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2.
血浆置换是通过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肝功能衰竭病人含有大量毒性物质的血浆并弃去 ,同时补充正常人冰冻新鲜血浆及其他液体的一种治疗方法[1]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氨、内毒素浓度均高于正常人 ,血浆置换可降低血氨、内毒素的浓度[2 ] ,据我们观察可以提高慢性重型肝炎的存活率。我院人工肝治疗中心行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2 9例 ,现将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 0 2年 1~ 12月 ,我科收治的 3 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 ,按 2 0 0 0年 (西安 )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诊断[3 ] 。将 3 8例患… 相似文献
3.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时机选择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血浆置换 (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和治疗时机。方法 设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在护肝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观察组同时给予PE治疗。观察不同病期治愈好转率、总有效率 ,平均住院天数和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观察组 (76例 )重型肝炎早、中、晚期治愈好转率分别为 99.97% ,79.17% ,2 6 .32 % ,总有效率73.6 8% ;对照组 (4 5例 )分别为 6 5 % ,5 7.14 % ,9.0 9% ,总有效率 4 8.89% ;临床治愈病例平均住院时间 ,观察组为2 2 .5 2± 13.5 6d ,对照组为 5 2 .4 4± 18.2 5d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PE是治疗重型肝炎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重型肝炎患者宜在早、中期即用血浆置换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观察中药配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将102例重型病毒性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似的内科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6例加用中药治疗,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2周后的各项生化指标,2月内并发症发生率,1月内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指标好转,预防感染、出血、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近期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顿挫病势,提高重型肝炎的抢救成功率,是值得探索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观察中药配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将102例重型病毒性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似的内科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6例加用中药治疗,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2周后的各项生化指标,2月内并发症发生率,1月内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指标好转,预防感染、出血、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近期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顿挫病势,提高重型肝炎的抢救成功率,是值得探索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观察的临床效果并作出相关分析。方法选取96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本组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48例,对照组实施内科综合治疗,实验组实施以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之上加入人工肝血浆置换,并详细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及相应指标((AST、TBiL、ALT、NH3、PT)等变化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症状与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的改善,ALB明显升高,TBiL、ALT、NH3、PT明显下降。同时经过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9.6%,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2.9%;96例患者的总有效率(χ2=5.03,P〈0.05),中、晚期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早期患者的病情治愈率(P〈0.05)。结论通过人工肝血浆置换对于治疗重型肝炎临床效果显著,能迅速改善症状及各项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减轻病痛,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肝炎的70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均为35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在内科传统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内科传统治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总有效率及无效率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指标AST、ALT、TBil、C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重症肝炎患者运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减轻患者痛苦。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血浆置换 (plasmaexchange ,PE)是目前最常用的人工肝支持疗法 ,关于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 ,国内外尚无一致的看法[1,2 ] ,而专门探讨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的报告较少。为了正确评价PE对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 ,我们总结分析了我院近 2年来应用PE和未用PE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所有病例均系 1998年 9月至 2 0 0 0年 11月本院住院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 ,按 1995年 (北京 )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定的标准诊断和分期。PE治疗的病人 6 0例 (治疗组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人工肝血浆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ALT、TBil、层黏连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Il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治疗后ALT、TBil、血氨、LN和PCHI水平分别为(76.48±10.85)U/L、(71.81±16.67)μmol/L、(52.13±4.71)mmol/L、(100.53±5.73)μg/L和(107.36±11.30)μg/L,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69、4.012、2.187、2.021、3.232,P〈O.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3%:56.67%,x2=0.535,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并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不良反应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方法 应用HP-200型血浆净化仪,对95例重型肝炎进行176次血浆置换,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 176次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52次,占29.5%.经过相应处理,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危险病例.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的,处理及时可使整个治疗过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对重型肝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62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PE治疗,用SPSS软件分析治疗次数、年龄、发病基础、并发症、生化指标等各因素对PE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影响。结果有效88例,有效率54.3%;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患者年龄、发病基础、临床分期、并发症数目、置换次数、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胆固醇、前白蛋白等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总胆红素、甲胎蛋白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MELD评分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进一步将可能影响血浆置换疗效的因素进行非条件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凝血酶原活动度、胆固醇与疗效有关。结论重型肝炎发病基础、临床分期、并发症数目、置换次数等是影响血浆置换疗效的重要因素。而MELD评分、年龄、血清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判断血浆置换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持缓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重型肝炎患者序贯应用血浆置换联合持缓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作为治疗组,40例重型肝炎患者单纯应用血浆置换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血生化及血氨。结果两组患者均能完成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血钠改善、近期有效率增高、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持缓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显著改善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疗效比单纯应用血浆置换治疗提高,是辅助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MH)治疗和护理对重症尿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3年12月本院确诊治疗的重症尿毒症患者4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组(MH组)、维持性血液滤过组(MF组)和血浆置换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组(PEMH组),每组1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MH组患者给予MH治疗,MF组患者给予MF治疗,PEMH组患者给予PEMH治疗及相应的护理,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β2-微球蛋白(β2-MG)、总胆固醇(TC)水平和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MH组血清中β2-MG、TC水平明均显高于MF组,MF组均明显高于PEM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H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MF组,MF组均明显高于PEM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H组躯体、认知、社会功能和健康状态评分明均显低于MF组,MF组均低于PEM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MH治疗和护理可有效提高重症尿毒症患者酸碱、电解质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提高疗效,降低治疗后不良情况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重型肝炎血液学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重型肝炎血液学变化 ,探讨其变化的可能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血细胞计数仪对 97例重型肝炎和 5 0例健康人外周血常规参数进行观察分析及对 16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骨髓形态学检查。结果 重型肝炎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比值、红细胞、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P <0 0 1) ;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 ;12例骨髓形态学检查正常、4例为增生性贫血。结论 重型肝炎可引起血液学变化 ,对重型肝炎定期进行血液学参数检测应成为重肝诊治过程中的必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63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行血浆置换,分析其置换前后的临床表现、肝功、血浆氨、凝血酶原时间变化。结果血浆置换前后的临床表现、肝功、血浆氨、凝血酶原时间改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置换可以作为临床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措施之一,且可以为等待肝脏移植的患者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6.
重型肝炎合并感染1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为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9年9月--2000年l2月收治的重型肝炎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45例重型肝炎患者9l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62.8%,医院感染率为64.8%,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医院感染例次率分别为94.1%、60.9%(P<0.05);145例重型肝炎中病死率56.6%,感染组病死率74.7%,未感染组病死率25.9%(P<0.01)。结论 感染是重型肝炎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组感染率高,感染组病死率高;感染是肝衰竭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始动原因,合理应用抗生素,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是提高重型肝炎存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对387例重型病毒肝炎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 结果重型肝炎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3.7%,病死率81.1%;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主要靠胸部X线检查和深部痰细菌培养;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白色念珠菌;疾病严重程度(APACHE Ⅲ)、肝性脑病(肝昏迷)≥3 d、白蛋白≤28 g/L、住院时间≥30 d、广谱抗菌药物使用≥21 d等是造成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次血浆置换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63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反复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比较置换前后患者症状、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和有效好转率. 结果 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TBIL、PTA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后TBIL分别为(429.56±143.65)μmol/L和(268.93±92.86)μmol/L,治疗前后PTA分别为(31.94±12.02)%和(52.36±12.15)%.63例患者中28例好转,35例无效(包括肝移植或死亡),好转组TBIL、PTA在治疗结束第3 d TBIL反弹幅度均较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好转组患者在结束治疗第3 d TBIL反弹至原来水平的(0.78±0.23),而无效组反弹至原来水平的(0.98±0.19),治疗好转组患者在结束治疗第3 d PTA能保持在血浆置换后(0.81±0.23),而无效组为(0.58±0.19).同时在多次血浆置换中治疗好转组TBIL平均数值呈现逐步下降趋势,而无效组显示无明显下降. 结论 人工肝血浆置换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监测TBIL及PTA的变化有助于决定是否多次行血浆置换治疗. 相似文献
19.
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前瞻性调查1996年4月~2000年12月住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重型肝炎医院感染率为25.40%、感染例次率31.85%,医院感染多数发生在入院前2周、占71.43%,感染部位分布:腹腔28例次,下呼吸道16例次,上呼吸道10例次,胆道10例次,其他15例次;单因素分析表明男性、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侵袭性操作、AST、胆酶分离与医院感染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男性、侵袭性操作是危险因素,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是保护性因素. 结论重型肝炎易发生医院感染,男性、侵袭性操作和预防性抗生素与医院感染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及其预防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对106例重肝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重肝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为67.9%,随住院时间延长感染率明显增加(P<0.05);感染常见部位依次为腹腔(34.72%)、下呼吸道(23.61%)及肠道(13.89%);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85.29%);随病情进展,其感染率明显升高(P<0.001),且死亡组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而与临床分型差异无明显性(P>0.05).结论重肝医院感染率较高,与病情及预后有明显关系,加强支持疗法、减少侵袭性检查、合理用药等措施可降低其感染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