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机械通气是维持呼吸和生命的治疗措施,对于其预后我们需要筛选出相关指标来推断。方法 收集1999-2000年入MICU并进行机械通气的54例患者的初始数据。根据患者入MICU第一个24h最差的数据计算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PACHEⅢ)和急性生理学评分(APS)。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白蛋白(ALB)、血压、BUN、Cr、血红蛋白、合并器官衰竭、合并心跳呼吸骤停、辅助/控制(A/C)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模式、APS评分、APACHEⅢ评分对机械通气预后有影响。但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认为APS评分和血浆白蛋白可作为预测机械通气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APS≥50或ALB<320g/L,则认为预后不佳。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7.86%、84.62%和67.86%、80.77%。另外患者痰培养多为G^-杆菌,感染铜绿假单胞患者的死亡率高。结论 APS和ALB是判断机械通气以后的独立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472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是否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谵妄发生的高危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90 d生存率。结果472例入选患者中有306例发生谵妄,谵妄发生率为64.83%。高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延长、高龄及咪达唑仑针镇静是谵妄的危险因素,程序性镇静是谵妄的保护因素。谵妄组90 d生存率为62.75%,非谵妄组为86.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5.27,P<0.05)。高反应性谵妄组90 d生存率为77.50%,低反应性和混合性谵妄组生存率为57.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χ2=8.70,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存在较高的谵妄发生率,高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延长、高龄及咪达唑仑镇静是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谵妄会降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富玉 《天津护理》2002,10(5):265-266
机械通气是抢救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生命,解除喉梗阻所致呼吸困难,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的主要措施。但由于反常的气道内压的形成和人工气道的建立,大大增加了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有调查表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应用呼吸机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因素。其发生率为非机械通气患者的3~21倍,且病死率可高达50%。国外文献报道VAP的发生率为14%~38%,我国陈薅等调查  相似文献   

4.
连晓峰 《临床医学》2013,33(1):31-32
目的探讨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进行长期机械通气的60例患者为本组观察病例。结果对60例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撤机成功生存组39例,生存率65.00%;撤机失败死亡组21例,死亡率35.00%。结论年龄、气管切开、营养不良、低白蛋白血症等机械通气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形成直接的影响,是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积极防止,避免发生及减少损害,提高机械通气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老年患者院内气管支气管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老年患者并发院内气管支气管炎(NTB)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院内感染防治措施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观察2002年10月-2004年7月收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内的老年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符合标准的66例SICU内机械通气老年患者有35例发生NTB(发生率为53.03%)。NTB组和非NTB组在低白蛋白血症、鼻饲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抗生紊使用种数以及住SICU时间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鼻饲、低白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时间〉4d、住SICU时间〉9d、抗生素使用种数增加以及APACHEⅡ评分〉9分是NTB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鼻饲、机械通气时间〉4d、抗生素使用种数〉2种是NTB的独立发病危险因素。结论 SICU内机械通气老年患者NTB的发生率较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ICU内住院时间延长、低白蛋白血症、高APACHEⅡ评分、大量使用抗生素等是NTB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不张的相关因素,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不张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96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后经胸部CT检查确诊肺不张患者33例,按结果分为肺不张组(33例)和非肺不张组(63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机械通气原因、通气时间、镇静程度、吸氧浓度、机械通气模式、吸痰频次、潮气量和平台压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肺不张组与非肺不张组患者的机械通气原因(χ~2=6.583,P=0.010)、机械通气时间(χ~2=6.310,P=0.012)、镇静程度(χ~2=9.393,P=0.009)、吸氧浓度(χ~2=7.003,P=0.008)、通气模式(χ~2=5.595,P=0.018)、吸痰频次(χ~2=4.269,P=0.039)、潮气量(χ~2=4.979,P=0.026)和平台压(χ~2=6.853,P=0.03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性别(χ~2=0.582,P=0.446)和年龄(χ~2=1.494,P=0.2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镇静程度(OR=7.343,95%CI:1.701~31.694,P=0.008)、机械通气原因(OR=4.753,95%CI:1.322~16.952,P=0.016)、吸痰频次(OR=4.586,95%CI:1.243~16.925,P=0.022)、潮气量(OR=6.505,95%CI:1.820~23.257,P=0.004)和平台压(OR=4.999,95%CI:2.045~12.223,P<0.001)均为导致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不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镇静程度、机械通气原因、吸痰频次、潮气量和平台压是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不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的发病率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64例机械通气患者于拔管后48 h内进行电视X透视吞咽功能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多个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拔管后吞咽障碍发病率为67.2%.单因素分析显示,吞咽障碍组患者的年龄、带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气管切开均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两组中仅年龄> 65岁,气管切开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拔管后吞咽障碍发病率较高,年龄>65岁、气管切开是拔管后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降低VAP的发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2012年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及呼吸内科行机械通气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结果 65例患者中有20位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0.8%,其中患者合并肺功能减退(OR=43.19,P=0.007)、使用抑酸药物(OR=46.52,P=0.004)、年龄60岁(OR=26.47,P=0.034)是导致VAP发生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ICU及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VAP的发生率仍较高,患者合并有肺功能减退、使用抑酸药物及年龄大于60岁是VAP发生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重视,及时采取预防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发生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湖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机械通气患者ICU-AW危险因素调查表、医学研究委员会评分,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治疗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ICU-AW的危险因素。结果机械通气患者并发ICU-AW69例,发生率为41.82%。不同ICU入住时间、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方式、机械通气时间、血糖水平、乳酸水平以及是否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胃肠外营养和是否发生低蛋白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脓毒症以及是否应用镇静镇痛药、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其在是否发生ICU-AW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乳酸水平升高是机械通气患者ICU-AW的危险因素。结论机械通气患者ICU-AW发生率较高,护理工作中应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消除或减轻危险因素,做好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MV)的因素,以及PMV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OPCABG的1 097例患者。根据术后气管插管的时间,分为对照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 24 h,972例)和PMV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 24 h,1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PMV的相关因素,探讨PMV对接受OPCABG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对照组及PMV组患者间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 χ2 = 34.138,P < 0.001)及左室舒张功能分级( χ2 = 215.175,P < 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与对照组比较,PMV组患者年龄[(62 ± 9)岁vs.(67 ± 9)岁,t = 6.618,P < 0.001]、手术时间[(4.0 ± 1.2)h vs.(5.9 ± 2.5)h,t = 8.246,P < 0.001]、移植桥血管数目[(2.8 ± 0.6)支vs.(3.2 ± 0.9)支,t = 4.769,P < 0.001]、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CE)[4.0%(39 / 972)vs. 20.8%(26 / 125),χ2 = 55.998,P < 0.001]及左心室成形术(SVR)[2.3%(22 / 972)vs. 12.8%(16 / 125),χ2 = 36.771,P < 0.001]发生率均显著升高,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58 ± 6)% vs.(47 ± 7)%,t = 18.006,P < 0.001]水平则显著降低。将年龄、NYHA分级、LVEF、左室舒张功能分级、手术时间、移植桥血管数目、CE和SVR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比值比(OR)= 1.881,95%置信区间(CI)(1.399,2.529),P < 0.001]、NYHA分级[OR = 1.476,95%CI(1.220,1.785),P < 0.001]、左室舒张功能分级[OR = 2.866,95%CI(1.712,4.799),P < 0.001]、手术时间[OR = 1.599,95%CI(1.068,2.394),P = 0.003]和SVR [OR = 2.334,95%CI(1.196,4.554),P < 0.001]是接受OPCABG的患者术后发生PMV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VEF [OR = 0.287,95%CI(0.189,0.436),P = 0.009]是其保护因素。PMV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29.6% (37 / 125)vs. 14.7%(143 / 972),χ2 = 17.898,P < 0.001]、肺部感染[10.4% (13 / 125)vs. 2.3%(22 / 972),χ2 = 26.281,P < 0.001]、胸腔积液[12.8%(16 / 125)vs. 3.0%(29 / 972),χ2 = 27.131,P < 0.001]、血清肌酐[(114 ± 37)μmol / L vs.(81 ± 27)μmol / L,t = 9.547,P < 0.001]、脑血管事件[10.4%(13 / 125)vs. 3.2%(31 / 972),χ2 = 14.957,P = 0.001]、胃肠道事件[17.6%(22 / 125)vs. 4.0%(39 / 972),χ2 = 38.939,P < 0.001]、住ICU时间[(43 ± 20)h vs.(13 ± 8)h,t = 16.187,P < 0.001]、术后住院时间[(11 ± 9)d vs.(6 ± 3)d,t = 5.937,P < 0.001]和30 d病死率[8.8%(11 / 125)vs. 0.9%(9 / 972),χ2 = 38.365,P < 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年龄、NYHA分级、LVEF、左室舒张功能分级、手术时间及同期行SVR是影响患者OPCABG术后PMV的相关因素。预防PMV的发生可减少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30 d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呼吸功能正常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自2002年—2007年间接受通气治疗超过48h的患者资料,比较入住时呼吸功能正常患者是否发生ARDS之间的不同。结果:共有823例患者接受了超过48h的机械通气治疗。其中751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临床上排除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明确无ARDS存在,但在随后的治疗期间139例最后发生ARDS。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吸气峰压(相对危险度OR值1.70,可信区间CI1.41~2.07),PEEP(相对危险度OR值1.76,可信区间CI1.45~2.14)和潮气量(相对危险度OR值1.07,可信区间CI1.06~1.10)增加是显著危险因素。非机械通气相关的因素包括脓毒血症,低pH值,低白蛋白,血浆,高净液体输入和低呼吸顺应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机械通气相关因素PEEP及潮气量影响ARDS。而峰气道压,平台压均与ARDS无关。结论:机械通气设置等因素潮气量及PEEP与ARDS密切相关。合理设置参数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部分患者发生ARDS。  相似文献   

12.
心内直视手术后长时间呼吸机支持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心内直视手术后影响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的危险因素 ,提高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并发症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 1995年 1月— 2 0 0 3年 8月期间长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的 5 0例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评价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结果 本组患者年龄 14~6 5岁 ;体质量 2 8~ 80 kg;男性 2 8例 ,女性 2 2例 ;平均转流时间 (15 6 .38± 5 2 .0 2 ) m 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 (6 2 .86± 2 2 .5 5 ) h;病死率为 18.0 %。与对照组相比 ,长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组患者术前心功能差(P<0 .0 0 1) ,体外循环时间与阻断时间长 (P<0 .0 0 1) ,术后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及氧合指数 (Pa O2 /Fi O2 )低(P<0 .0 0 1) ,而术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A a DO2 )高 (P<0 .0 0 1) ,肺内分流 (Qs/Qt)增大 (P<0 .0 0 1) ,术后肺动态顺应性 (PCD)无明显区别 ,术后引流量较多 (P<0 .0 0 1) ,术后心肌酶谱水平高 (P<0 .0 0 1)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 (P<0 .0 0 1)。经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与患者术前心功能、术中转流时间、术后 Pa O2 /Fi O2 、术后心肌酶谱水平及术后引流量明显相关。结论 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前心功能差、术中转流时间长、术中心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可以评估急性呼吸衰竭 (ARF)机械通气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16例因各种原因导致ARF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生理评分 (AP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估测评分 (A PACHE)Ⅱ评分较高、恶性病、低白蛋白血症、FEV1/FVC比值较大、贫血、机械通气时间 >72h、拔管失败与短期内死亡率升高相关 ;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超过 72h、APS较高、恶性病以及出现APACHEⅡ相关的疾病为独立预测不良预后的因素。结论 拔管失败或机械通气时间超过 72h提示预后不良 ;机械通气 6h内相应的指标、合并症的出现、急性疾病严重性是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ARF患者住院死亡率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李茜  王丽竹  邵清  向艳  沈兰英   《护理与康复》2022,21(1):7-11
目的 分析ICU机械通气镇静患者早期深镇静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降低深镇静的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镇静患者77例,分析早期深镇静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机械通气早期有57.14% 的患者发生了深镇静;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OR:6.685...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原位肝移植术后影响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寻找最佳术后恢复方式。方法选取肝移植术后患者100例,依据机械通气时间是否大于24小时分为 A 组(机械通气时间<24小时)、B 组(机械通气时间>24小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对影响机械通气时间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与 B 组比较,A 组术中液体入量、术中悬浮红细胞输入量、术中血浆输入量、术中出血量、术后总胆红素指标、ICU 住院时间、肺水肿发生率显著减少,术中平均每小时尿量明显增加(均 P <0.05)。悬浮红细胞输入量、术中平均每小时尿量以及术前胆红素水平是影响机械通气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原位肝移植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可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袁艳冰  刘海燕  钟倩 《新医学》2014,(6):399-402
目的:探讨早产儿需要持续正压通气(CPAP)和(或)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的围生期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3年6月出生、胎龄27~34周的403例早产儿进行研究。根据生后3 d内是否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48 h)分为观察组154例与对照组249例。收集20项可能与早产儿是否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相关的围生期因素,应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在预测需要CPAP和(或)气管插管治疗的多变量模型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胎龄<29周、出生体质量<1000 g、母亲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母亲妊娠期重度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48 h、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频繁呼吸暂停、常规复苏后SaO2<85%、重度三凹征、早期喂养胃潴留(P<0.01或0.05)。结论综合分析胎龄、出生体质量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早产儿出生后早期出现频繁呼吸暂停、重度三凹征、常规复苏后SaO2低、早期喂养胃潴留、母亲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母亲妊娠期重度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这10项因素可以早期预测早产儿是否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7.
Noninvasive mask ventilation may be used to treat patients with impending respiratory failure. In this case series, three patients with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ho requir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past,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nasal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 All patients tolerated BiPAP well without complications. Therefore, nasal BiPAP may be considered a treatment option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COPD who have previously required intubation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Logistic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8例,分析2组年龄、血压、手术时期等基本资料,并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 9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预后良好60例,预后不良38例。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50岁、血压等级、Hunt-Hess分级、APACHEⅡ评分、再次出血及脑血管痉挛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脑血管痉挛、Hunt-Hess分级、再次出血及年龄是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PACHEⅡ评分、脑血管痉挛、Hunt-Hess分级、再次出血及年龄是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