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从中随机选择1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的患者均给予手术方式治疗;按照检查的结果确定患者的肿瘤的部分、大小以及形态,以便有效确定患者的肿瘤属性(判断为恶性肿瘤或是良性肿瘤),最后对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当中,32例(32%)患者给予根治性的手术治疗;12例(12%)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给予二次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得到较快痊愈;此外5例恶性肿瘤患者于术后给予药物口服治疗;另有5例患者为恶性肿瘤治疗无效死亡。结论给予胃肠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疗效明显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因此值得临床领域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闻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经手术及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间质肿瘤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胃部分切除4例,半胃或次胃切除10例,全胃切除3例,姑息手术1例。14个月后复发1例,再次手术,再复发后行靶向治疗。结论病理学联合免疫组化检查(CD117、CD34、SMA、S100)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时应避免医源性种植。复发或不能切除者可用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3.
赵一富 《云南医药》2008,29(1):54-55
胃肠间质瘤是一个随着病理技术发展而逐渐被认识的诊断概念,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具有非定向分化的特征。目前确切的定义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我院1997年1月~2007年11月共收治胃肠间质瘤患者11例,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胃肠间质瘤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其诊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后均确诊为胃肠间质瘤,其中6例为良性.其余48例为恶性或潜在恶性。结论:胃肠间质瘤应该综合多种检查手段尽早进行术前诊断,目前手术切除仍然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及重建。方法从本院选取20位外科手术治疗胃肠问质瘤患者,平均年龄65.7岁,多发生于胃和小肠,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和消化道出血。同时,根据探查结果确定肿瘤的形态、大小和部位,进一步确定良性或恶性肿瘤,对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由检察结果进行选择性切除。结果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前2例病理确诊;20例患者施行根治性手术治疗,12例复发再次手术,术后痊愈;1例恶性患者术后口服药物治疗;平均随诊3.5年,其中4例死亡。结论胃肠间质瘤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性,术前确诊率低,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确诊率,目前手术切除是胃肠间质瘤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治愈率较其他方式高。  相似文献   

6.
江波 《上海医药》2014,(5):29-3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7月经手术切除病理报告确诊的20例GIST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5.5年,平均3年。在随访患者中,复发率为15%,复发时间为手术切除后2~19个月(平均9.5个月),复发转移部位为腹腔、肝脏和肺,无死亡病例。结论:GIST是一种具有恶变潜能的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术前确诊率低,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化疗效果较差,靶向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技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0月进行胃间质瘤切除治疗的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自我意愿将这38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一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对两组的随访结果、术后恢复状况和手术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术中或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的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腹腔镜组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胃间质瘤较开腹手术治疗方式更为有效、安全,可行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胃肠间质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相对少见的肿瘤,据国外报道,每年发病率约2/10万[1],占所有胃肿瘤的2%,小肠肿瘤的14%,结肠肿瘤的0.1%,多见于50~70岁,其发病率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过去受病理诊断技术的限制,一些GIST常被误诊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及神经纤维瘤。近年随着免疫组化、电镜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GIST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有关临床报道也  相似文献   

9.
陶辉  杨文奇  韩文秀 《安徽医药》2007,11(2):156-157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32例GIST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理及免疫组化CD117阳性31例,CD34阳性29例,提示胃肠道间质瘤.结论 内镜检查是发现GIST的主要方法,最终确诊需要病理加免疫组化诊断.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杨保栋 《中国当代医药》2013,(7):166-166,168
目的探索胃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并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本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行外科手术的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研究胃肠肿瘤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腹痛、腹胀及消化道出血,本组28例患者均实时根治性手术治疗,12例患者病情复发并再次进行手术,进行为期1~4年的随访,死亡患者5例。结论由于胃肠肿瘤缺乏显著性临床特征,术前确诊率不高,在临床治疗中,应首先进行良恶性肿瘤判别,再选择科学的手术方式,综合分析对于提高胃肠肿瘤确诊率具有积极意义。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是目前治疗胃肠道肿瘤首选方式,治愈率情况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治疗的38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诊结果。结果手术切除率94.7%,所有病例随访1-5年,复发24例,带瘤生存10例,无瘤生存18例,死亡3例。本组病例23例术后未口服格列卫治疗,复发率86.96(20/23)%;15例口服格列卫治疗,复发率26.67%(4/15)。结论胃肠间质瘤治疗以外科手术完整切除为主,术后口服格列卫治疗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大于5cm胃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接诊于某院的96例大于5cm胃GIST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复发风险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用时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3.
14.
孙巍 《河南医药信息》2009,(14):113-114
胃间质瘤(GST)是一种常见的原发于胃的非上皮异源性肿瘤,占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大部分,为不成熟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过度增殖形成,过去常诊断为胃的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由于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应用现己证实该类肿瘤并不是平滑肌的肿瘤,而是起源于多潜能间质干细胞。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36例胃间质瘤(GST),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驻马店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亦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见不同的阳性细胞。本组36例均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结论胃间质瘤术前确诊较困难,多经术中及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以明确。手术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是切除范围要完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系统研究相关GISTs患者的治疗及病理信息。结果临床表现关键是腹部存在非常明显的不适现象级腹部肿块,在进行手术之前无法有效确诊,都进行了手术治疗,另外淋巴结肿大的共计3人,确诊是增生性改变。肿瘤直径<5cm的共计10人,5~10cm的共计11人,超过10cm的共计2人。在检查过程内发现了梭形细胞,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判断病情。免疫组化检测CD117阳性共计17人,CD34阳性共计12人,但是CD117阳性与CD34阳性共计22人。结论 GISTs术前确诊难度特别高,病理检查过程中找到非上皮性梭形细胞肿瘤来进行判断,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将切除当作关键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52例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与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启锋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3):1989-199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以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收治52例GIST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所有肿瘤均完整切除,52例CD117阳性,41例CD34阳性。结论:CD117和CD34是确诊GIST有价值的免疫标记物;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发生于胃肠道的非定向分化的一类间质肿瘤,Mazur和Clark在1983年首次明确GIST的概念。GIST与消化道出血关系密切,部分GIST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或主要临床表现㈦.、通过对我院2003年5月至2007年6月手术治疗的胃肠间质瘤并消化道出血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9.
发生于胃的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发生于胃的胃肠间质瘤(GIST)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995年8月-2005年8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胃GIST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9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贲门胃底区7例,胃体9例,胃窦3例。肿瘤最小2cm,最大25cm,中位大小6cm。胃周淋巴结转移1例。手术行胃楔形切除1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5例,远端胃大部切除3例,其中联合脏器切除3例。查免疫组织化学CD117阳性16例,CD34阳性17例。术后随诊5例复发转移。结论:胃GIST治疗以手术为主,术中应根据肿瘤大小、部位、有无外侵及淋巴结转移决定手术范围,切除在于完全而不在于大范围清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48例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外科治疗及回访资料。结果:48例均行手术治疗,胃局部切除5例,胃大部切除25例,全胃切除4例,食管下段切除1例,肠道部分切除9例,横结肠系膜切除1例,开关及活检术1例,余2例行包块切除。结果:根据Fletcher分级[1],中度及高度危险病例患者38例,低度危险5例,极低度危险5例。发现周围淋巴结转移者2例。术后30例患者推荐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30个月。术后随访过程中发现复发、转移10例,主要为肝脏、腹腔、肺、骨转移,复发时间多在2年以内,其中9例死亡,带瘤生存1例。结论:GIST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外科手术是治疗GIST的首选,对Fletcher分级危险程度高的患者需辅以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