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虫媒传染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目的]课题应用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在预防医学领域建立虫媒传染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研究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确定了影响虫媒传染病输入风险的3个方面(一级评估指标);15个因素(二级评估指标).[结果]确定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影响虫媒传染病输入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将虫媒传染病输入风险分为0级(可接受风险);1级(风险很小);2级(中等程度风险);3级(风险很大)4个等级,制定了各评估指标在相应风险等级上的评判标准.[结论]本研究较好地解决了对疟疾等虫媒传染病输入我国如何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学模式,为我国进行虫媒传染病输入风险评估、WTO规则中有关卫生检疫风险评估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日益严峻的国际卫生安全形势下,为了有效保卫国门卫生安全,应逐步重视风险分析在卫生检疫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卫生检疫风险分析首先要确定风险因子,在收集资料后,以Delphi等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进化神经网络等模型量化风险因子,以AHP等方法确定权重,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进行风险评估。对口岸入境大型船舶等交通工具、出入境特殊物品监管等工作的风险分析,提高了查验的针对性;对疟疾等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等国际关注的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口岸截获媒介生物等的风险分析,有效降低了公共卫生风险。卫生检疫部门按照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风险管理并持续改进风险评估方法,结合风险评价和风险交流,有效保证了卫生检疫工作质量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日益严峻的国际卫生安全形势下,为了有效保卫国门卫生安全,应逐步重视风险分析在卫生检疫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卫生检疫风险分析首先要确定风险因子,在收集资料后,以Delphi等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进化神经网络等模型量化风险因子,以AHP等方法确定权重,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进行风险评估。对口岸入境大型船舶等交通工具、出入境特殊物品监管等工作的风险分析,提高了查验的针对性;对疟疾等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等国际关注的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口岸截获媒介生物等的风险分析,有效降低了公共卫生风险。卫生检疫部门按照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风险管理并持续改进风险评估方法,结合风险评价和风险交流,有效保证了卫生检疫工作质量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在预防医学领域建立虫媒传染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研究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确定影响虫媒传染病输入风险的三个方面(一级评估指标)15个因素(二级评估指标).结果确定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影响虫媒传染病输入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将虫媒传染病输入风险分为0级(可接受风险)、1级(风险很小)、2级(中等程度风险)、3级(风险很大)四个等级,制定了各评估指标在相应风险等级上的评判标准.结论本研究较好地解决了对疟疾等虫媒传染病输入我国如何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学模式,对我国进行虫媒传染病输入行风险评估、WTO规则中有关卫生检疫风险评估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国际卫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口岸卫生检疫部门应逐步重视风险分析在卫生检疫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以有效保卫国门卫生安全。卫生检疫风险分析首先要确定风险因子,在收集资料后,选取不同形式的风险评估方法,建立指标评价体系、确定风险因子权重,对风险因子进行综合危害性分析,有效提高了口岸卫生检疫针对性,降低了公共卫生风险。近期常用于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主要有识别评价法、问卷评价法、专家咨询法、logistic回归与多重线性回归、趋势面分析法等。口岸卫生检疫部门应不断探索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按照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风险管理,结合风险评价和风险交流,以有效保证卫生检疫工作质量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威海口岸外国人传染病监测现状,建立外国人入境后传染病风险评估体系,提高国境卫生检疫监管水平。[方法]依据DELPHI专家咨询法和威海2000--2007年入境的外籍人员传染病监测的结果进行风险分析,用Saaty’s法估计各指标的权重。[结果]依据系统性、科学性、适用性和效率性原则,确定外国人入境后传染病风险评估体系项目指标构成,包括评估体系的层次结构和权重系数。评估体系包括3个方面的风险因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其影响因素、预防控制措施;包括传染源的全球分布等14项子风险因素。并对评估体系进行了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结论]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外国人入境后传染病风险评估体系科学、可行,有利于明确工作重点,维护国境口岸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建立口岸卫生检疫风险评估的总体框架。方法研读ISO 31000:2009及IEC/ISO 31010:2009、Guide 73:2009及相关技术文件,结合卫生检疫工作实际和已有的风险评估应用实践,研究卫生检疫风险评估的总体步骤和技术方法。结果建立了以"定量风险矩阵风险分析方法"为核心的卫生检疫风险评估总体框架。结论运用ISO 31000的指导理念建立的卫生检疫风险评估总体框架,可指导建立卫生检疫各类风险的风险评估程序,并推广应用于卫生检疫风险评估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8.
口岸传染病风险预警与快速决策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口岸传染病风险评估流程和开放的应用系统平台,提高卫生检疫工作信息化水平。方法以口岸传染病风险评估体系为基础,利用成熟的Microsoft.NET2.0与AJAX技术。结果本系统的研制为卫生检疫风险分析提供了有关传染病、媒介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等专业知识的共享平台;对建立口岸传染病风险预警与快速决策的新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也为建设科学的口岸公共卫生安全分析体系提供技术支持。结论口岸传染病风险评估进程需要进一步的具体化和规范化,应继续推进卫生检疫风险预警与决策的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口岸卫生检疫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保障口岸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方法 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运用风险分析的原理,结合海港口岸卫生检疫监管特点,对相关风险因子进行评估、量化和分级管理,通过建立数学分析模型,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相关风险因子的综合分析和应用,建立新的海港口岸卫生检疫监管模式.结果 新模式的建立,以出入境船舶检疫监管模式为载体,把国际航行船舶卫生检疫风险、码头经营单位卫生监督风险,船舶代理公司信用管理风险进行综合研判,实现了在卫生检疫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提高船舶通关效率、缩短了船舶滞港时间,实现了“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目的.结论 新的海港口岸卫生检疫监管模式及电子监管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海港口岸卫生检疫风险的有效管理及控制,提升卫生检疫监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探讨国境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中,为防止传染病传入我国,应当对这些可能存在危险性的出入境人员、物品和各类传染病实施风险分析。综合考虑病原学、流行病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方面因素,建立传染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科学的方式评估传染病通过口岸传入的风险,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危险等级或危害程度,才能提出进行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查找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口岸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出入境特殊物品可产生传染病等危害的各个风险因子,建立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评估的风险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并编写相应的计算机软件。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建立特殊物品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风险因子权重,使用Expert Choice 20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使用Visual Basic软件和Access数据库系统编写软件。结果研究建立了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指标评估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采用数学模型对特殊物品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综合评估值≤0.019为极低程度风险;0.019~1.374为较低程度风险;1.374~2.352为较高程度风险;≥2.352为极高程度风险。结论出入境特殊物品分类的复杂性是造成开展风险评估困难的主要原因。开展风险评估是提升出入境特殊物品检疫监管效率的重要途径。当前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评估关键在于风险的识别和量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球公共卫生信息采集系统在国际旅行健康与传染病信息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全球公共卫生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国际传染病疫情信息收集的自动化和系统化。结果利用全球公共卫生信息采集系统所收集的国际、国内传染病疫情信息,可正确指导国境口岸一线传染病卫生检疫查验工作,协助完善口岸传染病风险评估预警体系,以及为出入境人员提供国际旅行信息,提高传染病防控意识。结论全球公共卫生信息采集系统推进了卫生检疫工作的电子化,是国境口岸传染病卫生检疫查验工作的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回国劳务人员输入性疟疾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回国劳务人员疟疾病例输入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回国劳务人员不明原因发热者自愿到新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9-2011年自愿检查17人中,共检出疟疾13例,恶性疟12例,间日疟1例.结论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加强疟疾疫情监测及口岸检疫查验,及时掌握内外疫情信息,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输入性疟疾的播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风险评估体系,并进行风险评估,为实现疫情精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天津市11个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查,建立评估体系,对疫情防控风险进行定量风险评估,查找需要重点干预控制的风险点,制定精准控制措施,并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如此循环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风险体系包括院感管理规范、人员防护及培训、预检分诊管理、隔离技术规范4个部分。第一轮督导共查找风险点23个,确定其中需采取重点干预控制措施的风险点4个。改进结束后,再次进行风险评估,重点干预的4个风险点控制后的RPN值均<125,改进效果良好。结论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风险评估体系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可及时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风险隐患,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精准防控与及时阻断,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交流的逐步复苏,人口跨境往来更加便利,对输入性疟疾进行风险评估对于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我国目前对输入性疟疾风险评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风险指标体系构建法、风险指数法、数学模型法、易感性-接受性-输入性法等。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在输入性疟疾风险评估研究领域常见的评估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科学、实用的国境口岸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估体系。方法应用文献梳理、专家评估方法选定口岸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估指标,以风险矩阵的半定量法作为评估工具,将风险评估指标归类于口岸传染病传播风险和易感风险两个风险维度,同时设定判定规则。构建的风险评估体系应用区域或全球流行的经典传染病案例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合其实际流行与否的事实,来修正完善风险评估体系。结果构建的口岸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估体系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级,由疾病严重性、疾病超预期性、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具有特殊的事件背景、国际/国内流行态势、防控难度和易感度等9项风险因子组成,共覆盖到24个风险评估指标,以及对应的综合判定规则和配套的风险评估矩阵。同时,经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典型传染病流行案例的验证,评估结果与事实的一致度较高。结论构建的口岸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估体系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国境口岸传染病流行的风险预判,同时在此基础上,仍需组建风险评估专家组,配合应用该体系,以进一步提升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自2019年12月以来,武汉暴发的COVID-19疫情由于春节人口流动快速蔓延,自2020年1月23日起全国大范围实施围堵缓疫策略,并不断提高检测和检出率,有效地抑制了疫情快速蔓延的趋势。在COVID-19爆发的早期,如何利用数学模型并结合少量和实时更新的多源数据,对疫情进行风险分析,评估防控策略的有效性和时效性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将结合前期研究基础,系统介绍如何依据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数据的完善,逐步建立符合我国防控策略的COVID-19传播动力学模型,给出模型由自治到非自治,风险评估指标由基本再生数到有效再生数,疫情发展与评估由早期的SEIHR传播动力学决定到最终取决于隔离人群和疑似人群规模的演变等的重要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建立媒介生物性传染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用于评估某一特定地区媒介生物性传染病风险。方法采用情报调研、现状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综合分析梳理某部驻地及营区病媒生物现状。采用文献调研等方法建立部队营区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发生风险指标评估框架,经过专家咨询完善评估指标、指标权重和评估方法。结果建立了多指标综合评估体系,经风险分析,某部驻地媒介生物性传染病主要是流行性出血热和乙脑,其中流行性出血热发生风险为中等,乙脑发生风险较小。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风险评估、分析模式,对于某一区域媒介生物性传染病预警、控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制定病媒生物防治对策和卫生资源的分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指标体系还有待在实践检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