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1.6-FDP)对放射损伤、烧伤及放烧复合伤早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离体心脏灌流技术,观察伤后立即及伤后3h腹腔注射1,6-FDP,对放射损伤、烧伤及放烧复合伤损伤后8h心功能的变化。结果:FDP对放射损伤、烧伤及放烧复合伤损伤后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FDP的心功能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
探索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对小鼠放烧复伤后粒-单系造血的调控作用以及烧伤,放射损伤对造血损伤的复合效应。方法:采用小鼠骨髓粒-单系祖细胞体外琼脂培养技术。结果;TNF-α对正常小鼠粒-单系造血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TN-Fα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对放射损伤,烧伤及放烧复合伤粒-单系造血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体内则表现出一定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3.
放射损伤合并烧伤肠源性感染发生特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放射损伤合并烧伤肠性感染的特点及其复合效应。方法;采用小鼠15%Ⅱ度烧伤,8Gy放射损伤及两务复合的动物模型,用^3H-TdR标记大肠杆菌,分别于伤后1~96h9个时相点检测肝,肠系膜淋巴结的dpm值,结果:(1)三类损伤后的发生了肠道细菌移居,但定植于肠道的标记菌进入组织的量和达峰值的时间不尽一致,单烧,复合伤肠道细菌移居发生早(4h)单放稍晚(6h)说明烧伤在早期肠道细菌移居中占主要  相似文献   

4.
放烧复合伤骨髓工质细胞某些粘附分子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深入探讨放烧复合伤对造血微环境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了5.0Gyγ线放射损伤、15%Ⅲ度体表面积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达篾官细胞粘附分子(VCAM-1)、纤维连接素(Fn)、层粘素(Ln)和Ⅳ型胶原(ColⅣ)等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骨髓基质细胞表达VCAM-1、Fn、Ln和ColⅣ的水平具有以单烧组〉正常组〉复合伤组〉单  相似文献   

5.
放烧复合伤骨髓基质细胞某些粘附分子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深入探讨放烧复合伤对造血微环境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了5.0Gyγ线放射损伤、15%Ⅲ度体表面积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纤维连接素(Fn)、层粘素(Ln)和Ⅳ型胶原(ColⅣ)等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骨髓基质细胞表达VCAM-1、Fn、Ln和ColⅣ的水平具有以单烧组>正常组>复合伤组>单放组的趋势;单烧组具有以伤后3、7、14d最高,单放组具有以伤后3、7d最低的时效特点。结论:骨髓微环境基质细胞粘附功能的损伤可能是放烧复合伤造血功能障碍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放烧复合伤早期心肌能量代谢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中报告了6Gy放射损伤合并30%Ⅲ度烧伤后48h内大鼠心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和肌球蛋白ATP酶活力变化与补液的作用。结果表明6Gy全身照射、30%Ⅲ度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后心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和肌球蛋白ATP酶活力显著下降,放烧复合伤时下降更严重。这些变化与伤后动脉血压下降关系十分密切。补液显著改善放烧复合伤后心肌的能量代谢。这些结果揭示缺血缺氧是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7.
放烧复合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成灶能力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观察放烧复合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集落生成能力的变化。方法:采用Dexter型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法,观察5.0Gyγ线放射损伤,1%Ⅲ度体表面积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小鼠于伤后3,,14d和经外体外培养,14,21,28d的骨髓基质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1.单放组和复合伤组增以伤后第7天最低,至伤后第14d仍未达正常组水平,单烧组除伤后第3d低于正常组外,至伤后第14d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Wistar大鼠经6Gy^60Co γ线和/或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致放射损伤(RI)、烧伤(BI)和放烧复合伤(RBI)。观测伤后1、3、8、16和24h大鼠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力的改变,发现三种伤类均表现为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伤后1h即明显升高,24h降至对照组(C)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维持在明显低于C组的水平;BI组和  相似文献   

9.
用黄连、黄柏、黄芩和金银花复方水煎剂治疗烧伤大鼠创面感染,测定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和混和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诱生量。大鼠随机分成假烫组、烧伤创面感染对照组(烧感组)和烧伤创面感染十中药治疗组(中药组)。烧感组和中药组在伤后8、24和48h抽血查上述指标。结果示烧伤创面感染的大鼠自烧伤后24h起血浆IL-6均高于正常,烫伤后48h烧感组血浆IL-6显著高于中药组(P<0.01)。TNF的诱生量从伤后24h起,中药组显著高于烧感组,中药组伤后24和48hTNF的诱生量分别为4.2±0.9ng/ml和2.61±1ng/ml;烧感组分别为1.1±0.3ng/ml和0.9±0.3ng/ml(P<0.01)。由此说明抑制内源性致热因子IL-6和TNF的产生是中药清热解毒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6Gy放射损伤(R)、烧伤(B)及放烧复合伤(RB)早期心肌一氧化氮(NO)合成的变化及其对心肌的作用。方法;观测三种损伤大鼠伤后24h心肌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NO供体SIN-1对正常大鼠心肌CGMP、Na^+-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B组和RB组心肌N煌合成及诱生型NOS生明显增强,R组无变化。NO供体SIN-1致心肌CGMP合成增加及心肌膜Na+-K-ATP  相似文献   

11.
外源怀钙对放烧复合伤早期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外源性钙离子对放烧复合伤心肌线粒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6Gy照射复合30%TBSAⅢ度烧伤组、放烧复合伤预防用药组 簇烧复合伤治疗用药组。于伤后1、12、24和48h测定不同浓度钙对呼组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低浓度外源性钙对正常对照组心肌线粒体呼吸有刺激作用,但对放烧复合伤组、放烧复合伤预防用药组和治疗用药组线粒体呼吸无显著刺激作用;高浓度外源性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烧伤后即行切痂对心肌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30%TBSAⅢ°烧伤大鼠伤后立即一次性切痂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未切痂组(n=50)和切痂组(n=50),于伤后1、3、6、12和24h检测血浆肌球蛋白轻链1(MLC1)、血浆及心肌组织TNF等指标。结果:烧伤后6h血浆MLC1、TNF即显著升高,心肌组织中TNF也在伤后12h显著升高。未切痂组与切痂组比较,伤后1~6h未切痂组MLC1略低于切痂组,至伤后12h,未切痂组MLC1、TNF显著高于切痂组。MLC1与TNF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伤后即行一次性切痂可以降低血浆MLC1和TNF水平,提示其对烧伤后心肌损伤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c-fos蛋白,GFAP-mRNA和GFAP在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化时的动态变化。用 AS原代培养技术建立体外AS机械损伤模型,并结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结果(1)c-fos蛋白于损伤后45min即有阳性表达,伤后2h消失D(2)损伤缘的AS于损伤后6h开始表达GFAP-mRNA,1d达主同峰,3d则在损伤边缘少数AS中可检出GFAP-mRNA;(3)损伤后1d,G  相似文献   

14.
放射损伤复合烧伤是核战争和意外核事故条件下发生的主要伤类之一,而造血功能损伤是贯穿放烧复合伤全过程并在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方面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放射损伤、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对造血实质细胞和造血微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在损伤条件下两者之间有机联系的改变及相互影响。掌握放烧复合伤时造血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进而探索促进造血重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了解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机理和探索其治疗方法,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标准对照组(组1)实验对照组(组2),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组(组3)取损伤前及损伤后不同时间的颈内静脉血,伤后3h大脑皮质,测定观察指标,结果:组3大脑皮层的丙二醛(MDA)含量和水含量,颈内静脉血液中MDA浓度均较组2低(P〈0.01);大脑皮层的光,电镜观察显示,组3的损伤程度较组2轻,结论:F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了解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机理和探索其治疗方法。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标准对照组(组1)、实验对照组(组2)、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组(组3)。取损伤前及损伤后不同时间的颈内静脉血、伤后3h大脑皮质,测定观察指标。结果:组3大脑皮层的丙二醛(MDA)含量和水含量、颈内静脉血液中MDA浓度均较组2低(P<0.01);大脑皮层的光、电镜观察显示:组3的损伤程度较组2轻。结论:FDP对创伤性脑水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表现为: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减轻脑水肿和保护神经元生物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单纯烧伤、冲击伤和烧冲复合伤大鼠伤后不同时间血浆和肺组织内皮素(ET)含量、肺组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并结合3类损伤后的肺脏病理变化,探讨了伤后ET和vWF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结果显示本实验条件下的伤情程序依次为:烧冲复合伤>单纯冲击伤>单纯烧伤;3类损伤组血浆和肺组织ET含量均出现显著变化,到达峰值和下降程度各组有所不同;肺组织vWF含量明显降低(P<0.05),并与肺血管内中性粒细胞数量呈显著负相关(r=-0.9523,P<0.05)。对伤后ET和vWF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维拉帕米对放烧复合伤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用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治疗和预防放烧复合伤(6Gy放射损伤合并30%Ⅲ度烧伤)大鼠,观察其血压和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及的作用。预防或治疗给药对伤后动脉血压有一定影响,显著保护伤后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维拉帕米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它减少了心肌线粒体钙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ATP-MgCl2对烧伤早期自由基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生成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30%总体表面积(TBSA)三度烫伤模型观察经ATP-MgCl2治疗后,血清TNF-α生物学活性及全血细胞化学发光峰时和峰值的变化.结果:烫伤6h后,血清TNF-α生物学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至伤后24h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伤后立即经ATP-MgCl2治疗可明显抑制血清TNF-α活性升高.伤后6~24h,中性粒细胞(PMN)产生氧自由基的能力明显增强(P<0.05或P<0.01),但血浆调理活性降低.伤后立即给予ATP-MgCl2治疗,可抑制PMN产生氧自由基的能力,同时提高血浆对PMN的调理作用.结论:ATP-MgCl2可降低烧伤早期炎症介质TNF的生物学活性,抑制PMN过度产生自由基,有利于严重烧伤机体重要脏器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20.
烧冲复合伤早期肺组织ET-1及ETAR转录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内皮素A型受体(ETA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烧冲复合伤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及原位杂交和斑点杂交等核酸分子生物学技术,观测大鼠烧伤和烧冲复合伤后肺组织ET-1、ETR及TNFα的转录表达变化、相互关系及与组织细胞损伤的关系。结果:伤后早期肺组织TNFα及ET-1的mRNA转录及其产生分泌均显著增加,血浆一氧化氮(NO)也有所增加,肺组织中的内皮素A型受体(ETAR)mRNA升高,但ETR却“下调”,各项指标变化均以烧冲复合伤组为显著,并与肺组织病理变化相关。结论:ET-1及其受体ETAR等在烧冲复合伤后肺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