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当前诊断冠心痛公认的金标准。为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痛中医辨证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及价值,推进冠心痛的中西医结合病证研究,通过对2000年以来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痛中医辨证研究中应用情况的回顾,对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病变支数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冠心痛程度的加重(冠状动脉狭窄较重或病变支数较多),中医辨证更加复杂化。既往的检测指标和冠心痛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实际存在差距。冠状动脉造影对探讨冠心病的辨病与辨证结合的规律有重要价值,应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借鉴现代最新的医学检测技术进行综合观察研究,病证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在全国组织开展冠心痛的大样本、多中心、中西医结合辨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特色和优势之一,如何准确辨证是临床疗效的关键。现代医学的发展拓展和延伸了传统中医"四诊"手段,将传统宏观辨证与现代微观辨证有机结合,指导临床治疗,同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必由之路。本研究从病程和年龄、冠状动脉病变、心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方面综述了近些年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候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认为今后应采用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在系统生物学思维指导下进行研究,深入揭示中医证候,为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玄思  刘颖 《新中医》2002,34(10):50-51
临床观察发现,一些久婚不孕妇女与宫颈管狭小、细长、宫颈粘液分泌不良、严重的宫颈糜烂等有关,各种宫颈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异常,均不同程度干扰精子在生殖管道的正常输送或通过。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43例宫颈管性不孕  相似文献   

4.
目的:整理分析大肠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研究进展。方法:结合机器检索与人工手检,检索2003—2013年CNKI及万方数据库关于大肠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文献。结果:大肠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相关文献主要从病理分型及分期、血清标志物、基因与蛋白表达、病变部位、转移情况和恶病质情况等几个方面探讨。结论:由于其中医辨证分型尚未有统一的标准,相应研究方法也尚未成熟,大肠癌的中医证候微观辨证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完善研究技术,使大肠癌的微观辨证研究更加客观,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医药经典     
(1)坚持辨病与辨证结合的原则性。此结合系指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能有效地发挥西医精确的临床诊断和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故成为当前临床常用的一种诊断模式和临床诊疗指导原则。 (2 )坚持功能辨证与形态辨证的统一。功能辨证是指以中医学脏腑生理功能为依据的临床证候辨证 ,形态辨证是指西医解剖学为依据的病理结构辨证。此两者结合就是指将传统中医证候辨证方法与现代医学形态辨证结合起来 ,以便从病人功能变化和内在形态变化两方面确切把握病变本质。 (3)促进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中医学临床所辨证型具…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中医临床辨证局限性、中医临床辨证方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提出中医临床辨证体系应有利于疾病的防治,尤其是应将几千年积累的不同证的症候群和仪器、化验诊断的指标结合起来开展现代化的临床辨证体系研究,使中医传统辨证的方法得到扩大和延伸.同时介绍了我们在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证的应用基础研究>的研究中对中医临床诊断新模式的探索思路,即如何使传统和现代"两张皮"结合起来的问题,展示了"同病异证"和"同证异病"研究的框架图.  相似文献   

7.
经络辨证是中医辨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运用较少,如可灵活运用,收效颇佳。引火汤被陈士铎用于治疗阴蛾证,实质为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结合经络辨证辨为足少阴肾经病变。"异病同治"是中医的一个治疗原则,故符合足少阴肾经病变,且符合阴虚火旺者均可用引火汤一试。  相似文献   

8.
目的:继承发挥和完善中医腹诊法,精确识别左金丸证,判断出病变部位。方法:临床中查脐上压痛体征,结合中医四诊可得出较为精确的左金丸证,并与其它病证鉴别。审证求因判断出病变部位和立法用药等。结果:辨左金丸证通过腹诊查临床体征,是继承仲景学说,反复探索验证所得。体现中医验、便、廉诊法的科学性、适用性,收到准确的辨证效果。结论:用腹诊查临床体征,判断其病变部位,可加深中医辨证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60例糖尿病性膀胱病变的中医辨证与尿流动力学关系的研究,证实本组中医辨证分型符合膀胱病变发展规律,排尿功能障碍程度可以通过中医辨证作出估计,为中医辨证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并对其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提出体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体质形成的原因。不同体质2型糖尿病患者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存在差异性,不同体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的中医证候。重视辨证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地位,建立具有创新性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病因学理论,促进中医学术进步,并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干预的可行性,为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证模式的建立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