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园 《家庭中医药》2009,(10):42-43
梅尼埃综合征,又称内耳眩晕症。本病系由内耳迷路水肿引起前庭功能障碍所致,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病人多在中年发病,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豚鼠内耳膜迷路积水程度与内耳前庭膜水通道蛋白2(AQP2)的表达,探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疗梅尼埃病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建立豚鼠膜迷路积水模型,分为中药治疗组和积水模型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各组相应处理7d后,观察每组豚鼠膜迷路积水程度及内耳前庭膜AQP2的表达。结果:积水模型组总积水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中药治疗组总积水率比积水模型组有所降低(P<0.01)。积水模型组前庭膜AQP2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增强(P<0.01),中药治疗组前庭膜AQP2的表达相较积水模型组减弱(P<0.01)。结论: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能够减轻膜迷路积水模型豚鼠的积水程度,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下调前庭膜上AQ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耳性眩晕又称前庭性眩晕,是指前庭系统病变引起的眩晕,耳性眩晕分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前庭周围性眩晕的病变部位在半规管、前庭神经节、前庭神经的内听道部分,主要见于美尼尔病、中耳感染、乳突及迷路感染、迷路炎、前庭神经炎、急性前庭神经损伤及外耳道耵聍等.前庭中枢性眩晕的病变部位包括前庭神经颅内部分,前庭神经核、内侧纵束及前庭与小脑、大脑的联系纤维,主要见于听神经瘤、颅内压增高、脑供血不足、颅脑外伤、小脑病变、第四脑室及脑干占位性病变及癫痫等.本文重点介绍周围性眩晕.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西医对美尼尔氏综合症的认识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医认为引发美尼尔氏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脑动脉硬化造成迷路供氧供血不足,前庭疱疹性神经炎、颅肿瘤等波及迷路,变态反应,B族维生素缺乏,内耳的淋巴液分泌过多或吸收过少,致迷路积水,局部压力增高,造成迷路缺氧和变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泽泻汤超临界萃取物对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醋酸去氨加压素复制膜迷路积水模型,以豚鼠颞骨切片耳蜗蜗管面积和蜗管加前庭阶面积之和之比值以及耳蜗及肾的水通道蛋白-2的免疫组化表达为药效学的主要指标,研究泽泻汤超临界萃取物对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的作用。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与泽泻汤超临界萃取液治疗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水通道蛋白-2免疫组化表达实验组较模型组减弱。结论:泽泻汤超临界萃取物对膜迷路积水模型有较好作用,且机制可能为抑制其内耳及肾脏水通道蛋白-2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耳硬化症是内耳有一种局限性病灶,使镫骨固定导致进行性耳聋的疾病。在我国病者以20~30岁的男性居多。病因未明,可能和内分泌,遗传或局部营养障碍有关。病变始于骨迷路中层、好发于前庭窗前裂,初为局部充血,接着正常骨质吸收,骨髓隙增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探讨泽泻汤对梅尼埃病豚鼠模型膜迷路积水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为临床使用本方提供实验依据,并揭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法复制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模型,以颞骨切片蜗管面积与蜗管面积和前庭阶面积之和的比值、耳蜗的免疫组化AQP-2的表达强度等为指标,研究泽泻汤对其影响。结果:泽泻汤组与模型组的蜗管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组化中AQP-2在泽泻汤组耳蜗表达强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金匮要略》中的泽泻汤具有显著的减轻膜迷路积水程度的作用,证实了本方治疗梅尼埃病的有效性;并揭示了本方治疗梅尼埃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抑制内耳血管纹、螺旋韧带的AQP-2表达,借助抑制内耳中的AVP-V2R-cAMP途径,从而有利于减轻耳蜗积水。  相似文献   

8.
罗亚芳 《光明中医》2011,26(8):1702-1703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呈阵发性的外物或本身的旋转、倾倒感、坠落感,症状重者多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持续时间短者数十秒至数小时,长者数天或数周甚至可达数月之久。它可由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引起,如美尼尔氏综合症、内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内耳前庭神经炎、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9.
常传河 《双足与保健》2007,(2):29-29,28
梅尼埃病又称内耳眩晕,是内耳迷路半规管水肿引起的。多为内耳血管炎、血管痉挛、动脉硬化或变态反应,导致淋巴液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平衡失调,而出现晕感。笔者在过去的几年中用按摩脚部的内耳迷路反射区及针刺耳部的晕点,治好过梅尼埃病几十例  相似文献   

10.
<正>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在1861年由法国医师Prosper Ménière首次提出。该病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然而膜迷路积水是如何产生的却难以解释清楚,因此该病病因不明确,目前尚无使本病痊愈的治疗方法。目前多采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微循环、解除  相似文献   

11.
<正> 在人和动物的单侧迷路被破坏后会出现眼球震颤和躯体偏斜等前庭平衡紊乱的症状,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前庭平衡的紊乱能得到部分的代偿,深入研究这种前庭代偿过程,将有助于阐明人类内耳迷路疾病的机制。目前已经知道,前庭代偿过程和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分以及外周感受器的传入冲动有密切的联系,阻断躯体感觉感受器的传入冲动能减慢前庭代偿过程,电针刺激也能引起躯体感觉感受器的兴奋,但电针能否影响前庭代偿过程的工作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破坏单侧迷路后的30只豚鼠  相似文献   

12.
美尼尔病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临床以反复发作性眩晕伴耳鸣、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内耳疾病。一般认为可能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局部缺氧,导致内耳淋巴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引起迷路积水所致。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80例美尼尔病,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雄  张晓莉  赵高升  朱红 《陕西中医》2005,26(7):733-734
<正>耳眩晕是指由耳窍病变所引起的头晕目眩,如坐舟车,天旋地转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相当于西医的耳源性眩晕,包括美尼尔氏病、良性阵发性头位性眩晕、前庭神经炎、药物性眩晕、迷路炎等。由  相似文献   

14.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主观症状,可见于内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等多种疾病。该病多由前庭器官功能障碍引起,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其在神经内科,特别是缺血性迷路卒中中最为常见,而且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5.
美尼尔氏综合征,系内耳膜迷路水肿而致的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主要表现的内耳疾病.  相似文献   

16.
答:内耳眩晕病又称耳源性眩晕、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等,是内耳的膜迷路发生积水,引起突发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头胀满等临床表现.本病发生病因尚未明了,但与劳累、焦虑、精神紧张等诱因有关.有认为是大脑和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内耳血管痉挛,膜迷路血循环障碍,使感觉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7.
梅尼埃(美尼尔病、内耳眩晕病)综合征是一种内耳迷路病变。确切病因还不太清楚,可能与血管运动神经功能失调有关。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耳鸣,可有内耳胀满感,归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对63耳有迷路瘘管的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行乳突根治术的同时用颞肌筋膜或同种肋软骨片加筋膜一期修复瘘管。结果417耳慢性中耳炎中并发迷路瘘管63耳,其中胆脂瘤型60耳,骨疡型3耳。瘘管位于外半规管56耳(88.99%),耳蜗2耳,上半规管3耳,外半规管和上半规管同时有瘘管2耳。63耳中术前有眩晕症状的37耳(58.7%)。其中瘘管试验阳性13耳(35.1%),有眩晕症状耳平均骨导阈值为40.1dB,无眩晕症状耳为33.2dB。除1耳外,全部病例行瘘管一期修复后,眩晕症状消失。结论用同种异体肋软骨片加筋膜修复慢性中耳炎迷路瘘管是理想的方法,对瘘管大,病变重者应行二期手术。  相似文献   

19.
补肾法为主治疗内耳疾病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耳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主要症状是耳鸣、耳聋及眩晕。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内耳疾病可分为感音神经性聋、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等,其基本病理生理主要包括血液循环障碍、迷路水肿、病毒感染、药物中毒、噪声损伤以及微量元素缺乏等。从中医理论分析,多属虚证范畴,脏腑辨证则以肾虚居多,肾病为本,它脏(脾心肝肺)之病为标。治疗内耳疾病之法宜标本兼治、补虚治本,故以补肾法为主,其基本治法可归纳为  相似文献   

20.
梅尼埃病是指原因不明的、以内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耳疾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近年来,笔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4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