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在上、下颌骨骨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上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32例,年龄13~56岁,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方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观察记录插管次数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32例中有22例一次性插管成功,7例经改变头位、旋转导管方向后试插3次进入气管内,3例能置入喉镜者经口明视下将导管插入气管,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对插管过程无记忆,未见与插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用于上、下颌骨骨折病人,在插管期间使患者处于浅睡眠状态,保留自主呼吸,心血管不良反应小,术后无记忆,插管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吴文浩  徐光明 《吉林医学》2009,30(15):1649-1650
目的:探讨慢诱导麻醉下光棒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术的临床应用。方法:ASAⅠ-Ⅱ级患者40例,择期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光棒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A组)与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B组)。比较两组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插管时间和插管成功率以及术后患者有无咽喉部疼痛和持续的时间。结果:A组光棒引导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一次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率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咽喉部疼痛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明显低于B组。结论:光棒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优于传统盲探插管方法,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慢诱导麻醉下建立安全气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光棒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困难气道患者气管插管
中的有效性,为困难气道的管理提供新方法。方法:ASA Ⅰ或Ⅱ级困难气道且拟行经鼻气管
插管的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光棒引导组(光棒组)和盲探组,每组38例。光棒组借助颈
前光点引导进行插管,而盲探组依靠患者的呼吸声引导插管。比较2组患者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
插管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及术后插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光棒
组患者插管成功率(89.5%,34/38)高于盲探组(71.1%,27/38)(P<0.05);插管时间[(89.9±26.8) s]短
于盲探组[(134.9±32.8) s](P<0.001);光棒组术后咽痛发生率(14.7%,5/34)亦低于盲探组(40.7%,11/27)(P<0.05);声音嘶哑和鼻出血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期间光棒组患者插管中和插管1 min MAP值低于盲探组,2组患者各时间点HR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棒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简单、实用,较经鼻盲探插管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平稳,且不良反应少,是困难气道患者行经鼻气管插管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忘镇痛慢诱导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1级~2级择期手术患者40例,年龄35岁~60岁,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的方法,经口气管插管,观察记录成功率、健忘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40例患者中35例顺利插入气管内(87.5%),4例困难气道(Ⅱ级)经调整导管角度2次插入气管内(1%),1例失败用纤维支气管镜插入,3例术后诉咽喉部疼痛,于5d~6d后恢复,术后1d随访无1例对插管过程有记忆。结论:健忘镇痛慢诱导经口气管插管,在插管期间保留自主呼吸,患者主动配合,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无记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张口受限小儿麻醉诱导药物、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及掌握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要领、拔管指征及术后处理。方法:对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儿采取清醒状态下气管切开后麻醉。其余采用经丁酸钠、氯胺酮、地西泮或芬太尼慢诱导加完善的咽喉表面麻醉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结果:清醒状态下气管切开1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19例,成功17例,失败2例。术后呕吐2例,窒息死亡1例。结论:术前正确评估气道困难的程度,选择适当的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方法,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术后处理,可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用于下颌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先进行鼻腔、咽喉部及气管的表面麻醉,再经静脉用药进行慢诱导,经鼻盲探行气管插管术.结果 24例患者中16例1次成功,7例经改变头位和套囊充气后2~3次成功,1例反复3次没成功后在喉镜明示引导下插入.结论 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用于下颌骨折患者的插管成功率高,且无明显的损伤及循环波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口腔颌面部骨折合并气管插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合并困难气道患者,使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和芬太尼作静脉注射麻醉后,行环甲膜穿刺作气管内表面麻醉,然后应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经鼻行气管插管,观察其应用效果以及操作过程中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20例张口受限患者应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经鼻插管均获得成功。气管插管操作过程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术后随访患者无痛苦记忆、喉痛及声嘶等并发症。结论在口腔颌面部骨折合并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中应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成功率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半清醒慢诱导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慢诱导法保留自主呼吸,半清醒状态下经鼻腔插入气管导管。结果:99例均成功完成手术,一次插管成功39例,多次插管成功48例,插管失败改换插管方法成功12例。不良反应,鼻腔出血22例,占22%;术后咽痛32例,占32%;患者痛苦记忆9例,占9%;术后眼球异物感4例,占4%。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半清醒慢诱导经鼻插管可作为安全有效的临床经鼻气管插管方法,供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9.
岳冬晗  岳柏华  赵恒兰  麻海春 《吉林医学》2009,30(18):2068-2068
目的:探讨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插管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应用小剂量咪哒唑仑和芬太尼药物组合,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治疗中实施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性气管内插管。结果:患者几乎无挣扎、皱眉,心率和血压较插管前平稳时略升高;插管过程中无记忆,也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性气管插管使OSAS患者在安全环境下进行麻醉,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困难气管插管的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解决困难气管插管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156例气管插管困难病例。于表面麻醉、清醒健忘镇痛下,对肥胖、声门显露不清患者行经口视插;对张口困难以及快、慢诱导条件下经口视插失败病例,行经鼻盲探插管。结果经口视插成功47例,经鼻盲探成功98例,11例经上述方法失败后,由环甲膜穿刺导引和纤支镜导引插入,无1例意外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笔者认为:行气管插管前应充分估计其难度,疑有困难插管病例,宜清醒慢诱导,并选择合适插管途径,以增加成功率,防止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GlideScope视频喉镜联合盲插型支气管堵塞器在困难气道患者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方法经术前评估为困难气道的患者18例,于慢诱导保留自主呼吸情况下采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暴露声门插入单腔气管导管,加深麻醉之后再经单腔气管导管盲探插入盲插型支气管堵塞器,经纤支镜定位后完成单肺通气。观察记录声门暴露满意度、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置入支气管堵塞器一次成功率及操作完成时间、单肺通气满意度。结果 GlideScope视频喉镜声门暴露满意度优16例(88.9%)、良2例(11.1%);气管内插管和置入支气管堵塞器均一次成功(100%);单肺通气满意度优16例(88.9%)、良2例(11.1%);置入支气管堵塞器操作完成时间3.8 min(2.8~4.4 min);术中血压、心率平稳,无低氧血症;无插管损伤及术后声嘶。所有患者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平稳、血氧饱和度正常。均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然后完成支气管堵塞器插管进行单肺通气。结论 GlideScope视频喉镜联合支气管堵塞器应用于困难气道病人开胸手术单肺通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口腔、颌面与整形手术由于病变和手术操作的影响,麻醉处理难度大,要求高,原则上均应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但全麻诱导时,常因颌面肿瘤、畸形或缺损致面罩漏气,使人工通气困难;尤其是巨大百体肿物与口底癌,喉镜置入很困难,且易发生肿瘤接触性出血,甚至发生误吸与窒息。为此,探讨保留自主呼吸的诱导方法,提高经界盲探气管插管成功率,促使口腔颌面整形外科发展,仍是临床麻醉研究的重要课题。本院自1994年以来,在静脉慢诱导保留自主呼吸的基础上,采用套囊充气法引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用于口腔颌面整形手术36例,效果满意,报告…  相似文献   

13.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在颌面外科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用于颌面外科手术全麻插管的效果。方法:在安定镇痛麻醉(NLA)下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术应用于1000例颌面部各类手术麻醉。结果:在1000例患者中l0min内顺利完成插管占735%,11~20min内完成的较困难插管占21.2%,21~30min完成的困难插管占4.5%,气管切开后插管仅占0.8%。插管期间患者无明显不适反应,术后无回忆,心血管副效应轻。结论:此方法能安全有效地解决颌面部手术许多疑难插管问题。  相似文献   

14.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总结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的麻醉管理经验。②方法 总结我院87例行UPPP病人的麻醉方法、术中及术后处理情况,其中24例采用局部麻醉,62例采用慢诱导半清醒经鼻盲探或明视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1例采用预防性气管切开静吸复合全麻。③结果 24例局麻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大。63例全麻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状态尚稳定,芬太尼控制高血压和心动过速较满意。④结论 慢诱导半清醒经鼻盲探或明视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为UPPP首选,芬太尼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较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一次性头部可控气管导管在颈椎骨折手术麻醉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全麻下行颈椎减压融合术的颈椎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一次性头部可控气管导管组(Ⅰ组)和普通气管导管组(Ⅱ组)。患者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失败均改用纤支镜下完成经鼻气管插管。记录两组麻醉插管各时间段患者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气管插管所需时间和成功率、气管插管相关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率、血压值较基础值无显著差异(P〉0.05),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术后随访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Ⅰ组28例患者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成功率为96.4%,1例失败改用纤支镜下完成经鼻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所用的平均时间为(92±12)s。Ⅱ组20例患者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成功率为70.0%,6例失败改用纤支镜下完成经鼻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所用的平均时间为(121±17)s。结论一次性头部可控气管导管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不加重患者脊髓损伤,优于普通气管导管,可广泛应用于颈椎骨折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6.
刘俊堂  裴树俊  张彦匣  王松柏 《海南医学》2013,24(18):2741-2743
目的探讨气管导管预先加热经鼻盲探插管用于困难气道处理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6例术前已确认或疑似有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分为经鼻盲探插管组(n=33)和经纤维支镜引导插管组(n=33)。观察两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和插管并发症,记录插管前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分别在插管前、插管后1 min、3 min采集静脉血标本,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以及血浆血管紧张素和皮质醇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和插管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前后,两组患者血浆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及血管紧张素的浓度及血压、心率、SpO2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导管预先加热经鼻盲探插管法用于困难气道处理可行有效,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口腔颌面外科病人常因外伤、肿瘤、瘢痕挛缩、先天畸形等造成气道异常,需经鼻盲探下完成气管插管.但盲探常遇插管困难,反复插管不仅造成病人痛苦,甚至导致咽喉损伤、声门水肿等并发症.因此提高此麻醉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次数、提高插管安全性极为重要.现将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成功45例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1例困难气道分别是面部及上下颌骨畸形1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及下颌骨骨折等的病人7例。对于术前估计有气道管理困难的病人,采用盲探慢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可提高气管插管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40例经鼻气管插管在小儿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小儿口腔颌面外科择期手术40例,ASA Ⅰ级,年龄3~12岁,根据患儿情况,34例选择快速诱导插管,6例选择慢诱导下插管.结果 快速诱导插管均成功.慢诱导插管中2例发生严重喉痉挛,后于肌松状态下行盲探插管成功;1例发生严重出血,行鼻腔填塞止血后换对侧鼻腔插管成功;1例插管失败,后改为气管切开完成手术.慢诱导患儿插管过在程中应激反应较重,伴有SpO2下降.结论 快速诱导下行鼻腔插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若无特殊禁忌,可以有效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维强  夏克枢 《四川医学》2009,30(7):1043-1045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诱导后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用于困难气道处理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8例术前评估为插管困难手术患者,需减少插管过程中颈部活动,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后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观察诱导插管过程中有无气道并发症(如窒息、咳嗽和喉痉挛),术后随访患者有无知晓。比较16例一次性插入气管导管患者,诱导和插管前后MAP、HR、BIS值的变化。结果16例患者一次性顺利经鼻插管成功。另有2例插管不顺利,二次经鼻插管成功。术后回访,18例患者对诱导插管过程均无记忆。BIS值在T1~T4于诱导前T0(P〈0.05);诱导后(T1、T2)HR和MAP较诱导前T0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1min(T3)时点HR较诱导前升高,(P〈0.05),而MAP升高无统计学意义;HR和MAP在插管后1min(T3)均高于插管前B(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后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用于困难气道的处理,效果良好,有临床实用性,但不能完全避免插管反应。插管成功的关键还有赖于丰富的经验、熟练的操作、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