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手术,由于手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腹部子宫切除术;一种是阴道内子宫切除术。腹部子宫切除术在无菌技术改进以后及抗菌素问世以来,在临床上应用得很广泛,效果也很好。阴道内子宫切除术是1813年兰根贝克(Langenbeck)氏第一次作成功的手术,在过去应用得较多,因为在无菌技术不好的条件下及抗菌素问世以前,虽然手术野的暴露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手术后发病率较低,所以曾经风行一时。目前在国内某些医院也多进行这种手术。阴道内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过去,行阴道内子宫切除术,常规用硬膜外麻醉,因此,病人必须禁食,术中必须输液(一般常规还给输血),术后必须保留尿管。因硬膜外麻醉肛门括约肌放松,术中大便易排出,故术前必须清洁灌肠,病人比较痛苦。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居妇科肿瘤之首位,黏膜下肌瘤占全部子宫肌瘤的10%~20%,对该病手术方式可采用经阴道内切除的方法,但对蒂深或蒂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往往需经腹部切除子宫。对我们这样偏远的,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就诊的患者往往不接受开腹手术,以至耽误治疗,造成严重贫血。对此在工作中总结出一种经阴道套圈结扎切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经阴道内全子宫切除1500例,它是创新设计的一种新术式,具有创伤小,腹部无疤痕,不易肠粘连等优点。它采用液压分离、梨形切口、4种简化缝扎,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进腹、出宫快,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保留阴道内宫颈筋膜全子宫切除术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阴道内宫颈筋膜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意义。方法在全子宫切除术中,将宫颈管从宫颈筋膜下完整分离,环形切断阴道内宫颈筋膜,不伤及阴道穹窿。结果保留阴道内宫颈筋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尿频尿急,排尿终末下腹坠胀不适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术后阴道盆底结构完整,盆腔内保留一3cm×2cm×1cm实体宫颈,阴道内可见宫颈盲端。结论保留阴道内宫颈筋膜全子宫切除术,不破坏阴道内完整结构,保留盆底组织的完整性,不损伤子宫周边器官,术后膀胱机能障碍发生率低,对术后夫妻性生活质量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子宫脱垂是我省农村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地影响着妇女的健康和劳动生产。目前关于它的治疗方法虽多,但是简单可靠、便于农村开展的治疗方法不多。为了摸索在农村开展子宫脱垂手术治疗的经验,我们于1978年3月—1978年6月,在贵州省开阳县卫生局、科技局的大力胁助下设立了简易病房。集中病人,进行以改良式阴道内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为主的治疗,手术前后配合中草药治疗病人81例,现小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硬膜外联合阴道内浸润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病人6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用硬膜外联合阴道内浸润麻醉.B组用硬膜外麻醉加骶麻。两组病人麻醉平面调节在T8-10之间。结果:A组麻醉用药量少.与B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结论:A组操作简单,盆底肌肉松驰完全,损伤小,更适用于子宫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 1982年~ 1996年采用阴道内电刀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 2 1例 ,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单、迅速 ,出血少。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年龄 35~ 5 8岁 ,绝经后 3例。肌瘤直径 <4cm 12例 ,≥ 4cm 9例。瘤蒂直径 >3cm 5例。1.2 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暴露宫颈(肌瘤蒂部直径 <2cm用阴式手术窥器 ,肌瘤蒂部直径 >3cm用阴道直角拉钩 ) ,擦净宫颈局部血液、粘液。试电刀 ,调节输出功率于 30~ 5 0W。组织钳牵拉肌瘤组织 ,将宫颈上唇向上拉开 ,电刀置于蒂部 ,通电切除蒂部的前半部 ,旋转 ,电切至全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子宫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全子宫切除手术指征。按照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的60例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治疗,B组的60例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要小于B组,且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60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3.1%;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降低主刀医生操作的难度、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病率低的特点。TL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脱入阴道内粘膜下肌瘤68例分别应用套圈法、拧除法、切除法进行治疗,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妇产科1998年10月至今,在门诊对脱入阴道内的子宫黏膜肌瘤患者应用微波凝固术成功地摘除了肌瘤。手术简单安全,出血少,不必住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五有关的几个问题 1.导管插入的深度:通常应限于颈管内,约为2厘米左右,过多的深入会有遮蔽影像、影响位置与形态、并易造成组织损伤等缺点。后者常为引起出血与造影剂进入血管的原因。 2.透视的重要性:除可以观察影像与选择摄影时机外,向可及时发现造影剂是否进入血流,对防止大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引起子宫异常出血的主要因素,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紊乱、阴道出血淋漓不尽及绝经后阴道出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药物治疗对其常常无效,以往主要以手术切除子宫及经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为主,由于创伤大使得很多患者无法接受,延误病情.近几年开展的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由于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受到许多患者及医生的青睐.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子宫切除术的概念子宫良性病变的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常见手术,良性病变的子宫切除术种类繁多,分类各异。一般而言,根据切除子宫的多少分,有全子宫切除和次全子宫切除;根据切除子宫的途径分,有经腹部、经阴道和腹腔镜等三种。根据切除子宫的多少,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有几个分类:  相似文献   

16.
2004年9月至2007年4月,我院用钳夹法治疗脱入阴道粘膜下肌瘤44例,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钳夹法治疗脱入阴道内的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疗效。方法用钳夹法摘除脱入阴道内的子宫黏膜下肌瘤。结果我院采用钳夹法治疗脱人阴道内的子宫粘膜下的肌瘤40例,效果满意,均未发生瘤蒂出血,宫壁损伤,感染等征象。结论此法对患者痛苦小、经济方便,值得推广,尤其适用基层。  相似文献   

18.
套圈法治疗脱入阴道内子宫粘膜下肌瘤34例涂秀英我们采用自行车气门芯做套圈(每个宽0.2cm~0.3cm)治疗脱入阴道内的子宫粘膜下肌瘤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34例病人,年龄21~46岁,均为单发带蒂子宫粘膜下肌瘤脱入阴道者。其中子宫体粘膜...  相似文献   

19.
刘淑文 《黑龙江医学》2005,29(7):497-498
目的保留子宫动脉行子宫切除术,可避免卵巢血供减少、卵巢早衰及盆腔解剖关系的改变,维持卵巢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选择2002-08~2004-12间100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第1组采用保留子宫动脉子宫切除术,第2组采用传统的切断子宫动脉、子宫切除术。观察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情况、远期临床症状及卵巢内分泌指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两组无差异,6个月后实验室FSH、LH、E2、P、T检测,盆腔粘连、卵巢功能不全症状等与术前相比,保留子宫动脉组无变化(P>0.05),而切断子宫动脉组FSH、LH均上升,E2、P均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T无变化,盆腔粘连、卵巢功能不全症状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保留子宫动脉行子宫切除术,不损伤子宫动脉及卵巢韧带,维持卵巢血供及功能,避免卵巢早衰,维持盆腔解剖关系,术后盆腔粘连少,以后发生宫颈癌不增加手术难度及输尿管损伤率。  相似文献   

20.
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常用的治疗手段,1961年日本品川信良氏首先创用腹膜外子宫切除术,1965年以来,在我国相继报道了此种术式的少数病例。为了推广与总结腹膜外子宫切除术的经验,寻求减轻术后疼痛与不适、切口美观及早日康复的术式,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于1986年11月举办了妇产科腹膜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