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三维CT与C型臂X线机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特点。方法 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分别以三维CT和C型臂X线机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记录手术时间、穿刺次数、骨水泥注射量。术前及术后1 d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测量伤椎高度,随访伤椎高度丢失情况。结果随访9~24个月,平均13个月。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伤椎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至末次随访仍效果良好。两组术中比较三维CT引导穿刺准确度高,手术时间较短,但骨水泥注射量较C型臂X线机组少。结论三维CT与C型臂X线机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无差别,三维CT引导穿刺准确率更高,C型臂X光机引导能够实时监控骨水泥注射过程。  相似文献   

2.
李驰  周洋  王靖 《中国骨伤》2019,32(7):609-613
目的:探讨手术床和C形臂X线数字化计量调整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4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根据经验调整C形臂X线和手术床,观察组在经皮椎体形成术中对手术床和C形臂X线进行数字化计量调整。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隐形失血量和骨水泥灌注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影像学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Cobb角、伤椎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隐形失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每个骨水泥灌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Cobb角、伤椎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尿路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褥疮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7/47),对照组发生骨水泥渗漏8例,脊髓神经损伤2例,尿路感染1例,肺部感染3例,褥疮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4.04(16/4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床和C形臂X线数字化计量调整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能提高手术效果,促使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3.
CT、C臂机联合导引下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C臂机联合导引下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穿刺方法。方法接受PVP治疗的181例压缩性骨折患者的207个椎体进入研究。治疗在CT、C臂机联合导引下进行,经单侧椎弓根斜向进入椎体中央前1/3,注入骨水泥。结果全部椎体完成PVP,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有效率95.58%。结论CT、C臂机联合导引下PV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CT或C型臂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或C型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及骨水泥渗漏的预防。方法2001年8月~2006年4月,55例(59个椎体)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CT或C型臂引导下,经皮椎弓根向椎体内穿针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术后CT和X线片观察骨水泥的分布和渗漏情况,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患者术后12h~3d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1例患者造影剂渗漏广泛而放弃注射PMMA,其余54例患者平均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4.5mL,影像学检查骨水泥充满良好,骨折复位满意。55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中39例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4例轻度缓解。2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1个椎体有椎管内少量渗漏,1个椎体出现椎旁渗漏,均未引起临床症状。对48例患者进行8~60个月(平均33.1个月)随访,治疗部位疼痛无明显加重,椎体形态无改变。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限量骨水泥注射法是预防骨水泥渗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C臂机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高龄椎体压缩骨折应用的优势。方法对79例高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KP,术中应用双c臂机47例(A组),单c臂机32例(B组)。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穿刺次数及患者对手术过程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手术时间:A组15~55(21±10)min,B组26~90(41±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A组7~35(10.5±6.3)次,B组11~41(21.5±11.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穿刺次数:A组2~9(3.2±1.7)次,B组2~12(5.6±2.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满意度:A组3~9(6.6±2.4)分,B组手为2~5(3.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椎体压缩骨折PKP中,应用双C臂机可缩短手术时间,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6.
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转移性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转移性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4月~2006年2月共治疗胸椎转移性肿瘤患者18例.共30个椎体,患者均有顽固性胸背痛,术前VAS评分平均8.6分,伴脊髓压迫者6例,术前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4例,均应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行病变椎体内骨水泥注射治疗.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30个椎体存CT引导下均一次穿刺成功.单侧注射骨水泥12例,平均注入量2.75ml;双侧注射6例,平均注入量4.7ml,无骨水泥渗漏及神经损害加重情况发生.15例局麻药效消失后疼痛明显缓解,2例72h后疼痛缓解,1例无效.随访6~24个月,平均11.4个月.术后1周时VAS评分平均2.62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平均2.94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6例脊髓压迫者神经功能2例C级恢复至D级,其余均恢复至E级.2例原发灶为肝痛及1例肺癌患者死亡,其余患者手术椎体未发生新的病理性骨折及脊髓压迫加重.结论: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良好的止痛及预防病理性骨折作用,是治疗胸椎转移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4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6例,其中61例82个椎体接受PVP治疗,男21例29个椎体,女40例53个椎体,年龄65~96岁,平均78.3岁;45例55个椎体接受PKP治疗,男17例21个椎体,女28例34个椎体,年龄68~90岁,平均77.1岁。术前及术后1d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测量伤椎高度,随访伤椎高度丢失情况,记录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邻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PVP组术前和术后1d VAS分别为6.7±1.4分和2.1±0.7分,PKP组分别为6.9±1.2分和2.2±0.9分,每组术后VAS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间点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55例、PKP组4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8个月。PVP组和PKP组术后伤椎高度分别较术前增加2.4±1.8mm和9.2±2.2mm,术后12个月随访伤椎高度分别丢失0.8±0.5mm和1.9±0.8m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术中骨水泥渗漏28例33个椎体,PKP组15例17个椎体,PKP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PVP组(P<0.05)。随访期间PVP组发生相邻椎体骨折9例,PKP组6例,两组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止痛效果均较好;PKP的复位效果优于PVP,较少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术后椎体高度再次丢失较明显;两者术后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维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尉氏县人民医院骨科2018-01—2020-02间行PVP治疗的126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C型臂X线机透视方法分为常规透视组和三维透视组,各63例.比较2组手术用时、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成PVP组和PKP组,PVP组7例单椎体,5例2个椎体、2例3个椎体、1例4个椎体,共27个椎体接受治疗;PKP组9例单椎体、5例2个椎体、1例3个椎体,共22个椎体接受治疗。结果30例患者手术操作全部成功。PVP组8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PKP组10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术后PKP组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与术前比较有改善(P〈0.05)。结论PVP和PKP两种手术方法均具有显著止痛效果,PKP较PVP在椎体高度恢复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脊柱血管瘤是一种常见椎体良性肿瘤,目前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本研究旨在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椎体血管瘤的价值。方法脊柱血管瘤共26例,男12例,女14例;平均年龄52.1岁;肿瘤来源为:胸椎23椎,腰椎6椎,胸椎合并腰椎3例;在CT引导下对病变椎体经皮穿刺进入椎体并注入骨水泥。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段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以及远期疗效评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有效率为96.1%。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VAS评分显著降低,由术前的(7.74±1.19)分降至术后6个月的(0.20±0.17)分,且活动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可有效控制脊柱血管瘤引起的疼痛,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C”型臂X线机联合监视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1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双臂组(63例)和单臂组(50例)。双臂组采用双“C”臂X线机联合监视,单臂组采用单“C”臂X线机监视。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曝光次数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臂组手术时间和曝光次数分别为(43.27±4.73)min、(15.00±1.38)次,双臂组分别为(36.45±6.24)min、(11.13±2.33)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臂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8.0%,双臂组为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双“C”臂X线机联合监视应用于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放射线暴露,节约人力成本,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型臂X线机下动态术中胆道造影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2010年我科利用C型臂X线机对126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病例行动态术中胆道造影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造影成功122例,成功率96.8%.造影发现结石11例,其中胆总管结石8例,左肝管结石1例,右肝管结石2例,均行胆总管切开,胆道镜下取石,T管引流术.胆管损伤1例,行胆管修补.副肝管1例,Mirizzi综合征1例.均采取相应方法予以正确处理,一期愈合出院.全组无假阳性发生.平均耗时6.25min.结论 C型臂X线机下动态术中胆道造影法在胆囊切除术中是一种有效方法,省时,省力,显影清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计算机模拟及体外椎体标本实验,研究负压引导下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椎体中的分布规律。方法:以椎体CT平扫为基础建立椎体模型,模拟骨水泥注入模型的过程及分布情况。选择老年女性的尸骨共20个椎体标本,形态结构相似的相邻节段椎体分别分入实验组(负压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VPVP组)与对照组(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成像Pin-point激光导航系统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效果。方法在CT成像Pin-point激光导航系统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43例(59个椎体)。术前、术后对所有患者行Denis疼痛测定法评价,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术后1~2d所有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第2-3天下地活动。随访2-6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成像Pin-point激光导航系统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具有操作准确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臂X线机联合B超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中的安全性、实用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6月采用C臂X线机联合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206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时间、输血率、结石Ⅰ期清除率、术中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206例均在C臂X线机联合B超引导下准确建立理想的工作通道;平均手术时间74min。术中术后输血率13.5%(28/206);结石一期清除率为92.2%(190/206);术后行二期碎石术或ESWL治疗者占7.8%(16/206)。结论:采用C臂X线机联合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安全、实用、高效的手段,结石Ⅰ期清除率高,且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腰椎定量CT(QCT)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9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4例,女66例;年龄(74.47±6.60)岁。90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腰椎QCT测定,根据腰椎QCT值分为3组:骨量减少组(80120 g/L,17例,30个椎体),骨质疏松组(4080 g/L,44例,66个椎体)及严重骨质疏松组(<40 g/L,29例,39个椎体)。术中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及正侧位C形臂X线透视,观察不同QCT值患者的骨水泥在伤椎内的弥散分布及渗漏情况,对于骨水泥弥散超过椎体中线患者采用单侧入路术式,相反则采用双侧入路术式,分析腰椎QCT值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穿刺方法的指导意义。结果:90例135个椎体中,共有72例98个椎体骨水泥弥散超过中线,占72.59%。骨水泥弥散超过椎体中线的患者采用单侧入路术式,其中骨量减少组有5例8个椎体、骨质疏松组有40例55个椎体,严重骨质疏松组有27例35个椎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病变及外伤性椎体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共26个椎体在透视监视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注射骨水泥剂量约2~6ml。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小时行CT扫描以评价骨水泥充填情况及有无渗漏,并应用形象类比评分(VAS)评价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CT显示骨水泥均在椎体中充填满意,5例5个椎体发生椎旁少量骨水泥渗漏,未出现神经损害症状。术前VAS为7~10分,平均为(8.69±0.82)分,术后24h的VAS为1.5~5分,平均(3.18±1.15)分。术后3天的VAS为0~4分,平均(3.01±1.06)分。术后24h和术后3天的VAS评分与术前相比较,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椎体良恶性病变及部分类型的外伤性椎体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臂数字减影X线引导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建立经皮肾通道的应用效果.方法:在C臂数字减影X线机透视下对32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一期建立经皮肾通道.结果:320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其中双侧肾穿刺19例,单侧双通道34例.建立经皮肾通道时间10~90 min,平均30 min.无一例发生大出血、肾盂穿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臂数字减影X线机下在PCNL中建立经皮肾通道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