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星形细胞瘤是胶质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类 ,由于此类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 ,给手术和其他治疗造成很大困难 ,因此早期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1 ] 。笔者就我院星形细胞瘤及相关疾病 MRI误诊 12例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13~ 6 5岁。临床表现头痛、头昏9例 ,行为异常及双眼视力下降各 1例 ,病程 1周~ 6 a不等。其中星形细胞瘤 ~ 级 6例误诊为脑实质型表皮样囊肿及髓母细胞瘤各 2例 ,颅咽管瘤及脑脓肿各 1例。髓母细胞瘤 2例 ,脑膜瘤 2例 ,脑脓肿 1例及转移性腺瘤 1例误诊为星形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鞍旁常见占位性病变的MRI特点与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8例鞍旁常见占位性病变的MRI特点,其中海绵状血管瘤7例,脑膜瘤12例,神经鞘瘤5例,表皮样囊肿4例。结果:海绵状血管瘤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非常显著均匀强化。脑膜瘤多呈等T1等T2信号,部分病灶T2WI周边呈等信号,内见片状低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均匀强化,可出现“脑膜尾征”。神经鞘瘤呈稍长T1长T2信号, 呈哑铃形跨中后颅凹,多发生囊变;增强扫描明显环形强化。表皮样囊肿平扫信号表现多样性,增强后不强化。结论:鞍旁常见占位性病变有其典型的MRI特点,MRI很大程度可做出正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幕上脑室内占位性病变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儿童幕上脑室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25例,女20例,年龄4月~13岁,中位年龄2岁。结果:脉络丛乳头状瘤16例,边缘呈颗粒状或分叶状,CT表现为稍高密度,MRI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DWI等低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6例,1例散在斑点状钙化,2例伴脑脊液播散,2例伴周围脑组织水肿。脉络丛癌1例,呈囊实性,DWI呈高信号。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4例,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2例,均位于三脑室,DWI稍低信号,增强明显强化。室管膜瘤2例,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脑膜瘤1例。神经上皮囊肿10例,囊壁菲薄,囊液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儿童幕上脑室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类型复杂,CT和MRI基本能反映肿瘤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可对大部分病例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后颅凹非脑组织的单发占位性病变MRI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占住性病变20例,复习MRI表现,不同病变的MRI具有的特征与共性表现.结果 小脑半球转移瘤7例(误诊2例),听神经瘤5例,脑膜瘤6例(误诊2例),小脑脓肿2例(1例误诊).定性正确诊断率75%(15/20),共性表现为病灶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呈结节形、囊+壁结节形、环形强化.结论 性质不同病变有相似的MRI表现,也有特征性的表现,结合年龄、发病部位及形态学表现MRI可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与星形细胞瘤在常规MRI上的影像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和31例星形细胞瘤在平扫和增强MRI上的表现,分别比较儿童组和成人组两者在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信号、瘤周水肿、强化程度、强化形态、是否靠近脑表面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无论儿童组还是成人组,髓母细胞瘤呈斑片状强化的例数要多于星形细胞瘤,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儿童组中,髓母细胞瘤呈实内小囊型,靠近脑表面,存在血管流空影及呈无或轻度强化的例数均多于星形细胞瘤,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成人组中,髓母细胞瘤呈实内小囊型,靠近脑表面的例数多于星形细胞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与星形细胞瘤在其他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星形细胞瘤相比,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多表现为靠近小脑表面的实性病灶,内多发小囊,增强后呈斑片状强化。若这些征象发生在儿童,另观察到血管流空影,增强后呈无或轻度强化,我们应更倾向于髓母细胞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分级脑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的规律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100例,全部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信号较均匀,囊变、出血少,占位轻,多无强化。高级别肿瘤信号不均匀,有出血,占位明显,增强后强化明显且多不均匀。结论:不同分级的脑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规律性,多种表现综合分析,术前对肿瘤的良恶性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40例常见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CT及MRI表现与特征,提高对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对我院40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回顾性分析,15例行CT检查,40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40例中听神经瘤28例,脑膜瘤8例,表皮样囊肿4例。均有各自特征性的CT和MRI表现,本组CT定位、定性准确率为70%、60%,MRI为100%、99%。结论:MRI是检查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方法,对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血氧水平依赖效应静脉成像(HRBV)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其中海绵状血管瘤6例,动静脉畸形2例,脑膜瘤6例,胶质瘤6例(Ⅰ级2例,Ⅲ级1例,Ⅳ级3例),听神经瘤、脑转移瘤及蛛网膜囊肿各2例,三叉神经瘤、髓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及血吸虫性肉芽肿各1例。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及HRBV扫描。结果:HRBV示6例海绵状血管瘤内分布大量细小的静脉,4例见“铁环征”,4例病灶内见出血灶。动静脉畸形由粗大静脉血管团组成。所有高级别胶质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瘤、肉芽肿及4例脑膜瘤内分布丰富的静脉,高级别胶质瘤内见斑片状出血灶。血管母细胞瘤壁结节内见粗大的静脉。脑转移瘤周边见环形静脉。Ⅰ级胶质瘤、蛛网膜囊肿及2例脑膜瘤内未见静脉,病灶周围静脉显示清晰。所有病变周围水肿显示HRBV与FLAIR一致。结论: HRBV有利于显示颅内占位性病变内静脉血管(包括微小静脉),能提供病变血供特点信息,同时能显示病灶内出血灶以及灶周水肿等信息,对病变的定性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四脑室区肿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佐  刘涛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19(1):25-28,31
目的:探讨四脑室区肿瘤的MR表现及MR对四脑室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四脑室区肿瘤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28例,男18例,女10例,中位年龄30岁。其中髓母细胞瘤10例,室管膜瘤6例,脉络膜乳头状瘤4例,星形细胞瘤和转移瘤各3例,皮样囊肿和脑膜瘤各1例。四脑室肿瘤具有相对特异性的MRI表现,依据肿瘤的起源,形态及信号特点,结合病人年龄,大多数四脑室肿瘤可以做出准确诊断。结论:四脑室区肿瘤以髓母细胞瘤、管膜瘤、脉络膜乳头状瘤和星形细胞瘤多见,MR对于第四脑室肿瘤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鞍区肿瘤的 CT与 MRI影像特征,探讨 CT及 MRI对该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 37例,其中颅咽管瘤 10例、脑膜瘤 7例、垂体瘤 6例、脊索瘤 5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4例、表皮样囊肿 3例、蛛网膜囊肿 2例.全部病例均行 CT与 MRI检查, 17例行 CT平扫与增强检查, 20例行 MRI平扫与增强检查.结果大部分肿瘤边界清楚,在 CT图象上呈低、等密度或混杂密度,除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和垂体瘤外,其它肿瘤均显示形态不同的钙化.颅咽管瘤钙化大多呈环状、弧形或结节形,脑膜瘤钙化多呈砂粒状;脊索瘤钙化呈散在点、片状,伴有斜坡破坏呈碎屑样改变,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钙化呈不规则形,大小不等. MRI检查, TI WI上肿瘤大多呈低、等信号或混杂信号, T2W1上呈均匀高信号或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结论 CT能准确显示肿瘤钙化和骨质破坏程度, MRI在显示病变范围方面优于 CT,对鞍区肿瘤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胎儿颅后窝异常超声诊断准确性及预后表现。 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超声检查提示颅后窝异常50例胎儿的二维和三维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总结不同种类颅后窝异常胎儿产前超声声像图特点,与胎儿颅脑磁共振检查、出生后检查及随访结果对照,分析超声诊断胎儿颅后窝异常的准确性。 结果50例颅后窝异常胎儿经三维超声检查最终提示Dandy-Walker畸形8例,小脑蚓部发育不良8例,Blake′s陷窝囊肿6例,小脑发育不良5例,颅后窝蛛网膜囊肿9例,单纯小脑延髓池增宽13例,小脑蚓部形态异常1例。其中26例胎儿颅脑磁共振检查证实23例与产前三维超声提示诊断相符合,2例与产前三维超声提示诊断不符合,1例胎儿颅脑磁共振检查对超声诊断进行了补充。妊娠结局:50例胎儿经超声及颅脑磁共振检查后,24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5例失访);26例孕妇继续妊娠(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和小脑发育不良各1例,Blake′s陷窝囊肿4例,颅后窝蛛网膜囊肿7例,单纯性小脑延髓池增宽13例)。其中1例小脑蚓部发育不良胎儿出生后诊断为Joubert综合征,余25例胎儿预后良好。诊断准确性:与胎儿颅脑磁共振及出生后检查随访结果相比,产前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62.2%(28/45),产前三维诊断准确率为88.9%(40/45)。 结论不同种类颅后窝异常(Dandy-Walker畸形、小脑蚓部发育不良、Blake′s陷窝囊肿)产前二维超声图像上表现相似,产前三维超声对颅后窝异常疾病分类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儿小脑延髓池(枕大池)增宽病例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因产前筛查发现小脑延髓池增宽(>10 mm)的进行系统超声检查的胎儿73例,所有病例均在超声检查后行胎儿颅脑MR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超声诊断符合率。 结果73例胎儿小脑延髓池增宽胎儿经胎儿颅脑MRI检查最终提示Dandy-Walker畸形4例,小脑蚓部发育不良2例,小脑发育不良4例,颅后窝蛛网膜囊肿8例,Blake's囊肿1例,单纯小脑延髓池增宽54例。与胎儿颅脑MRI检查结果比较,产前超声诊断颅后窝异常的符合率为84.9%(64/73)。本组中MRI诊断合并其他颅内异常者17例(23.3%,17/73),其中超声诊断13例(76.5%,13/17)。 结论与MRI相比,超声对胎儿小脑延髓池增宽相关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对于Dandy-Walker畸形、小脑发育不良等相对较严重的疾病,超声声像图特点典型,不易漏误诊,对于小脑蚓部发育不良、Blake's囊肿、颅后窝蛛网膜囊肿等疾病需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MRI特征性表现,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及脊髓成血管细胞瘤的MR表现,术前均经MR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26例中实体性肿瘤7例,平扫呈等T1等T2信号为主,瘤内可有小囊变区,瘤周多有增粗血管征及脑水肿;囊性肿瘤19例,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较小的壁结节发现较难;增强扫描示实质性肿块及壁结节呈明显均匀强化,囊性部分及囊腔无强化。结论 成血管细胞瘤MR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MRI相位对比电影判断中颅窝蛛网膜囊肿脑池造瘘术疗效的价值.方法 对16例中颅窝蛛网膜囊肿患儿行造瘘术前后均行MRI常规序列扫描及相位对比电影检查,定性定量评估造瘘口脑脊液(CSF)流动,测量CSF动力学指标(峰值流速、流量及流动波形).结果 造瘘术前16例中颅窝蛛网膜囊肿与邻近蛛网膜下腔未见沟通,经CT脑池造影进一步证实诊断.囊肿与基底池造瘘术后,16例造瘘口CSF流动均为阳性,在一个心动周期内表现为双向运动,与正常导水管流动波形相似,提示造瘘口CSF流动通畅.术后1周16例蛛网膜囊肿均较术前缩小.对其中10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半年复查,见蛛网膜囊肿均进一步缩小.结论 MRI相位对比电影是评价囊肿脑池造瘘术治疗中颅窝蛛网膜囊肿的疗效以及术后观察造瘘口是否通畅的直观可靠的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对脾组织植入及其MRI表现的认识。方法 报告 3例经病理证实的脾组织植入的MRI表现 ,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发生的病理基础。结果  3例均有脾外伤 ,脾切除病史 (18个月至 2 7年 ) ,MRI检查表现为左上腹部包块 ,1例为多发包块。病灶在SE序列T1WI表现为低信号 ,T2 WI表现为稍高信号 ,Gd DTPA增强扫描 ,在动脉期呈明显强化 ,延迟期呈均匀中度强化。 1例行超顺磁氧化铁 (SPIO)增强扫描 ,脾组织植入在T2 WI呈明显的低信号。结论 脾组织植入MRI表现为脾外伤、手术后出现的腹部包块 ,MRI表现为在各个扫描序列上与正常脾脏一致。诊断的关键在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孕期胎儿第四脑室形态与大小在鉴别颅后窝异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根据笔者既往建立并报道的第四脑室正常值测量数据作为第四脑室大小的评价指标,结合胎儿颅脑异常的超声图像、第四脑室形态与大小测值,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诊断为颅后窝异常58例单胎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研究。第1组,第四脑室增大24例;第2组,第四脑室缩小或消失7例;第3组,第四脑室形态与测值正常27例。总结3组颅后窝异常胎儿临床结局。 结果第1组24例胎儿中Dandy-Walker畸形15例,超声形态与测值:以第4脑室横径增大为主,横径测值均位于同孕周两倍标准差之上;交通性脑积水9例;超声形态与测值:第四脑室横径、前后径、周长及面积均位于同孕周胎儿两倍标准差之上。第2组7例胎儿中Arnold-ChiariⅡ畸形3例,菱脑融合3例,Joubert综合征1例;超声形态与测值:第四脑室横径、前后径、周长、面积均位于同孕周两倍标准差之下。第3组27例胎儿中后颅窝池增宽10例,颅后窝蛛网膜囊肿3例,第四脑室以上部位梗阻导致脑积水8例,永存Blake陷窝囊肿6例;超声形态与测值:第四脑室横径、前后径、周长及面积均在正常范围内。临床结局:3组58例产前诊断颅后窝异常的胎儿超声或(和)磁共振检查后29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在外院引产,19例孕妇继续妊娠至胎儿正常出生。产后磁共振成像,引产后尸检证实产前超声诊断与产后检查结果均符合。 结论第四脑室形态与大小测值在产前超声评价颅后窝异常中有重要价值。第四脑室增大、减小甚至消失是颅后窝严重畸形的线索,是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更大样本量,更广孕周范围的研究有可能进一步证实本研究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Paradoxic vocal cord motion (PVCM) can cause wheezing, stridor, weak or absent voice, and ineffective cough. We have described a patient who had a posterior fossa arachnoid cyst, which was thought to be causing PVCM by compressing the brain stem. The PVCM and all symptoms resolved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arachnoid cyst.  相似文献   

18.
后颅窝血管网织细胞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后颅窝血管网织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后颅窝血管网织细胞瘤并经病理及手术证实的患者资料,结果 肿瘤发病年龄为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均发生于后颅窝,21例行CT检查,囊性肿瘤17例,实质性肿瘤4例;行MRI检查10例,肿瘤为囊性者8例,实质性者2例;行DSA检查3例,均显示明显的肿瘤染色,治疗行瘤结节及实性肿瘤全切除18例,都分切除加放射治疗3例,术后恢复良好20例,死亡1例,结论 本病好发于小脑半球,临床表现多为颅高压症状,共济失调等,CT、MRI检查可以定位或定性,DSA对判断肿瘤结节及血供情况更有帮助,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本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对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后颅凹肿瘤的MRI表现进行分析,其中脑膜瘤8例,听神经神经鞘瘤8例,小脑星形细胞瘤3例,小脑转移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髓母细胞瘤2例,舌下神经神经鞘瘤1例,室管膜瘤1例,岩尖颅咽管瘤1例。28例中27例同时有CT资料。笔者认为显示与诊断后颅凹肿瘤,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