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抗击非典斗争反思卫生与经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经济角度对非典的爆发流行和我国抗击非典的斗争进行反思,依次论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非典爆发流行的经济原因,非典爆发流行的经济影响,抗击非典斗争胜利的经济意义,以及抗击非典斗争的经验教训。人们从中不难看出,在新的形势下卫生与经济的关系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这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规模大、规格高、内容非常重要。会议与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同时召开,部分代表列席中央的会议,充分显示了中央对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全面回顾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夺取抗击非典斗争阶段性重大胜利的艰难历程,指出了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的斗争中.上海各级领导和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成功地运用了一切为了防止疫病传播和蔓延;堵住源头.及时调查和处理“准传染源”和“准疫源地”以及对非典病例诊断既要高度警惕,又要慎之又慎的有效防范非典的策略与措施。并提出了与非典的斗争尚未结束,监控措施需从应急转为常态的论点。  相似文献   

4.
高强:卫生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维护人民健康是卫生部门的基本职责。200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依靠全国人民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重大胜利,公共卫生建设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也迈出了坚实的  相似文献   

5.
2003年以来,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在我国一些地区肆虐流行,严重威胁着疫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然而,比“非典”更可怕的,是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出现的相关犯罪,严重干扰了“非典”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为应付“非典”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6.
张玉魁 《中国校医》2005,19(3):316-318
<正>2003年在我国部分地区爆发的“非典”疫情,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虽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尽其所能发挥了各自的职能,最终取得了防治非典的胜利,但是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7.
去冬今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severe acutere spiratory syndrome,SARS,以下简称非典)在我国和世界各地相继流行,这一新的传染病以潜伏期短、传染性强、病程短、病死率高的特点正在考验世界各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和卫生保健体系。到2003年6月2日止,我国内地非典新发病例疫情已为零报告,基本处于平稳、可控的状态,新发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已呈散发态势,控制非典。指日可待。本文浅议了中国卫生工作方针在这特殊时期对抗击非典发挥的巨大作用,并就非典时期卫生工作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从SARS防治探讨健康教育的潜在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东省开始爆发的一场逐渐波及全国的SARS大流行.经过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难,战胜了“非典”.经验和教训警示我们:健康教育在卫生防病工作中的潜在作用应当充分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9.
完善基层卫生防疫体系 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邹城市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不断增加投入,初步建立起三级卫生防疫网络,在今年抗击"非典"斗争中,广大卫生防疫战线的干部职工奋不顾身,忘我工作,为筑牢抗击非典第一道防线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非典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如果说医护人员是迎着烈焰而上的灭火战士 ,“非典”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者就是构筑“防火墙”切断“火路”的人。从 2 0 0 3年 3月初“非典”在北京开始流行 ,4月肆孽 ,到 5月底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这中间包含着许多流调人员的心血和汗水。虽然现在疫情已接近尾声 ,人们和“非典”的斗争已告一段落 ,但是“非典”还不能在短时间内被人类所认识 ,只要“非典”存在一天 ,我们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就不会停止。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 ,进一步提高“非典”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质量 ,使得我们大量流…  相似文献   

11.
SARS流行期间公众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SARS流行期间公众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2844名学生及城市社区居民和农村居民进行SARS流行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1)SARS流行期间公众心理健康状况较全国常模差。(2)不同类群公众在SARS流行期间心态变化不尽相同,产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也不同。结论(1)SARS流行期间公众的心理危机问题值得关注。(2)SARS及其它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的心理危机干预非常必要,但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SARS疫情爆发对中国及全球社会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本文总结回顾了人类抗击传染病的历史,介绍了中国政府在抗击SARS中取得的成效、困难及SARS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必须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保持宏观经济与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健康"一直是中国与非洲交流、融合的重要纽带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战略转型,中非的全方位合作也将进入"共融"时代,中非之间的健康交流、健康援助正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总体上来看,中非"健康"经历了由"援助"、"合作"到"共融"三个阶段的变迁。抗击埃博拉疫情中,在国际社会普遍"恐埃"的情况下,中国的反应所折射的内在逻辑既有中非健康援助的历史传承性,也有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中非经济"共融"因素的考量。目前中非健康合作已经形成具有官方和非官方层面的双轮驱动机制,也反映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理念的变迁。因此,在分析和思考抗击埃博拉疫情中的"中国反应"应该既立足于道义、大国义务与责任的视角,也要看到疫区防控系统脆弱、中非经济逐步"共融"的原因,体现了国际博弈下中国全球治理理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shifts in attitudes to mask-wearing during and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outbreak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in 2002–2003. In the PRC, as throughout East Asia, face masks were widely adopted as a practical preventative measure. However, the ubiquitous image of the masked Chinese citizen in both the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media also acquired a political resonance. Masks were equated with the Party’s attempts to censure dissent and ‘cover up’ the epidemic. A perceived lack of government transparency, at least in the initial phase of SARS, recalled earlier public health incidents and episodes of public dissension, notably the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of 1989. Drawing on samples of qualitative data from a broad rang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sources, the paper shows how debates about mask-wearing in China during SARS became intertwined with political concerns, reflecting a tension between the Party’s liberalizing policy – epitomized by the country’s admission to membership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n December 2001 – and real anxieties about the consequential ‘fall-out’ of this new openness. The paper concludes by arguing for an approach to public health which incorporates a critical capacity,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the ways in which political contexts may determine responses to epidemic episodes.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Hong Kong was particularly affected by the 2003 outbreak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During the epidemic, it seemed as if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and health system were barely coping, leading to calls of mis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incapacity. In the wake of the SARS outbreak, two inquiries were conducted.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Hong Kong's response to S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 inquiries. 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An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health care delivery in Hong Kong is undertaken, followed by a chronology of developments in the SARS outbreak. The article then reviews outbreak management and the findings of the two inquiries. Finally, it considers whether the Hong Kong health system can be reformed to manage any future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c better. FINDINGS: Both leadership and coherency were lacking in Hong Kong's response to SARS. These are age-old problems in the Hong Kong health sector. The prospects for mending the health system appear limited, given that leadership and coherency have been consistently absent features of post-1997 governance in Hong Kong. RESEARCH LIMITATIONS/IMPLICATIONS: This article reviews events in the immediate period following the SARS outbreak. A future follow-up study of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and health system's capacity to respond to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s would be useful. PRACTICAL IMPLICATION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review that will be useful to policymakers and researchers. ORIGINALITY/VALUE: No other article reviews the Hong Kong health system's SARS response.  相似文献   

16.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网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SARS流行期间的经验教训,结合山西省现状,论述了尽快完善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网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效果。方法 分析广东省SARS疫情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2002年11月16日至200B年5月30日,全省共发生SARS病例1511例,死亡57例,累计发病率1.98/10万。全省21个市中有15个市报告病例,病例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中广州市占86.04%。发病以医务人员为主,占22.90%;病例主要集中在20~39岁,占50.95%;出现明显的医院或家庭聚集性。采取预防控制的策略及效果:加强党政的正确领导,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等组织策略;加强技术指导,重视疫情监测报告,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早发现和就地隔离治疗病人、小范围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强调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增强体质),加强调查研究和科研攻关,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等技术策略。预防控制策略实施后,全省日均发病数从2月份的25.6例下降到5月份的0.3例;医务人员所占比例由1月及以前的30.8%下降到5月份未有医务人员感染;未出现住宅小区或学校聚集性暴发的情况。结论 广东省首次出现SARS暴发流行,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织和技术策略后,广东省SARS疫情初步得到有效控制。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是做好SARS防治工作强有力的保证。加强SARS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重视疫情监测报告,切实落实有效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尤其是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是防制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广州市医务人员传染性生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的基本特征,探讨流行因素,评价防制措施,为医疗卫生单位开展SARS收治及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医务人员SARS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定性生研究方法对医院SARS流行影响因素、预防控制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广州市医务人员首例SARS患发病时间为2003年1月13日,截止5月5日共有29家医疗卫生单位报告医护人员发病280例,占全市总病例数的26.07%。医务人员发病高峰在2月上、中旬,共有167例,占医务人员发病总数的59.64%,呈明显聚集性。4月后病例为零星散发。病例主要集中在1月下旬前开始收治SARS患(对SARS尚缺乏认识的时期)的6家医院,占总病例数的73.2%(2c15/280)。调查180例医务人员SARS患中92.22%直接参与过SARS患的救治工作。采取定点收治患、加强医院病区通风、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的个人防护等综合措施后,2月下旬开始,医务人员的新发SARS病例明显减少。结论 控制SARS在医务人员中流行的关键措施是:(1)要对出现SARS症状的患高度警惕,及时诊断并隔离患;(2)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做好个人防护措施;(3)收治区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4)加强病区通风换气;(5)严格按照有关指引做好污染物、空气及环境的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全面构建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 ,反思了SARS后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略对山西省全面构建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做了系统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