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苯乙烯对青年男性工人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苯乙烯对青年男性工人的遗传毒性。 [方法 ]根据苯乙烯的平均浓度设高、中、低三个剂量组 ,测其苯乙烯代谢产物尿中苯乙醛酸 (PGA)、苯乙醇酸 (MA)浓度 ,以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作为遗传毒性指标 ,并与其有关因素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结果 ]高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微核率的结果则是 :当苯乙烯浓度为 5 7 2mg/m3 时 ,或班后尿中PGA +MA浓度为 0 442 g/L± 0 0 5 6g/L时 ,微核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随苯乙烯浓度的增高而增加。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与苯乙烯平均浓度、班后尿中MA +PGA浓度、工龄和吸烟量呈正相关 ,与饮酒和年龄无相关。 [结论 ]苯乙烯对接触男工具有遗传毒性 ,且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班后尿中MA +PGA浓度可以考虑作为苯乙烯接触的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苯乙烯对接触男工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苯乙烯对作业工人的遗传损害。方法 选择某厂从事苯乙烯作业男工30名,平均工龄4.5年,以微核检测进行细胞遗传毒性效应研究。结果 工人在苯乙烯平衡浓度为99mg/m^3的作业环境中工作,微核发生率明显增高,且随着工龄的延长,微核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苯乙烯对接触男工有一定的遗传毒作用,应引起重视,并加强对苯乙烯作业环境的监测和作业人群的防护。  相似文献   

3.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彗星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技术,按累积浓度、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8 h-TWA)及工龄分组,对86名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女工和33名餐饮业青年女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接触二甲基甲酰胺的青年女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彗星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发生率随着二甲基甲酰胺接触工龄、接触8 h-TWA浓度和累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焦炉逸散物对作业工人细胞遗传毒性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焦炉逸散物对作业工人细胞遗传物质的毒性损伤,寻找职业性肺癌的早期监测指标,选择炉顶作业工人167人,炉侧作业工人123人,辅助作业工人27人。每种作业按暴露工龄分为三组。不接触有害物质的作业工人336人为对照组。用微核检测法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分别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DNA损伤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炉顶、炉侧作业区组的微核率均高于辅助作业区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炉顶、炉侧11~20年组的+级损伤与>20年组的++级损伤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且随着工龄的的延长DNA损伤加重。结果表明,长期接触焦炉逸散物可损伤作业工人的遗传物质DNA,影响工人的健康。提示微核检测法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相结合作为早期监测指标更好。  相似文献   

5.
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核桥作为遗传毒性指标的研究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市怡乐路,510260)叶华清近几年来,我们在应用双核细胞微核试验对石油化工厂污水处理厂工人进行细胞遗传毒性方面的研究中发现部分双核和多核细胞(3个细胞核以上)的细胞核之间有染色质连...  相似文献   

6.
经口分别给予Wistar大鼠蒸馏水、DMF 400mg/kg、乙醇1000mg/kg及DMF400mg/kg 乙醇1000mg/kg,染毒21天。结果表明DMF组及联合染毒组大鼠血清ALT明显增高,SLDH在后者也明显升高,且两组肝组织ATP酶及SDH活性明显降低。各染毒组尿LDH活性显著上升,DMF组及联合染毒r-GT活性显著降低,此两组肾脏组织AKP、ATP、SDH活性也明显降低。上述变化联合染毒组较单独作用组明显,因此认为DMF对肝肾具有损伤作用,乙醇可加重DMF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氯化锂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氯化锂的遗传毒性特征并对其毒性作用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 以氯化锂为受试物,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及昆明种小鼠为受试对象,进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试验,昆明种小鼠体细胞遗传毒性试验及组织中LPO、GSH-Px、SOD含量的测定。结果 氯化锂染毒后体外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率增加(P〈0.01);经口灌胃染毒后,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骨髓细胞微核率,胎肝转移微核率增  相似文献   

8.
二甲基甲酰胺的毒性及职业危害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eeDMF)是无色带有鱼腥味的液体,分子式CH3CON(CH3)2,它是近年来使用量剧增的一种新溶剂。1948年Smyth等首先报道了DMF的毒性和职业危骇,美国ACGIH也于1962年规定了车间空气阈限值...  相似文献   

9.
二甲基甲酰胺(DMF)是一种在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随着DMF使用量的逐年增加,其毒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动物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DMF对人和动物的生殖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作用.该文介绍了DMF对动物及职业人群生殖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阿特拉津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Ames试验、精子畸形试验、骨髓微核试验对小鼠进行了阿特拉津致突变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阿特拉津高剂量组(438mg/kg)的小鼠精子畸形率明显增高,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未见剂量-反应关系。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Ames试验均为阴性,各剂量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接触二甲基甲酰胺女工月经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67名接触二甲基甲酰胺(简称DMF)的已婚女工及132名已婚对照女工月经状况调查的结果,发现接触组女工的月经异常发生频率(29.83%)显著高于对照组(16.67%)。按带环与否分层分析的结果,去除带环因素的影响后,接触DMF 女工的月经异常发生频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月经异常的发生频率有随着接触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赵林辉  肖卫  姜金华  朱士新  施建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01-2405
目的探讨二甲基甲酰胺(DMF)致作业工人肝功能损伤的影响情况、职业健康监护方案;研究维生素C对DMF作业工人肝功能损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男性DMF作业工人240名,分为高浓度组A、高浓度组B、低浓度组和安慰剂组,非DMF作业男性工人60名,为空白对照组;处理对象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C或淀粉,连续用药3个月,每隔1个月,测定1次血清若干生化指标和班末尿中甲基甲酰胺(NMF)含量,测3次。结果服药3个月后,各组消化道症状出现率:空白对照组为6.7%,低浓度组为8.3%,安慰剂组为20.0%,高浓度组A为11.7%,高浓度组B为10.0%;低浓度组、高浓度组B低于服药前(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班后尿中NMF含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 mg/L,低浓度组5.4 mg/L,安慰剂组15.5 mg/L,高浓度组A 16.3 mg/L,高浓度组B 8.8 mg/L;低浓度组、高浓度组A、B低于服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肝功能异常率:空白对照组6.7%,低浓度组8.3%,安慰剂组28.3%,高浓度组A16.7%,高浓度组B 8.3%;低浓度组、高浓度组A、B低于服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F致作业工人急性肝损伤与尿中NMF含量呈线性相关,慢性肝损伤可能与A/G有关;班末尿中NMF含量可以用作DMF作业工人生物接触限值;适当补充维生素C可以有效预防DMF引起的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接触二甲基甲酰胺(DMF)对作业工人肝功能的影响,提出预防职业病危害的有关建议。方法根据工厂近几年车间空气中DMF的监测数据,将作业工人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组及高浓度组。收集2010年度4家皮革企业共236名作业工人的健康检查报告涵盖各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工龄等),体重、吸烟、饮酒和作业时间等另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浓度组消化道症状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从对照组、低浓度组向高浓度组逐渐升高的趋势;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浓度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高于低浓度组;高浓度组肝脏指数(L iVer index)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浓度组。结论接触DMF浓度与时间对人体肝功能影响较大,应通过做好作业岗位通风排毒、限制接触时间来保护作业工人身体健康,同时,根据DMF作用机制,建议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周期、项目),做好员工的预防性用药。  相似文献   

14.
毛叶挺 《职业与健康》2011,27(20):2288-2290
目的探讨二甲基甲酰胺(DMF)对作业工人肾损害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某合成革企业直接接触DMF工人139人作为接触组,根据DMF接触浓度和工龄把接触组分为高、中、低浓度接触组和工龄〈5年、工龄≥5年接触组。另选98名不接触DMF和其他有害因素的食品加工企业人员作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肾功能、尿中β2-微球蛋白(β2-MG)、甲基甲酰胺(NMF)及心电图等检查,并对DMF作业环境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结果共采集6个作业点DMF空气样品150份,浓度范围为2.6~282.6 mg/m3。其中超标作业点4个,超标率66.7%;有随接触DMF浓度增高肾功能指标(BUN)浓度增高的趋势,但各组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β2-MG检出值高浓度组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F接触者班末尿中NMF浓度与作业场所DMF暴露水平呈显著的相关性;DMF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以窦性过缓、过速、窦性心律不齐为主,且中、高浓度组、≥5 a工龄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异常为ST-T段改变、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心室高电压,虽然这3种心电图异常率随接触DMF浓度和时间而增加,但各组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F接触浓度与肾功能指标(BUN、Cr)值呈正相关;尿β2-MG可考虑作为急性DMF中毒检测指标之一;尿中NMF含量可作为DMF作业工人的生物监测指标;DMF作业工人心脏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二甲基甲酰胺(DMF)接触工人皮肤污染和吸收水平进行研究.方法选择不同车间、岗位的42名DMF接触工人进行个体采样,测定DMF的皮肤污染量,尿甲基甲酰胺(NMF)含量,并测量DMF接触工人所在的作业岗位空气中DMF的浓度.结果整理车间皮肤DMF吸附量最高(345.86μg/L),高于干法(159.99μg/L)、湿法(114.75μg/L)车间.整理岗位的皮肤DMF吸附量最高(345.86μg/L),高于涂头(127.03μg/L)、制浆(156.401μg/L)、放卷(125.36μg/L)、收卷(152.67μg/L)岗位.整理车间空气中DMF浓度(10.77mg/m3)不超标,干法(28.68mg/m3)、湿法(43,62mg/m3)车间空气中DMF均超标,收卷(9.18mg/m3)、整理(11.80mg/m3)岗位空气中DMF浓度不超标,涂头(61.68mg/m3)、制浆(86.07mg/m3)、放卷(20.08 mg/m3)岗位空气中DMF浓度均超标.尿中NMF均可检出.结论空气中DMF浓度不超标时,只要有严重的皮肤污染,同样可对机体造成危害.DMF污染不仅与车间空气中DMF浓度有关,还与皮肤DMF污染程度有关.DMF的经皮吸收不容忽视,个人防护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6.
刘祥铨  郑能雄  张忠  洪惠民  任南  罗翔  张伟  林侃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06-1208
目的研究我国职业接触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生物限值。方法气相色谱法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浓度和作业工人班末尿中甲基甲酰胺(NMF)浓度,同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DMF接触者班末尿中NMF浓度与工作场所空气中DMF浓度有密切正相关(Y=0.3389X+3.0297,r=0.9986,P0.01)。根据作业场所空气中DMF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按回归方程推导出职业接触DMF的生物限值。结论 DMF接触者生物接触限值推荐值:班末尿中NMF为12.0 mg/gCr。  相似文献   

17.
采用体内染毒方法观察、二甲基甲酰胺(DMF)对鼠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口大剂量DMF(1/20LD50)可明显抑制Wistar大鼠MPS对胶体碳粒的清除功能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羊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吞噬功能,同时还可以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Fc受体及C3b受体水平明显下降,表明DMF对MPS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