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讨开展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可行性措施,评估其对社区精神病人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对54例社区精神病人进行为期两年跟踪观察。方法:在基层精防机构协作下,以工疗站为基地.建立家庭看护组开展家庭干预、心理康复、职业康复、医疗康复、培训基层精防人员,每半年评估一次,结果两年后显示:精神分裂症缓解率77.8%、社会影响率为0、年平均复发率8.3%、规则治疗率66.7%。SAPS量表总分下降明显(F=2.75.P<0.05),SANS和SDSS量表总分变化不大。并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康复疗效与各种康复措施呈正相关。结论:所施行的防治措施是有效而可行的。同时病人的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改善不大,证明了社区精防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2.
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职业治疗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启源  袁日强 《新医学》1997,28(5):246-247
目的:评估职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2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残留期,衰退期)按入组各条件分为职业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进行为期4个月的系统职业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和4个月后,使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评定量表(IPRO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结果:治疗组在量表总分,因子分的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人别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观察了1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家庭干预前后的BPRS、SAPS、SANS、SDSS量表总分的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BPRS、SANS、SDSS总量显著下降(P〈0.05),提示:个别家庭干预有助于改善精神症状,防止复发,延续精神衰退,促进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为了探索孕妇产后发生抑郁症相关因素,随机抽取1997年1~11月产前门诊中决定在本院分娩的孕妇1052例进行情绪测定(HAD),以产后抑郁量表(EPDS)跟踪调查至产后7天866例。调查结果表明:EPDS阳性率为15.01%,HAD问卷中A值总分、D值总分≥11分的分别为5.13%及4.37%。分析了影响EPDS和A、D值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社区护理措施,把孕妇心理护理工作延伸到社区,进入家庭,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利母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病损评估量表中的运动功能部分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损评估量表中的运动功能部分(SIASM)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应用SIASM对5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测,并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FMA)及Barthel指数评定法(BI)进行相关分析比较。结果:SIASM总分与FMA总分显著相关(r=0.9545,P<0.001),SIASM上肢分与FMA上肢分显著相关(r=0.9776,P<0.001),SIASM下肢分与FMA下肢分显著相关(r=0.9329,P<0.001),SIASM总分、SIASM上肢分、SIASM下肢分与BI得分均显著相关(r1=0.7694,r2=0.6301,r3=0.7552,P<0.001)。结论:SIASM是有效的,并且简便、实用,能敏感地反映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变化,值得在国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脑性瘫痪( 脑瘫) 的疗效。方法:在社区运用综合康复手段治疗脑瘫90 例,并与在资源中心治疗的78 例比较。结果:168 例总有效率90 .5 % ,社区组91.0% ,资源组89 .9 % ,疗效相似;平均疗程社区组为6.3,资源组为3.5,后者疗程缩短优于前者( P< 0 .01) ;而显效率社区组为58.8% ,资源组为32 .1 % ,前者优于后者( P< 0 .05) 。结论:社区康复和家庭参与为脑瘫康复的一种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情绪状态是离开治疗中心的脱瘾者,在重新染上依赖性物质之前的影响因素之一,笔者通过对50例自愿接受脱毒治疗后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测评,结果发现其SDS和SAS评分非常显著高于国家常模(P<0.001)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出现率分别为52%(26/50)和46%(23/50),且38%(19/50)的脱毒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并存;抑郁症状出现组的海洛因滥用年限和日滥用量,显著高于未出现抑郁症状组(P<0.05~0.01),提示在脱毒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须注意心理治疗,依赖者完成脱毒治疗后还应接受相当时间的心理康复和行为康复治疗,以降低复吸率,提高操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衰弱和非神经衰弱大学生个性特征及康复措施。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对内蒙古234例神经衰弱大学生和1767例非神经衰弱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Q分、各临床量表分男女生患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及与常模之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男生患病组SOM(躯体化)、DEP(抑郁)、ANX(焦虑)、PSD(病态人格)和女生患病组SOM、DEP、ANX、UNR(脱离现实)各量表T分均超过60分。结论:神经衰弱大学生具有偏离个性基础,应针对性予以纠正,促使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功能的变化。方法:因输液致感染性休克患者8 例,入ICU后置入Swan Ganz导管测定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用热稀释法测定心排血量(CO),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于入ICU 后1、2、3、4 和5 日内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出氧输送(DO2 )、氧耗量(VO2 )、氧摄取率(O2extr)、肺内分流率(Qs/Qt)、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差〔P(A- a)O2 〕、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和心排指数(CI)。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入ICU 后1 日内MAP和CVP分别降低38.5% 和42.8% (P均< 0.01);入ICU 后3 日内PaO2 降低30.6% ~43.2% ,〔P(A- a) O2 〕和O2extr分别升高38.8% ~50.3% 和8.0% ~32.0% (P均< 0.01);入ICU 后5 日内CI、PVRI、MPAP、DO2 、VO2 和Qs/Qt分别升高12.0% ~22.3% 、35.3% ~58.2% 、17.2% ~24.8% 、11.9% ~20.9% 、14.9%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烧伤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临床防治的经验。方法:将我科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MODS临床救治工作分为3个阶段,分析3个阶段MODS监测技术和防治措施的进步对降低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的作用。结果:90年代以来,由于我科采用了一系列新的监测技术和早期防治措施,烧伤MODS总发生率以及总体表烧伤面积(TBSA)>50%伤员MOD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70年代和80年代(P<0.05或P<0.01)。90年代以来,尽管MODS脏器衰竭个数多于70年代和80年代,但TBSA>30%患者的病死率(47.1%)却显著降低(P<0.01)。结论:烧伤休克后及时和充分复苏、清除坏死组织和控制伤后感染、加强脏器保护与支持是降低烧伤后MODS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的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兔内毒素休克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通过测定兔内毒素休克时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自由基的变化,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兔内毒素休克的防治作用。方法:健康家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输入与其它2组等量的0.9%氯化钠液;内毒素组(B组)静注精制内毒素;防治组(C组)于注入内毒素前输入复方丹参注射液。实验期间定时测定TNF、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计实验7小时兔存活数。结果:在整个实验时间内,A组各项指标均保持稳定(P均>0.05);B组TNF和MDA均升高(P均<0.05),SOD活性降低(P均<0.05),MAP、HR均下降(P均<0.05);C组TNF和MDA升高程度均远低于B组(P均<0.05),SOD活性保持稳定(P均>0.05);实验7小时A、C组各存活8只兔,而B组仅存活1只兔。结论:TNF及自由基均参与了内毒素休克病理变化过程;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明显降低TNF的增加幅度,减轻自由基造成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并能对抗内毒素休克时SOD活性降低现象,使实验兔的7小时存活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人混合脐血对SCID小鼠移植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混合脐血移植的特性。方法:将人单个脐血或两个HLA不相合的混合脐血输入经亚致死剂量照射后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观察两组脐血在SCID小鼠体内的植入率和SCID小鼠的造血重建及免疫功能的特性。结果:在输入造血干/祖细胞总量相等时,两组移植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混合脐血组的植入率较单个脐血组的低[人CFU-GM为2.80±1.79/2×105MNCs比13.40±8.14/2×105MNCs(P<0.05);CD45+细胞为0.91%±0.60%比8.96%±1.79%(P<0.01)];混合脐血组SCID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也较低(4.00%±4.18%比24.60%±18.32%,P<0.05)。用多聚酶链反应-寡聚核苷酸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人HLA-DPB基因发现,两个脐血混合移植只有1个脐血植入SCID小鼠,该脐血含造血干/祖细胞数(CFU-GM、CD34+细胞)较多。结论:HLA不相合的两个脐血混合移植SCID小鼠可以重建其造血和免疫功能,但仅有含造血干/祖细胞较多、增殖活性较高的那个脐血植入SCID小鼠。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了解智力障碍(下称智障)者家庭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现状,为改善其家庭功能和提高智障者日常生活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量表)和自设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104名智障者进行调查。结果 智障者 APGAR评分为(7.8±2.4)分,其中适应度(1.7±0.6)分,合作度(1.3±0.9)分,成长度(1.5±0.6)分,情感度(1.6±0.6)分,亲密度(1.7±0.5)分。家庭功能良好者81名(77.9%),中度障碍者17名(16.3%),严重障碍者6名(5.8%)。ADL评分为(23.1±8.5)分,其中躯体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7.2±2.7)分,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15.9±6.5)分。家庭功能良好与下降者ADL、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智障者家庭功能较好,合作度有待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尤其是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偏低。社会、家庭和学校需注意培养智障者各方面的能力,政府应加大对智障家庭的扶持力度,帮助智障者提高生存能力,回归社会。关键词:智力障碍; 家庭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回归社会; 数据收集中图分类号:R473.2;R7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11-0070-03  相似文献   

14.
黄为  郭子Min 《急诊医学》1998,7(6):384-386
目的:探讨血浆P-选择素和IL-8的测定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放免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例ARDS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IL-8,同时行APACHEⅡ评分,结果:ARDS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IL-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着APACHEⅡ评分增高,P-选择素也明显增高。两者呈正相关(P〈0.01),死亡患者血浆P-选择素,IL-8及APACH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社区康复精神病人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将家庭支持因素引入现有"市精防院-镇医院-村卫生站"三级管理模式中, 突出家庭支持的重要作用, 收集管理前后精神病人所获得的社会(家庭)支持、综合生存质量和社会危害性等方面所发生的数据变化。结果实施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后精神病人受到家庭的接纳和照顾(照顾比例由原先的42.24%提高到77.37%), 综合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生存质量问卷调查总分均值由开始时的111.21分下降到了管理后的107.96分), 肇事肇祸率降低(年肇事肇祸率由管理前9.91%下降到4.09%), 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重视家庭因素的参与)可以明显改善精神病人生存质量和降低肇事肇祸率。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社区精神病的防治工作吉林省精神病防治办公室刘明山精神疾病的防治(以下简称精防)及康复是极为重要的,吉林省在这一工作中,三年多迈出四大步,探索出了一条精防工作的有效途径。1为使更多的精神病人能在社区得到治疗和管理,极力开展城、乡、厂矿的社区防治,...  相似文献   

17.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眼睑痉挛及Meige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孝岩 《临床荟萃》1998,13(21):964-965
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78例,眼睑痉挛18例及Meige综合征5例,治疗后随访2~8个月,使用Schorr和Albert量表对病情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治疗后病情显著好转,(P〈0.001),症状完全缓解57.4%,明显缓解32.7%,部分缓解9.9%,疗效持续8周~28周,8例复发重复注射仍有效,无过敏和全身中毒反应,局部副作用轻微,作者认为A型肉毒毒素治疗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对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AHNP)大鼠内毒素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采用去氧胆酸钠逆行胰管内注射法复制;治疗组(BN组):制备模型后经腹腔注射PAF特异性受体拮抗剂BN52021(5mg/kg);假手术组(SO组):开腹后仅轻轻翻动胰腺即关腹。结果:BN组与AP组比较,1小时后血清淀粉酶值明显下降〔(14970±2500)U/L,(16170±2380)U/L,P<0.05〕,6小时和12小时后更为明显(P均<0.01);血中PAF含量1小时后明显降低〔(2.20±0.25)μg/L与(1.10±0.21)μg/L,P<0.05〕,3小时后更为明显(P<0.01)。血浆内毒素含量BN组比AP组明显下降(P<0.01)。BN组术后大鼠平均存活时间为(45.0±25.1)小时,存活率为40%;AP组术后大鼠在24小时内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为(11.5±4.8)小时,存活率为0(P均<0.01)。结论:PAF参与了AHNP的发病过程;应用PAF受体拮抗剂对实验性AHNP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红细胞酶和同工酶谱改变的患病率,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CSH介绍的方法及PAGE电泳测定红细胞酶活性及PK和ADA同工酶,采用FPLC系统纯化ADA同工酶,分析酶蛋白的生化性质。结果:患病率:在229例白血病和MDS患者中,G6PD缺乏为43.1%,PK缺乏为27.8%。MDS患者中的酶缺乏患病率:PK缺乏为50.0%,G6PD缺乏为48.0%,PNP缺乏为39.1%;酶过多患病率:ADA过多为69.6%,ENOL过多为40.0%,ALD过多为30.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PK活性增高,而PK同工酶型均正常。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抗肿瘤抗生素后G6PD和6PGD活性减低(P<0.05)。MDS红细胞酶缺陷显著多于ADA2同工酶表达见于AML(M4和M5)的单个核细胞及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的红细胞,但ALL不表达(P<0.001)。ADA同工酶纯化分析示正常结构。结论:红细胞酶的检测可作为CML的预后参数,作为急性白血病抗肿瘤药物耐药预示指标,有助于MDS-RA和再障、CML与CMML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胰腺炎病死率的因素。方法:85例急性重型胰腺炎(ASP)死亡患者按时间划分为3个阶段:1984年~1990年为Ⅰ阶段,1991年~1993年为Ⅱ阶段,1994年~1997年为Ⅲ阶段,分析不同时期ASP的死亡原因。结果:Ⅰ、Ⅱ、Ⅲ阶段手术率逐渐降低,分别为77.59%,54.55%和29.29%(P均<0.005),手术组病死率分别为47.78%,20.37%和15.52%(P均<0.005);3阶段非手术组病死率分别为15.38%,13.33%和8.57%。Ⅰ和Ⅲ阶段非手术组病死率低于手术组(P均<0.05),且Ⅲ阶段合计死亡21例,病死率为10.61%,低于Ⅰ阶段病死率(P<0.05)。结论:早期手术、误诊误治、并发症处理不及时、营养不良与死亡密切相关,休克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胰周脓肿和多器官衰竭(MOF)是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