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肠镜确诊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度)的住院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4例,有效6例,100%有效;对照组完全缓解7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77.8%。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复发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复发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培菲康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3.8%)(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复发型活动期UC能有效控制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 5月 ~2013年 5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 6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培菲康治疗.均连续治疗 8周.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治愈 16例、治愈率为 53.3%;好转 12例,好转率为 40.0%;无效 2例,无效率为6.7%.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加好转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治愈 9例、治愈率为 30.0%;好转 11例,好转率为 36.7%;无效 10例,无效率为33.3%.对照组患者治愈率加好转率为66.7%.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加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能够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64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与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2%,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指标CRP及ES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2012年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应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培菲康,随访8周,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降低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美沙拉嗪治疗组(对照组)和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组(治疗组),每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疗效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5%,组间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腹胀症状,未经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美沙拉嗪与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本院自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8例,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与培菲康联合治疗,参考组采用单纯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显著优于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7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症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有效联合治疗方案使用。  相似文献   

8.
袁超  陈星星  喻群力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7):2565-2566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组(39例)和美沙拉嗪对照组(36例),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肠镜下黏膜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和结肠镜下黏膜炎症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溃疡、充血水肿和血管模糊好转或消失。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UC可显著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6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用药组46例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和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40例单独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联合用药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DAI及内镜下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美沙拉嗪,且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渍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美沙拉嗪联合补脾益肠丸,对照组39例单用美沙拉嗪,疗程均15d,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治愈率50.00%,显效率20.00%,有效率30.00%,总有效率迭10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临床中采用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7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的89例患者,设为比对组;在比对组的基础上,给予培菲康治疗,设为观察组。1个疗程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1个疗程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了明显改善,两组临床效果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比对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采用培菲康、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整肠生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整肠生,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肠生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验证国产奥沙拉秦钠胶囊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治疗效果,比较国产奥沙拉秦钠胶囊与水杨酸柳氨磺胺吡啶(SASP)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验证107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治疗42例作为开放组,疗程为8周。结果 国产奥沙拉秦钠胶囊的总有效率达 84.6%,双盲组中,其临床完全缓解率、内镜完全缓解率和组织学完全缓解率在治疗8周后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各自达75.00%,34.62%,55.77其疗效与开放组和对照组SASP均类同。国产奥沙拉秦钠胶囊不良反应主要为腹泻。结论 国产奥沙拉秦钠胶囊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其结果与SASP相当,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宜与控制腹泻药物合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美沙拉嗪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取美沙拉嗪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间对比(P〈0.01)。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3.9%;两组间对比(P〈0.05),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美沙拉嗪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效果。方法本组用美沙拉嗪治疗非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36例,1g/次,3次/d。结果完全缓解25例(69.44%),有效6例(16.66%),无效4例(11.11%)。1例急性爆发型合并肠穿孔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朱克东 《上海医药》2011,32(11):542-543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近两年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度)住院患者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培菲康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7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完全缓解6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1.8%。结论: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培菲康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疗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口服美沙拉嗪肠溶胶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照组33例,口服美沙拉嗪肠溶胶囊。分别统计2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有效及无效病例数。结果:2组总有效率均为93.94%,但治疗组的72.73%完全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1.52%(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轻、中度UC中,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完全缓解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口服和灌肠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46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每次1.5g,服用3次/d,服用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灌肠液(4g/60ml)稀释到4g/100ml,每晚给予保留灌肠,4周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美沙拉嗪口服,口服具体剂量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疗后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6例。观察组总有效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口服和灌肠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张国彦 《中国药业》2013,(18):99-99
目的观察锡类散联合关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每次1g,4次/天;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锡类散1.0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搅匀,药液温度39-41℃,保留灌肠。均以15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结论锡类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高、起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8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行美沙拉嗪颗粒治疗,对照组行美沙拉嗪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美沙拉嗪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