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中关联数据的应用和馆藏资源融合中关联数据的应用意义,分析了馆藏资源融合的必要性,从系统构建、技术实现和发现算法上详细探讨了馆藏资源语义关联过程及馆藏资源在语义关联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基于关联数据,通过融合框架、本体以及关联数据的设计实现了馆藏资源语义化融合。  相似文献   

2.
在对大数据军民融合应用技术层面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应用的现状及成果加以阐述,并就大数据技术在军民融合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促进大数据军民融合应用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探讨系统集成双活技术在医疗大数据安全保护中的应用。方法/过程 采用比较研究法,从建设复杂度、保护内容、支持模式、应用效果等方面分析3类常用双活技术的优缺点,针对不同安全保护需求和场景,提出技术应用解决方案。结果/结论 不同层面系统集成双活技术实现的数据保护效果有差异,核心业务系统宜采用数据库端和基于底层存储的“双写式”双活系统集成融合;一般业务系统宜采用“双写式”双活系统集成架构与虚拟机技术融合;特殊业务应用宜采用存储底层硬件“单写式”双活系统集成,能够以较高性价比实现医疗大数据的安全保护,提升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解决中医药行业科学数据所有者共享意愿较低的难题,推动中医药行业科学数据标准化汇聚、共享及应用。方法/过程 遵循国家科学数据汇交与管理相关标准,融合区块链、数字水印等技术,打造中医药科学数据汇交可信流程,构建中医药科学数据管理平台。结果/结论 中医药科学数据管理平台为区域中医药科学数据汇交提供信息化支撑,有效提升区域内科学数据汇交效率与汇交意愿。  相似文献   

5.
分析多源数据融合背景下现有军事医学机构名称规范研究存在的问题,针对军事医学机构名称获取困难、构词特殊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实现军事医学机构名称规范的阶段性、特征性和语义化相结合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为重点建立神经网络模型来融合不同来源数据打下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新 《中国数字医学》2014,(12):102-104
通过存储虚拟化技术实现了对存储池的融合,建设关键业务的统一数据平台,通过高端存储平台的容灾复制,建设了医院的容灾保护平台,以统一数据平台为基础的大数据应用建设,逐步采用对象化平台和综合检索平台来实现.尤其内容索引不仅可以快速查找一些信息,还可以利用查找到的数据进行应用开发做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挖掘.通过对信息的索引、分析和挖掘可以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推进医疗信息智能化使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医学领域大数据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由于“烟囱式”开发所导致的应用平台不成体系、数据分散割裂等弊端,提出了构建以共享意识为指导、以分布式全功能的数据中心为基础、以融合关联的数据池和组件池为支撑、以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为核心、以用户服务平台为出口的医学大数据技术研发生态系统,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深入分析通用数据元素(CDE)框架和癌症数据标准注册存储库(caDSR)的架构,结合我国生物医学领域数据管理与共享的实际需求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系统梳理caDSR的实践流程,包括数据元素的标准化转换和注册,通用数据元素的管理、访问、应用与病例报告表(CRF)构建。结果:caDSR及其应用工具支持研究人员创建、注册、管理、访问、共享CDE,并利用CDE构建规范化、可重用的病例报告表,促进了数据资源的标准化收集、管理与互操作。结论:我国针对生物医学领域元数据组织管理与关联融合等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探阶段,caDSR的通用数据元素框架与数据整合机制对我国建立标准化元数据管理平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阐述信息化技术在精准医疗数据采集、融合、存储、分析、临床决策系统建设、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及作用,分析信息化技术支撑下的精准医疗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包括构建区域健康医疗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创新大数据分析算法,研发智能分析工具等。  相似文献   

10.
杨聚加  段然  吴亚光  冉杰  朱浩 《重庆医学》2022,51(3):507-511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数据分类算法、人工智能与皮肤诊断学等多学科融合的寻常型痤疮智慧诊疗模型.方法 通过采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8-2020年门诊患者中明确确诊的寻常型痤疮皮肤影像数据为依据,利用数据分类算法、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技术定位影像数据中的痤疮关键部位,进而提取、处理、分析和总结归纳寻常型痤疮...  相似文献   

11.
分析医疗健康数据应用情况,介绍区块链与联邦学习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研究现状,提出基于区块链和联邦学习技术的健康医疗共享体系,阐述系统架构和应用流程,为实现医疗健康数据的安全可靠共享和智能处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驱动制造工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本文以制药干燥过程为例,综述了基于数据驱动的过程优化建模的相关技术方法在解决药品质量提高与成本优化问题中的应用。分别从过程数据的信息融合、过程建模优化与过程自适应优化3个方面入手,旨在通过比较分析各方法的特点,说明基于数据驱动的过程建模对于复杂工艺过程控制的优越性,及其在提升过程智能化管控水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和熔融沉积工艺制造(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技术,建立一种根尖切除手术导板的设计制作方法,通过离体模型实验初步评价导板的可行性。方法:将一颗已完善根管治疗的离体上前牙经光学扫描后,灌入根尖切除手术石膏模型,进行该石膏模型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扫描和光学扫描,将各种数据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2软件中,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虚拟还原离体牙、牙列、牙槽骨和牙龈的三维位置关系,完成根尖切除手术导板三维设计。运用FDM技术,三维打印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材质的根尖切除手术导板。在手术导板引导下于石膏模型上行根尖切除,术后抠除离体上前牙,进行光学扫描。通过测量距离、测量夹角功能来计算根尖切除长度和角度,并与预设切除长度和角度进行对比。结果:沿预设的牙长轴方向,根尖切除长度为2.88 mm,与预设切除的3 mm相差0.12 mm,根尖切除平面与牙长轴夹角为77.9°,与预设切除的90°相差12.1°。结论:结合多源数据融合、CAD及FDM技术,成功建立了一种根尖切除手术导板的数字化设计和制作方法,设计路线和制作方法可行,为国产根尖切除手术导板数字化设计专用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技术和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以降低政府治理成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法/过程 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为例,详细阐述整合路径及工作成效,对整合共享的难点和对策展开分析和探讨。结果/结论 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明确“统筹布局,共建共享”的总体要求,探索以大数据技术为抓手,实现数据的融合与应用,构建数字疾控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据仓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大数据处理、分析与二次开发利用有了更好的技术支撑.如何高效地将数据仓库技术应用于医院的数据分析中,为医院的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是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各种医疗数据呈爆炸性增长,如何从海量的医疗数据中挖掘出有用信息就显得尤为迫切.分析了医院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意义,概括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与不足,并提出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医院信息系统促进了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经过多年的运行,医院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数据,如何深入获取隐藏在这些数据背后的信息,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数库的基础上,探讨了使用数据仓库技术,根据不同主题的应用需求,设计多维数据模型,建立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仓库的设计方法,为医院发展提供更多客观可信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8.
数据关联是信息融合研究领域中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关联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的融合效果。分析并指出了目前常用评估指标的不足之处,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度的数据关联敏感指标。该指标将状态向量及其误差协方差视为一种概率分布,在位置均方根误差基础上,引入不确定度的概念,完成了对状态估计无偏性和稳定性的综合评价。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数据关联算法,由于考虑了估计状态的不确定性,该指标可以更加敏感地反映出各个关联算法之间的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