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氟斑牙患者经Beyond冷光美白技术治疗后使用GC护牙素的效果,评价GC护牙素对氟斑牙美白术后敏感问题的有效性。方法选择门诊氟斑牙患者20例共157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进行Be-yond冷光美白术后使用GC护牙素,对照组患者只进行Beyond冷光美白术治疗。术后13、7、1、4 d观察患者患牙的温度敏感性及化学敏感性。结果实验组术后敏感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C护牙素能有效预防氟斑牙冷光美白术后的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eyond冷光美白剂联合酸蚀粘结处理对不同程度氟斑牙釉质强度影响。方法选择120颗离体牙进行分析,根据氟斑牙Thylstrup-fejerskov指数(TFI)评分将其分为A、B、C、D四组每组30例,A组(正常:0分)、B组(轻度:1-3分)、C组(中度:4-6分)、D组(重度:7-9分)。所有离体牙接受Beyond冷光美白剂联合酸蚀粘结处理,粘结时间均为90s,使用万能试验机测定拉伸断裂时的最大微粒拉伸粘结强度,并使用VITA比色板评价美白效果。结果 B、C、D三组粘结强度依次降低,且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C、D两组(P均0.05)。结论 Beyond冷光美白剂联合酸蚀粘结处理对不同程度氟斑牙釉质,均可取得较满意的强度,其中B组粘结强度更接近正常水平,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冷光美白技术治疗变色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变色牙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实验组采用超冷光美白技术美白变色牙,对照组采用夜间漂白技术美白变色牙。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和半年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冷光美白技术治疗变色牙疗效优于夜间漂白技术。  相似文献   

4.
过劲松  李翊婷  赵曙 《山东医药》2010,50(36):69-70
目的观察Beyond冷光美白与信频Nd:YAG激光美白治疗氟斑牙临床疗效。方法将氟斑牙患者60例随机分为冷光美白组和激光治疗组,计算各组色阶提高值和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中、重度氟斑牙,冷光美白组的色阶提高值及有效率高于激光治疗组(P〈0.05)。结论 Beyond冷光美白治疗中、重度氟斑牙临床效果优于信频Nd:YAG激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eyond冷光美白技术治疗氟斑牙不同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A组(祛氟剂+冷光美白)37例、B组(微打磨+祛氟剂+冷光美白)41例,C组(微打磨+冷光美白)35例,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对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不同方案治疗患者临床疗效、色阶变化以及再着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牙齿敏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光美白联合祛氟剂和微打磨技术治疗氟斑牙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宫艳红  汪竹平  王铎  平凡  贺长历 《山东医药》2010,50(22):104-10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液(简称地甲液)消毒根管对根管治疗术诊间痛的防治效果。方法 326例龋源性无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中103例(103牙)第一次就诊时开髓、拔髓、冲洗,暂封FC棉球,2 d后对患牙行扩根、冲洗,拭干根管后置FC棉球暂封(A1组);118例(118牙)扩根、冲洗、拭干根管后放FC棉球暂封(A2组);105例(105牙)扩根、冲洗、拭干根管后将5 mg/ml地塞米松注满髓腔底,用小号扩大器逆时针方向送入根尖,再将0.2%甲硝唑液注满髓腔,同样用扩大器送入根尖,暂封(A3组)。龋源性慢性牙髓炎患者中126例(126牙)完成根管与背后放FC棉球暂封(B1组),110例(110牙)完成根管预备后注入地甲液暂封(B2组)。将出现根管治疗诊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1组51例(51牙)重新行根管冲洗后封地甲液,C2组55例(55牙)根管开放后口服甲硝唑0.2/次,3次/d,第1、3天复诊。结果共106例(106牙)发生根管治疗诊间痛,其中A1组24牙、A2组45牙、A3组10牙、B1组21牙、B2组6牙。根管治疗诊间痛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2组、A1组、B1组、A3组、B2组,组间比较P均〈0.05。出现根管治疗诊间痛者给予相应治疗后第1天C1组有效45牙,C2组14牙,两组相比P〈0.05;第3天C1组有效50牙,C2组51牙,两组相比P〉0.05。结论地甲液根管消毒防治根管治疗术诊间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傅昭然 《山东医药》2011,51(26):93-94
目的选择适用于纵折磨牙的黏合材料。方法 72颗纵折磨牙随机分成A、B、C组,各24颗。根管治疗后,分别用super-bond C&B黏结剂、Clearfil SE Bond黏结剂及Single Bond黏接剂黏接纵折牙,全冠修复。结果 A、B、C组纵折牙黏结有效率分别为83.3%、91.7%、58.3%,B组黏结率最高、A组次之(P均〈0.05)。结论用Clearfil SE Bond黏结剂治疗纵折磨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纪思革  刘继辉 《山东医药》2009,49(16):98-99
随机选取沈阳市口腔医院2006~2007年15例患者共100颗活髓牙的楔状缺损患牙,分别应用自酸蚀牙本质黏结剂加复合树脂充填(A组)和新型混合型黏结剂加复合树脂充填(B组)两种方法治疗楔状缺损患牙,每组50颗牙,治疗随访观察1a。参照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进行疗效对比评估。结果发现,B组的固位性、边缘密合性、牙髓反应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认为新型混合型黏结剂加复合树脂充填楔状缺损能提高充填体的固位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效果及和安全性。方法 27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90例。A组患者口服泮托拉唑4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B组在A组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活菌胶囊700 mg,2次/d;C组在A组基础上加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 000 mg,3次/d。均用药14 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实验,结果阴性者视为HP根除成功。比较三组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HP根除率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65.9%、69.0%、81.8%;按意向性(ITT)分析分别为64.4%、66.7%、80.0%。B组HP根除率按PP、ITT分析与A组相比P均〉0.05,C组HP根除率按PP、ITT分析均高于A、B组(P均〈0.05)。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0%,均低于A组的22.7%(P均〈0.05),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未能提高HP根除率。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三联疗法可提高HP根除率。两者均可降低三联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陈良海  李刚  李代渝  刘远厚  罗兴林  薛莉 《心脏杂志》2002,14(2):134-135,13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血脂、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关系。方法 :测定心血管疾病患者 192例的血清 HPIg G、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载脂蛋白 A1(Apo A1)、载脂蛋白 B(Apo B)、脂蛋白 a[L p(a)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C)、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含量。结果 :HP感染10 8例 ,HP感染组的血清 TG,Apo B,NOs,NO浓度较未感染组明显升高 (P<0 .0 5 ) ,TC,L p(a) ,L DL- C有增高趋势 ,但未达显著水平 .结论 :HP感染可明显升高血清 TG,Apo B,NOS,NO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以60颗离体上颌第1恒磨牙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传统方法开髓并探查近颊第2根管(MB2)口,未能发现MB2者改良髓腔形态后继续探查,最后在牙科显微镜下采用超声技术对肉眼未能发现bfB2的离体牙进行最终探查和确认。结果传统方法探查MB2发现率为31.7%,改良髓腔形态后发现率增至61.7%,使用牙科显微镜后发现率提高至83.3%。近颊两根管121的间距为(1.42&#177;0.46)mm。认为显微超声技术有助于发现较隐匿的MB2根管口,完善根管治疗。  相似文献   

12.
刘继友 《内科》2012,7(4):366-367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hE)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观察不同程度食管炎的HP感染率,按照洛杉矾标准进行分级后分为A级B级C级D级4个级别,并将它们分为两组A组(A级)和B组(B、C、D级)。结果A级食管炎与B、C、D级的HP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食管黏膜损害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反流性食管炎可能与Hp感染有关,食管黏膜损害程度重,Hp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抗体对长爪沙鼠肝多房棘球蚴(俗称泡球蚴)组织周围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90只长爪沙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对照组(A组),兔血清对照组(B组)和抗OPN抗体干预组(C组),所有沙鼠均采用开腹肝穿刺法接种泡球蚴原头节悬混液0.1ml(约含原头节400个)。B组于接种当天注射兔血清0.15ml/鼠,1次/2d,连续7次,之后改为每周1次,直至处死;C组采用相同的方法注射抗OPN抗体(效价1∶32);A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与感染后第20、60、100、140、180d每组各处死6只沙鼠,留取肝泡球蚴组织,制作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法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各组沙鼠肝泡球蚴组织MVD-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感染泡球蚴沙鼠肝脏中均可见团块状泡球蚴组织,部分播散至腹腔。感染20d时A、B、C组MVD分别为(9.83±3.87)/HP,(9.67±2.94)/HP和(7.50±1.87)/HP,感染60d时分别为(33.67±3.67)/HP,(32.83±6.11)/HP和(24.33±5.61)/HP,感染100d时分别为(44.67±4.92)/HP,(42.20±6.26)/HP和(28.00±8.76)/HP,感染140d时分别为(34.17±3.19)/HP,(31.67±4.97)/HP和(20.50±4.72)/HP;感染180d时分别为(32.33±7.42)/HP,(29.67±3.88)/HP和(13.50±3.21)/HP。其中感染60d及以后各时间点C组与A组和B组相比,微血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OPN抗体可抑制沙鼠肝泡球蚴组织周围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奥硝唑、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最佳疗程。方法将284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95例、B组95例、C组94例,均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奥硝唑、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疗程分别为7、9、14 d。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症状缓解率均较高,组间无显著差异;B、C组根除率均明显高于A组(P均〈0.05),B、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三组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并完成治疗,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均〈0.05),A、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奥硝唑、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根除HP的最佳疗程为9 d,其具有HP根除率及症状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且可减少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兔急性后腔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70只,随机分为3组:A组30只、B组30只、C组10只。A、B组建立兔后腔静脉血栓模型后,A组给予尿激酶+肝素钠,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C组不做处理。分别于用药后第1、4、7天随机从A、B组取出10只切取血栓形成的后腔静脉,去除血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病变段管腔VEGF表达;C组于第7天取材,方法同上。结果VEGF主要在管腔内皮细胞表达;A、B组较C组VEGF表达增强,且A组的表达较B组更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VEGF在促进管腔的再通及溶栓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尿激酶+肝素可以促进VEGF在血管内皮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3种不同黏接剂对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将离体前牙39颗按牙位随机分为3组各13颗,A组采用ParaCore双重固化复合树脂水门汀套装黏接,B组采用RelyX Unicem自黏接树脂黏固剂A2黏接,C组采用PermaCem通用树脂水门汀黏接;光照固化20 s,室温下保存48 h,电子力学实验机上进行拉力测试,记录最大脱位力值,即其固位力。结果试件拉力测试最大载荷破坏后,3组的破坏形式均为黏接剂与根管牙本质间的破坏;A、B、C固位力分别为(529.00±38.52)、(478.84±28.46)、(457.63±26.56) N,与A组比较,B、C组固位力降低,P均<0.01;B、C组比较,P>0.05。结论 ParaCore双重固化复合树脂水门汀与纤维桩的拉伸黏接强度最高,可在临床纤维桩修复体的黏接过程中作为首选黏接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特征.方法将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严重胰岛素抵抗组(A组,62例)和无严重胰岛素抵抗组(B组,55例),行双侧下肢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检测,同时观察性别、年龄、病程及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变化情况,并与48例健康人群(C组)比较.结果(1)A、B组患者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01);A、B组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及病变严重程度明显高于C组,尤以A组明显(P<0.01).(2)A、B组下肢血管超声特征主要表现为病变血管管腔狭窄,狭窄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频谱增宽,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明显,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使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彩超检查可直观反映下肢血管病变,在糖尿病血管病变诊断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16例T2DM通过询问入睡习惯,将患者分为A组23例(晚9点以前)、B组48例(晚9-10点)、C组45例(晚10点以后)。在原治疗基础上睡前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补充治疗,经1月剂量调整、2月剂量维持治疗后,治疗后FPG:A组与B组、C组(P〈0.05),B组与C组相比(P〉0.05);2hPBG:各组间相比(P〉0.05);HbA1c:A组与B组(P〈0.05),B组与C组(P〉0.05),A组与C组(P〈0.01)。胰岛素用量:A组与B、B组与C组(P〈0.05),A组与C组(P〈0.01)。轻微低血糖分别为8/23、7/48、5/45,有明显差别。结论:9pm至11pm尤其是10pm至11pm为睡前中效胰岛素补充治疗的最适注射时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艾普拉唑或埃索美拉唑联合铋剂10天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120例经胃镜、快速尿素酶素实验确诊的HP感染慢性胃炎初治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组,各60例,分别接受埃索美拉唑或艾普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的10天四联疗法。疗程结束后4~6周行14 C尿素呼气实验检测HP根除情况,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58例、B组52例共110例完成随访。 A、B组HP根除率差异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埃索美拉唑或艾普拉唑联合铋剂10天四联方案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5-氨基水杨酸制剂(艾迪莎)治疗老年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2例老年UC病人随机分为艾迪莎试验组(A组)32例和柳氮磺吡啶(SASP)对照组(B组)30例,疗程均为4w。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肠镜检查情况进行比较。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30名健康志愿者(C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B组83.33%(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3%,明显低于B组26.67%(P〈0.05)。A组和B组治疗前IL-8水平明显高于C组,A组治疗后IL-8的水平与C组无显著差异,而B组仍高与C组。A、B两组患者治疗前IL-10水平与C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应用药物干预后与C组比较,A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B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迪莎治疗老年轻、中度急性发作性UC安全、有效,可能是通过下调IL-8,上调IL-10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