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虹  丁振江  王春华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4):2434-2435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在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将发生心室重构,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早期再灌注治疗已经被证实能使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防止心室重构。但老年AMI患者往往由于症状不甚典型延误了诊断时间,或存在多种疾病不适合溶栓及溶栓失败,或所在医院未开展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从而错过了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的最佳时间。而延迟再灌注使IRA再通,是否也能改善心室功能尚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检测血浆脑钠素浓度的变化来探讨延迟PCI改善心室重构的效果,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杨焱 《当代医学》2010,16(6):96-9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将90例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急诊PCI组(30例)、溶栓开通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测定入院即刻和发病后第7天血浆BNP浓度,并随访6个月内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入院即刻血浆BNP浓度虽较正常值升高但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后第7天急诊PCI组和溶栓开通组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0.05),而此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6个月随访,急诊PCI组和溶栓开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P〈0.01,P〈0.05)、心力衰竭(P〈0.01,P〈0.05)和复合终点事件(P〈0.01,P〈0.01)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血浆BNP水平可评估AMI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体表 12导联心电图 (ECG)异常改变的导联数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心肌坏死程度或面积的判断价值。方法 对 31例资料完整、透壁性AMI患者 ,计算每例患者有典型ST段异常改变的体表 12导联ECG的导联数 ,与其相应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工酶 (CPK -MB)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MI患者的体表 12导联ECG的异常改变导联数与其相应的血清酶CPK -MB峰值之间无相关性(P >0 .0 5 )。结论 仅依据有典型ST段异常改变的体表 12导联ECG的导联数对AMI心肌坏死程度或面积无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白细胞分类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MB)检测相结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因胸痛而就诊的病例 6 2 5例 ,观测心电图变化及血液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 ,肌钙蛋白T等的变化 ,最后统计并比较各指标尤其是白细胞分类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发生后 1 2h内相对淋巴细胞减少的敏感性最高 (6 1 3% )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并白细胞分类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特异性和诊断有效性 ,与心电图有诊断意义的ST段抬高相近 ,而敏感性明显高于后者 (4 6 8%vs 38 7% ,P <0 0 5 )。结论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与白细胞分类两个指标相结合 ,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在评估心功能及其预后的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25例为冠脉造影正常的除外冠心病诊断的患者。采用荧光免疫法定量测定患者血清BNP水平、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BNP水平与不同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BNP水平随心衰加重而逐渐增高,与心功能呈正相关(r=0.72,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48,P〈0.05);溶栓治疗、介入治疗两组BNP无显著性差异(q=2.32,P〉0.05),保守治疗组与溶栓治疗、介入治疗组BNP浓度具有统计学意义(q-=4.25,P〈0.05)。结论:BNP是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及其预后的重要指标,溶栓治疗与介入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和免疫抑制法,分别对88例AMI患者和88例健康者进行了血清CTnⅠ、CK-MB的测定.结果 AMI组血清CTnⅠ、CK-MB的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健康组,两组CTnⅠ、CK-MB分别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CTnⅠ和CK-MB在诊断AMI时,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所以CTnⅠ和CK-MB检测可作为诊断AMI较理想的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血浆脑钠素(BNP)浓度测定对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CS患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63例,年龄33—78岁;用竞争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BNP浓度,并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比较。结果1、血浆BNP浓度AMI组(436.7±388.0)pg/ml和UA组(216.1±203.3)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5.2±32.1)pg/ml,(P〈0.05)。2、在NYHA心功能都是I级的时候AMI患者血浆BNP浓度高于UA患者(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升高与ACS有显著关系,并认为血浆BNP水平升高可能会成为ACS早期诊断及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l)后急性期室壁瘤(AVA)形成患者皿浆脑钠素(BNP)的动态变化和意义.方法:测定AMI患者发病后6h、12h、18h、1d、2d、3d、5d、24w的血浆BNP浓度.结果:有AVA形成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存所测时间点高于无AVA形成组患者,BNP峰值浓度高于无AVA形成组患者,为(12.30±2.24)ng/ml、vs(9.92 ±2.54)ng/ml,P<0.01;峰值时间早于无AVA形成组患者,峰值时间提前2.07h,有统计学差异[(20.48±3.77)h vs(22,55±3.68)h,P<0.01];结论:AMI后AVA形成组患者血浆BNP的峰值浓度明显高于无AVA形成组患者,且其达到峰值时间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9.
脑钠素(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由心室肌细胞分泌,近年来其在心血管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探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发作-球囊扩张时间(symptom-onset-to-balloon,SOTB)和症状发作-进导管室时间(symptom-onset-to-lab,SOTL)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关系,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运转机制.方法 入选2001年1月1日~2002年7月31日来院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间在12 h内,行急诊冠脉造影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并观察住院期间的LVEF和CK-Mb的峰值浓度.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394例行急诊冠脉造影,只进行急诊冠脉造影78例,行急诊PCI的有316例,其中直接PCI的为306例,溶栓后未通行补救性PCI的有10例.平均SOTB(277.7±159.3) min,SOTL为(257.2±163.9) min.SOTB≥360 min组与<360 min组的LVEF分别为(58.2±11.1)%和(60.1±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K-Mb的峰值浓度分别为(141.4±147.4) U/L和(100.7±75.6)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SOTL≥300 min组与<300 min组的LVEF分别为(58.3±11.2)%和(60.1±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CK-Mb的峰值浓度分别为(127.3±134.0) U/L和(101.0±75.9)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 缩短急诊介入治疗时间能够改善住院期间的LVEF,降低CK-MB的峰值浓度.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 进一步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下壁、前壁梗死直接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下壁、前壁梗死患者207例,分为急性右心室梗死并左心室下壁梗死组和急性右心室梗死并左心室前壁梗死组。分别比较二组患者PCI治疗前血浆BNP水平、心肌酶、血流动力学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比较直接和延迟PCI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的意义。结果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前壁梗死组PCI治疗前血浆BNP水平高、肌酸激酶(CK) 峰值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高、肺动脉收缩压高、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2支病变发生率高与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下壁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直接和延迟PCI治疗后均能使血浆BNP水平及LVEDd较术前下降(P<0.05),但直接PCI治疗术后血浆BNP水平更低、LVEDd改善更明显(P<0.05)。未行PCI治疗的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行直接PCI及延迟PCI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前壁梗死血浆BNP水平高,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直接PCI治疗后心室重构改善明显,血浆BNP水平下降显著;未行PCI治疗的患者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69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进行PCI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治疗后24 h及48 h血浆NT-proBNP水平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浆 NT-proBN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NT-proBNP水平均随治疗时间而呈下降趋势(P<0.05)。两组LVESD、LVED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SD、LVEDD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P<0.05),LVEF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上升(P<0.05)。结论急诊PCI可显著降低AMI患者血浆NT-proBNP含量,改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T 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 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脑钠肽(BNP)的变化和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5 年1 月-2015 年12 月急诊入住该院的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 例。根据患者入院心电图变化分为STEMI 组72 例和NSTEMI 组54 例,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1 支冠脉病变组、2 支冠脉病变组和3 支冠脉病变组。选取正常患者20 例为对照组,测定患者入院后24 h及术后7 d的BNP 水平,比较各组间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特征。结果入院后24 h 1 支病变组、2 支病变组和3 支病变组的STEMI 组的BNP 水平均高于NSTEMI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 d 1 支病变组的STEMI 组和NSTEMI 组的BN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 支病变组、3 支病变组的STEMI 组的BNP 水平低于NSTEMI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 后BNP 水平的变化及相关临床特征,有助于更为准确的判断病情、进行危险分层和评估长期的预后等。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早期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梗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月90例急性心梗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延迟冠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早期冠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急性心梗控制率,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脑利钠肽、醛固酮水平,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和总体健康,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急性心梗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脑利钠肽、醛固酮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脑利钠肽、醛固酮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和总体健康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和总体健康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梗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脑利钠肽、醛固酮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2年6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监护中心住院的38例AMI患者,分成急诊PCI组(A组)26例,非再灌注治疗组(B组)12例。在入院时和入院后第1、7、30天采用荧光免疫法(FIA)分别测血浆BNP浓度,A组只干预相关梗塞血管,B组按一般常规治疗。结果 两组病人在入院和入院后1dBNP水平均升高(A组:243.74±75.68,283.42±88.66;B组:228.65±82.32,275.48±89.67),但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7d后,A组下降,B组仍维持高水平(203.63±59.42对388.74±108.52,P<0.05);30d后,A组下降明显,B组BNP亦有下降,但比较仍有非常显著差异(96.31±43.22对237.66±75.48,P<0.01);急诊PCI干预不同梗死相关血管(IRA)时,血浆BNP变化亦不同,干预前降支较右冠脉和回旋支BNP下降更明显。LVEF和LVEDD的变化和BNP的变化相对应。3例死亡病例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10倍以上。结论 AMI患者经急诊PCI再灌注治疗后血浆BNP在7d开始下降,30d下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下壁、前壁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下壁、前壁梗死患者175例,分为急性右心室梗死并左心室下壁梗死组和急性右心室梗死并左心室前壁梗死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PCI治疗前血浆BNP水平、心肌酶、血流动力学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比较直接和延迟PCI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前壁梗死组PCI治疗前血浆BNP水平、肌酸激酶(CK)峰值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肺动脉收缩压、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2支病变发生率均高于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下壁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和延迟PCI治疗后均能使血浆BNP水平较术前下降(P<0.05),但直接PCI治疗术后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延迟PCI治疗术后的血浆BNP水平(P<0.05)。未行PCI治疗的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行直接PCI及延迟PCI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前壁梗死血浆BNP水平高,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直接PCI治疗后血浆BNP浓度下降显著,未行PCI治疗的患者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及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8例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急诊PCI术后试验组即刻开始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0.007 5~0.015 μg/(kg·min),持续48~72 h,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后均接受0.9%氯化钠生理盐水1 mL/(kg·min)持续水化治疗维持至术后12~24 h,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8、72 h测定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 C)。结果:试验组PCI术后72 h较基线的SCr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Scr升高值:5.33 vs.17.93, P=0.020;eGFR降低值:4.24 vs.12.18, P=0.008),同时试验组CIN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为CIN的保护因素(OR=0.04,95%CI:0.00~0.36)。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后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保护肾功能,减少对比剂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再灌注水平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86例成功接受急诊PCI术的AMI患者,根据心肌Blush分级分为0+1级组(n=26)、2级组(n=32)和3级组(n=28)。于PCI术前及术后24h、48h、14d测定血浆BNP浓度,14d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血浆BNP水平PCI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24h、48h和14d时Blush0+1级组>Blush2级组>Blush3级组,24h时分别为(631±285)ng/L、(362±149)ng/L和(278±135)ng/L(P<0.05);48h时:(482±246)ng/L、(278±112)ng/L和(205±124)ng/L(P<0.05);14d时:(257±133)ng/L、(163±78)ng/L和(119±50)ng/L(P<0.05)。14d时BNP水平与LVEDVI(r=0.75,P<0.01)、LVESVI(r=0.78,P<0.01)呈正相关,与LVEF(r=-0.63,P<0.01)呈负相关。结论急诊PCI后心肌再灌注水平显著影响AMI患者血浆BNP水平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诊急性心肌梗死并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 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 CAG)的患者127例,根据其手术前BNP水平分为A、B组,A组42例,其BNP≥250pg/ml,B组85例,其BNP〈250pg/ml,对两组患者的辅助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并随访6个月,记录并比较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病死率的差异。同时分析BNP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Killip心功能分级相关性。结果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半年病死率高、辅助治疗比例高,两组患者病死率、辅助治疗比例有明显差别(P=0.027,P=0.006),半年内MA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前BNP水平与Killip心功能分级、冠脉病变支数具有相关性(rs=0.355,P〈0.0001;rs=0.289,P=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急诊检测BNP水平,对预测病变严重程度、辅助治疗可能性、半年病死率等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