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进一步挖掘经典著作中针灸治疗疾病的学术思想,指导临床的针灸应用,该文从病因病机、针灸治疗原则、针具选择、不同刺法、取穴规律及针灸禁忌等方面重点对《针灸甲乙经》全卷中咳逆上气的治疗思路进行浅析与探讨。认为《针灸甲乙经》中多种疾病均涉及咳逆上气,其针刺工具、针刺方法,不拘一端,取穴有一定规律,对今天针灸临床治疗咳逆上气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针灸甲乙经》治疗便秘的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学习、文献整理、文献分析的方法以黄龙祥校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黄帝针灸甲乙经》(新校本)为蓝本进行研究。结果:《针灸甲乙经》对便秘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均有整体的论述。结论:《针灸甲乙经》对便秘及各种胃肠道疾病的研究有着较高的学术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甲乙经》全称《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本书内容主要取材于《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主要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理,腧穴、针灸法及各类疾病的针灸取穴等,是对晋代以前针灸疗法进行的系统归纳整理。 针灸处方是《甲乙经》一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据统计,《甲乙经》是从7~12卷,以近一半的篇幅记述了200多种病症的500多个针灸处方,在这500多个针灸处方中,不仅有大量的单方,如“喉痹、天鼎主之”等,而且还载录了不少具有配方思想  相似文献   

4.
对《针灸甲乙经》中有关肾风的病因、病理、症状表现、预后判断及治疗方面的论述进行了研究,系统总结、整理和归纳了《针灸甲乙经》诊治肾风的规律及特色,以期指导肾风的针灸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5.
火针疗法是将针体烧红,然后刺入人体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祛除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火针疗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为"燔针",张仲景称为"温针"、"烧针",晋《针灸甲乙经》强调了火针的适应症及体质因素,唐《千金方》记载了火针能治疗热证,宋《针灸资生经》开创了火针记载医案的先例,明《针灸聚英》从针具选材、加热方法、刺法、针刺深度、适应症等进行了深入论述,标志火针疗法的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推拿又称按摩,按跷。是运用推拿手法刺激患者体表的部位或穴位进行治疗的一种疗法。远在二千余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按摩在医疗中被广泛应用。战国时民间医生扁鹊运用按摩针灸成功的抢救了尸厥患者。到了明代按摩在小儿疾病方面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小儿推拿书籍如“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方  相似文献   

7.
针灸学是中医学中率先走出国门、传播世界的一门中医学科。对“针灸”一词的翻译,可以追溯到17世纪。《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中大部分内容来自《灵枢》、《难经》、《针灸甲乙经》等古代针灸文献。中医院校对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在古典文献的掌握上的最低要求是掌握《灵枢·经脉》篇的经脉循行原文。  相似文献   

8.
对广西中医学院《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拿手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动手能力的强与否直接反映出《推拿手法学》教学质量的好与坏。从客观上讲,既往和目前我校学生在该课程结束后推拿手法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临床要求略显不足,针对这一事实,和为了配合《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诸环节的改革研究,笔者对本校《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现状加以分析,并简要提出几点应对策略以供参考。1总体课时不足与课时分配不合理我校历届针灸推拿本科、中医医疗本科等专业《推拿手法学》的课时总数为40学时左右。例如,2002级针灸推拿本科专业《推拿手法学》的课时总数为40学时,其中理论24…  相似文献   

9.
《推拿手法学》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西中医学院采用《推拿手法学》网络课程教学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004级针灸推拿本科班72名学生应用《推拿手法学》网络课程教学,并与未开展网络课程教学的2003级针灸推拿本科班70名学生作比较,对比二者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手法考核成绩。[结果]2003级针灸推拿本科班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手法考核成绩低于2004级针灸推拿本科班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手法考核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学》网络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手法特点,同时对理论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灸甲乙经》全书共12卷,128篇,由魏晋时期皇甫谧所著,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刺络疗法在书中多有描述,如《针灸甲乙经·卷之六·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大论第六》(以下均简称《卷之*·****第*》)说:“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去其血。”笔者通过仔细研读,对书中刺络疗法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施术部位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总结该书对刺络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灸与推拿疗法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本文从经脉循行方向的相关性、温通效应的相关性、部位穴位的相关性、针灸推拿互补的相关性等四个方面,简述了二者之间手法补泻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查阅相关文献,从面瘫、偏头痛、面肌痉挛、膝骨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颈性高血压、原发性失眠、变应性鼻炎、中风后遗症、乳腺增生、原发性痛经等方面对多针浅刺法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将多针浅刺法更多地运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扩大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范围,从而扩大《针灸甲乙经》等典籍中针刺手法的现代应用。  相似文献   

13.
叶武汉 《当代医学》2013,(13):76-77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手法结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2012年10月门诊8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后者主要进行辨证取穴针刺疗法,观察组在行针刺疗法基础之上配合推拿手法。结果按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32/4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与推拿相结合,治疗颈椎病效果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4.
参考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和针灸经典著作《针灸甲乙经》中的相关内容,从腧穴、疗法、针灸禁忌、学术价值四方面对已发表的武威汉代医简中的针灸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文献表明,武威汉代医简中既有与现在同名不同定位的“足三里”,又有《黄帝内经》中未明确记载的“水泉”穴等,且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选穴精准,配伍得当,针刺深度及顺序明确,针灸禁忌详细,首次将每一个穴位留针时间具体化,不仅突出了古丝绸之路的地方特色,更体现了汉代河西地区针灸发展现状,丰富了汉代前后的针灸医学典籍,为武威汉代医简针灸医学的挖掘和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针灸甲乙经》及其相关文献的深入研究探析,从针灸经络腧穴、针灸刺灸、针灸临床处方治疗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其在中医针灸史上的成就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内经》首次提到"燔针""焠刺",晋代《小品方》最早记载了火针的名称,以后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逐步完善,历经数千年,发展成为现代针灸治疗中独特的疗法之一。火针的作用机理在于用温热刺激穴位或部位来鼓舞正气,调节脏腑,激发经气,从而达到针和灸的双重治疗作用。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宋代《针灸资生经》首次以医案的形式记载火针疗法在内科疾病的应用,笔者将对《针灸资生经》关于火针疗法内容作一浅析,为当今火针治疗内科疾病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整理《针灸甲乙经》中主治妇科疾病的条文,分析其治疗妇科疾病的选穴规律.方法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出版《针灸甲乙经》为底本,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统计妇科疾病条文中的病种、经络、选穴等,结合中医理论分析《针灸甲乙经》中妇科疾病的取穴规律.结果 《针灸甲乙经·卷第十二·妇人杂病第十》论治妇科疾病原文共计49条,论述妇科疾病35种,选穴48个,经脉以足厥阴肝经、任脉、足阳明胃经为主,选穴部位集中在腹部和下肢,并以五输穴、募穴等特定穴多见.结论 《针灸甲乙经》治疗妇科疾病取穴规律是以单穴为主,重视足经;重视任脉,善用腹部近治法;重视特定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针灸推拿实验教学的创新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针灸推拿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使针灸推拿的操作练习客观化。方法应用微型传感技术,采集针刺、推拿手法的各种物理信号,经计算机信息化处理,量化手法参数。结果学生的针灸推拿练习达到可视化,满足了针灸推拿教学实验的需要,创新性解决了针灸推拿教学中缺乏量化指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皇甫谧是针灸发展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也是魏晋时代的著名学者和教育家,文史医历诸方面造诣精深,撰著宏富,见重于世。皇甫谧中年后在“病风加苦聋”的困境中,钻研医学,根据《针经》、《素问》、《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论著,总结了魏晋以前针灸学的成就,“使事类相从”,“论其精要”,著成千百年来造福于人类的医学巨著《针灸甲乙经》。本书久经实践检验,至今仍然是针灸临床、科研、教学的指南。 我们在探索《腧穴学》教学法改革的过程中,从《针灸甲乙经》对经穴“头身分部,四肢分经”的编排法得到启发;尤其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肥胖人口逐渐增加,其中大多数是由于营养过剩所引起的单纯肥胖.而肥胖可以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所以减肥成为时尚的话题.而针灸推拿在治疗单纯性肥胖方面已经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机理研究方面针灸领先于推拿,已经在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对内分泌调节、对物质代谢、基于受体学说的减肥机理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而推拿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还不深入.本文对近年针灸和推拿减肥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