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能障碍与多发性脑梗塞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AQ和CCSE对102例经颅脑CT证实为多发性脑梗塞的患者进行智能评定。并将痴呆(39例)和非痴呆(63例)患者的CT表现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智能障碍与脑梗塞灶的数量关系不显著,而梗塞灶容积愈大,其智能障碍发生率则愈高(P〈0.01)。皮质梗塞比皮持下梗塞更易产生智能障碍,尤其是丘脑与皮损与痴呆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梗塞性痴呆脑血流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99M、TC-ECD和SPECT对30例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30例多发性梗塞(MI)进行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以灌注缺血容积(DV)指数为评价灌注减低范围的指标。结果表明:MID组的DV指数明显大于MI组(P<0.001),MID组的皮层下型与皮层型之间DV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痴呆组血流灌注减低范围较无痴呆组广泛。皮层血流灌注减低为皮层下型MID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性痴呆局部脑血流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的脑循环变化。方法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99m-ECD标记,定量测定血管性痴呆(VD)、多发性脑梗塞(MI)及正常老年人各10例的局部脑血流量。结果VD组各脑叶及基底节区平均脑血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D组比MI组额颞叶皮质血流量明显减少(P<0.01,P<0.05);VD额叶皮质脑血流量改变与神经心理测试MMSE呈正相关(r=0.692,P<0.05)。结论VD存在全脑广泛的脑血流灌注降低。额叶皮质血流灌注降低与痴呆的发生及痴呆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SPECT局部脑血流定量测定对于VD的预测及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梗塞性痴呆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比分析MID和非痴呆多发性脑梗塞(MCI)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MID组发病年龄高于MCI组(P〈0.05)。长期饮酒史者MID组多于MCI组(P〈0.05)。影像学检查示:颞、顶、额叶及丘脑梗塞、脑萎缩、白质疏松者MID组均高于MCI组(P〈0.05)。结论 高龄、长期饮酒、脑梗塞部位、白质疏松和脑萎缩与MID  相似文献   

5.
多梗塞性痴呆和Alzheimer型痴呆的SPECT和MRI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2例多梗塞性痴呆,15例Alzheimer型痴呆病人和24例同龄,同利手健康对照组作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角和磁共振成象检查。结果发现SPECT在MID病人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局灶性脑放射性减低,两侧不对称,以额皮质,皮质下明显;DAT病人主要表现为大脑皮质放射性对称性降低,以颞顶枕明显。  相似文献   

6.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0例多发梗塞性痴呆(MID)、35例无痴呆多发脑梗塞患者(MCI)及30名健康人的血浆生长抑素(SS)、精氨酸加压素(AVP)及β-内啡肽(β-EP)含量,同时测定了部分MID和MCI患者脑脊液(CSF)中SS、AVP、β-EP含量。发现MID患者血浆SS、AVP含量比MCI组和健康对照组均降低(P<0.05),且随痴呆程度的加重,其含量有递减趋势。而血浆中β-EP在这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ID组CSF中SS、β-EP含量低于MCI组(P<0.05),而CSF中AVP含量在两组间无差异(P>0.05),CSF中AVP含量与痴呆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报告经XT、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68例脑基底节区梗塞患者的脑电地形图(BEAM)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的BEAM作对照,结果梗塞且BEAM36例(53%)异常;其中33例以θ波频带能量增高,均在后半部。对照组BEAM异常4例(8%),表现在额、颞区θ波频带能量稍有增高,脑梗塞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EAM异常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97例脑梗塞后痴呆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VD)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97例住院脑便塞病人进行筛选与检测。对其中认知受损者则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Hachincki缺血指数量表(HIS)进上步检测。并对痴呆组5和非痴呆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7例确诊为VD,VD发生率为27.84%,≥65岁为34.33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抽动症患者脑SPECT与CT/MR及EEG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SPECT、CT/MR、EEG对多发性抽动症(T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TS患者进行99m锝-双半胱乙酯(9mTc-ECD)脑SPECT显像,并于2周内行CT/MR和EEG检查。结果脑SPECT对TS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14%、100%、8367%;EEG检查的阳性率486%,明显低于SPECT(P<005);CT仅发现1例侧脑室轻度增大。结论SPECT脑显像对确定TS的病变部位优于EEG和CT/MR。  相似文献   

10.
多梗塞性痴呆与P30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梗塞性痴呆与P_(300)徐存理,刘玉琛,李耀群我们对多梗塞性痴呆(MID)病人进行P300识认电位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本病的预测、诊断提供一客观指标。1临床资料1.1病例选取经颅脑CT证实为多发性脑梗塞(MI)且末次卒中发作10天后的120?..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60例头颅CT检查示白质低密度的患者进行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结果表明160例中仅有58例有智能障碍,因此,仅以CT改变诊断Binswanger’病是不合适的,必须结合临床智能检查。58例中有高血压病史者46例,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45例,语言减少52例,动作减少47例,尿便控制障碍14例。头颅CT扫描示多发性白质疏松33例,侧脑室体疏松9例,半卵圆中心7例,前角6例,后角3例。7例重度痴呆的患者有6例为多发性白质疏松。痴呆与白质疏松的部位和范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利培酮对痴呆患者精神病性等症状的疗效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利培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及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患者精神病性等症状的疗效。方法:对11例AD和10例MID住院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及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应用利培酮治疗中发现,利培酮用量小,治疗后MMSE总分明显增加,SCAG各项因子分明显改善。结论:利培酮治疗AD及MID的精神病性等症状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66例多灶性脑梗塞并脑白质疏松、脑室扩大患者的症状、体征、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并对头颅CT图像作双额径、双尾径及Ⅲ脑室外侧至半球外侧裂径与其相应颅腔径比率测定。结果表明有痴呆患者BC比率增加,ⅢV—S比率减少,与健康对照组及脑梗塞并白质疏松非痴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液tau蛋白含量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CSF中tau蛋白浓度对于诊断AD的意义,同时分析其与载旧白E(APOE)的不同等位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阿尔茨海默病(AD)组纳入45例,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组29例,精神分裂症组37例,其它神经系统疾病(OND)组26例,正常脑脊液(CSF)对照组(正常组)1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tau蛋白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APOE4 基因型。结果 AD组CSF中ta  相似文献   

15.
腔隙性梗塞患者脑诱发电位及经颅多谱勒分析张茂悦,俞善纯,万纯臣,沈巽,梅元武一、资料与方法63例腔隙性梗塞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男55例,女8例,5天内同步作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经颅多谱勒(TCD)、CT或M...  相似文献   

16.
老年期痴呆患者血清载脂蛋白E表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测定血清载脂蛋白E(apoE)表型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意义。方法 应用微量血清等电聚焦(IEF)和免疫印迹(IB)法对108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阿尔蒋海默病73例、多发性梗塞性痴呆35例)和57名老年健康人的血清apoE进行了分析。结果 患者组的血清apoE4/3表型频率(28.70%)明显高于老年健康人组(10.53%),差异有显著性(P〈0.05);apoE4等位基因(ε4)频率(36.  相似文献   

17.
腔隙性脑梗塞脑电图,脑电地形图与CT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塞(LI)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改变的敏感性、变化特点以及对临床诊断的指导价值。方法 对30例LI行EEC、BEAM及CT检查,并与梗塞组及正常组比较。结果 LI值BEAM阳性率为77%,高于CT(63%)及EEG(42%)。主要改变为θ频带功率及δ/α、θ/α、δ+θ/α+β比值增高,α频带功率降低。BEAM异常主要位于额区或顶、中央区。与对照组比较,LI  相似文献   

18.
分别对26例多发性腔隙梗塞(MLI)并存脑白质疏松(LA),26例MLI无LA患者及20名健康人的认知功能和血浆SS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LA组得分和血浆SS含量比MLI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提示这种与脑血管疾病相关的LA患者,存在着认识障碍,在诊断痴呆之前,体内SS含量就已出现降低。  相似文献   

19.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84例影像学表现与临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临床诊断标准。方法 对84例SAE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进行跟踪观察。结果 临床以慢性进行性智能减退为主要表现,中晚期呈皮层下痴呆,多伴有高血压,视网膜动脉硬化和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CT 与MRI示脑室周围白质疏松。结论 对SAE的临床诊断应强调存在智能障碍,不宜过分强调痴呆,不宜过分强调痴呆。并提出SAE的诊断应该是动态的,对不典型病例应进行跟踪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与方法:对40例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进行临床,CT及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分析,结果:高血压,卒中史为MID的重要危险因素。MID临床表现为智能障碍而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则较轻微,梗死灶多位于基底节区,额叶,颞叶,且双侧梗死较单侧梗死更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