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同学习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自设2型糖尿病患者学习计划,应用该计划对30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教育前(P<0.01),教育后患者测量血糖的技能掌握情况优于教育前(P<0.01),注射胰岛素技能掌握情况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同学习计划由患者参与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增加了患者的学习主动性,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2.
持续性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持续性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3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持续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住院教育,院外持续健康教育(电话回访与咨询、社区强化教育)。分别测试持续健康教育前及教育1年后患者糖尿病知识的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和代谢指标情况。结果持续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管理技能和糖代谢的各项指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糖代谢指标的控制,对维持糖尿病长期稳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培训基层糖尿病教育者的效果。[方法]成立糖尿病工作小组,采用集中理论授课、播放视频等形式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基层医务人员糖尿病专科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及病人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培训后基层医务人员糖尿病专科知识和技能较培训前提高(P0.01),病人各项生化指标有所改善(P0.05)。[结论]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培训基层医务人员能有效提高其专科知识水平和技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高压氧患者运动想象知识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在高压氧治疗中行运动想象疗法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运动想象内容指导、不良情绪的护理和运动想象时间掌握的指导。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运动想象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运动想象知识掌握情况优于教育前,教育前后比较,χ2=9.017,P=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运动想象知识,从而提高高压氧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目的 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俱乐部模式并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选择全程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俱乐部活动的患者143例,在糖尿病俱乐部接受20次糖尿病知识培训及7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前后,运用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及血糖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教育前糖尿病知识问卷及格率为47.6%,教育后及格率为92.3%,P<0.001;自我管理能力在教育后显著高于教育前,P<0.001;SCL-90症状自评量表教育前后无显著差异;医学应对方式量表中"解决问题"因子显著增高;教育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显著降低.结论 糖尿病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帮助患者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疾病应对能力及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神经病变防治知识掌握情况,为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诊治的53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糖尿病神经病变防治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糖尿病患者发病前后对糖尿病神经病变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有差别,发病后知识掌握情况有所提高,但与期望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患者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发病后显著提高,而涉及较深层次健康问题掌握程度还不够。结论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基础信息。加强糖尿病神经病变知识教育的措施,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最大程度的获得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认识到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的危害,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对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关爱俱乐部模式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于2007年5月成立关爱俱乐部,对81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建立档案,开展形式多样的个体化、连续化健康教育,提供咨询服务.通过问卷调查,比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入会前后对疾病相关知识、康复运动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会员人会后对疾病相关知识和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1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给予普通门诊知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遵医行为.结果:两组干预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循环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形式(Problem Injection Outcome,PIO)用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择T2DM合并NAFLD的患者2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试验组在常规随访的同时,应用PDCA循环结合PIO形式进行随访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随访模式管理。结果随访3个月、6个月后,糖尿病及脂肪肝知识的掌握情况、糖尿病自护行为评分、生化指标进行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结合PIO形式随访管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互动模式,能改善T2DM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其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虚拟学组在糖尿病疗养员认知和行为改变的效果研究.方法 将216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疗养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糖尿病虚拟小组健康教育,并对两组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评价、血糖代谢监测指标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相比较,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评价、血糖代谢监测指标及生活质量等项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糖尿病虚拟小组宣教可有效提高疗养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程序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156例在本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一般卫生宣教。干预2个月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生化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改善程度和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运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运用护理程序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自我护理能力,从而较好地控制病程进展,提高疾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12.
298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了对298例糖尿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建立了多科人员协作的健康教育组织,主要采用小组教育和个体化教育两种形式,结合热线电话咨询、网络交流、电话或家庭访问等进行健康教育。采用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了解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和心理测评,并监测各项代谢指标。结果显示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明显提高,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心理问题有明显改善。认为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水平、控制代谢指标、消除心理应激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质圈管理在非专科住院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质圈小组,确立"提高非专科住院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为活动课题,对118例非专科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前后对照研究,分别于入院当日、出院当日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干预前后患者对糖尿病饮食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品质圈管理实施后非专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对饮食知识知晓率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质圈管理能有效提高非专科住院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糖尿病知识健康教育,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血糖达标率、糖尿病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率、糖尿病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下降,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血糖达标率、患者糖尿病知识及技能掌握率、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酮体转阴时间、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情况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酮体转阴时间和住院天数缩短及治疗费用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治疗费用支出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572-557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初次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心理状况及血糖控制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30例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接受护士的健康教育。结果前后数据对比知识掌握方面评分P〈0.05、血糖指标变化P〈0.05、遵医行为改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知识认知程度,有助于调节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对控制血糖是个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路径组按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血糖控制效果。结果路径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按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和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首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照顾者的影响。方法对63例首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63名照顾者在干预前采用汉密顿焦虑评分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相关疾病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了解照顾者心理状况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然后给予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照顾者心理状况及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照顾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照顾者在疾病知识、留取24h尿铜方法、药物治疗知识、饮食知识、安全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照顾者焦虑发生率与焦虑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照顾者焦虑发生率及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首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照顾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水平,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从而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某社区140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对比教育前后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饮食及行为、健康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各项指标与教育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基于手机的互动管理模式在糖尿病俱乐部教育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德清县人民医院举办的糖尿病俱乐部中选取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短信或电话互动式管理教育、常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实验室检查[如空腹血糖浓度(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h血糖浓度(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糖化血红蛋白浓度(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等]结果。结果经过6个月干预后,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BG、PBG、HbA1c检测结果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糖尿病俱乐部教育中应用手机互动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