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促血管生成素 (angiopoiet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种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 1(Ang 1)、Angiopoietin 2 (Ang 2 )以及血管平滑肌激动蛋白 (α smoothmuscleactin ,α SMA)在正常肝脏组织和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Ang 1mRNA在正常肝脏和肝癌组织中都有表达 ,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5 6± 6 /HP)以及正常肝脏 (6 7± 11/HP)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意义 (t=3 2 14 ,P =0 12 6 )。Ang 2mRNA在正常肝脏不表达 ,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 (阳性细胞数为 32± 8/HP)。Ang 2集中于癌灶边缘、血管周围。肝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15± 2 /HP)和新生血管的数量 (9± 3/HP)明显高于正常肝脏(分别为 5± 1/HP和阴性 ) ,Ang 2的表达随肝癌组织的病理学分级、有无转移以及新生血管数和微血管密度而增加 (t=2 714 ,P =0 0 31)。结论 促血管生成素在肝癌的新生血管形成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Ang 2可能参与了肝癌的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2.
槐耳清膏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多糖蛋白(polysaccharide of trametes robiniophila murr,PS—T),能诱导人直肠癌细胞株(HR8348细胞)发生凋亡,对血管内皮细胞体外构建新生血管有抑制作用。但槐耳清膏对肝癌在体内的生长和转移的干预作用尚无报道。本研究利用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LCI-D20进行了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动物实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SU6668抑制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SU6 6 6 8对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将荷瘤鼠 4 8只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12只。种植 1周后开始 ,分别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对照组 )、5 氟脲嘧啶 (5 Fu组 )、SU6 6 6 8制剂 (SU6 6 6 8组 )、5 Fu与SU6 6 6 8联合应用(5 Fu +SU6 6 6 8组 ) ,每天 1次 ,共用 5周。种植后第 6周末处死动物 ,测量原位肿瘤瘤重、抑瘤率、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结肠癌细胞凋亡指数 (AI) ,观察癌细胞转移及腹水出现情况。结果对照组、5 Fu组、SU6 6 6 8组、5 Fu +SU6 6 6 8组抑瘤率分别为 0、4 2 6 %、80 9%、87 2 % ;MVD分别为 (13 8± 5 2 )、(12 3± 4 5 )、(2 4± 1 5 )、(0 9± 0 5 ) ;AI分别为 (3 6± 2 4 ) %、(7 1± 5 7) %、(11 9± 3 9) %、(19 9±8 6 ) % ;腹膜转移率分别为 10 0 %、4 5 5 %、16 7%、0 ;肝转移率分别为 75 0 %、36 4 %、16 7%、0。故SU6 6 6 8组、5 Fu +SU6 6 6 8组结肠癌生长和转移受到明显抑制 (P <0 0 5 ) ,尤以 5 Fu +SU6 6 6 8组最明显(P <0 0 5 )。结论SU6 6 6 8对结肠癌生长和转移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与传统腹腔化疗药物联用可起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协同干扰素-α(IFN-α)抑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生长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具有肺转移潜能的人MHCC97L肝癌细胞.将MHCC97L肝癌组织块种植于BALB/c nu/nu雄性裸鼠肝脏,建立人肝癌裸鼠原位模型.以不同剂量组合的阿司匹林和IFN-α作用于荷瘤裸鼠,测量肿瘤体积,计算肺转移灶数目及肺转移率.用MTT及明胶酶谱实验检测阿司匹林对MHCC97L细胞增殖及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活性的影响.用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细胞及血清M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肿瘤体积为(3.12±0.85)cm3,肺转移率为66.7%.大剂量阿司匹林[45 mg/(kg· d)]治疗组肿瘤体积为(1.89±0.88)cm3 (P>0.05),肺转移率为58.3% (P>0.05).而大剂量IFN-α[1.5×107/(kg·d)]治疗组、大剂量IFN-α+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组、小剂量IFN-α [7.5×106/(kg·d)]+小剂量阿司匹林15 mg/(kg· d)]治疗组肿瘤体积分别为(0.69±0.40)cm3、(0.55±0.31)cm3、(0.40±0.43)cm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转移率均为0(P<0.05).2 mmol/L阿司匹林对MHCC97L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抑制其MMP-2的活性及VEGF的水平.小剂量IFN-α+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组裸鼠血清MMP-2及VEGF显著降低(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协同IFN-α抑制HCC生长转移,抑制MMP-2和VEGF的活性和表达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血管生成抑制剂Rg3对胃癌生长和转移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Tao H  Yao M  Zou S  Zhao D  Qiu H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8):606-608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Rg3对胃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完整组织块SCID鼠胃壁原位种植,建立类似于临床的胃癌转移模型。移植后第7天开始灌胃给药,Rg3剂量为0、2.5,5.0,10.0mg/kg,每日1次,共6周,移植后第8周末处死动物,测定原位肿瘤重量,观察转移情况,并采用抗CD31抗体的标记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Rg3对原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均有抑制作用,2.5,5.0,10.0mg/kg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2.3%,63.3%和71.6%,肝转移抑制率分别为37.8%,68.9%和84.4%,腹膜转移抑制率分别为36.4%,74.6%和74.6%,Rg3治疗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结论:Rg3对胃癌的生长和转移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肝癌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肝癌细胞转移的相互关系。方法 运用BodyenChamber膜侵袭培养系统培养VEGF肝癌细胞株HepG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调控血管生长作用强,特异性高,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显著;VEGF特异受体也绝大部分只在内皮细胞表达。因此,VEGF及其受体就成为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在对离体的哺乳动物巨噬细胞研究中逐步发现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这一自由基性质的活性分子.很快在生理学、神经科学和免疫学等领域证明了NO既有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的性能,又是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分子.其与肿瘤生物学的关系成为最近NO研究的新热点.NO首先在内皮细胞被识别,但已知许多细胞,包括一些肿瘤细胞系和实体瘤组织也产生NO.本文简要综述近年NO在肿瘤血管形成、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李涛  陈凛  李荣  卫勃  唐云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1):780-781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研究表明,当肿瘤大小超过1~2 mm^3时,其继续生长和转移则依赖于新血管的形成.抗肿瘤血管生成制剂可以阻断瘤体血供,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和复发.目前,多种血管生成抑制剂相继被发现,研究证实具有良好的效果.2004年Staton等首次研究发现人纤维蛋白原α链末端的24个氨基酸片段具有抑制体外血管生成和鼠源性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他们将其命名为alphastatin.本研究中,我们在体外模拟血管生成,探讨了alphastatin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为进一步抗人源性肿瘤实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胃癌血管浸润与肿瘤血管形成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66例胃癌血管浸润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并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进行检测,探讨血管浸润与VEGF和P53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1.4%(115/366)的胃癌伴有血管浸润,血管浸润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相关,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率随血管浸润加重而增加。VEGF和P53蛋白的高表达率及高微血管密度与血管浸润的程度有关,在有血管浸润的胃癌中,VEGF和P53蛋白表达之间也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VEGF表达是血管浸润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生存率分析提示,在有血管浸润的胃癌,血管浸润愈严重,预后愈差。结论 以血管浸润为特征的胃癌具有较多的血管生成和远处转移,VEGF和P53蛋白表达与血管生成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米非司酮抑制胃癌生长及侵袭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 (MIF)对人胃癌细胞株SGC 790 1生长和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胃癌细胞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 ;Transwell膜侵袭系统分析MIF对胃癌细胞迁移潜能的影响 ;建立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 ,给予MIF(5 0mg·kg-1·d-1)皮下注射治疗 6周后 ,检测胃癌组织生长和转移情况 ,以及微血管密度 (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半胱天冬酶 3 (Caspase 3 )表达的变化。结果 SGC 790 1细胞高表达PRmRNA。经 2 0 μmol/LMIF作用 2 4h后 ,胃癌细胞的迁移细胞数 (5 6± 5 )明显低于对照组 (10 4± 12 ,P <0 .0 1)。MIF显著抑制裸鼠胃癌移植瘤的生长 (抑瘤率为 41.15 % )和肺转移灶的形成 ,下调VEGF、PCNA的表达及MVD ,同时上调表达Caspase 3。结论 MIF能有效抑制胃癌生长和侵袭转移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胃癌细胞运动、新生血管形成、增殖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对无转移大肠癌预后判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在无转移大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鼠抗人第八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对 5 8例无转移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中微血管进行定量检测。计数 2 0 0倍视野下 3个最高血管密度区的微血管数 (MVC) ,取其均数。结果MVC与无转移大肠癌术后复发 (P <0 0 5 )及肝转移 (P <0 0 1)有关 ,当MVC值大于 2 1时 ,发生肝转移及局部复发的风险极大 ;MVC与患者预后 (P <0 0 1)有关 ,当MVC值大于 11时 ,5年内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 ,MVC值大于 2 1时 ,所有患者 5年内死亡。结论大肠癌组织内的MVC在无转移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肝转移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大意义 ,可用于识别有高危复发转移和不良预后的病例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从癌内间质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和转移抑制基因 (nm 2 3)两方面 ,对肝细胞癌 (简称肝癌 )侵袭性的关系进行研究 ,旨在探讨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及侵袭转移机制。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37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肝癌组织标本 ,男性 31例 ,女性 6例 ,年龄 38~ 6 4岁 (平均 5 1岁 )。3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 ,2 8例HBsAg阳性。小肝癌(<5cm) 13例 ,大肝癌 (>5cm) 2 4例。临床分期 (UICC TNM) :Ⅱ期 9例 ,Ⅲ期 17例 ,Ⅳ期 11例。2 .主要试剂及试验方法 :兔抗人因子F8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浓缩液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 …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VEGF在肾母细胞瘤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和转移(包括淋巴结或/并肺转移等,下同)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5例肾母细胞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果VEGF在肾母细胞瘤中阳性表达13例,阳性表达与MVD、肿瘤转移、临床分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病理类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血管形成和转移存在密切关系,其检测可作为判断肾母细胞瘤的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治疗实体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治疗实体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对近5年的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实体肿瘤的生长,发展,转移及预后好坏均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体外及动物实验表明,抑制,阻断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后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及转移。结论: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将成为治疗实体肿瘤的一个有希望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肿瘤坏死因子联合干扰素γ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factor,TNF)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 ,但在临床上单独应用TNF治疗肿瘤 ,效果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是低剂量TNF不足以有效地杀灭肿瘤 ,若增加剂量又可能会出现恶液质、休克等严重毒副作用。本研究以已建立的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为实验对象 ,采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和瘤体内注射的直接给药途径 ,观察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增强TNFα治疗原发性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 :BALB/CA裸小鼠 ,建立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干扰素α抑制乙肝病毒X蛋白诱导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为肝癌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构建pcDNA 3.1-HBx质粒转染CCL13细胞,将CCL13/HBx细胞与干扰素-α共培养,并用RT-PCR、Western Blot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CCL13/pcDNA3.1、CCL13/HBx、CCL13/HBx-INF-α中p202、PTEN基因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CCL13/pcDNA3.1、CCL13/HBx、CCL13/HBx-INF-α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CCL13/HBx细胞中p202、PTEN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CL13/pcDNA3.1细胞和CCL13/HBx-INF-α细胞(P<0.05),而CCL13/pcDNA3.1细胞与CCL13/HBx-INF-α细胞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L13/HBx细胞通过Matrigel的细胞数[(37.2±3.8)个/HP]明显多于CCL13/pcDNA3.1[(6.4±1.2)个/HP,t=8.369,P<0.05]和CCL13/HBx-INF-α细胞[(7.6±1.3)个/HP,t=7.256,P<0.05],而CCL13/pcDNA3.1与CCL13/HBx-INF-α细胞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α可能通过上调乙肝病毒X蛋白所介导的p202基因、PTEN基因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8.
肿瘤血管生成与结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结肠癌肿瘤血管形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是否可用于预测结肠癌浸润转移,方法 应用SP法测定42例结肠癌石蜡切片微血管数量。结果 伴淋巴结转移,远处团主DukesB,C期病人,微血管计数高于相应无转移及DudesA期病人。结论微血管计数测定血管形成可作为预测结肠癌转移潜能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20.
奥曲肽抑制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奥曲肽对裸鼠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LCI D2 0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 ,于种植后第 10天行肝癌切除术 ,采用不同剂量的奥曲肽治疗 ,观察肿瘤肝内复发、肝外转移情况。采用LCI D2 0裸鼠角膜微囊移植模型 ,观测奥曲肽对肝癌诱导肿瘤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肺转移率、肝内复发率为 10 0 % ,复发癌灶体积为 ( 1164 .7± 471.3 )mm3;10 0 μg/kg治疗组则分别为 40 %、60 %、( 81.5± 17.1)mm3;2 0 0 μg/kg治疗组则分别为 0、40 %、( 9.0± 6.8)mm3。奥曲肽可明显抑制LCI D2 0肝癌组织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结论 奥曲肽能抑制高转移性人肝癌切除术后的复发转移 ,并呈量效关系 ;抑制肝癌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