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70年代单道人工耳蜗出现并帮助患者提高唇读能力后,如今的发展已经令人刮目相看,从1981年仅两位数到2007年达到上限,历代多道人工耳蜗系统的效果获得了持续增长(图1)。这些数据显示了声音处理策略的推动作用,其中技术革新对效果的贡献中包含25年来人工耳蜗筛选标准拓宽所起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早期行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implantation,CI)患者基本是长期全聋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前,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甚至全聋患者重建听力,回到有声世界的重要手段。1979年House耳科研究所开展了首例单道CI,1995年我国首次开展了多道CI。目前,国内已进行万余例CI。自从CI认可的适宜人群从最初的语后聋患者到应用于"低龄"语前聋患者以来,CI患者年龄呈现日益降低的  相似文献   

3.
人工耳蜗利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实现了对耳蜗的"仿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耳聋患者听觉感知障碍,许多聋儿及语后聋成人藉此获得了言语交流能力并回归主流社会。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引进国外先进的人工耳蜗产品,已成功的实施近万例人工耳蜗植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关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相关的文章很多,涉及面很广,由于手术精度要求高、费用昂贵及关键环节处理技巧高,所以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相应的耳科学、听力学和人工耳蜗知识、丰富的耳显微外科手术经验及具备良好心理素质。作者根据实践体会和复习文献,就10年来我院开展CI的几个问题进行再思考,并与同道共享。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普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幼儿行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手术有低龄化趋势,植入时机备受关注。从植入经验、儿童发育和临床人工耳蜗研究方面来看,低龄化CI是有益的。Kileny等[1]发现7岁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CI)在临床得到了快速发展.针对不同患者结构差异,越来越多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式出现.理想的手术入路要求既要考虑到保证所选入路的手术成功率,又要想到所选入路的通用性,同时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回顾了2000年以来CI的研究成果,从CI的手术方式及特点方...  相似文献   

7.
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已经成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主要以单侧CI为主,并且疗效十分确切,CI者的开放性言语识别率可高达80%以上。在此基础上如何才能进一步改善言语识别率,对人工耳蜗本身进一步的改  相似文献   

8.
国外双侧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并不少见,且植入效果很好,国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侧CI很少。使用单侧CI为了达到更好的听觉效果,其联合助听器(hearing aid,HA)应用,可以达到比单独使用人工耳蜗更好的水平。目前认为  相似文献   

9.
人工耳蜗是目前唯一能使极重度聋患者获得或重建听力的假体装置。随着人工耳蜗技术的完善与普及,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者的言语识别和言语发育获得了明显进步,但对于音乐和节奏的理解仍有缺憾,特别是大多数使用声调语言的CI者在调式语言的学习中仍有不足之处,因此研究者也越来越关注CI者在音乐感知和声调识别与构成等方面的研究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颞骨高分辨率CT等影像学检查能清晰显示耳蜗和内耳道的形态,已成为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implantation,CI)前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随着CI的广泛开展,CI术后影像学评估越来越受到关注,检查方法从单一的二维图像向三维影像发展,观察内容从单纯评估耳蜗内电极向探讨电极位置与相关功能关系上扩展。本文就近年来CI术后耳蜗内电极影像学评估进展和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于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目前能帮助他们改善听力的唯一方法[1]。对语前聋SNHL婴幼儿,早期CI可帮助他们发展听力和言语,几乎获得和听力正常同龄儿童一样进入正规教育的机会[2,3]。而对于语后聋SNHL青少年和成人,CI能帮助他们参与社会交流和工作,重返主流社会,显著提高生活质量[4]。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人工耳蜗逐渐引入我国,人工耳蜗市场被3家国外公司占据,国外人工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人工耳蜗来重建声音感知的临床应用历史尽管短暂,但是迄今为止取得的成果已是可圈可点。识别语言,最初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的,而现在,这在术前筛选适当的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者中已经是顺理成章的效果。音乐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技术的成熟和装置选择的多样化,作为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有效手段,CI技术在我国迅速展开。目前,全国有100家以上的医疗机构可以行CI,本文就植入年龄、适应证扩大、双侧植入、残余听力保存、术中监测等相关议题做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
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适应证非常严格,患者的选择有赖于术前耳科学、听力学检查,中耳、内耳的影像学检查及智力、交流能力等综合评估。最初手术仅局限于成人语后聋患者,随着CI的发展,手术适应证不断放宽,一些曾被视为手术禁忌证,如耳蜗骨化、内耳畸形及听神经病等患者也接受CI,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频谱分辨率当前人工耳蜗还无法实现正常耳蜗对声音的精细频谱分析。尽管如此,当今的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者一般能够在安静环境中很好的理解言语。因为言语信号冗余信息较多,仅需要有限的频谱分辨率就能识别[1]。另一方面,当听音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人工耳蜗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耳聋患者因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技术获益。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手术后效果欠佳,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其中原因很多,如CI的时间、患者内耳的结构、听觉传导通路、听觉中枢、语言中枢以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工耳蜗植入术已经让千千万万的聋人重返有声世界,而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开展,则让人工听觉更加精细完美。国外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研究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国内相关技术的系统报道尚罕见。本文通过对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一些特点、热点的介绍,向人们展示这一新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患儿最低年龄不断降低,低于12月龄的患儿也接受CI手术,这样的报道在国外屡见不鲜[1],而国内报道相对较少。2007年我科室曾报道1例9月龄患儿接受CI[2]。现我科对1例7月龄先天性双耳重度感音聋患儿进行单侧CI手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CI)在临床得到了快速发展.针对不同患者结构差异,越来越多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式出现.理想的手术入路要求既要考虑到保证所选入路的手术成功率,又要想到所选入路的通用性,同时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回顾了2000年以来CI的研究成果,从CI的手术方式及特点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接受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幼龄聋儿人数快速增加,儿童时期的多发病——中耳炎也同样常见于CI患儿中。CI患儿由于手术导致中耳和内耳结构发生了改变,如乳突骨皮质部分缺失、乳突气房开放、面神经隐窝开放及内耳开窗等,加之有植入体从颅骨侧面骨膜下经乳突、面神经隐窝、中耳至内耳鼓阶,致使他们发生中耳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