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免疫学角度研究大鼠肾虚模型唾液指标的变化,探讨涎唾与肾的免疫相关性,并拟通过免疫指标的检测,寻找疾病微观辨证的量化指标和检测方法,以丰富中医藏象理论。采用大鼠肾虚模型,观察大鼠唾液腺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唾液溶菌酶的含量变化,并与空白对照组、肾虚模型 右归饮治疗组相对照,实验发现,大鼠肾虚证的IL-6、唾液溶菌酶增高,SIgA降低,说明大鼠肾虚证存在着免疫功能紊乱的现象,初步表明大鼠肾虚与唾液免疫有一定的关系;大鼠肾虚模型经过右归饮治疗后,紊乱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萎缩及破坏的唾液腺有所恢复,说明右归饮具有调节唾液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显示:大鼠肾虚模型唾液腺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唾液溶菌酶值发生了各自不同的变化,提示大鼠肾虚证与唾液免疫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鼠脾虚模型的唾液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大鼠脾虚与唾液免疫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鼠脾虚模型 ,观察大鼠唾液腺白细胞介素 - 6( IL - 6)、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 SIg A)和唾液溶菌酶的含量变化 ,并与空白对照组、脾虚模型 +四君子汤治疗组相对照。结果 :大鼠脾虚模型唾液腺白细胞介素 - 6( IL- 6)、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 SIg A)、唾液溶菌酶值发生了各自不同的变化 ,提示 :大鼠脾虚证与唾液免疫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脾虚证患者部分细胞和局部免疫功能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实验对30例脾虚证和20名正常人的末梢血OKT系统T细胞亚群分类、淋巴细胞体外白细胞介素2(IL2)的分泌功能及局部免疫功能——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进行测定。结果:脾虚证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末梢血中T淋巴细胞总数(T_总)、辅助性T细胞(T_H)明显减少,抑制性T细胞(T_S)相对增多,T_H与T比值异常,单位淋巴细胞体外分泌IL2功能无明显改变;唾液SIgA水平在酸刺激前明显高于正常人,负荷实验储备力降低。说明脾虚证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免疫调节机制紊乱,免疫抑制占优势,消化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4.
王芸  陈利芳  陈国伟 《中医杂志》2011,52(13):1128-1130,1134
目的探讨太乙药条温灸法对盆腔炎后遗症大鼠局部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常规饲养;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大鼠关元穴、次髎穴处施太乙药条温和灸和普通温和灸,每次每穴各施灸30min,每日1次。1个月后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形态学及病理学变化并对其炎症程度进行评分,检测大鼠阴道冲洗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大鼠子宫腔基本通畅,宫腔少量积液,腺体结构清晰,腺上皮轻微增生。正常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炎症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炎症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SIg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含量显著升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实验组TNF-α和IL-6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后遗症的发生与局部SIgA分泌不足、区域免疫功能下降及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有关,太乙药条温灸法可以对以上方面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平胃散对湿困脾胃证模型大鼠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平胃散对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自然恢复组,每组10只。建立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观测各组大鼠脾脏及胸腺湿重、脏器系数、病理改变、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等指标。结果模型大鼠脾脏及胸腺脏器系数降低,胸腺皮质厚度及脾脏中央动脉淋巴鞘直径变小,血清IL-6升高,IgG含量明显减少;经平胃散治疗后病理改变明显恢复,效果优于自然恢复组。结论平胃散对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的免疫功能异常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林中方  陈宝田  曾抗  温炬  兰海梅 《中药材》2007,30(9):1123-1124
目的:探讨花粉芪奴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角叉菜胶建立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病理模型,分别用花粉芪奴汤煎剂和前列安通片进行对照治疗,观察以上两种药物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分别利用免疫放射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前列腺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花粉芪奴汤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组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组比较,SIgA和IL-8水平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花粉芪奴汤能显著调节慢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局部免疫功能,减轻病变前列腺间质炎症反应,促进病理损伤修复,调节前列腺局部免疫功能的作用与其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归饮、四君子汤、桃红四物汤对肾虚、脾虚、血瘀证患者免疫调节的不同作用。方法:用右归饮、四君子汤、桃红四物汤分别治疗肾虚、脾虚、血瘀证患者各40例,另分别设各证型20例予安慰剂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情况。结果:四君子汤使脾虚患者、右归饮使肾虚患者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下降(P<001),淋巴细胞转化率(淋转率)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提高(P<001),四君子汤还使脾虚患者的IL2水平和嗜中性细胞吞噬指数提高(P<005);桃红四物汤使血瘀证患者CIC水平降低(P<001)的同时,提高了NK细胞活性(P<005)。结论:四君子汤、右归饮可明显提高脾虚证、肾虚证患者的免疫功能,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尤以四君汤作用更全面显著。桃红四物汤消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观察腺嘌呤致肾虚免疫低下大鼠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及右归饮与外源性EPO的逆转作用。该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与造模组90只,造模组用腺嘌呤150 mg·kg~(-1)连续灌胃14 d后再随机分为8组,模型组20只,右归饮10,20,40 g·kg~(-1)组各10只,rh EPO 500,1 000,1 500 IU·kg~(-1)组各10只,龟鹿二仙膏10 g·kg~(-1)组10只。第15天开始,各组每隔1日给予150 mg·kg~(-1)腺嘌呤灌胃维持模型,同时右归饮各组与龟鹿二仙膏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EPO各组颈部皮下注射rh EPO每3日1次,连续30 d。第46天麻醉取血,处死,检测血清中肌酐、尿素、腺体激素、免疫球蛋白、补体、白介素的含量,脾脏中T细胞亚群比例、NK细胞杀伤率及脾细胞的增殖能力。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肾脏与脾脏中EPO介导的JAK2-STAT5及NF-κB通路中关键蛋白的含量。结果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肌酐和尿素含量显著上升,ACTH,T,T3含量显著下降,说明大鼠肾功能及肾上腺、性腺、甲状腺功能减退;同时血清中Ig A,Ig G,Ig M,C3,C4,IL-2,IL-6含量均显著下降,脾脏中CD4~+,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NK细胞杀伤率及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显示模型组大鼠的免疫功能减退,判定肾虚免疫低下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右归饮和rh EPO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大鼠血清中肌酐和尿素含量,增加血清中ACTH,T,T3,T4,Ig A,Ig G,Ig M,C3,C4,IL-2,IL-6的含量,增加脾脏中CD4~+,CD4~+/CD8~+,NK细胞杀伤率及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右归饮能显著增加血清中EPO的含量。右归饮和rh EPO各剂量组均能显著调节肾脏与脾脏中EPO介导的JAK2-STAT5及NF-κB通路中关键蛋白EPOR,P-JAK2/JAK2,STAT5,NF-κB p50,NF-κB p65,NF-κB IκB的表达。研究表明,EPO是腺嘌呤致大鼠肾虚免疫低下的重要相关因子;外源性EPO和右归饮对该模型异常指标均有显著的逆转作用;右归饮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中EPO的含量,并调节肾脏脾脏中EPO介导的JAK2-STAT5及NF-κB通路中的关键蛋白表达有关;外源性EPO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肾脏脾脏中EPO介导的JAK2-STAT5及NF-κB通路中的关键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IL-1β、IL-6和SIgA含量的变化,探讨大肠湿热证的客观指标。方法:采用综合因素造模(饮食加气候环境加致病生物因子)复制成大肠湿热证动物模型,应用放免法检测模型大鼠血清IL-1β、IL-6和SIgA治疗前后的变化并给予止泻痢药石榴皮水煎剂治疗,观察动物模型给药后的变化。结果:该模型在发病条件,主要症状、体征、病变脏腑以及病理变化(以直肠和回肠为主)等方面均近似于中医大肠湿热证型,模型小鼠血清IL-1β、IL-6和SIgA含量升高,经石榴皮水煎剂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和病理变化基本恢复,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血清IL-1β、IL-6和SIgA含量的升高可能是大肠湿热证的部分客观指标。利湿收涩止泻药石榴皮水煎剂可明显改善大肠湿热证模型小鼠的症状体征,并使免疫指标降低,说明该药具有较好的止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肾虚质大鼠血清IL-2、IL-10外周血含量变化情况。方法:以猫恐吓孕鼠方法造成大鼠肾虚质模型,研究其血清IL-2、IL-10水平。结果:肾虚质大鼠外周血的IL-2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IL-10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提示:肾虚质大鼠的外周血白介素水平的变化是形成肾虚质大鼠免疫功能紊乱的基础之一,而经典补肾方金匮肾气丸对其免疫功能的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桑菊饮加减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桑菊饮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桑菊饮加减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显著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肺气虚证是临床上的常见证。该证多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有关。因此,进一步研究肺气虚证的免疫功能变化,对“证”的客观化研究及临床不无意义。我们运用支气管、肺灌洗术(BronchoalveolarLavage,BAL)观察了肺气虚证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SIgA(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变化,以探求肺气虚证患者全身及局部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舌苔形成与口腔免疫的关系,本文对健康人80例,白苔者39例,黄苔者54例,灰黑苔者6例,光苔者3例作了唾液溶菌酶、SIgA、IgA、IgG、IgM含量测定分析。并对其中健康人30例和各种病理舌苔者102例的唾液与舌苔刮取物中各项测定指标进行了对比观察,以探讨用唾液研究舌苔形成的机理。测定方法一、唾液溶菌酶测定: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二、唾液免疫球蛋白测定:SIgA、IgA,IgG、IgM的含量测定均采用免疫单向扩散法。测定结果唾液溶菌酶含量,病理舌苔组显著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羟脯氨酸(HYP)、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在寒饮射肺证模型大鼠病理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单叶细辛对炎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辽细辛组、单叶细辛组,后3组用中医理论制备寒饮射肺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于造模次日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μL/g),两细辛治疗组灌胃给予中药水提取液(1μL/g),1次/d,各组动物造模后第14,28天随机抽取5只处死,测定血清IL-17、IL-6,肺组织HYP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各项指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两细辛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细辛治疗组大鼠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叶细辛可以降低寒饮射肺证模型大鼠血清IL-17、IL-6和肺组织HYP的表达,抑制肺部炎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5.
右归饮,四君子汤,桃红四物汤调节肾虚,脾虚,血瘀证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右归饮、四君子汤、桃红四物汤对肾虚、脾虚、血瘀证患者免疫调节的不同作用。方法:用用右归饮、四君子汤、桃红四物汤分别治疗肾虚、脾虚、血瘀证患者各40例,另分别设备证型20例子安慰剂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情况。结果:四君子汤使脾虚患者,右归饮使肾虚患者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下降,淋巴细胞转化主(淋转率)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提高,四君子汤还使脾虚2的IL-2水平和嗜中性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肾虚模型和补肾中药治疗后各组大鼠唾液腺AQP1、AQP2、AQP5的变化,探索肾与唾相关的内在分子机制及补肾药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组、肾阴虚模型组、肾阳虚模型组、六味地黄丸组、金匮肾气丸组,每组8只。分别采用灌胃甲状腺片(45mg/100g)混悬液和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100g)方法制备肾阴虚和肾阳虚模型组,并分组进行药物干预治疗。比较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唾液流率、唾液渗透压、颌下腺病理组织、颌下腺AQP1、AQP2、AQP5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阴虚和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大鼠体重减轻,唾液流率降低,渗透压有升高的趋势,颌下腺组织中AQP1、AQP2、AQP5蛋白表达减少。应用补肾药进行干预治疗后,G干预组相应指标的变化得到了改善。结论:不同肾虚状态下唾液分泌减少,其发生的内在机制可能与唾液腺的水通道蛋白表达降低有关,补肾药可以改善肾虚状态下唾液分泌异常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解表方对上呼吸道黏膜免疫的作用.方法:复制寒冷刺激致上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观察解表方对模型小鼠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对模型小鼠进行滴鼻、腹腔注射感染肺炎链球菌,观察解表方对其死亡率和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琼脂打孔法进行解表方体外抑菌实验,探讨解表方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结果:麻黄汤、银翘散均能提高模型小鼠唾液中SIgA含量和溶菌酶活性,而玉屏风散仅能升高小鼠唾液中溶菌酶活性;麻黄汤和银翘散能降低滴鼻感染肺炎链球菌小鼠死亡率并延长生存时间;但3方对腹腔注射肺炎链球菌小鼠的死亡率没有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证实,3方均无抑菌作用.结论:提高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可能是解表方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的免疫指标SIgA、TNF-α、IL-1β的调控。方法:分为正常组、湿热模型组、清热化湿组;运用放免法观察SIgA、TNF-α、IL-1β的变化。结果:湿热模型组SIgA、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模型组经过治疗后,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的免疫指标SIgA、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具有调节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脾虚证候、肾虚证候状态下唾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30只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证候模型组和肾虚证候模型组,每组10只,均为雌雄各半。脾虚证候模型组每只每天皮下注射利血平0.5 mg/kg体重,肾虚证候模型组每只每天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kg体重,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10 d,观察各组大鼠唾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虚证候组、肾虚证候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唾液p H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虚证候组Na、CK、ALT、LDH等降低,K、TP、AMY等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肾虚证候组大鼠CL、CK、ALT、AST、ALP、LDH等降低,K、P、TP、AMY等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脾虚证候组比较,肾虚证候组唾液P的浓度明显升高,AST活性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伴随着脾虚和肾虚状态的出现,唾液的p H值及相应的生化物质确实发生了变化,说明了中医学"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理论的科学性。但肾虚证候组和脾虚证候组相比较,二者除P、AST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指标上并无差异,说明涎唾都分泌于口,确实由脾肾共同所主。  相似文献   

20.
前愈汤对慢性前列腺炎局部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愈汤通过调节前列腺局部免疫功能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用大肠杆菌和角叉菜胶分别建立大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PB)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理模型,分别用前愈汤和前列泰片对照进行治疗,分别用免疫放射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前列腺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和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前愈汤CPB模型治疗组与CPB模型对照组相比,SIgA和IL-8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愈汤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治疗组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对照组相比,SIgA和IL-8水平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愈汤能显著调节慢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局部免疫功能,并具有减轻前列腺间质炎症反应及促进病损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