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论述了顾护脾胃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调理脾胃、健脾益气等方法扶助人体正气、提高人体抗病能力,从而使手术、放化疗顺利进行,并应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  相似文献   

2.
1 清热泻火法本法适用于胃火上攻的胃脘痛。胃热之形成 ,可因风暑温燥等邪气侵入胃腑而化热 ;或因劳倦内伤 ,七情过激而化热 ,即所谓“阳气者 ,烦劳则张” ,“五志化火”。不仅脾胃本身阴阳偏盛偏衰可致胃热证 ,而且其他脏腑之热亦可传入胃 ,导致胃热证。由于邪热郁结中焦 ,使气机郁滞 ,胃失通降之性 ,则出现胃脘痛证。是如《伤寒论》第 15 4条 :“心下痞 ,按之濡 ,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黄连泻心汤具有泻热、消痞、和胃作用 ,主治脾胃痞热证。曾治患者何某 ,男 ,2 9岁 ,1998年 6月 2 0日就诊。主诉 :上腹部疼痛 1个月 …  相似文献   

3.
对顾护脾胃在肝病治疗中重要性的认识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河北中医》2001,23(2):148-149
充分认识顾护脾胃的重要作用 ,正确运用顾护脾胃的方法 ,对临床各种肝脏疾病的治疗 ,坚持辨证论治 ,防止“肝病只知治肝”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此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 ,总结出两点体会 ,现简要论述如下。1 “木克土”又“木植于土” ,辨证肝脾之间的关系“比类取象” ,以肝木脾土及五行生克规律来说明肝脾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正常情况下脾胃的运化功能需要肝木的疏泄 ,木气条达 ,则土气自舒。若肝木气盛 ,则可发生木旺乘土 ,而导致一系列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故治疗上“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实脾使脾土正…  相似文献   

4.
伤寒古称大病,巢元方谓“大病者,中风、伤寒、热劳、温疟一类是也”(《诸病源候论》)。这类大病对人体损伤严重,即使诊治得当而病趋痊愈,也难保不再复发。因大病之后真元损伤、气血亏虚、脾胃不健、阴阳失衡,而余邪未尽、隐患尚存,如炉烟虽熄、余烬未灭。新瘥之期,宜避风节食、清虚寡欲、安心静养,以复其元真之气,不可妄动、妄作、妄劳。若不知养慎、早坐早行、梳洗沐浴而强力劳作,则伤其体力;若不知调节情志、忧思焦虑、恼怒多衰,则劳其心神;若不知节其口腹、恣食纵饮,则败其脾胃,反致宿食不化,助病恋邪。所有这些,均可致初愈之病再度发作,使前期成功反弃。若不惜其真元、妄动色欲,则其预后更为凶险。每见因之致死而不救者,良有以也。前  相似文献   

5.
中医风湿病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一类疑难杂症,从其外延和内涵来看,与西医学的风湿性疾病大体相同。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或久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热毒,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的肿胀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变形僵硬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其病程特点为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很多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由于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及活血通络药物均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故临床上保护脾胃在本类疾病治疗中显得重要。笔者根据现代研究及临床体会,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探讨顾护脾胃在风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2型心肾综合征(CRS)是慢性心力衰竭(CHF)的重要并发症,是影响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医药治疗CRS多着眼于心肾两脏,脾胃为后天之本,对CRS发生发展及转归有重要影响,脾阳亏虚无法运化水液,则痰湿内停,痰湿阻滞气机,气机升降失司则心肾不交,且脾胃运化失司,机体生化乏源,因此顾护脾胃是治疗2型CRS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并未明确提出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但《伤寒论》整个六经辨证系统所展现的思辨方式,都遵循《内经》中"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的原则,将保护脾胃的功能作为诊治疾病的基本前提。在《伤寒论》有药物记载的112个方剂中,有多种规律性的用药组合,如半夏和(生)干姜[1]、柴胡和黄芩、茯苓和桂枝等,都是仲景临证经验的高度总结。  相似文献   

8.
浅谈活血化瘀法在温热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泻热逐瘀、解毒活血、清热凉血散血、清热通瘀开窍、回阳化瘀固脱、活血化湿、和解化瘀等方面探讨了古前贤及近代医家对温热病挟瘀血证的治疗法则及拟方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9.
叶彤  谷松 《河南中医》2019,39(12):1783-1785
脾胃强弱在《伤寒论》六经病的发生、传变中起重要作用。脾胃之气不足,营卫之气不能外达,卫外功能下降,外邪侵袭人体而发太阳病;胃为阳土,若阳明热盛,热盛伤津,胃气不降,腑气不通,燥实互结,则发为阳明腑证;少阳病的发病前提是脾胃虚弱,致正气不足,邪气侵袭而发病;阳气不足,则阴寒邪气易直中太阴,出现阳虚寒盛之证;肾阳不足,邪气直中少阴,发为少阴病;中气不运,胃气易逆,脾阳易陷,则阴阳不相顺接,发为厥阴病。《伤寒论》中大量使用生姜、甘草、大枣顾护脾胃,在运用峻下祛邪治法中,亦不忘顾护脾胃,在煎煮和服用药物的过程中也时刻注重脾胃,方后的药后宜忌与注意事项,也体现了张仲景固护脾胃的学术思想。辨析脾胃之气的盛衰对掌握疾病发展传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论之"顾护正气"非通常意义的虚证补充正气之概念,而是由于疾病特有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致使治疗时稍有不慎便会再伤正气。基于此《黄帝内经》极其重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正气的守护:对于虚证强调"五虚勿近",虚证即便施用补法也要谨慎行之,尤其重症虚人甚至忌施针术;对于实证提出"无逢其冲而泻之",即大实之人(邪气太盛之时)避让其盛,不可强攻其邪,免伤正气等等。这些观点看似有悖于治疗常法,实则有理可依,有法可循,是《黄帝内经》顾护正气思想在治疗中的具体体现,也是《黄帝内经》治疗学中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11.
梁华龙 《河南中医》1998,18(4):197-199
从发病学、治疗学、护理学以及疾病传变学等方面,进一步揭示仲景脾胃学说的内涵。认为:六经病证的发生发展,往往取决于脾胃的盛衰;治疗时在立法、组方、用药以及服法上处处顾护脾胃;诊察脾胃之气的盛衰以测知疾病的传变及预后;药后饮热粥、禁生冷和久病的调、补、和、清之法均意在顾护和恢复胃气  相似文献   

12.
半夏泻心汤方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149条文及《金匮要略》笫17条,是治疗消化系统脾胃病变,病机因胃气上逆,脾失运化,湿热中阻,中焦气机失调。临床证见:心下痞满,呕逆,恶心,肠鸣(火便不调)等消化道病变的名方。与本方有“类曲同功”的“甘草泻心汤”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过程,就是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正气强盛与否,与发病、病势演变、预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纵观《伤寒论》全篇,笔者认为其主导思想就是顾护正气,并体现在固肾元、护胃气、存津液、扶阳气、勿伐正5个方面。血液病包括良性血液病(如缺铁性贫血、营养性贫血等)、  相似文献   

14.
从3个方面阐述脾胃在脑卒中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胃主通降,气机逆乱致腑实不通是脑卒中急性期的病机关键,据此确立通腑法给邪以出路,予星蒌承气汤加减治疗;脾为生痰之源,痰浊为脑卒中的重要病理因素,故治以化痰健脾,根据疾病所处分期及具体证型不同,辨证用药;脾胃亏虚可致脑卒中,脑卒中日久可致气虚血瘀,需以健脾益气为治法,予补...  相似文献   

15.
《外感温热篇》是叶氏究心于温热病五十多年的心血结晶,他总结前人经验,结合临床实践加以发挥,并创造性地、系统地提出新颖、独特、精辟的理论,是温热病学中的一篇著名的杰作。在温病学中极负盛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整个  相似文献   

16.
在温热病的不同阶段,均可出现气虚之证。此时如能正确运用补气药,可使病情转急为缓、转危为安,对疾病的转归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分别就补气祛邪、补气托毒、补气救脱等法在温热病中的运用进行探讨,略陈一得之见。1补气祛邪气是机体实施防御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能起到...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源出于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约为公元200~210年)。它是一部现存最早、理法方药俱备、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古典医书,历代医家将其奉为“圭臬”。该书的主要学术成就为:(1)创立较为完整的六经病辨证体系;(2)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  相似文献   

18.
唐瑞  张文彩 《四川中医》2004,22(7):27-27
青蒿在治疗温热性疾病中经实践验证确有较好的药用价值,与不同性味的药物相配伍,能获得独特的功效,是治疗温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朱春冬  张胜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73-2074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提出了老年人的病理特点 ,一为气血不足 ,二为脾阳虚弱或胃阴亏虚 ,并结合病例分析了应用脾胃学说在老年病治疗中的一些体会 ,提出了老年病的治疗必须以顾护脾胃为本 ,以期促进中医老年病学的发展。运用脾胃学说 ,不仅能治疗老年人脾胃本身的疾病 ,还能治疗脾胃以外其他相关脏腑的疾病 ,为世界老年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水肿痰饮之病,无论是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还是在其中医、西医治疗时,都有不同程度的阴津损耗,若患者为阴虚体质或水肿及痰饮反复发作,则阴虚就更为突出,故治疗水肿及痰饮顾其阴津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现行内科教材中,却对此鲜有阐述,难以起到指导治疗作用。其实,早在东汉时期仲景就非常重视该问题,其所用治法及方药都不同程度体现了顾阴思想,临床若能效法,自当收到水饮祛、津阴复之功。现探讨总结如下,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