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陈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方法:96例急胃脘痛患者,根据入院治疗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二陈汤随证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奥美拉唑与胶体果胶铋联合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加减联合针刺的治疗治疗方式,对于不同证型的胃脘痛患者均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该治疗方式安全性较高,对于患者其他脏器的伤害较小,值得进一步推广、完善。  相似文献   

2.
2010年以来,笔者用柴平汤加减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朱宏明  贾振杰 《陕西中医》2013,34(7):817-818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四君子汤加减对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有理想疗效,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陈香胃片治疗气滞型胃脘痛疗效。方法:治疗组191例用复方陈香胃片,对照组109例用胃必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9%,对照组总有效率88.0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陈香胃片治疗气滞型胃脘痛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胃脘痛为临床常见病症,是上腹痞胀、泛酸、嘈杂等证的统称,包括西医所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等病。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元气又非胃气不能滋之,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则疾病由所生,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调理脾胃甚为重  相似文献   

6.
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疏利肝胆、通达表里而设。笔者近年临证应用小柴胡汤治疗胃脘痛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雨波 《国医论坛》2003,18(5):20-20
笔者自 1 992年 5月~ 2 0 0 3年 1月 ,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胃脘痛 1 2 4例 ,获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 2 4例中 ,男 89例 ,女 35例 ;年龄最大 71岁 ,最小 1 6岁 ,平均 41 .5岁 ;病程最长 2 7年 ,最短8个月 ,平均 4.7年 ;慢性浅表性胃炎 71例 ,萎缩性胃炎 7例 ,十二指肠溃疡 1 8例 ,胃溃疡 2 3例 ,胃粘膜脱垂 4例 ,胃癌 1例。2 治疗方法温胆汤加减方药物组成 :云苓 30 g,半夏 1 2 g,陈皮 1 2 g,枳实 1 2 g,竹茹 6g,炒苡仁 30 g。加减 :伴有腹胀者加厚朴花 1 2 g,八月札 1 2 g;泛酸者加川贝 1 2 g,乌贼骨 1 2 g;疼痛剧烈者加…  相似文献   

8.
侯梅荣 《四川中医》2002,20(7):45-45
对50例胃脘痛病人采用六味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50例中,治愈2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认为胃脘痛在病因上虽有不同,但在发病原理上却有共同之处,即所谓“不通则痛”,治疗以和胃理气止前为主体法,对肝气儿子胃之脘痛,以肝郁化热者最为相宜,对其它不同证型,为本方为基础灵活加减,亦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龚宁 《中国中医急症》2001,10(4):235-235
笔者近年运用《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胃脘痛40例,收到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67岁;胃、十二指肠溃疡1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例,胃粘膜脱垂2例;病程最长21年,最短2个月,其中以寒热相杂证病程最长,脾胃虚寒证、肝胃郁热证次之,肝胃气滞证最短;胃脘疼痛拒按11例、喜按29例;情志不遂、精神刺激加剧27例,遇寒加剧13例。2治疗方法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5g,半夏6g,黄芩12g,木香9g,香附12g,白芍9g,郁金12g,百合9g…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2002年8月~2003年8月采用百合汤加减治疗气痛热痛之胃脘痛53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自拟宜胃止痛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3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94例慢性胃脘痛患者随机均分2组,各47例,对照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内服本科自拟宜胃止痛汤治疗,各治疗2个疗程,对2组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随访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为76.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近期疗效为治愈、好转的患者进行至少6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6.98%,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 (P <0.05).结论 自拟宜胃止痛汤加减治疗胃脘痛近期疗效显著,同时能够降低患者远期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年来运用《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胃脘痛 40例 ,收到较好的疗效。一般资料本组男性 2 3例 ,女性 1 7例 ;年龄最小 1 4岁 ,最大 67岁 ;胃、十二指肠溃疡 1 7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 2 0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1例 ,胃黏膜脱垂 2例 ;病程最长 2 1年 ,最短 2个月 ;其中以寒热相杂证病程最长 ,脾胃虚寒证、肝胃郁热证次之 ,肝胃气滞证最短 ;胃脘疼痛拒按 1 1例、喜按 2 9例 ;情志不遂、遇精神刺激后加剧 2 7例 ,遇寒加剧 1 3例。治疗方法基本方 :柴胡 1 5g,半夏 6g,黄芩 1 2 g,木香 9g,香附 1 2 g,白芍 9g,郁金 1 2 g,百合 9g。1肝胃气滞 :症…  相似文献   

13.
浅表性胃炎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其主要症状为胃脘疼痛,腹胀嗳气,泛吐酸水,或苦水,清甜水,饥时嘈(口杂),食欲不振等。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笔者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32例,疗效甚佳。 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21至40岁22例,41至60岁8例,61至70岁2例。主症:脘痛29例,脘胀21例,泛吐酸水15例,嗳气12例,恶心呕吐7例。 2 治疗方法主方:黄芩10g,黄连6g,制陈皮6g,姜半夏6g,党参10g,焦白术8g,茯苓8g,甘草3g。嗳气吐酸加竹茹2枚,厚朴6g;苦水多者加大黄6g;清水、甜水多者加生姜5g,红枣6枚;胃脘痛者加木香6g。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笔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经66例30天疗程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6例病案中,门诊病人46例,住院病人20例;男性38例,女性28例;30~50岁41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22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个月。经胃镜及钡透诊断为浅表性胃炎  相似文献   

15.
李晓慧 《陕西中医》2003,24(6):562-562
1 热痛案 张某 ,男 ,48岁。 1 997年 5月 1 2日初诊。患者素有胃脘疼痛 ,诊时自诉胃脘部拘急疼痛 ,有烧灼感 ,不能进食 ,并伴有脘腹胀满 ,口干口苦 ,大便数日未行 ,舌红、苔黄 ,脉稍数。触其胃脘部疼痛 ,有抵抗感。辨证属胃脘热痛 ,拟基本方法去干姜加生大黄 6 g。处方 :黄芩  相似文献   

16.
卢永兵 《中医研究》1995,8(5):34-35
本文用自拟安胃散治疗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具有改善胃粘膜循环作用,从而促进炎症吸收、溃疡修复。  相似文献   

17.
胡有仁  李爱巧 《中成药》1993,15(1):28-28
本文报道应用和胃散治疗126例胃脘痛患者,并秀胃铋治110例作对照组,随机分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且未发现有毒副反应,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病证,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均可出现此证。笔者自1972年以来,以自拟“胃复散”治疗胃脘痛127例,其中消化性溃疡88例,急慢性胃炎36例,胃神经官能  相似文献   

19.
20.
谢素芝 《河北中医》2004,26(12):904-904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的常见病症。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多属本病范畴。1994—2003年,笔者采用平胃二陈汤加减治疗胃痛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