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将4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注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注射后疼痛和皮下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注射后疼痛及皮下出血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可减少注射后疼痛及皮下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1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干预组在集束化方案指导下进行注射。结果 2组患者皮下出血、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集束化策略进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能有效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流程在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CCU住院接受三联抗凝治疗的患者460例,按住院顺序分组,奇数为对照组与偶数为观察组各2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进行注射,观察组由8名经过培训的护士采用流程改造后方法进行规范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皮下硬结、出血和疼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皮下硬结、出血和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流程,能显著降低三联抗凝治疗患者皮下硬结、出血和疼痛的发生率,对保障患者注射安全、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盛洁  姚慧 《天津护理》2020,28(4):473
目的: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提高护士低分子肝素注射规范性,降低皮下出血率。方法:选择2019年3至5月143例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7至9月1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观察组应用六西格玛 DMAIC 模型规范低分子肝素注射过程、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强化管理、建立考核机制等手段对注射过程进行质量持续改进,比较两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48 h皮下出血发生率及皮下出血程度。结果:观察组单项质量关键点(CTQ)规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注射后48 h皮下出血率,瘀点、紫癜、瘀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可有效提高护士低分子肝素注射规范性,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后皮下出血率,减轻患者皮下出血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改良注射流程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进行注射(皮下)操作,观察组采用改良注射流程规范化操作。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程度、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硬结、瘀斑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改良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流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减轻注射局部疼痛,减少皮下血肿、硬结、瘀斑等不良反应,提高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索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对患者局部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一2013年5月人住我科接受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的92例患者进行试验观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注射,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注射,对比两组患者局部皮下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局部皮下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发生的出血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注射时采用改良方法注射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的注射方法,垂直法注射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减轻病人紧张心理及病痛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进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324例需要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将低分子肝素钠每日2次注射分为两组,早上8:30注射左侧腹部为对照组,晚上20:30注射右侧腹部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皮下注射方法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皮下出血的严重程度,旨在寻求安全有效的方法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注射部位出血发生率(48.1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8.83%),两组患者注射部位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注射部位轻度出血及中度出血发生率也高于观察组的(P<0.05).结论 综合改进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且避免出现较大面积出血,提高了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而且增加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患者住院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与护理防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80例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体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观察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方法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154-2156
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创伤骨折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及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给予创伤骨折且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两种不同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合并高粘滞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法,观察组采用垂直皱褶注射法。观察标记两组患者注射疼痛程度及皮下瘀斑程度。结果观察组注射疼痛程度及皮下瘀斑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直皱褶注射法优于传统注射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改进。方法对14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试验组采取新的注射方法。结果观察中发现试验组患者注射部位疼痛减轻,青紫淤斑、肿胀大大减少,减少了患者痛苦。结论从注射部位、注射方式、排气方法、按压时间加以改进,大大降低了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局部不良反应,增加了患者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整个疗程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34-4135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RSA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结果观察组的足月产比例明显比对照组高,流产、早产比例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T、TT、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SA患者采取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和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崔秀格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1119-112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常规抗凝,腹部新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病人分成两组,实验组26人,对照组30人.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皮下注射,实验组病人采用新皮下注射法进行注射.观察两组病人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有无差异.结果 观察中发现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8%,对照组约为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病人比对照组病人住院时间缩短约9d,两组比较存在差异.结论 新方法从注射部位、注射方式加以改进,大大降低了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局部不良反应,增加了病人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整个疗程的耐受性,减轻了病人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流程在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6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按常规皮下注射方法操作,观察组按改良注射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硬结发生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硬结发生情况及用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改进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流程可以减少皮下出血及硬结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改良预灌式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我院接诊的40例行预灌式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前方法注射,研究组采用改良后方法注射,对比两组病人改良前后注射穿刺点周围出血面积、注射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研...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皮下注射方法与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关系,寻找最佳注射方法。方法:选择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31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例,对照组13例。实验组采用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注射后按压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后按压方法。每例患者注射14次,共注射434例次。观察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可促进药物吸收,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致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注射前、注射中、注射后分别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为9.6%,对照组为3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P<0.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刘灿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8):1795-179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采用两种不同的注射方法,注射后1 h观察记录患者疼痛程度、瘀血面积。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观察组改良注射法可有效的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并使药液的剂量准确,保证药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治疗后对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动脉压及呼吸困难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P 0.05); 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较好,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流动力指标以及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