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稳定性冠心病(SCAD)及其不同合并病的证候分布特点。方法:用现况研究方法调查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或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研736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男546例,女190例,年龄28~75岁,平均(61.87±8.74)岁。常见合并病是高脂血症(475例,64.54%)、高血压(454例,61.68%)、糖尿病(239例,32.47%)和脑卒中(94例,12.77%)。常见证候是血瘀(501例,68.07%)、痰浊(363例,49.32%)、气虚(344例,46.74%)。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多见气虚证(49.3%vs 42.1%,P=0.038),合并高血压病多见气滞证(10.4%vs 6.0%,P=0.027),合并脑卒中多见气滞证(17.0%vs 7.5%,P=0.004),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多见血瘀证(78.5%vs 63.8%,P<0.001)。结论:血瘀、痰浊、气虚是稳定性冠心病的主要证候,稳定性冠心病不同合并病有符合自身的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证候理论内蕴拓扑结构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破解证候高阶多维的非线性结构,展现证候复杂多变的全貌,阐明证候动态演化过程中子集合的衍生规律,以及证候动态演化子集合主症与次症的变化规律,实现证候动态演化子集合与治则治法和方药的精准对应,揭示出证候动态演化规律的科学内涵。运用证候结构化的理论数据,通过古代名医医案和方剂证候分析的文献数据,以及临床案例证候的数据,可以实现中医理法方药知识的创新,带动养生保健和预防知识的创新,从而促进辨证论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促进中医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认为在冠心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中医证候是在变化的。现在医家由于对冠心病临床病程分期存在不同的认识,因而对各期的证候特征存在不同分型。文章通过对冠心病证候特征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介绍冠心病证候特征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候证候要素及治法方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临床治法、方药,为今后临床诊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依据.方法 分回顾性和前瞻性两部分,对符合条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整理其治法和方药的应用,运用Excel软件进行频率统计.结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证候依次为心血瘀阻证、心气亏虚证、痰阻心脉证、心阳亏虚证、心肾阳虚证;病位类证候要素在回顾性和前瞻性病例中分布一致,从高到低依次为心、肾、肺、脾、肝;病性类证候要素中,回顾性病例中前5位的依次是血瘀、气虚、痰浊、阳虚、阴虚,前瞻性病例中前5位的依次是气虚、阴虚、痰浊、血瘀、阳虚.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温阳、补脾、补肾、养阴、化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治法.常用中药有甘草、茯苓、黄芪、白术、白芍、半夏、当归、桂枝、丹参、附子、党参、柴胡、大枣、陈皮、川芎、杏仁、麦冬、葶苈子等.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主要在心,与其他各脏密切相关;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以阳虚、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水停为主.该研究结果也显示,从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入手,结合相应治法、方药的研究能够对中医辨证论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基因-体质-证候三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提出以体质为中间桥梁连接冠心病证候与基因多态性,通过基因-体质-证候这一研究模式探讨冠心病证候的研究思路。继而分析了体质与冠心病证候关系、冠心病常见体质及常见证候类型的基因多态性研究现状,并进行了相关研究方法的分析,以期为此研究模式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案。通过冠心病瘀血质、气虚质和痰湿质三种常见体质及血瘀证、痰浊证、痰瘀互结证3种常见证候基因多态性现有研究的分析与综合,提出了可供选择及进一步荟萃分析的候选基因。通过比较候选基因及全基因组研究方法,结合此模式的研究特点提出运用高通量的列阵技术进行候选基因研究。同时,通过分析也发现了样本选择收集、候选基因选择及冠心病作为多基因遗传病之间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夏桂选 《新中医》2019,51(12):315-316
简版:笔者就水饮内停所致厌食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理法方药、预后转归及日常护理进行阐述,倡导把水饮内停证作为厌食病的常见证候写进中医儿科学教材,并在临床中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中医证候的特点,提出证候具有动态性与过渡性。通过对中医证候擎的历史回顾,进一步解析和认识中医证候学的模糊性量化概念,提出量化研究是中医证候规范化和发展中医学科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8.
围绕什么是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研究关键环节?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平台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证候量表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研究关键环节主要体现在:(1)量表条目池建立方法:大致有文献分析、临床观察与专家咨询,这些方法单独使用或者结合起来。(2)条目筛选:①客观筛选方法主要是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包括频数分布法、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区分度法等;②主观筛选方法主要采用专家咨询法,评价指标有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专家协调系数,专家意见集中程度。(3)对信度和效度评价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病证结合角度出发,系统总结冠心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包括性别、年龄和地域),以及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冠脉造影、炎症因子、血脂水平和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相关性。同时,新兴技术和指标的出现为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中医药在防治冠心病方面显示一定效果和良好的前景,尤以基于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为特色。深入研究冠心病证候分布特点,对于提高冠心病的中医辨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冠心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相关研究报道逐渐增多,常见证候要素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气滞、阳虚、寒凝、热蕴,反映了冠心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手术及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内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对2组全因死亡、其他结局指标、心绞痛及心功能分级、心绞痛积分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各量表最终随访结果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4例。术后2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心功能分级、心绞痛积分、全因死亡人数、再次心肌血运重建率及非致命性心梗人数等指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分级指标、因心血管事件再次入院率等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搭桥围手术期使用中医辨证论治可降低术后2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术后心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12.
病证结合在中医辨证论治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病证结合做一初步介绍,论述其理论体系的意义所在。主要讨论病证结合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状况,当今病证结合的内涵,及其在辨证论治过程中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冠心病患者140例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血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检测,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脉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多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增高(P0.05)。冠心病组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组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各证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不同证型间,心血瘀阻组及痰浊内阻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寒凝心脉组、心气虚弱组、心肾阴虚组及心肾阳虚组(P0.05),心血瘀阻组与痰浊内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不同证型间,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寒凝心脉及心气虚弱组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寒凝心脉及心气虚弱组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完全闭塞及重度狭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中度狭窄(P0.05)。冠脉完全闭塞组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同型半胱氨酸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病机与辨证、治则与治法、方药与饮食将息等方面,解析《景岳全书》有关痰病诊治的学术思想,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景岳全书》痰证诊治内容广泛,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多种病症。张景岳论痰治痰,始终重视人身阴阳的基本观点,对痰证的诊治,重视脾肾、强调补虚治本;善于权变治标,根据痰停部位、痰之性状确定治法、选择方药,且十分重视饮食将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候学和冠脉病变特征的关系。方法: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研经冠脉造影证实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然后用SAS软件中的多元对应相关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和冠脉病变特征之间关系示:冠脉硬化组中与中医证候要素密切的先后顺序是气滞>热蕴>痰浊;冠脉A型病变特征与中医证候密切的先后顺序是痰浊>气滞>血瘀>阳虚;冠脉B型病变特征与中医证候密切的先后顺序是阴虚>气虚>血瘀>阳虚;冠脉C型病变特征是血瘀>寒凝>阳虚>气虚。②冠心病冠脉病变特征和证候要素相兼分布表中示:冠脉无病变组主要以单证和两证相兼的证候为主;冠脉A行病变特征组主要以证候要素2证相兼和3证相兼为主;冠脉B型病变特征组主要以证候要素3证相兼和4证相兼为主;冠脉C型病变特征组主要以证候要素3证相兼、4证相兼和4证以上相兼为主。结论:随着冠脉病变加重,痰浊、血瘀证和阴虚证与冠脉病变的程度的相关性越来越强,证候之间的组合趋于复杂化。  相似文献   

16.
李图均 《河南中医》2016,(7):1157-115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胆固醇(cholesterol,CHO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FBG(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 Alc)等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抗动脉粥样硬化,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结合现代诊断技术提前发现乙型肝炎,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辨清疾病之在气在血、灵活运用攻补,在清化解毒的同时不忘扶正,则可能提高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内经》中最早提出喘证的病因病机、病证分类及其证侯特点,成为后世对喘证辨治的理论依据。喘证以虚实辨,实喘包括肺热喘、肺寒喘、肺胀喘、心痹喘、腑实气逆喘、水气喘及血瘀喘;虚喘包括肺虚喘、肾虚喘及五脏气败喘。《内经》关于喘证的论述,对指导辨证论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及中医证候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及其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用流行病学方法收集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并与冠心病非糖尿病组比较临床的基本情况、冠脉病变特点、中医证候学特点。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中,高血压和血管重建病史与冠心病非糖尿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回旋支、右冠脉、多支病变显著高于冠心病非糖尿病组。患者舌体黯红、舌苔少津、舌下络脉怒张、脉细弱组明显高于冠心病非糖尿病组,血瘀证、阴虚证明显高于冠心病非糖尿病组。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冠脉病变和中医证候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7版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和学术界对冠心病辨证构成的比较分析,发现在权威文献之间,学术界之间,权威文献与学术界之间的辨证差异较大,文中对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建议中医界组成有机协调、统一操作的辨证规范团队,在症状体征规范的基础上,开展冠心病证规范,配合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前瞻性辨证研究,或可实现对冠心病辨证的规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