mg/次 ,3次 /d和对症治疗后 ,皮肤出血点消失 ,血小板升至 2 14× 10 9/L ,泼尼松一直持续用至本次入院。住院期间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