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行发热是指女性每到月经期,或者经行前、后,即出现以发热为主的症状,也称“经来发热”。少数患者则于经间期(排卵期)发热。发热时,一般体温多不太高,约在38℃左右。特点是,伴随月经周期每月均有发作,经前或经期发热者,经净后其热自退;经后或经间期发热者,三天左右其热也多能自退。若偶有一次经期发热,或经期外感发热者,均不作本病论。  相似文献   

2.
妇女每到月经来潮前,或行经期间,即出现大便溏泻,甚至清稀如水,一日数次的症状,月经过后便逐渐缓解,不治自愈。但在下次经潮时又复如是,呈周期性反复发作,这种病症就称为“经行泄泻”。有的肠炎患者,偶尔也可能在经期发生腹泻,但非每月必发,与月经周期无关,因而不属于本病。也有些慢性肠炎病人,平时就有腹泻,一到经期便加重,这种情况虽也不属于经行泄泻病,但在治疗上  相似文献   

3.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在颜面、前胸、肩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西医认为,痤疮的发生,是由于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加,刺激皮脂腺,致使皮质腺分泌增多,分泌物郁积在毛囊内不得排泄,遂形成状如圆锥形的小丘疹。丘疹顶端有黑色小点,称为“黑头粉刺”,挤压时可溢出豆腐渣样物质。当细菌感染时,引起毛囊发炎,可出现红肿浸润、化脓、痒痛,从而形成了“痤疮”。炎症消退后,常常留有凹陷性小瘢痕或小疙瘩。因为这种皮肤病多见于青春期的男女,因此,一般又称为“青春疙瘩”。  相似文献   

4.
女性每逢月经来潮前或值经期,即出现大便下血,月经过后便血也逐渐停止,每月如此,反复发作,这种情况就称为“经行便血”。也称“差经”或“错经”。这种症状可见于西医所说的“内膜异位症”。如果素有痔疾或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经期也可能偶有便血情况,但非每月必见,不具有周期性,因而不属于本病范畴。 经行便血最常见的证候类型是“胃肠郁热”证。形成胃肠郁热的原因,多与平日嗜食辛辣热物,或恣意饮酒,以致热邪久积有关。所以《叶氏竹林女科》说:“差经因食热物过多,积久而成。”从经络学说分析,胃与大肠都属于“阳明经”,而与子宫相  相似文献   

5.
某些妇女,每到月经期或经行前后,即出现以头痛为主的症状,称之为“经行头痛”,在西医则属于经前期紧张症的范畴。 经行头痛的特点是,有明显的周期性,经后则能自行缓解。其发病的主要机理。为气血不足,或精血亏损,值经行期间,由于经血下行,精  相似文献   

6.
腰是肾所处的部位,故中医称“腰为肾之府”。因此,腰痛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腰痛可表现在腰部一侧或两侧,有时也可以表现为腰骶部疼痛。腰痛有虚实之分。《七松岩集·腰痛》指出:“所谓虚者,是两肾之精神气血虚也,凡言虚证,皆两肾自病耳。所谓实者,非肾家自实,是两腰经络血脉之中,为风寒湿之所侵,闪肭锉气之所碍,腰内空腔之中,为湿痰瘀血凝滞不通而为痛。”这段话对腰痛常见的病因和分型,作了扼要的概括。在女性,如果每逢月经来潮前或经期即发作腰痛,经净后疼痛便逐渐消失,每月如此,反复发作的,就称之为“经行腰痛”。  相似文献   

7.
眩与晕是两种不同的症状表现:眩指眼前发黑,或视物昏花,例如:蹲后起立,眼前一片乌黑,或有黑花闪烁,或如飞蝇散乱,俗名“眼花”;晕则是视物旋转,严重的不能张目,睁眼即觉天旋地转,泛漾欲吐。因此说:“眩为眼黑,晕为旋转。”但因临床眩与晕常常同时并见,所以习惯上也每将眩晕并称。 眩晕作为一种症状,可以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例如高血压、贫血、内耳性眩晕(亦称美尼尔氏综合征)、神经性眩晕等等。中医则在辨病的同时,依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针对患者伴发的不同症状和体征,通过对病因病  相似文献   

8.
不寐,亦称“不得眠”或“不得卧”、“目不瞑”等,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其临床表现不一,或为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难再眠,或时寐时醒,或彻夜不眠等。有的女性病人平时睡眠正常,只是有月经来潮前、经行期间发生失眠,甚至通宵达旦不能入睡,经后即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病证称之为“经行不寐”。 引起不寐的病因有种种,诸如思虑劳倦,情志抑郁,素体阴虚,饮食不节,胃气不和,或痰热上扰等等。至于发病机理,则不外乎心神  相似文献   

9.
“经行浮肿”可以顾名思义,是指每次月经来潮前或经行期间(少数病人也可以在经后),即出现面目及四肢浮肿的现象,因此亦称为“经来遍身浮肿”。如果偶尔发生一次则不作病论。 经行浮肿大多在经前一周左右开始出现,也有早在两周前发生的,浮肿的部位多在手足或眼睑,严重的也可见于四肢、腹部。浮肿的特点有两种:一种是患者自觉肢体肿胀、  相似文献   

10.
中医所说的感冒,相当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咽喉、鼻腔部,受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粘膜急性炎症。其中病毒引起的占90%,常伴有细菌感染,表现为明显的上呼吸道炎症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咽干痒痛、咳嗽音哑等。也可伴有恶寒发热、肌肉酸痛的症状。中医则认为,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  相似文献   

11.
抽搐一症,俗名抽风,古称“瘈疭”。所谓瘈(chi)是指筋脉拘急而缩者,疭(2òng)则是指筋脉缓纵而伸者。说明抽搐的表现是,手足伸缩交替,抽动不已。临床只要见到肘臂伸缩不定的症状,就称为抽搐。 抽搐的发生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肝主筋”(筋即肌腱),筋联络着关节和肌肉。肢体、关节的运动和屈伸,就是筋和肌肉收缩、弛张的结果。而筋的正常活动,需要得到肝血的充分营养,否则,肝的阴血不足,筋失其养,就会表现为筋力不健,运动不利,从而导致手足麻木振颤,关节屈伸不利,甚至抽  相似文献   

12.
有些妇女,每逢月经来潮前二三天,甚或提前1~2周,便出现乳房胀硬疼痛,或乳头胀痒作痛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乳房不能触碰衣服,但月经来潮后即很快减轻或消失。经前检查乳房时,除有触痛外,一  相似文献   

13.
“音哑”也称“音喑”,是指声音嘶哑,甚至失音不语、寂然无声的症状。 有些妇女,每到经潮前或经行期间便出现音哑,待经净后即自然恢复,每月如此,反复发作,这种病症即称为“经行音哑”。如因经期偶感风邪引起音哑;或因患有喉部肿瘤,或声带麻痹,以致声音嘶哑长期不愈,经期亦然者,由于与月经周期无关,故而均不属于经行音哑的范畴。 中医认为,声音的发出,与喉、舌两个器官的功能有关。声音出于喉,发于舌体,所以说,喉是声音的门户,舌是声音的机关。但喉、舌与脏腑又有内在的联系,特别与肾、肺的关系最密切。因为从经络上说,肾的经脉  相似文献   

14.
身痛作为一种症状,较多见于外感疾病,是指周身的肌肉和关节酸痛,如果只是四肢关节肿痛,便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了。有的妇女在行经期间,或经行前后出现身痛的症状,月经干净后即逐渐减轻或消失,这种病症称为“经行身痛”,或“经行遍身痛”。它的特点是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如果在月经期间偶感风寒而身体疼痛,但非每月都发作的,就不属于本病范畴了。有的痹证患者,平素就有四肢关节肿痛或麻木,逢经期则略有加重,虽然亦不属于本病范畴,但可以参考本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妇女每逢经期或月经前后便出现烦躁易怒,甚至狂躁不安,语言错乱;或者情绪低落,悲伤欲哭,喃喃自语;或者喜怒无常,彻夜不眠等症状,持续时间可达5~10天,一俟经净后即可恢复正常。这种病症,中医称之为“经行情志异常”,属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围中较重者,西医则称其为“周期性精神病”。 本病虽然类似于精神病的发作,但神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方面没有肯定的改变,也不能发现相应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只是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失调。故而发作有周期性,  相似文献   

16.
“口糜”是中医病名,也称“口疮”、“口疳”,主要表现为口腔内唇、颊、舌、上颚、牙龈等部位的粘膜破溃糜烂。溃疡面或黄或白,周围粘膜呈鲜红色,也有的呈泡状糜烂,或一个或数个不等,自觉灼热疼痛,妨碍进食。这种症状表现,相当于西医的感染性口腔炎及复发性口腔溃疡病。 上述症状如果出现在妇女月经来潮前或行经期间,经净后便逐渐消失,月月如此,反复发作,就称为“经行口糜”,或“经行口疮”、“经行口疳”。临床也有因维生素B_2缺乏引起口腔溃疡的,虽然也是反复发作,但与月经周期无关,不属于本病。又有白塞氏病也出现口腔溃疡,但同时还伴有生殖器和眼角部  相似文献   

17.
每逢月经来潮前一二天,或正值经期,或在经后,即发生口鼻出血现象的,称为“经行吐衄”。血从口出的为吐血,从鼻腔或齿龈、耳道、眼等部位而出的为衄血,但在临床以鼻衄最为常见,有的出现吐血,也与鼻部出血回流口咽部有关。本病多见于青春期妇女,由于  相似文献   

18.
朱某某,女,44岁,干部。1987年10月初诊。经行目朦半年余。患者于86年冬,渐觉饮食不佳,咽干舌燥,腰膝酸软,心烦不眠,轻度夜盲,偶有盗汗。87年3月,月经来潮突感两眼干涩,且笼雾朦朦,视物不清,月事过后,双目复明。尔后每缝经行,双目均昏昏朦朦,经后则目聪。诊见:形体消瘦,面色不华,两眼神少,舌红少苔,脉沉弦。临床辨证:肝肾阴亏,血虚目朦。  相似文献   

19.
盆腔是指骨盆中间的空腔,因而也称骨盆腔;妇女盆腔器官发生的炎性病变就称为“盆腔炎”,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及子宫旁的结缔组织炎等。炎症的发生可局限于某一部位,也可涉及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子宫颈是子宫的防线,可以阻挡细菌沿着阴道上行侵犯子宫等生殖器官。但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宫颈受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使分泌物增多,子宫颈外部长期受分泌物的浸渍,即易于受到病原体的侵袭感染,从而发生子宫颈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