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测肝内小病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目的评估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测肝内小病灶能力.方法对103例有肝脏局灶性病变(直径均≤2 cm)的患者行DWI、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分别计数DWI与常规MRI检出≤2 cm肿瘤结节的个数.计算在DWI与T2WI上病灶与肝组织之间的对比噪声比(CNR)并予以比较.结果 DWI共显示肝内小病变425个,T2WI显示217个,增强MRI显示211个,T1WI显示155个,DWI显示的小病灶的数目明显多于T2WI、增强与T1WI (P<0.05).在DWI及T2WI序列,小病灶与肝组织之间的CNR分别为10.45±3.16和7.58±2.60(P<0.05).结论与常规MRI比较,DWI能更敏感地检测肝内小病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网状内皮系统特异性造影剂——菲立磁增强肝脏扫描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36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于菲立磁增强前、增强后30分钟、3小时、6小时分别进行肝脏T1W-FLASH,T2W-TSE的扫描。测量增强前、后肝脏实质、病灶及背景的信号强度(SI),计算增强前、后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CNR)。结果:增强后肝脏信号强度在T2W上明显下降(P<0.01)。在T1W上下降不明显。肝脏恶性肿瘤信号强度增强前后无明显变化。TSE-T2W序列上CNR明显提高(较平扫提高58%)。增强后较平扫时多检出5个病灶,病灶最小直径为1cm。结论:①菲立磁增强肝脏扫描可提高CNR值,提高病灶检出率。②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可协助治疗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3.
乳腺磁共振成像扫描序列及扫描方位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常规SE序列、FSE序列和3D-FSEGR序列及不同扫描方位在乳腺病变MRI诊断中作用。方法 40例乳腺肿块性病变常规SE序列T1WI及脂肪抑制FSE序列T2WI分别行轴位及矢状位平扫。注射Gd-DTPA后采用3D-FSPGR序列行矢状位动态增强扫描.之后再采用SE序列行脂肪抑制T1WI轴位、矢状位和(或)冠状位扫描。结果 3种扫描序列均有较高的信噪比及较高的病变与正常组织对比分辨率。SE序列T1WI平扫信噪比优,但病变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分辨率不及FSE序列T2WI,而动态增强3D-FSPGR序列显示病变最敏感,可显示平扫不能显示或显示不明确的病变,且可根据病变的增强特点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进行定性诊断。增强后脂肪抑制SE序列T1WI显示病变亦较敏感,但不能行动态增强扫描。3种成像方位中,轴位与矢状位更利于显示病变及病变侵犯胸壁和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 动态增强3D-FSPGR是乳腺肿块病变中最有价值的检查序列。轴位与矢状位应作为乳腺检查中的基本位置。  相似文献   

4.
椎体转移瘤扩散加权成像与MRI增强扫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扩散加权成像(DWI)与MRI增强扫描对MRI增强扫描有强化的椎体转移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恶性肿瘤合并脊柱转移病例57例,行常规MRI(T1WI,T2WI,STIR,MR增强扫描)及DWI扫描,113个病灶有强化;测量DWI与MR增强扫描对比噪声比(CNR),计算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骨髓对比率,比较病变椎体在DWI和MR增强扫描的信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WI和MR增强扫描序列的CNR无显著差异;椎体转移灶ADC值平均为(1.37±0.56)×10-3 mm2/s,正常椎体ADC值(0.64±0.22)×10-3 mm2/s,两者ADC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DWI和MR增强扫描病灶骨髓对比率平均为(1.54±1.39)和(0.64±0.54),二者有良好相关性(P=0.01),DWI骨髓对比率高于MR增强扫描.结论DWI在显示病灶方面有一定优势,病灶骨髓对比率高于MR增强扫描.临床上应用DWI结合ADC值,可以提高对椎体转移病灶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磁敏感成像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内部结构的显示能力及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8例经临床及影像证实肝脏病变包括血管畸形、肝细胞癌、转移瘤、血管瘤以及肝囊肿患者共25个肝局灶性病变行常规T1WI、T2WI及SWI扫描,并将其SWI图像与常规MRI序列进行比较。18例均同时行增强扫描,1例动静脉畸形同时行MRA检查,1例血管瘤动态增强后再次行SWI检查。结果:1例血管畸形SWI能较常规平扫、增强及3D MRA更清楚显示其异常静脉血管形态;4例肝细胞癌、3例胆管细胞癌及2例转移瘤,SWI均能显示病灶内瘤静脉及血液降解产物;5例肝血管瘤及3例肝囊肿,SWI均显示病灶呈均匀稍高信号,病灶较大者邻近静脉受压。结论:SWI在显示肝脏静脉性血管畸形、肿瘤相关静脉结构等方面优于常规MR序列,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是研究肝脏局灶性病变内部结构的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功能MR对比剂钆贝葡胺(Gd-BOPTA)对硬化肝背景下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51例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采用Gd-BOPTA进行肝脏动态增强扫描和肝胆期扫描,计算各序列肝实质信号强度、病灶-肝脏对噪比(CNR)的绝对值(|CNR|);比较平扫和增强后各期肝实质信号变化情况及病灶-肝脏|CNR|及其变化(Δ|CNR|)。结果51例患者中共计有94个小于3 cm的病灶,包括小肝癌26个,胆管细胞癌1个,转移癌37个,血管瘤9个,不典型增生结节11个,局灶性结节增生6个,肝细胞腺瘤1个,炎性病灶3个。Gd-BOPTA增强后各期肝实质信号及|CNR|均显著增加(P0.001)。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所有病灶符合应用常规含钆对比剂时的强化表现特征;肝胆期扫描时,局灶性结节增生呈等-高信号,3个肝细胞癌呈稍高信号,其余病灶呈相对低信号。结论 Gd-BOPTA动态增强扫描联合肝胆期扫描能提供硬化肝背景下小的局灶性病变的形态、血供、细胞来源及功能等信息,进而提高鉴别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快速自旋回波反转恢复脉冲T1(FSEIR T1)技术在脑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40例脑部肿瘤患者行MR SE T1、FSE T2、FAIR及 FSEIR T1平扫,再行SE T1+C及FSEIR T1+C扫描.比较分析各扫描序列对脑部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与SE T1 相比,FSEIR T1序列的病灶检出率高(SE T1 90%,FSEIR T1 95%),代表图像质量的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号强度对比度(SIR)的值较SE T1高(CNR FSEIR T1=8.87±2.14, CNR SE T1=0.4±1.42, P<0.001;SIR FSEIR T1=1.45±0.006, SIR SE T1=1.02±0.004,P<0.001);在增强T1加权序列中,SE T1+C与 FSEIR T1+C序列病灶检出率均为100%;增强FSEIR T1的CNR和SIR的值均较增强SE T1时为高(CNR FSEIR T1=71.38±16.30, CNR SE T1=59.97±7.87, P<0.001;SIR FSEIR T1=0.43±0.003, SIR SE T1=0.41±0.004, P=0.004).结论 FSEIR T1是目前MR检查脑部肿瘤中较佳的T1加权技术,优于SE T1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区别中央型肺癌及其阻塞性肺改变的价值,并比较其与MRI常规序列及CT的区别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中央型肺癌合并阻塞性肺改变的患者44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3.0 T 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CT平扫+增强扫描。MRI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增强扫描。采取5分制对CT平扫+增强、T1WI、T2WI、T2WI+DWI、MRI动态增强、T2WI+DWI+MRI动态增强区别肿瘤及其阻塞性肺改变的能力进行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CT、MRI各序列及序列组合之间区别肿瘤及其阻塞性肺改变能力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DWI上肿瘤与阻塞性肺改变信号强度及ADC值的差异。结果 CT平扫+增强、T1WI、T2WI、T2WI+DWI、MRI动态增强、T2WI+DWI+MRI动态增强区别肿瘤及其阻塞性肺改变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56,P=0.000)。MRI动态增强对中央型肺癌及其阻塞性肺改变的区别率与T2WI+DWI相同(75.0%,33/44),高于单独T1WI (13.6%,6/44)、T2WI (50.0%,22/44)或CT扫描(40.9%,1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3.570、5.867、10.493,P均<0.05);但动态增强MRI对界线勾勒的明确程度高于T2WI+DWI,且三者联合时区别率最高(93.2%,41/44)。DWI上肿瘤与阻塞性肺改变的平均信号强度分别为141.37±49.52、83.18±39.56,平均ADC值分别为(1.45±0.61)×10-3s/mm^2、(3.01±0.75)×10-3s/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10、8.715,P均<0.05)。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于中央型肺癌及其阻塞性肺改变的区别能力高于单独行T1WI、T2WI或CT扫描,且其联合T2WI及DWI序列对于区别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 dimension-spoiled gradient recalled echo,3D-SPGR)冠状位快速动态增强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6例B超、CT未明确诊断的不同大小肝占位性病变病例进行常规单次激励快速自旋回波(SS-FSE)定位、轴位自旋回波(SE)T1WI及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平扫后,用3D-SPGR序列冠状位对病灶定位,行冠状位3D-SPGR序列快速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描出病灶和正常肝实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其强化特征并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肝脏不同占位性病变的肿块,3D-SPGR冠状位动态增强后的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不同。结论:3D-SPGR冠状位动态增强对肝脏不同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高、低翻转角(FA)对Gd-EOB-DTPA增强MRI肝细胞期病灶对比度及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对59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均行T1W和T2W平扫、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及肝细胞期扫描,其中肝细胞期分别采用低FA(10°)、高FA(35°)扫描。将病灶分为总病灶组、大病灶(直径≥10 mm)组和小病灶(3 mm≤直径<10 mm)组。比较两种FA时病灶检出评分、病灶检出率及病灶-肝脏CNR。结果 Gd-EOB-DTPA增强扫描肝细胞期高FA T1WI病灶检出评分高于低FA T1WI病灶检出评分,其中高、低FA时,总病灶组与小病灶组的检出病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大病灶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FA T1WI病灶检出率高于低FA T1WI病灶检出率,其中总病灶组与小病灶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大病灶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高FA的肝脏-病灶CNR分别为75.24±10.33、147.81±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Gd-EOB-DTPA增强肝细胞期扫描时,采用高FA可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有利于病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与增强T1WI及脑桥小脑角区(CPA)脑膜瘤的比较研究,探讨增强FLAIR在听神经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7例听神经瘤患者行增强前后T1WI和FLAIR成像,比较两序列增强图像上肿瘤边界、显著性、强化的内听道内肿瘤部分的显示、肿瘤范围、肿瘤与白质的对比率(CR)和对比噪声比(CNR);同一时期CPA脑膜瘤6例,观察并比较其与听神经瘤在T1WI、FLAIR增强前后图像上的信号强度和强化程度。结果增强FLAIR上听神经瘤的边界、肿瘤显著性优于增强T1WI或与其相似,3例肿瘤的最上部和/或最下部仅在增强FLAIR上显示;在15例具有强化的内听道内肿瘤部分中2例在增强FLAIR上更明显,6例在增强T1WI上更明显,7例在两序列上相似。增强FLAIR上肿瘤与脑白质的CR和CNR均明显高于增强T1WI。脑膜瘤和听神经瘤在平扫T1WI及FLAIR图像上信号强度重叠明显,两肿瘤在增强FLAIR上信号强度及强化程度差异明显,而在增强T1WI上无差异。结论增强FLAIR在听神经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并可对其与脑膜瘤作出准确区分。  相似文献   

12.
对比分析螺旋桨与线性k空间填充方式在颅脑MRI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桨式k空间填充方式在颅脑M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同一患者同时行PROPT2WI和FRFSE T2 WI,PROP T2 FLAIR和FLAIR轴位扫描,对不能配合检查的23例患者,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对配合检查的40例脑梗死患者对比图像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PROP T2 WI和PROP T2 FLAIR图像运动伪影显著减少,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FRFSE T2 WI和FLAIR(P=0.000,P=0.000)。配合检查的脑梗死患者,其PROP T2 WI和PROP T2 FLAIR的SNR明显高于FRFSET2WI和FLAIR(P=0.000,P=0.002),PROP T2 WI的CNR明显高于FRFSE T2 WI(P=0.000),而PROP T2 FLAIR和FLAIR的CNR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150)。结论PROPELLER技术在减少运动伪影,提高图像SNR上优于线性k空间填充方式,而且并不降低病变的对比,甚至在T2WI上可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所以在颅脑MRI中,螺旋桨式k空间填充方式可以作为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Star-容积内插屏气检查(Star-VIBE)序列及常规容积内插屏气检查(VIBE)序列胎儿脑图像质量。方法 对81名妊娠中晚期孕妇分别行Star-VIBE序列(自由呼吸)及常规VIBE序列MR体部扫描,比较2种序列图像中胎儿基底核及脑白质部位SNR及CNR,并比较胎儿脑沟回、基底核及丘脑、脑室系统、小脑及脑干部位2种序列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胎儿基底核及脑白质部位Star-VIBE序列图像的SNR、CNR均高于常规VIBE序列(P均<0.01)。胎儿脑沟回、基底核及丘脑、脑室系统、小脑及脑干部位Star-VIBE序列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VIBE序列(P均<0.01)。结论 Star-VIBE序列扫描获得的胎儿脑图像质量好于常规VIBE序列,显示胎儿颅内结构更清晰。  相似文献   

14.
3D-FS-FLASH序列在肝细胞癌MR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MRI三维 ( 3D)FS FLASH序列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方法  2 0名患者 2 8枚病灶运用二维和三维序列行二次动态增强检查。观察各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能力 ,测量信号值 ,计算对比噪声比 (CNR)和增强指数 (EI)。并对三维资料运用多种方法重建。结果  3D FS FLASH动态增强发现病灶 2 8枚 ,优于二维增强的 2 4枚 (P <0 .0 5 )。二维增强动脉期、T2WI和三维增强动脉期CNR高于二维和三维平扫及增强实质期 (P <0 .0 0 1)。三维序列中病灶的EI >二维序列病灶EI>三维序列肝实质EI >二维序列肝实质EI (P <0 .0 0 1)。经重建 ,5枚病灶可显示供血动脉 ,1枚显示引流静脉 ,1例静脉曲张避免了误诊为肿瘤。结论  3D FS FLASH动态增强扫描不但诊断肝细胞癌优于 2D序列 ,还能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磁共振增强减影方法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对增强前后T1加权图像行减影处理。在不同的解剖层面,随机选取120处异常强化柔脑膜在常规增强T1加权和减影图像中分另Ⅱ进行长度及相对信号强度测量,所获数据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评价并比较异常强化柔脑膜在减影图像与常规增强T1WI中的显示。结果磁共振减影图像比常规增强T1Wi显示异常强化柔脑膜更清晰、直观。减影图像显示异常强化柔脑膜多呈连续状,而常规增强T1加权图像大多呈断片状,2种成像方法显示异常强化柔脑膜的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减影图像中异常强化柔脑膜信号强度相对比值明显高于常规增强T1W1,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是一种能明显提高结脑异常强化柔脑膜显示率的简便方法,可为临床早期诊断结脑提供一个全新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ACS)技术用于腰椎MRI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80例拟接受腰椎MR检查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ACS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ACS组行基于ACS的腰椎MR扫描,对照组行常规序列扫描;比较组间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及质量评分,观察ACS技术用于腰椎MR检查的价值。结果 ACS组及对照组扫描时间分别为487 s及232 s。ACS组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FSE)脂肪抑制(FS)T2WI、轴位FSE T2WI和FSE FS T2WI的SN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组间其余序列图像SNR差异、全部序列图像CNR差异,以及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CS技术用于腰椎MR检查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缩短扫描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耦合剂造影三维容积内插屏气检查(3D-VIBE)动态增强(DCE)MRI对直肠阴道瘘(RVF)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或肠镜证实的RVF患者,术前均接受MR检查,扫描前分别向肛管、阴道灌入适量超声耦合剂,而后采集矢状位、冠状位和轴位T1WI、轴位T2WI、轴位脂肪抑制T2WI、DWI和3D-VIBE DCE-MRI,记录瘘口数量、开口位置、瘘管支数及周围软组织病变情况,并与手术及肠镜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3例患者中,12例经手术治疗,11例接受肠镜检查,共发现26个瘘口、27支瘘管,6例合并周围脓肿,3例存在放射状损伤。超声耦合剂造影+3D-VIBE DCE-MRI对于瘘口、瘘管的显示率及诊断周围脓肿、放射性损伤的准确率均高于各常规序列(P均<0.05)。结论 基于超声耦合剂造影3D-VIBE DCE-MRI对RVF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水-脂分离技术(Dixon技术)与频率选择饱和法(FS)在头颈部增强MRI中的脂肪抑制效果。方法 对接受头颈部增强MR检查的49例患者行Dixon和FS脂肪抑制T1WI。由2名放射科医师评价其脂肪抑制效果,计算并比较2种图像间CNR和磁场中心层面(小脑、延髓)、偏离磁场中心层面(颞叶、咬肌、锁骨)的SNR。结果 49例患者的Dixon图像中,2名医师分别记录了14处和17处脂肪抑制效果不佳的区域,一致性好(Kappa=0.858,P<0.001);FS图像中分别记录192处和175处脂肪抑制效果不佳区域,一致性好(Kappa=0.890,P<0.001)。在磁场中心层面,Dixon图像噪声小于FS图像(P<0.001),小脑SNR、延髓SNR及CNR优于FS组(P均<0.05)。在偏离磁场中心层面,Dixon图像噪声小于FS图像(P=0.010),咬肌SNR优于FS图像(P=0.010),锁骨SNR小于FS图像(P<0.001);2种图像颞叶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于头颈部增强MRI,应用Dixon技术较FS能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和脂肪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3D自由呼吸径向采集K空间放射填充容积内插成像(Star VIBE)序列在儿童腹部MR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2例患儿采用超快速小角度激发(tfl)梯度回波序列及3D自由呼吸Star VIBE序列进行腹部增强MR扫描,对2种扫描序列得到的增强T1WI进行主观评分,并测量其SNR和CNR,比较2种图像的差异。结果 3D自由呼吸Star VIBE序列图像呼吸运动伪影、肝内血管和下腔静脉结构显示、胃肠道蠕动伪影、病灶清晰度和整体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tfl序列(P均<0.001)。3D自由呼吸Star VIBE序列的SNR为25.14(20.42,30.50),CNR为9.20(7.36,10.42),tfl序列的SNR为20.67(19.00,23.50),CNR为6.08(3.00,8.50);3D自由呼吸Star VIBE序列的SNR、CNR均高于tfl序列(P均<0.001)。结论 3D自由呼吸Star VIBE序列可明显减少儿童腹部增强MRI运动伪影,增加SNR和CNR,对于诊断儿童腹部病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屏气三维梯度-自旋回波MR胰胆管造影(3D-Grase-MRCP)与呼吸门控触发三维快速自旋回波MR胰胆管造影(3D-Tse-MRCP)图像质量。方法 对96例疑诊胰腺或胆道疾病患者行屏气3D-Grase-MRCP和呼吸门控触发3D-TSE-MRCP序列扫描,比较2种序列图像质量评分、显示病变情况及胆总管对比噪声比(CNR)。将3D-Grase-MRCP图像分为屏气组和屏气配合不佳组,对比2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3D-Tse-MRCP图像胆总管CNR值[357.08(209.73,594.38)]高于3D-Grase-MRCP[256.14(141.54,417.87),Z=-3.01,P<0.05]。3D-Grase-MRCP图像胆囊、胆囊管、胆总管及肝内胆管主要分支评分均高于3D-Tse-MRCP(P均<0.01),显示胆囊结石(n=42)和胆囊管结石(n=7)更清晰(P均<0.05);屏气组(n=68)3D-Grase-MRCP图像胆囊、胆囊管、胆总管、胰管及肝内胆管主要分支质量评分均高于屏气配合不佳组(n=28,P均<0.01)。结论 屏气3D-Grase-MRCP图像质量及显示病变优于呼吸门控触发3D-Tse-MRCP,且扫描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