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现代各中医学者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各种新说进行梳理,为我们更加深入认识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发生发展规律,从而丰富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辨治理论和治疗手段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认为“咳嗽虽多,无非肺病”,又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说明咳嗽虽然与肺的关系密切,但与其他脏腑也有关系。笔者从五脏相关的角度探讨慢性咳嗽的中医病机,希望对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精癃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且病程较长,西药和手术治疗有其局限性,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优势。精癃病位在肾与膀胱,与肝、心、脾、肺等脏腑系统有紧密联系。临床中运用五脏相关学说抓住精癃的主要病机,既要治病求本,注重从肾论治,又要根据具体病机,从五脏分论,还要从标论治,注重以通为用。在此基础上分清病机的矛盾主次,有针对性的辨证论治,有利于处方用药。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本文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从五脏单治或合治AS的病因病机,唯独缺乏从肺论治AS的临床实践观察,血液的生成与运行和五脏均密切相关,五脏在生理功能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故治疗AS的病位不能缺肺,应五脏同调。本文认为肾虚是AS的发病基础,五脏失调、肝气郁滞是始发因素,郁而化热(火),炼津为痰或脾虚生痰(湿),气滞或气虚致血瘀,肺朝百脉助心失调,痰瘀互结,血(心、脑)脉痹阻,最终形成AS。  相似文献   

5.
付月箫 《光明中医》2009,24(10):1843-1844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本文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阐述了慢性心衰非独心病的理论观点,并运用五脏相关的理论提出了慢性心衰的辨证论治应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证候分别采用从肺论治、从肾论治、从肝论治、从脾论治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历代文献的系统调研,总结中医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规律,并与传统五行学说比较,构建COPD五脏相关理论框架。研究结果证实COPD病位在肺,与脾、肾、心、肝等脏腑系统皆有关系,尤其与脾、肾关系密切;明确了COPD脏腑病机传变的模式以及病机传变的基础和条件,提出COPD脏腑病机传变的模式包括肺脾、肺肾、肺心、肺脑、肝肺、脾肾、心肝、肾心之间的双向或单向传变,总体以肺为中心,脾、肾、心、肝四脏与肺之间可相互影响,后期还可能由肺及脑。  相似文献   

7.
以五脏病机理论分析心力衰竭发生发展,探讨其辨治特点,指出心力衰竭发病与五脏均相关,尤以心为主,病机以心之气血阴阳俱虚为本,展现由原发病传变至心,再向他脏传变的过程;治以养心为主,阴阳并治,气血同调,顺应传变,五脏兼顾,分期侧重。心力衰竭诊治亦需中西医结合,做到整体调节,以期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基于邓铁涛教授的五脏相关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及其并发症的病机演变规律。COPD的主病之脏为肺,同时与脾、肾、心、肝等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可致他脏之病。COPD患者反复外感后,可导致肺气亏虚,痰湿内生。痰留肺间致本脏传变而出现支气管扩张、肺癌;气虚不能助心行血,心血瘀阻则致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肺气亏虚,子病犯母,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生则致胃食管反流病;肺气郁滞,肝失疏泄则致焦虑、抑郁等情志病;肺虚及肾,肾精亏虚,骨软无力则致骨质疏松;肺脾肾虚,呼吸不利,气道肌肉失养则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肺胀病久,肺脾肾阴津亏损,燥热内盛则为消渴。临床治疗COPD应首先注意筛查其合并症,基于五脏相关理论,综合调理全身脏腑以防治COPD合并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的三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新宇 《光明中医》2010,25(11):1963-1964
利用三焦理论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特点,提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为心气虚→心阳虚→三焦失利,气水代谢失常→水不循常道,水停脏腑→三焦壅塞,痰瘀水停→脏腑阴阳俱虚与三焦壅塞虚实夹杂,其中三焦失利、气水代谢失常是病机关键,强调疏导三焦行气利水当贯穿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宋修道 《河北中医》2007,29(12):1113-1114
消渴之病名始见于《素问·奇病论》,在《内经》中与其相关的病名还有肺消、鬲消、消瘅、消中等。《灵枢·五变》指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消渴病机复杂,其根本原因是五脏病变导致津液代谢失常,是水精失布、五经不行的结果,与肝、心、脾、肺、肾等均有密切的关系。现对消渴的病变机制与五脏的关系做一简述。1消渴与肺的关系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明·楼英《医学纲目·消瘅门》云“盖肺藏气,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之精微,而津液之精微者收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随溲下,故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局部薰洗疗法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护理疗效。方法:将5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对照组24例。2组均给予控制血压,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及对症处理。治疗组使用中药局部薰洗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包醛氧化淀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稳定率为89.3%,与对照组7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好转(P〈0.01)。结论:中药局部薰洗疗法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有起效快、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衰灌肠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78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4周;治疗组加用肾衰灌肠液保留灌肠,每天1次,连续观察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5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衰灌肠液适用于尿毒症早期,其疗效肯定,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为基层医院治疗CRF早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寿命的疾病,且发病率逐渐提高,西医无特效治疗.通过对肾功能衰竭的分期治疗,总结临床治疗经验,取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衰竭血虚机制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贫血是慢性肾衰竭 (CRF)的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可辨证为气血虚证、血虚证。本文就 CRF的血虚机制进行阐述 :脾虚血虚、肾虚血虚、血瘀血虚及现代医学认识 ,并提出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从脾论治慢性肾衰竭的理论依据,从脾分期论治的具体治法和方药,并强调从调理脾胃入手预防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李福印 《光明中医》2003,18(4):43-43
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 ,在临床治疗CRF中 ,参西学之诊断指标 ,突出中医之辨证论治 ,拟健脾补肾 ,利湿排浊 ,养血活瘀之综合治法 ,并配合饮食调摄 ,常获满意疗效 ,现将粗浅体会述后 ,以求同仁指正。1 健脾补肾 ,固护正气 ,统揽全局肾功能损害程度 ,将CRF分为四期 :肾功能代偿期 ,氮质血症期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早期 ,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晚期。CRF类似祖国医学“虚劳”、“关格”、“溺毒”等病。虚劳者 ,是以脏腑功能衰退 ,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而在CRF发生发展病程中 ,总以气…  相似文献   

17.
抗纤灵颗粒剂改善慢性肾衰竭肾纤维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怡  何立群  高建东 《中成药》2003,25(10):820-823
目的:研究抗纤灵颗粒剂(丹参、制大黄、牛膝等)对慢性肾衰竭肾纤维化、肾功能的作用。方法:与蒙诺相对照,观察抗纤灵颗粒剂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及5/6肾切除制作的慢性肾衰实验大鼠的肾功能指标即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纤维化指标即血浆层粘连蛋白(LN)、纤维联结蛋白(F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影响,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抗纤灵颗粒剂及其拆方对实验大鼠残余肾组织细胞外基质FN、C-Ⅳ的作用。结果:抗纤灵颗粒剂有明显的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及实验大鼠的血清Scr、BUN、LN、PC-Ⅲ、C-Ⅳ和升高FN的作用,并有降低CRF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和肾组织FN、C-Ⅳ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纤灵颗粒剂能减轻肾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中药消痔灵致大白鼠慢性肾衰模型的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验中药消痔灵经皮注肾制作大白鼠慢性肾衰模型的稳定及可重复性,我们对其进行了复制,结果获得成功。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呈进行性升高趋势,造模后12周Scr:238.5±30.6μmol/L,BUN:10.20±0.96mmol/L,RBC:6.17±0.38×1012/L,Hb:116.2±13.1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组化检查,肾小球基膜、血管壁、肾小管等处均可见IgG沉积,光镜、电镜检查显示慢性肾衰固缩肾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通过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治疗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结果:经30例实践证明,此方法简单、快速、安全、准确。未发生一例内脏损伤或腹腔出血现象,在漫长透析过程中无一例渗漏、隧道感染、移管及堵管等现象的发生。结论: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方法克服了下述存在的缺点,所以该方法无论胖瘦患者均适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逐渐发展,后期出现肾功能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机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代谢紊乱。该病早期以乏力、腰困、口干、水肿、夜尿频多等为主要症状。本文主要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