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某校风疹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为今后学校风疹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古田县卓洋乡某校暴发的出疹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血清学诊断。[结果]该风疹暴发累计发病113例,罹患率为28.2%,其中寄宿生罹患率达69.5%(98/141),走读生仅5.8%(15/260,2=123.27,P<0.01);低年级罹患率8.2%(10/122),高年级达36.9%(103/279,2=34.60,P<0.01)。[结论]本次疫情为风疹暴发。该校学生风疹疫苗接种率较低,学生对风疹普遍易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阳信县某校风疹暴发疫情的发病情况,为学校风疹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4月对阳信县水落坡镇某校的出疹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血清学诊断。[结果]该疫情是1起风疹暴发,全校有学生和教职工共920人,其中学生853人,教职工67人,发病102例,均为13~17岁学生,学生罹患率为11.96%(102/853)。不同年级间罹患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疫情为风疹暴发。该校学生风疹疫苗接种率低,学生对风疹普遍易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铜陵市风疹暴发的特征和原因,为预防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病例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采集发病初期病人的血清检测风疹IgM抗体。结果2009年2月10日至6月2日,铜陵市共发生风疹349人,罹患率0.472‰。疫情主要发生于3、4月份,病例主要集中在10~19岁在校中小学生,占总人数的74.50%;经过及时采取隔离传染源、应急接种风疹疫苗等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风疹疫苗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积累是造成风疹暴发的主要原因;加强对重点人群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广泛开展风疹疫苗接种是控制风疹疫情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麻疹暴发的原因,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对2004年3-4月兴义市威舍镇谢洒村1起麻疹暴发疫情进行调查。[结果]3月1日至4月27日合计发病80例,为8个月至15岁儿童,罹患率为32.00%,其中7-12岁罹患率最高(38.89%);接种麻疹疫苗者罹患率为20.19%,未接种者罹患率为40.41%(P〈0.01);3月下旬发病56例(占病例总数的70.00%)。[结论]部分适龄儿童未接种麻疹疫苗,使用的麻疹疫苗保护效果差,疫情发现和处理不及时是本次麻疹暴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发生在某学校的1起风疹暴发进行调查,了解风疹暴发的原因,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对2010年4~5月威海市某学校1起风疹暴发疫情进行调查。[结果]4月26日至5月15日合计发病14例,罹患率0.98%。14例病人均为男生,分属于6个班级,有共同居住史,主要症状有发热(100.00%)、出疹(100.00%)、淋巴结肿大(100.00%)、咳嗽(71.43%)、结膜炎(78.57%)。无风疹疫苗免疫史,风疹IgM抗体均为阳性。[结论]大年龄人群未接种风疹疫苗是本次风疹暴发的原因,在消除麻疹的工作中,风疹的发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传染病暴发流行规律,为传染病暴发疫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6年传染病暴发疫情调查处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6年共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26起,波及人数18935人,发生病例441人,平均罹患率为2.33%;病种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暴发疫情总数的88.46%,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占11.54%;行业及人群分布主要以中小学生为主,占80.77%,其次是企业及建筑工地外来务工人员,占6.35%;首例病例未被及时发现和隔离、疫情上报不及时、延误疫情最佳控制时机、人群缺乏对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易感人数较多是暴发的主要原因.[结论]中小学校学生和企业、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人群应作为今后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大年龄组人群麻疹免疫力低下,人群普遍缺乏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风疹的免疫力,应在适龄儿童和人群中开展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和风疹疫苗的接种工作,建议在中学入校新生中开展麻疹疫苗接种,或适当增加大年龄组人群的强化免疫次数.  相似文献   

7.
都江堰校园内7起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1997-1999年都江堰市校园内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导致风疹暴发的原因分析,探讨今后的防制措施。方法 收集近3年来都江堰市风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年来校园内发生7起风疹暴发流行,发病279例,罹患率在22.50‰-133.30‰之间,男性高于女性;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3-6月份,年龄分布为6-12岁年龄组;导致风疹暴发的主要原因是早期疫情报告不及时和人群易感性高。结论 采取有针对性的以接种风疹疫苗为主的防治措施,可预防和控制风疹的暴发。  相似文献   

8.
黄龙县风疹局部暴发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黄龙县风疹局部暴发的特征和原因,为预防控制风疹提供依据。方法对病例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发病初期的病人采集血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gM抗体。结果2006年4月4日至8月23日,黄龙县共发生风疹163例,罹患率3.35‰。疫情主要暴发于5月份,7月上旬有一个小高峰。5~9岁为高发年龄,成人也有病例发生;所有病例均无风疹疫苗免疫史;经过及时采取隔离传染源等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风疹疫苗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积累是造成暴发的主要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暴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水痘流行特征,分析措施的有效性,为制订水痘暴发流行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统一调查表对患病学生进行个案调查。[结果]幼儿园和实验小学共发病37例,罹患率为1.30%。其中幼儿园11例、实验小学26例,罹患率分别为5.82%和0.98%;男生罹患率为51.35%,女生为48.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保持高的疫苗接种率,是预防和控制水痘暴发流行的根本手段。学校晨午检制度的执行、教室通风换气、人群传染病知识宣传,是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2001-2005年潍坊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潍坊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包括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及主动搜索等资料,分析潍坊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潍坊市2001-2005年报告风疹129例,年平均发病率3.04/10万,春季发病占80.62%,发病呈高度聚集状态,暴发病例占80.62%,9~17岁人群占75.97%。结论2001-2005年潍坊市风疹病例主要发生于暴发疫情,暴发全部来自学校,暴发病例绝大多数未接种过风疹疫苗或接种史不详,易感人群的大量积累,是造成风疹暴发的根本原因;今后应加强在校学生风疹疫苗的免疫接种,加强学校疫情监测,以减少风疹疫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瑞金市一起风疹局部流行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探索预防控制风疹疫情的方法。方法用统一的调查表格,搜集所有风疹病例并进行个案调查;采集部分病例血样,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IgM抗体。结果本次风疹疫情历时87d,发病190例,发病率为3.36/10万,与前两年平均发病率相比增长681.39%;病例在谢坊镇首发,波及6个乡(镇),呈局部暴发、多点散发和学校班级聚集现象,以市区象湖镇最为集中.占发病总数的91.58%,以8~14岁小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4.74%。结论易感者在学校聚集以及疫报不及时、早期控制措施不到位系本次风疹局部流行的主要原因,对疫区易感儿童实施麻疹-风疹二联疫苗应急接种措旎,对扑灭风疹疫情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董伟 《中国校医》2014,28(5):341-342
目的探讨大学生风疹临床特点及防控措施。方法对1起有92名大学生发病的风疹流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92例中,有前驱症状者81例(88%);发热73例(79.3%);淋巴结肿大84例(90.2%);典型皮疹87例(96.6%);麻疹样皮疹5例(5.4%);口腔粘膜瘀点49例(53.3%)。并发关节痛31例(33.7%),未发现严重并发症。防控从隔离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入手,风疹疫苗应急接种防控效果良好。结论大学生风疹临床表现典型,疫苗应急接种能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查明福州市某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原因。方法按《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病31例,罹患率10.51%。发病学生均未注射过腮腺炎疫苗。结论基层传染病监测报告反应不灵敏,延误了对疫情的处理,导致疫情不能及时控制,是造成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大量易感人群积累,导致了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甲型H1N1流感混合季节性流感暴发特征,评价综合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对某高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收集甲型H1N1流感混合季节性流感暴发个案数据,进行描述。结果在该高校发生4例甲型H1N1流感。结论在高校人群集中地方,流感疫情暴发后,迅速建立医学隔离观察治疗点是控制疫情的关键,也是防止发生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5—2008年玉溪市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玉溪市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流行病学监测分析,全面掌握玉溪市发热出疹性疾病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玉溪市2005—2008年以来发热出疹性疾病监测情况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8年共报告554例疑似麻疹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其中实验室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305例、确诊率为55.05%;风疹IgM抗体阳性67例、确诊率为11.91%;未检出麻疹IgM和风疹IgM病例182例,占总病例的32.85%。结论玉溪市目前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以麻疹为主,各年龄段均有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同时具有一定数量的风疹病例,以及其他类型的出疹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描述与分析某外企流动人口的风疹疫情,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结果该次疫情确定为风疹的爆发,共发病15例,罹患率为3.19%;血清学检测结果,15例患者中有12例风疹抗体IgM阳性,阳性率为80.0%,经过采取环境消毒与应急预防接种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结论流动人口是传染病爆发的高危人群,应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学监测,采取综合措施以减少风疹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明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混合季节性流感暴发疫情的特征,评价综合防控措施。[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疫情历时9d,共报告流感样病例85例,罹患率6.66%;在发生首发病例2d后发病达到高峰,采取控制措施后发病逐步下降;寄宿生罹患率(9.92%)高于走读生(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为2.85,95%CI为1.763~4.606);对30例流感样病例采集咽拭标本,21例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9例季节性流感核酸阳性。[结论]这是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混合季节性流感暴发;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和晨检制度是疫情及时控制的关键。采取停课是控制疫情扩散,及早扑灭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病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控制风疹疫情的措施。方法2013年4月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分析;对罹患率最高的两个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本次暴发罹患率为2.10%,临床症状以皮疹为主,平均年龄16岁,男女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班级之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三(4)班和初三(2)班未及时隔离,罹患率为68.75%和4/5,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接触风疹病人是危险因素(RR=3.24,95%CI—I.28~8.18);学生不良的洗手习惯与发病有关。结论本次疫情为风疹暴发,接触风疹病人和不良洗手习惯是疫情的危险因素。提示加强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是预防疫情暴发的重要措施,同时建议校方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  相似文献   

19.
申剑波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19-1620,1622
目的通过了解西双版纳州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西双版纳州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1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 32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1.29/10万,男女病例报告性别比为1.27∶1;4—7月、10—1月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3~10岁儿童(63.20%),职业分布以学生(50.51%)、散居儿童(19.11%)和幼托儿童(15.71%)为主;7年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7起,病例272例(11.68%),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小学。结论该州应加大防控力度,进一步完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的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