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长茎突一例     
患者、男性,23岁。在焦片距100厘米所摄头颅后前位片及右侧位片上,见两侧茎突显示于上颌窦外侧壁与下颌骨升支间隙中,长6.4厘米,粗大的茎突远端与下颌骨体部重叠。侧位片见两侧粗大及过长的茎突由双侧颞颌关节后方伸向下颌角,形如蚯蚓,左侧长6.5厘米,右侧长6.3厘米。X线片上发现长茎突后,我们对病人进行了临床检查。在两侧扁桃体窝部可触及到柱状骨性突起。患者平时局部无任何  相似文献   

2.
马连骏  杨宏彬  朱文玲  张军 《四川医学》2012,33(8):1469-1470
目的通过比较X线数字融合断层技术与普通DR摄影检查技术、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颞骨茎突测量的准确程度,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数字X线机和多层螺旋CT分别进行普通DR摄片、数字融合断层摄影和CT扫描检查24例茎突综合征患者。在各自的后处理工作站上重建调整检查图像,测量三种检查方法下同一个体茎突正侧位长度和角度。结果数据显示,数字X线断层与CT三维重建在茎突正位上测得的长度、内倾角和侧位上测得的前倾角,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侧位断层图像上测量茎突的长度明显小于CT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普通DR摄影检查茎突所得各个数值与CT三维重建所测量数值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测量茎突基本上可达到CT测量的标准而且该技术操作简单,辐射量小,相对经济,应成为茎突综合征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X数字断层技术测量茎突长度应以正位为准。  相似文献   

3.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显示颞骨茎突的方法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娟 《吉林医学》2011,(34):7308-7309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显示颞骨茎突的方法及在茎突过长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15例,所有病例均做X线数字断层融合检查,其中有7例做了三维CT重建检查。结果:有11例患者茎突过长超过2.5 cm,有4例患者茎突长度在正常范围。结论: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能直观显示颞骨茎突,较平片具有明显的优势,方法易掌握,较CT费用低廉,在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茎突过长症候群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随着茎突外科手术切除的开展,茎突的 X 线检查也随之增多起来。通过经X 线检查了解有关茎突的长度、粗细、形态、生长方向及弯曲程度和倾斜角度等情况,对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都十分重要。但由于茎突本身解剖位置和结构的特点,普通平片投照时,头部角度不易掌握,往往易与上颌窦壁、下颌升支、牙齿及颈椎等相重迭,因而不能清楚显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根据临床的需要,采用国产400毫安和200毫安 X 线机直线断层摄影检查茎突,取得满意结果。1980年用于62例病人的检查,53例显示满意,5例欠佳,另外4例因机器故障所致。除去机器故障4例外茎突显示满意者达91.4%(53/58)  相似文献   

5.
茎突综合征是指茎突过长或舌骨韧带骨化引起的临床症状,有咽喉痛、吞咽痛、咽喉异物感、颈部转头不适或有耳痛、肩背疼痛等综合症状。以往靠X线摄片作为辅助检查诊断。但因投照模糊不清,茎突难以辨认。应用CT扫描,茎突显示非常清晰。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例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X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茎突综合征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疑似茎突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扫描,评价X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于茎突综合征诊断状况。结果: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茎突的解剖结构,确诊骨折茎突过长23例,其中8例走形不连续。结论:X线断层融合技术对茎突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X线平片及CT检查的重要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 X 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茎突综合征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疑似茎突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 X 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扫描,评价 X 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于茎突综合征诊断状况。结果: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茎突的解剖结构,确诊骨折茎突过长23例,其中8例走形不连续。结论:X 线断层融合技术对茎突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X 线平片及 CT 检查的重要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8.
茎突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茎突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9例茎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茎突综合征患者经临床症状、口咽部触诊、影像学检查(茎突正侧位片、CT三维成像)确诊后,均行茎突截短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其中治愈13例(68.4%),显效4例(21.1%),无效2例(10.5%),总有效率为89.5%。结论:茎突综合征的诊断明确后,经口咽径路行茎突截断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茎突综合征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卫生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确诊的40例茎突综合征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X线检查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茎突综合征的检出率、临床符合率以及对相关参数(茎突长度、茎突内倾斜角、茎突前倾斜角)测...  相似文献   

10.
100例茎突过长综合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茎突过长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茎突过长综合征100例,男32例,女68例。根据病史,临床症状、检查方法、茎突长短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中误诊为慢性咽炎78例,误诊为咽部异感症8例,误诊率86%,茎突最短27mm,最长56mm,平均长34mm。结论:本病易误诊,通过咽部触诊,X线摄片可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1.
茎突为颞骨的一部分,位于茎突乳孔的前方.茎突的走行方向自上而下,向前内方倾斜,自根部向尖端逐渐变细,双侧茎突可不对称.茎突的正常长度为2.5 cm~3 cm.茎突过长会引起咽喉部不适,异物感,耳痛,头痛等茎突过长综合征.为对比观察准确诊断茎突过长,我们在摇控胃肠机下茎突三位一片点片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此方法探讨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小丽 《中外医疗》2012,31(7):188-189
目的探讨三维重组技术在茎突综合征多层CT检查中的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例拟诊茎突综合征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利用多平面重组技术测量双侧茎突的长度、方位,利用容积再现技术评价茎突的形态。结果 20例患者40侧茎突中,11侧茎突长度〈2.8cm,29侧茎突长度为2.8~7.2cm(其中22侧长度〉3cm)。22侧茎突内偏斜〉25°,3侧茎突前偏斜〉25°,分节型茎突8侧,末端弯曲3侧,颈动脉受压5侧。结论多层CT容积再现技术可清晰观察茎突的全貌,多平面重组技术对其长度、方位的测量可靠,茎突与周围结构关系显示直观,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茎突为颞骨的一部分 ,位于茎突乳孔的前方。茎突的走行方向自上而下 ,向前内方倾斜 ,自根部向尖端逐渐变细 ,双侧茎突可不对称。茎突的正常长度为 2 .5 cm~ 3cm。茎突过长会引起咽喉部不适 ,异物感 ,耳痛 ,头痛等茎突过长综合征。为对比观察准确诊断茎突过长 ,我们在摇控胃肠机下茎突三位一片点片方法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此方法探讨如下 ,供同行们参考。1 茎突正位投照方法患者仰卧在诊断床上 ,头部枕于特制 (泡沫塑料 13°角度盒 )角度盒斜面上 ,下颌内收 ,使听鼻线与角度盒斜面垂直。中心线对准鼻尖。嘱患者尽量张口 ,然后在监视器下…  相似文献   

14.
茎突过长综合征亦称Eagle综合征,是由于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触及邻近的主要血管及神经所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头颈痛等症候群.该综合征表现复杂,常被误诊误治.近年来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往往通过X线平片和冠状位CT检查,但由于茎突位于颅底深处的软组织中,周围骨质重叠和投照角度的限制,常难以显示茎突全长和确切的倾斜程度,临床诊断成功率低,导致部分患者无法得到确诊.  相似文献   

15.
巨大茎突1例     
病人,男,35岁。因左侧咽痛12年,左茎突部分切除术后5年入院。病人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咽部疼痛、异物感,呈缓慢进行性加重,以张口转颈时明显并伴左侧头痛、耳痛,呈发作性。曾在外院以慢性扁桃体炎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及以慢性咽炎治疗,效果不佳。5年前在我院行茎突侧位片检查显示:左侧茎突长约8.0cm,较粗有分节。以茎突综合征行左茎突部分切除术,当时切  相似文献   

16.
茎突的CT扫描方法李宁富田顺典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CT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位的疾病检查。以往茎突过长或位置异常的诊断,主要靠咽部指诊和X线平片确定。后者因投照角度难以掌握,又加重叠之弊,常难以取得满意效果,也不便测量。近来,我们根据茎突的解剖特点...  相似文献   

17.
例1男,31岁,持续咽痛不适1年,在外院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术后症状复发,多次复诊检查,诊断为慢性咽炎,治疗3月无效。检查见咽部正常,双侧扁桃体已切除,用手指触诊,左侧扁桃体窝有坚硬条状物,经X线茎突摄片检查,左侧茎突长约8cm,...  相似文献   

18.
茎突综合征国外于1872年即有报告,国内较为少见。我科于1991年诊治2例,报告如下: 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7岁、51岁。病变均发生在左侧,检查时于左侧扁桃体窝内均触及硬条物。茎突正位片例1显示左侧茎突较右侧长1.5cm,例2左侧茎突较右侧长3cm。例1曾因急性咽炎入院,经用抗菌药物治疗好转出院,不久又感咽部不适,再次来院就诊,以茎突综合征收入院。例2因咽部反复疼痛二年余以慢性扁桃体炎收  相似文献   

19.
颞骨的茎突细小,一般很少受到重视,但其在临床上仍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关我国正常成人茎突的X线资料缺如,对茎突症状群X线检查的意义也缺乏评价。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正常成人茎突的X线资料,并结合茎突症状群典型病例,探讨X线检查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牙片机采用经咽侧位法显示颞骨茎突影像的方法.方法 取 10 例成年人头颅骨标本统计乙状切迹中点与对侧茎突鞘部连线水平向枕侧侧斜的角度,根据髁状突经咽侧投照方法并结合此角度对20例茎突综合征患者进行摄片.结果 所有摄片均能清晰显示颞骨茎突影像.结论 牙片机茎突经咽侧位投照法摄影成功率高、影像清晰、放大率小、操作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