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Pinnacle脚本构建宫颈癌调强放疗(IMRT)自动计划的可行性及其在宫颈癌计划设计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接受宫颈癌IMRT病例共40例,其中25例作为目标函数初始化参考数据,在Pinnacle计划系统中设计自动计划脚本。对剩余15例病例分别进行自动计划与人工IMR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计划设计用时,并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对比靶区剂量学参数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结果 自动计划组比人工计划组设计用时平均减少32.8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2.91,P<0.05)。相较于人工计划组,自动计划组中靶区适形度指数提高了0.01,靶区均匀性指数降低0.02,其中靶区适形度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0.08,P<0.05)。自动计划组中膀胱的V40V45和直肠的V40V45分别平均降低了6.88%、4.12%、 9.93%、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4.49、-4.46、-3.62、-5.80,P<0.05)。两种计划中小肠的V30、V50Dmax差异较小,其中V30Dmax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人工计划组相比,自动计划组中双侧股骨头的V45Dmean分别降低了7.9%、106.83 cGy,脊髓Dmax降低了100.14 c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6.00、-2.52、-2.55,P<0.05)。结论 基于Pinnacle脚本构建的宫颈癌调强放疗自动计划,在保证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的同时,降低了危及器官受照射量,同时提高了计划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元启发策略的放疗自动计划方法(ATP-STAR),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ATP-STAR方法的主要过程为先对优化参数进行向量化编码,采用高斯卷积修正优化参数,再利用模拟退火选择备选优化参数向量集,结合射野通量优化,并行探索最优的优化参数组合,实现计划自动试错。选取20例肿瘤个体化差异较大的病例进行方法测试。邀请具备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物理师进行人工计划设计。人工计划和ATP-STAR计划均基于开源matRad计划系统完成,射野及处方剂量与临床治疗计划保持一致。分析不同病种ATP-STAR与人工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差异。结果对靶区而言,ATP-STAR计划的均匀性优于人工计划(脑瘤:z=2.28,P=0.022;肺癌:z=2.29,P=0.022;肝癌:z=2.11,P=0.035),脑瘤和肝癌ATP-STAR计划的适形性与人工计划相当,肺癌ATP-STAR计划的适形性略差于人工计划(z=2.29,P=0.022)。对脑瘤的危及器官而言,相比于人工计划,ATP-STAR计划的左眼晶状体Dmean平均受量由2.19 Gy降至1.76 Gy(z=2.28,P=0.022),左视神经Dmean由11.36 Gy降至10.22 Gy(z=2.28,P=0.022),右视神经Dmax由32.92 Gy降至29.97 Gy(z=2.10,P=0.036),垂体Dmax由39.53 Gy降至35.21 Gy(z=2.29,P=0.022)。对肺癌的危及器官而言,ATP-STAR计划的脊髓Dmax平均受量由38 Gy降至31.17 Gy(z=2.12,P=0.034),双肺Dmean由8.51 Gy降至8.07 Gy(z=2.29,P=0.022),心脏Dmean由3.21 Gy降至2.69 Gy(z=2.29,P=0.022)。对肝癌的危及器官而言,ATP-STAR计划的脊髓Dmax由18.19 Gy降至14.76 Gy(z=2.11,P=0.035),肝脏Dmean由15.61 Gy降至14.45 Gy(z=2.11,P=0.035),肾脏Dmean由4.76 Gy降至4.04 Gy(z=2.10,P=0.036)。结论ATP-STAR方法较少依赖人工计划设计经验,易于推广,有望改善调强放疗计划质量及一致性,并节省临床人力和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5野调强放疗(5F-IMR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并在危及器官保护方面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放疗的5F-IMRT计划,按相同的剂量限制对每例患者行单弧VMAT和双弧VMAT计划设计,比较3种计划的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危及器官剂量及加速器跳数。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单弧VMAT和双弧VMAT均能满足靶区处方剂量的要求,在靶区最大剂量、平均剂量、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上,双弧VMAT与5F-IMRT计划相当,单弧VMAT计划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102、13.710、5.919、11.045,均P < 0.05);靶区最小剂量比较,3种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323,P>0.05)。单弧VMAT和双弧VMAT计划的加速器跳数明显少于5F-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138,P < 0.05)。对于小肠、直肠和膀胱的参数最大剂量,双弧VMAT与5F-IMRT计划相当,单弧VMAT计划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69、7.521、13.966,均P < 0.05)。对于膀胱的参数V20、V30和V40(V表示受照剂量体积百分比),5F-IMRT优于单弧VMAT和双弧VM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42、20.095、7.387,均P < 0.05)。对于左股骨头参数V20和V30,单弧和双弧VMAT优于5F-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17、16.040,均P < 0.05)。对于右股骨头参数V30和V40,单弧和双弧VMAT优于5F-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73、7.791,均P < 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放疗,双弧VMAT计划在靶区剂量学参数上与5F-IMRT计划相当,单弧VMAT计划较差。在危及器官保护方面,3种计划各有优势,但VMAT计划的加速器跳数明显减少,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出一种可充分利用危及器官预测剂量分布信息,同时最大限度地改善输出计划质量的调强放疗计划优化方法。方法 构建以危及器官预测剂量分布作为优化引导的新型通量分布优化模型,考虑到预测的不确定性,模型中同时耦合了危及器官的等效均匀剂量目标(gEUD)以在预测引导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最优化求解空间。为验证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实验选取8例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利用该方法对其重新优化后比较所得计划与原始计划间在剂量分布和特定剂量学指征项上的质量差异。结果 该优化方法具有可行解且收敛快速,所得优化计划与原始计划相比,靶区内热点减少,其剂量均匀性提高;危及器官受量也均有改善,直肠V30V45分别减小了(6.60±3.53)%和(17.03±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54、-6.055,P<0.05),膀胱V30V45分别减小(14.74±5.61)%和(14.99±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5、-8.759,P<0.05)。结论 所提出的基于预测剂量分布和gEUD混合目标的调强放疗计划优化方法可有效地利用预测剂量分布,并保障输出计划的优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剂量预测的放射治疗计划质量定量评价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临床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基于45例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物理师制定的直肠癌病例,训练3D U-Net网络。利用3D U-Net网络预测得到三维剂量分布后,基于剂量预测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指标,建立调强放射治疗(IMRT)直肠癌计划质量评估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简单快速蒙特卡罗程序DPM(dose planning method),通过植入照射源模型并改进程序,解决DPM中无法实现任意角度入射和非规则非均匀野模拟的问题,使其成为调强放疗计划系统的实用蒙特卡罗剂量验证工具。方法 通过加速器反演出的能谱结合优化给出的强度图模拟加速器的粒子输运过程。使用虚拟点源结合反演出加速器能谱模拟了加速器的照射源部分,基于DPM的粒子输运物理模型,结合调强放疗计划中的照射野强度分布,以及出射粒子的权重与强度图中的强度相结合,实现了算法。结果 通过将DPM模拟计算的规则野结果与三维水箱测量数据对比了百分深度剂量(PDD)和百分离轴剂量(OAR),误差在野内<2%,半影2~3mm。以及DPM模拟计算非规则野的结果与有限笔形束剂量计算方法FSPB计算结果的对比,趋势符合,γ分析通过率为95.1%,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校验了改进的DPM的功能和计算精度。结论 植入简便照射源模型的DPM程序相较于经典蒙特卡罗程序,速度较快,计算精度和时间可以满足临床需求,可以作为调强放疗计划系统中剂量验证工具。  相似文献   

7.
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以其较好的剂量分布和保护正常组织等特点已在国内多家医疗单位开展。但是由于此项治疗技术受到诸如影像、逆向计划设计、精确定位及治疗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治疗方案的剂量验证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比较自动化计划设计(Auto-Planning,AP)和调强放疗(IMRT)在直肠癌调强计划设计中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探讨AP在直肠癌计划设计中的优势。方法 选取10例直肠癌术后放疗病例,用Pinnacle39.10计划系统基于同一CT图像进行IMRT和AP计划设计,比较两种不同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靶区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结果 AP计划中,靶区DmeanDmin略有增加,DmaxcGy略有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3.03、0.37,P<0.05)。D2D95D9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计划中靶区的HI值有所降低,CI值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0.10,P<0.05)。危及器官中膀胱V40V50,小肠的 V30V45V50,左右股骨头V30V40,在AP计划与IMRT计划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1.02,P<0.05)。膀胱V30V45,小肠V40及左右股骨头V45受照剂量体积均略低于IMRT计划,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AP计划能够达到比IMRT计划更好的靶区适形度,能有效降低靶区最高剂量,增加靶区最低剂量,减少热点和冷点,同时降低危及器官受照剂量,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 010例调强放疗计划剂量验证结果,为改进和完善调强放疗计划验证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美国瓦里安公司Trilogy加速器治疗的2 010例计划的剂量验证结果,其中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965例,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1 045例。计划设计使用Eclipse计划系统,剂量验证采用MatriXX及Multicube模体。分析计划和测量等中心点剂量差异,3%/3 mm标准平面剂量分布的γ通过率。等中心点剂量差异<±3%定为通过,平面剂量分布γ通过率>90%定为通过。分析病变部位、治疗技术(IMRT和VMAT)对计划验证通过率的影响。结果 2 010例计划等中心点剂量平均差异为-0.3%±2.4%,γ通过率为97.9%±3.4%。88.2%和96.7%的计划能够通过点剂量验证和平面剂量验证标准。不同病变部位计划验证γ通过率不同(F=3.09,P<0.05)。不同病变计划点剂量和面剂量验证通过率不同(χ2=40.93、39.15,P<0.05)。IMRT和VMAT计划验证点剂量通过率和面剂量验证通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部分调强放疗计划能够通过计划验证,不同病变部位计划验证通过率不同,IMRT和VMAT计划验证通过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杨庆  郎锦义 《西南军医》2011,13(5):889-891
头颈部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可以避免手术带来的容貌毁损,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器官功能,又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故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起了极大的作用.特别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是一种新的提高治疗增益的放射治疗技术,在头颈肿瘤中运用IMRT,使剂量分布更适合于肿瘤靶区,增加肿瘤剂量,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在首次放疗后,头颈部肿瘤病人基本出现体重下降和肿瘤明显退缩,为不影响肿瘤靶区的放疗和进一步降低正常器官受量,适时的重复修改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MdaccAutoPlan软件与人工计划设计在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例鼻咽癌初治患者,应用MdaccAutoPlan软件设计自动治疗计划(MDAP)与人工计划,在保证射野角度、优化参数、计划要求等条件尽量一致的情况下,对两种计划进行计划评价剂量学以及工作效率方面数据的对比。结果 MDAP中PGTV、PTV1、PTV2的D98%Dmean较人工计划降低2.5%、0.3%、0.1%、0.5%、0.6%、1.0%,PGTV、PTV1、PTV2的D2%较人工计划上升1.7%、1.5%、0.6%。其中PGTV D98%、PGTV D2%和PTV2 D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5.519、6.701、0.937,P<0.05)。MDAP的右侧腮腺D50%、左侧腮腺D50%、脊髓Dmax、脊髓Dmean较人工计划减少24.8%、27.7%、11.4%、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7、5.375、6.786、3.810,P<0.05),两侧眼晶状体较人工计划升高65.0%、1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63、3.440,P<0.05)。视神经、视交叉和脑干3种危及器官的剂量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DAP的后颈部剂量分布略优于人工计划,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人工计划的计划靶区曲线、脑干曲线、脊髓曲线均高于MDAP。MDAP计划的人工操作时间较人工计划减少了59.4%,计算机处理时间较人工计划增加了34.4%。结论 MdaccAutoPlan软件对鼻咽癌放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危及器官剂量限制可能优于人工计划,且能减少计划设计时间,提高计划效率。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放疗中的快速旋转调强计划和调强计划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快速旋转调强(RapidArc)计划和固定野调强计划(IMRT)的优劣.方法 选择10例宫颈癌病例,在Eclipse 8.6计划系统上分别对其进行单弧、双弧及三弧RapidArc和固定野凋强放疗计划设计,依次分别用Arc 1、Arc 2、Arc 3和IMRT表示.比较4者的计划制作及治疗时间、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差异.结果 10例病例的Arc 1、Arc 2、Arc 3和IMRT计划设计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12、131、154和46 min,在瓦里安IX加速器上的治疗时间平均值分别为2.15、3.32、4.48和6.95 min,平均剂量分别为48.99、49.40、49.51和48.65 Gy,靶区均匀指数分别为1.11、1.07、1.06和1.12,靶区适形指数分别为0.73、0.87、0.87和0.79.IMRT计划的直肠、膀胱和小肠等危及器官受量最小,4种计划的股骨颈受量相似.结论 RapidArc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均匀度、适形度以及治疗时间方面占优势,IMRT计划在计划的剂量计算时间和危及器官的保护方面占优势.总体临床应用上RapidArc计划优于IMRT计划.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etween the RapidArc plans and fixed-field IMRT plan (IMRT).Methods Ten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aged 55 (36-70),who were to receive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were selected randomly.Single arc (Arc 1),two arcs (Arc 2),and three arc (Arc 3) RapidArc plans and fixed-field IMRT plan were designed respectively in the Eclipse 8.6 planning system.The designing,treatment time,target area,and dose distribution of organs at risk by these 4 planning technique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values of average planned treatment time by the Arc 1,Arc 2,and Arc 3 ten cases was 98,155,185,and 46 min,respectively.The values of average treatment time in the Varian IX accelerator were 2.15,3.32,4.48,and 6.95 min,respectively.The average mean doses were (48.99±1.08),(49.40±0.51) ,(49.51±0.62) ,and (48.65±0.92) Gy,respectively.The values of homogeneity index (HI) of target were 1.11±0.07,1.07±0.02,1.06±0.02,and 1.12±0.05,respectively.The values of eonformal index (CI) of target were 0.73±0.13,0.87±0.06,0.87±0.06,and 0.79±0.06,respectively.The doses at rectum,bladder,and small intestine calculated by IMRT plan were the lowest,and the doses at the femoral neck calculated by these 4 plans were similar.Conclusions The RapidArc plan is superior in dose distribution at target,HI,CI,and treatment time to IMRT,but IMRT plan is superior to RapidArc in planned dose calculation time and protection of organs at risk.However,in general,the RapidArc plan is better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than IMRT plan.  相似文献   

13.
个体化调强适形放疗计划剂量验证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个体化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计划剂量验证的标准方法,探索调强剂量质量保证实施规范。方法选取2005年间在本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33例,在三维计划系统上进行计划设计,然后将治疗计划移至固体体模上,得到体模杂交计划。利用电离室和胶片剂量仪对杂交计划的计算剂量同时进行测量验证,根据预设的误差控制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所有患者的调强计划验证结果中有32例等中心点剂量误差在5%内符合,1例超出标准则重新选取两处剂量变化较缓区域补测点剂量,结果亦在5%内符合;相对剂量的验证以5%剂量偏差和3mm距离偏差为控制标准。所有病例均能满足。结论建立个体化剂量验证的标准方法是准确执行调强放疗计划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调强放疗(IMRT)多叶光栅野吸收剂量和二维剂量分布验证方法。方法 选取8台医用加速器,6 MV X射线照射野为5 cm×5 cm时,分别使用热释光剂量计(TLD)和EBT3胶片剂量计核查调强放疗多叶光栅野光子线束吸收剂量,并使用EPT3胶片剂量计核查调强放疗多叶光栅野光子线束二维剂量分布。结果 使用多叶光栅野热释光验证方法和胶片剂量计方法,剂量相对偏差范围分别是-1.4%~6.8%和-1.8%~7.8%。有7台结果符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剂量偏差在±5%的要求;二维剂量分布通过率范围为73.4%~97.0%,有7台符合二维剂量分布通过率> 90%的要求。结论 热释光剂量计和胶片剂量计用于调强放疗多叶光栅野剂量学参数验证是可行的,适合审管部门大规模开展的IMRT的治疗计划系统(TPS)吸收剂量和二维剂量分布验证。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调强放疗对海马结构的剂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海马结构的受照剂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鼻咽癌的调强放疗计划,比较不同临床分期鼻咽癌的海马结构受照剂量及特点.结果 59例鼻咽癌患者的海马结构受照剂量受T分期影响明显,Dmax11.1 ~78.2 Gy,Dmean3.2 ~44.6 Gy,T1 ~T4期海马结构受照剂量(Dmax和D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max(F=24.2,P<0.05)、Dmean(P=16.3,P<0.05).其中T3、T4期病例平均受照剂量和体积明显高于T1、T2期,Dmax、Dmean分别为(58.6±14.8)Gy、(20.9±19.3) Gy和(40.8±9.4) Gy、(12.5±5.1) Gy.结论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海马结构可能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肿瘤T分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特别在T3-4期病例放疗中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热释光剂量计(TLD)和胶片测量调强放疗(IMRT)光子线束吸收剂量和二维剂量分布。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在河南省选择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8台可开展IMRT的医用加速器,TLD放入国家原子能机构(IAEA)提供的聚苯乙烯固体模体(15 cm×15 cm×15 cm)中,经CT扫描,影像传给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放疗计划,源皮距90 cm,深度10 cm,照射野5 cm×5 cm,6 MV X射线,计算吸收剂量6 Gy和相应的监督单位(MU),实施IMRT计划照射模体,测量TLD吸收剂量,同样方法测量胶片吸收剂量。医院的均质固体模体,尺寸30 cm×30 cm,厚度20 cm,25 cm×25 cm的胶片放在模体中,源皮距95 cm,深度5 cm,实施IMRT计划。结果 调查的8台医用加速器中,有7台加速器的TLD吸收剂量相对偏差符合要求,1台加速器不符合要求;胶片吸收剂量相对偏差全部符合要求;7台加速器的二维剂量分布通过率符合要求,1台加速器不符合要求。结论 TLD和胶片用于核查调强放疗多叶光栅野吸收剂量和二维剂量分布,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合在我省医院大范围实施IMRT剂量质量核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用粉末热释光剂量计(TLD)和胶片测量调强放疗(IMRT)光子线束吸收剂量和二维剂量分布验证研究。方法 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供的聚苯乙烯固体模体,经CT扫描,影像传给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放疗计划,源皮距90 cm,深度10 cm,照射野5 cm×5 cm,计算吸收剂量6 Gy相应的监督单位(MU)。根据四川省各个地域医疗水平、放射治疗开展情况和物理师技术力量等因素选择了7家三级甲等医院,每家医院选取1台常用的加速器,7台加速器生产厂家分别为瓦里安、医科达和西门子,并分别实施调强放疗计划。医院使用的均质固体模体,尺寸30 cm×30 cm,25 cm×25 cm的胶片放在模体上,厚度>20 cm的固体模体板覆盖在胶片上面,射线束中心对准胶片中心,实施调强放疗计划的验证。结果 7台加速器中,TLD吸收剂量与TPS计划剂量相对偏差分别为1.4%、3.7%、-2.5%、-0.3%、4.9%、4.9%和5.0%,满足IAEA要求的±5%以内;胶片吸收剂量与TPS计划剂量相对偏差分别为4.7%、4.3%、1.5%、3.9%、-1.6%、3.3%和-1.3%,满足IAEA要求的±5%以内;5台加速器胶片二维剂量分布3 mm/3%通过率分别为99.9%、98.5%、98.5%、97.9%和70.0%,其中4台加速器满足IAEA要求的通过率为90%以上,1台不满足要求。结论 用TLD和胶片测量调强放疗光子线束野吸收剂量和二维剂量分布验证,科学实用,经济方便,可为放射治疗计划提供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测量胸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探讨摆位误差对肿瘤靶体积和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 21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经图像引导调强放疗,共获得173组CBCT摆位误差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模拟患者的实际治疗过程,分析摆位误差对肿瘤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结果 21例患者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2.73 ±1.85)、(3.19±2.71)和(2.35±1.71)mm.摆位误差对患者GTV的剂量学影响不明显,但误差却使患者95% PTV( D95%)接受的剂量与标准计划相比降低3.38 Gy,PTV最小剂量(Dmin)和平均剂量(Dmean)分别下降9.83和0.65 Gy,摆位误差的修正提高了计划靶区的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标准计划相应值分别为(0.74±0.10)和(1.07±0.02),模拟计划相应值分别为(0.69±0.08)和(1.13±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3和-3.91,P<0.05);摆位误差对脊髓的最大剂量(Dmax)、双肺和心脏等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计划中脊髓的最大剂量均值为(42.20±4.97)Gy,标准计划为(41.37±2.75) Gy,摆位误差使部分患者脊髓最大剂量超过45 Gy,其中1例最大值达到52.8 Gy.结论 kV-CBCT图像引导胸段食管癌调强放疗可减小患者的摆位误差,提高PTV的受照剂量和治疗精度,摆位误差对双肺、脊髓和心脏受照剂量未见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鼻咽癌同期调强放化疗的优化方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35例Ⅱ~Ⅳa期鼻咽癌患者分成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组和同期增敏放化疗加辅助化疗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同期化疗采用DDP40mgd1~3+5-Fu1.0d1~4,4周为1个周期;同期增敏化疗DDP30mgqw,放疗后辅助化疗DDP40mgd1、8、15+紫杉醇90mgd1、8、15,休息1周继续。均行调强放疗,PGTV和CTV的中位剂量分别是70.6Gy和61.6Gy。临床检查结合CT用于近期疗效评价。CTC3.0评分标准评价急性副反应。结果全部患者随访期4~32个月,中位随访期是18个月,随访率100%。局部控制率98.2%。患者出现的口干、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骨髓抑制和体重下降均不影响治疗完成。急性口腔黏膜反应是化疗不能按计划进行的主要原因。放疗结束时14例完全缓解(CR),同期放化疗和同期增敏放化疗各有8例和6例;21例部分缓解(PR),同期放化疗和同期增敏放化疗各有17例和4例。结论急性口腔黏膜反应是限制同期调强放化疗按计划进行的主要因素。不含5-Fu的同期增敏化疗加辅助化疗的方案更能被患者接受,有可能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3种不同调强放疗技术对鼻咽癌患者下颈部和锁骨上区亚临床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和正常组织受量。方法 3种照射方法分别为颈部切线野技术,机架角度分别为180°、150°、120°、90°、270°、240°、210°的7野调强技术,机架角度分别为180°、150°、120°、90°、0°、270°、240°、210°的8野调强技术。利用剂量分布和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3种不同照射技术的剂量均匀性以及正常组织受量,高剂量区域用受照剂量>60 Gy体积占全体积(V60)百分比比较,执行效率用子野数目和总机器跳数比较。结果 3种调强治疗技术的处方剂量均能包括计划靶区(PTV2),但剂量分布存在差别,V60分别为65%、10%和3%。3种技术中脊髓最大受量分别为42.0、48.9和45.1 Gy,气管平均剂量分别32.92、52.17和36.56 Gy。结论 颈部切线野技术方法简单,但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剂量分布非常不均匀。7野调强技术靶区剂量分布有所改善,但在气管和喉所在区域以及靶区外产生剂量重叠区,脊髓受量也较高。8野调强技术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分布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