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酒石酸布托啡诺组(B组)和低剂量右美托咪定与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用药组(DB组),每组35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法(0~10分)比较两组术后24、48 h患者的疼痛评分,记录各时间段患者Ramsay镇静评分、酒石酸布托啡诺消耗量、哌替啶肌肉注射次数及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均小于4分,且DB组患者术后24、48 h VAS评分均低于B组[(3.2±0.3)分比(3.8±0.4)分、(2.7±0.3)分比(3.2±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48 h 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组患者酒石酸布托啡诺消耗量、哌替啶肌肉注射次数均少于B组[(6.2±1.3)mg比(7.8±1.6)mg、(2.3±1.8)次比(5.3±2.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可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酒石酸布托啡诺的PCIA效果,并有助于减少酒石酸布托啡诺消耗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东莨菪碱对乳腺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及其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乳腺癌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东莨菪碱组(S组)和对照组(C组),S组采用东莨菪碱1.8 mg+丁丙诺啡0.6 mg+布比卡因300 mg C组用丁丙诺啡0.6 mg+布比卡因300 mg,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别于术后2 h、8 h、24 h、48 h各时点行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并对两组患者有效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1)两组患者镇痛镇静效果均满意,组间比较不同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各时点VAS评分S组低于C组(P<0.05),C组有效PCA按压次数多于S组(P<0.05).(2)S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东莨菪碱可提高乳腺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对术后恶心呕吐具有预防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时捷  马长星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1282-1283
目的:丁丙诺啡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新生儿的影响观察。方法:随机抽取10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其中实验组(A)500例,对照组(B)500例。实验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使用丁丙诺啡配伍小剂量氟哌利多、布比卡因。对照组不用。结果:两组比较镇痛效果,A组较B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生命体征均稳定,不良反应、初乳时间、乳量大小及新生儿每日睡眠时间、反应能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丁丙诺啡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有显著镇痛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适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纳布啡复合氢吗啡酮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3月本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纳布啡复合氢吗啡酮组(复合吗啡酮组)、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组(复合舒芬太尼组)各80例。两组均行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术后48 h内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药物配伍分别为N+H组给予纳布啡0.8 mg/kg+氢吗啡酮0.1 mg/kg, N+S组给予纳布啡0.8 mg/kg+舒芬太尼2.0μg/kg,均加生理盐水配置为100 ml混合液。记录两组术后48 h内静息时、活动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比例、托烷司琼用量、不良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观察术前、术后6 h、24 h应激指标[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复合吗啡酮组组术后6 h、12 h、24 h静息时、活动时VAS评分均低于复合舒芬太尼组,且术后48 h活动时VAS评分也低于复合舒芬太尼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5.7±2.0次)、有效按压(3.9±1.3次)、补救镇痛比例(6.3%...  相似文献   

5.
探讨丁丙诺啡用于术后镇痛时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表明 ,丁丙诺啡组VAS评分 ,BCS舒适评分 ,镇静程度记分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P <0 0 5 ) ,且副作用相对较少 ,而三组病人术后镇痛满意度基本相似 ,满意率均达 90 %以上。由于丁丙诺啡镇痛效果较强 ,副作用相对较少 ,在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上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硬膜外腔注入盐酸丁丙诺啡进行超前镇痛对于全子宫切除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全子宫切除患者于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成两组:Ⅰ组(n=30)于切皮前15 min硬膜外注射盐酸丁丙诺啡0.15 mg的8 mL生理盐水,Ⅱ组于手术切皮前15 min硬膜外注射8 mL生理盐水,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4 h、8 h、12 h VAS评分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丁丙诺啡进行超前镇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叶嘉梅 《现代医院》2008,8(8):21-22
目的观察丁丙诺啡不同组方用于术后硬膜外腔自控镇痛临床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硬外麻下行腹部手术病人40例,按镇痛液配方分为两组。Ⅰ组(丁布氟液,n=20例):丁丙诺啡0.75mg、氟哌啶5mg、0.5%布比卡因25ml加生理盐水100ml;Ⅱ组(丁布氟芬液,n=20例):Ⅰ组配方加芬太尼0.2mg。手术至关腹时将PCA泵连接硬膜外导管并注入负荷量后术后镇痛48~72h。观察两组复合液的镇痛效果(优、良、差)及副作用。结果术后首24h丁丙诺啡用量、PCA按压次数,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镇痛效果优:Ⅰ组14例(70%),Ⅱ组19例(9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良:Ⅰ组6例(30%),Ⅱ组1例(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均无差级病例。两组病人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和明显的呼吸抑制;个别有嗜睡、口干和头晕。结论丁丙诺啡复合氟哌啶、芬太尼多模式手术后硬膜外腔病人自控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自控镇痛镇痛效果及对产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择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2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联合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术后自控镇痛给予10mg布托啡诺,联合组胎儿娩出断脐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后自控镇痛给予右美托咪啶0.2μg/kg/h复合10mg布托啡诺,比较两组剖宫产术后不同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评分以及应激反应指标,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剖宫产术毕时两组VAS评分、Ramsay评分以及血清应激反应指标均无差异(P>0.05),术后12h、24h和48h联合组VAS评分(2.03±0.54分、1.60±0.46分、1.27±0.45分)低于对照组(2.32±0.62分、1.95±0.5分、1.62±0.49分),Ramsay评分(2.02±0.46分、2.12±0.58分、2.71±0.59分)高于对照组(1.98±0.43分、2.53±0.61分、2.96±0.57分),术后12h血清去甲肾上腺素(272.20±24.84 pg/...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社交焦虑状况并分析其与伤残接受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在该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交往焦虑量表(IAS)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IAS评分情况、总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社交焦虑现状,以伤残接受量表(ADS)、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患者的伤残接受度、应对方式状况,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社交焦虑、伤残接受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1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IAS评分平均为(43. 6±2. 9)分,其中低度焦虑者21例(16. 2%)、中度焦虑者82例(63. 1%)、高度焦虑者27例(20. 8%)。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月收入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I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1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ADS价值观范围的扩大、对伤残影响的包容、身体形态的从属性、从对比价值到固有价值的转变及总分分别为(21. 7±4. 1)分、(18. 9±2. 8)分、(12. 6±1. 9)分、(19. 1±3. 1)分、(73. 9±8. 5)分,SCSQ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分别为(16. 9±3. 5)分、(17. 2±3. 1)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社交焦虑与伤残接受度总分及各维度均呈负相关关系(P<0. 05),与患者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关系(P<0. 05),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关系(P<0. 05)。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伤残接受度总分及各维度与患者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关系(P<0. 05),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关系(P<0. 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且多为中、高度焦虑,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患者社交焦虑存在一定差异,并且患者的社交焦虑与伤残接受度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临床工作者应鼓励患者积极应对,提高伤残接受度,帮助其恢复社会交往,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吗啡前锯肌平面阻滞用于乳腺癌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惠东县人民医院2018年10月-2021年10月行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组和R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进行超声引导患侧前锯肌平面阻滞,M组注射加入吗啡5mg的0.375%罗哌卡因35mL,R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35mL。记录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记录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和运动疼痛VAS评分;记录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记录术后48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M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延长(P<0.05),M组患者术后12h静息和运动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患者静息和运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患者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延长(P<0.05),48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芬太尼补救镇痛使用例数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作为佐剂加入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能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阻滞持续时间,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减少镇痛药物使用,效果优于罗哌卡因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对烧伤整形患者术后自控镇痛临床效果。方法择期拟行烧伤整形手术患者66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22),术后接电子镇痛泵分别用芬太尼(A组),布托啡诺(B组)以及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C组)行自控静脉镇痛(PCA)。记录三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即刻及镇痛后1、8、24 h患者VAS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及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发生率。结果 B组在镇痛后1、8、24 h VAS评分和SS镇静评分均高于A组(p<0.05),而C组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的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烧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单纯使用芬太尼或布托啡诺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根据原因进行护理干预,以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方法选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23例,将其术后48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与年龄、麻醉方式、体重、气腹时间、术中低血压及术后镇痛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统计发现,年龄≤40岁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62.8%,〉40岁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37.2%;全麻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68.6%,硬外麻组为31.4%;体重超60kg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42.3%;气腹时间〉2h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58.4%,气腹时间2h之内者为41.6%;手术中低血压患者术后有较高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91.3%;术后镇痛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6.4%,无术后镇痛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3.6%。结论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与患者年龄、麻醉方式、体重、气腹时间、术中低血压及术后镇痛等因素显著相关。针对相关因素进行护理评估、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及舒适护理等可以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肺癌根治术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三组(n=30),Ⅰ组于关胸前3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mL,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进行PCIA(背景输注速率0.015μg·kg-1·h-1,PCA量0.025μg/kg,锁定时间10min);Ⅱ组于关胸前3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μg/kg,术后PCIA同Ⅰ组;Ⅲ组术后采用舒芬太尼混合右美托咪啶进行PCIA(舒芬太尼背景输注速率0.015μg·kg-·1h-1,右美托咪啶背景输注速率0.05μg·kg-·1h-1,舒芬太尼PCA量0.025μg/kg,右美托咪啶PCA量0.08μg/kg,锁定时间10min)。记录麻醉前和输注右美托咪啶1h痛阈和耐痛阈;记录术后24h、48h内舒芬太尼用量、PCA总按压次数;记录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瘙痒、心动过缓、低血压、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Ⅰ组比较,Ⅲ组术后24h、48h舒芬太尼用量、PCA总按压次数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和瘙痒发生率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术后24h、48h舒芬太尼用量、PCA总按压次数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和瘙痒发生率降低(P〈0.05);三组均未发生心动过缓、低血压、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结论右美托咪啶混合舒芬太尼用于肺癌根治术后PCIA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镇痛泵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中的止疼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子宫肌瘤患者1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和对照组(患者自觉疼痛时给予镇痛药物),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 h镇痛效果,舒适程度、镇静状态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84.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3.912,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程度评分和镇静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9.057、6.176,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663、-5.776,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387,P>0.05)。结论外周静脉镇痛泵能有效缓解子宫肌瘤介入手术术后疼痛症状,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地佐辛注射液用于小儿患者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小儿唇裂整复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于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注射药物。D组地佐辛注射液0.1mg/kg,C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FLACC评分、PAED评分、循环、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各时间点FLACC评分、PAED评分,D组明显低于C组(P0.01)。各时间点两组患儿均无过度镇静、心律失常发生。恶心、呕吐、瘙痒及低氧血症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注射液镇痛效果良好,起效快,作用时间长,能有效缓解小儿术后疼痛,减少苏醒期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很好用于小儿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联合帕瑞昔布钠多模式镇痛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行宫腹腔镜手术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均在腹腔镜各切口周围注射0.5%的罗哌卡因10ml,观察组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静注,对照组给予相同容量的0.9%氯化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1、4、12、24、48h疼痛程度;比较拔管即刻和拔管后5min躁动评分和拉姆齐镇静评分(Ramsay),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PC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拔管即刻和拔管后5min躁动评分(1.38±0.71分、0.74±0.48分)低于对照组(1.94±0.77分、1.43±0.45分)、镇静评分(1.86±0.55分、2.65±0.72分)高于对照组(1.55±0.58分、2.14±0.64分)。术后PCA按压次数(2.75±1.48次)低于对照组(5.39±1.58次)(均P<0.05),两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切口水肿、感染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3%、21.4%)无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帕瑞昔布钠多模式镇痛可有效减轻宫腹腔术后患者的疼痛状态,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于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收治并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4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47例;年龄18~65岁,平均(44.03±10.97)岁;体重指数(BMI)<35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D组,31例)于术毕清醒拔除喉罩后给予右美托咪定2 μg/kg滴鼻,对照组(C组,33例)于术毕清醒拔除喉罩后给予等容量0.9%等渗盐水滴鼻。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术中情况;记录术后2、8、12、24 h静息和运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的例数以及初次补救镇痛的间隔时间;记录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及严重程度;记录24 h内最满意镇痛且最轻呕吐(satisfactory analgesia with minimal emesis,SAME)的达标比例;记录术后24 h内严重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循环不稳、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C组比较,D组2、8 h静息和运动VAS评分及12 h运动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补救镇痛的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初次补救镇痛的间隔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C组比较,D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降低(P<0.05)。D组SAME达标率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心动过缓、呼吸抑制(SPO2低于95%)、循环不稳(需要药物干预)、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右美托咪定2 μg/kg滴鼻能在不辅助其他术后镇痛药的情况下,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延长初次补救镇痛的间隔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式的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725例下腹部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情况,其中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352例(PCIA组),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373例(PCE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PCEA组术后12、24h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和镇静评分均低于PCIA组(P<0.05);呕吐发生率低于PCIA组[6.4%(24/373)比9.9% (35/352)],皮肤瘙痒、感觉异常发生率高于PCIA组[4.8%(18/373)比2.6%( 9/352),3.2%( 12/373)比0](P<0.05);老年患者自述疼痛率低于中、青年患者(P<0.05)。结论PCEA效果优于PCIA,感觉异常主要在PCEA,呕吐以PCIA居多,老年患者的自述疼痛率低于中、青年患者,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采取最合适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