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邢馨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9):1081-1082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特点。方法:总结我院1996~2010年以来经胃镜检查井经病理确诊的青年人胃癌36例。就其临床症状、镜下形态、病理分化程度等有关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5岁以下胃癌占同期胃癌的8.4%,胃镜下分型有83.3%属进展期胃癌,胃窦癌高于胃体癌,低分化胃癌占较大比例。结论:青年胃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病理示组织分化低,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预后差,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年轻人胃癌的认识水平和诊治水平。方法:收集了本院2001-01-2008-12间,经胃镜和病理诊断的年龄≤35岁的青年人胃癌82例,对其临床胃镜资料、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青年人胃癌病例中女性占多数,以粘液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为多。结论:青年人胃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起病隐匿,出现症状多为进展期,对青年人表现为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者,应及时进行胃镜及病理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3.
胃粘膜活检胃癌8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粘膜活检胃癌的检出率及提高早期胃癌的临床确诊率。方法在我科近年来胃粘膜活栓组织663例中选出病理诊断为胃癌的病例80例,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粘膜活捡胃癌检出率12%,男女之比为4:1,年龄19。89岁,平均62.8岁。胃镜检查癌检出率81.25%,二次活检确诊率17.5%,胃镜漏诊率6.25%。结论胃镜与病理的密切结合是临床诊断胃癌的必经途径,二次活检可以减少胃癌的漏诊率0值得注意的是,对非正常粘膜的常规活检可以提高早期平坦型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进行肝胆超声检查的同时对胃区进行常规扫查的意义。方法:本文总结了1993年以来在做肝胆超声检查时首诊发现胃壁增厚的病例94例,所有病人均做了胃内窥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共发现胃癌73例,占总病例数78%;胃溃疡及胃炎各8例,各占总病例数的8.5%;胃肠间质瘤3例,占3.1%;恶性胃肠间质瘤及胃恶性淋巴瘤各占1.08%。结论:在临床医生未明确诊断的情况下,作为超声科医生能在检查肝胆疾患的同时对胃区进行扫查,可以发现一些较明显的胃壁增厚性病变,提醒临床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 1985年 1月—2005年 1月间经胃镜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诊断的 756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对≤35岁的青年人胃癌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青年人胃癌患者 35例,占同期 756例确诊病例的 4. 6%。且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 1: 1. 69,最多见的病理学类型主要是未分化癌 ( 42. 9% )、低分化腺癌 ( 37. 1% )。结论 青年人胃癌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病程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周围型肺癌动态变化,结合病理讨论其影像恃点。结果:本组21例病例中,结节型16例,占76.1%,斑片型3例。占14.3%;空洞型2例,占9.6%。结论:早期周围型肺癌典型征象少,动态观察对病变的确诊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总结高龄胃癌(患年龄≥70岁)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为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12例高龄胃癌患,对其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龄胃癌占同期胃癌总数的12.3%,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纳差和消瘦为最常见主诉;内镜活极确诊率高(92.4%);发病部位以贲门、胃底和胃体为主,46.4%为高、中分化癌,手术切除率较低。结论:高龄胃癌预后相对较好,提倡早期内镜活检,争取根治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低场强环境下ANFH不同病理阶段的NRI特点,明确临床的早、中、晚期诊断。方法:参考有关资料对ANFH的NRI诊断要点结合临床症状、病史、有关检查、病理或髓芯针活检结果,划分出早、中、晚期的诊断标准。结果:其中21例病变形态为线条形、点片形或新月形,股骨头外形正常,关节间隙正常示早期,占12.43%;38例病变形态为环形、圆形或斑块形,股骨头轻度变扁,塌陷示为中期,占22.48%;有110例病变形态为扩展形、骨折形,股骨头明显变偏、塌陷及关节间隙变窄或骨折,示为晚期,占65.09%。结论:低场强NRI对ANFH不同病理阶段的病理变化的信号反应是灵敏的,图像显示满意、可信的,能为临床诊治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21例青年人(≤44岁)胃癌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病理大体类型、病理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率、临床分期、误诊情况等。结果 21例青年人胃癌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为76.2%;好发部位是胃窦;进展期胃癌18例(85.7%);大体类型以BorrmannⅢ型最多见;病理组织学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为主;临床分期多为Ⅲ期;81.0%的高淋巴结转移率,误诊率偏高。结论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是女性多发,Hp感染率高,分化低,恶性程度高,淋巴结转移率高,误诊率偏高。病理检查是确诊胃癌的最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特点,总结诊断与治疗的体会。方法:对131例60岁以上的老年HFR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20例青年HFRS进行比较。结果:老年HFES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多,死亡率6.11%;肾功能损害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其中肝功异常占92.6%,肺部感染占39.68%,肺水肿28.57%,肾性高血压71.43%,黑便20.63%,营养失衡(12.69%)。结论:老年HFRS病人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病程持续时间长,合并疾病和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应提高早期诊断率,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胆囊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蓉 《西南军医》2008,10(5):21-22
目的复习胆囊癌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胆囊癌16例,对其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16例,男性6例,女性10例,男女比例1:1.7,年龄29。90岁,平均56.5岁。术前临床怀疑癌6例(37.5%),术中及术后意外胆囊癌10例(62.5%),均除外胆囊转移癌。合并结石12例(75%),发生转移4例(25%)。病理组织学分型:腺癌8例(50%),粘液腺癌3例(18.75%),肠型腺癌3例(18.75%),乳头状腺癌1倒(6.25%),腺鳞癌1例(6.25%)。结论胆囊癌的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浸润性强,预后差。临床上意外胆囊癌占相当比例,手术医师应提高对胆囊癌的警惕性,有条件者应对可疑病变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分析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0年1月~2001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的59例青年胃癌患者和356例老年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青年组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女性,发病性别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部位,青年组多位于胃窦部,占66.10%;老年组虽然以胃窦部为主,但贲门部比例较高,占39.32%,两组发病部位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病理组织类型分化差,以低分化癌为主,占49.15%;老年组以中分化腺癌为主,占49.16%,发病病理组织类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胃癌治愈性切除率与老年组相近(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预后均较差,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但整体病期均较晚,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青海地区胃癌发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附3 53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青海地区胃癌发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病变部位、组织学等方面特征。方法:总结近10年经胃镜诊断并病检或/和手术确诊的胃癌患者3 537例胃癌患者,分男女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0年间胃癌总检出率8.49%,其中,男性检出率10.8%,女性检出率为4.9%,男女在不同年龄段胃癌检出率、不同职业间男女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别,P<0.001,男女胃癌在病变部位、内镜Borrman分型、癌组织学类型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别,P<0.001。结论:本地区胃癌检出率逐渐下降,但仍然是胃癌高发地区,且青、老年胃癌检出率逐渐上升。检出胃癌大多数以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广泛浸润为特点。  相似文献   

14.
郑研  郑红  刘倩 《西南军医》2010,12(4):640-64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在临床上未扪及确切肿块,但在高频超声检查中发现可疑病变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并取组织作病理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发现早期乳腺癌19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纤维腺瘤4例,慢性炎症5例,乳腺增生6例,与术后病理对比,符合率为95.3%。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便、诊断准确性高等优点,对诊断早期乳腺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消化内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经超声内镜确定黏膜下病变的种类及层次,在内镜下行ESD共57例,切除全瘤组织行病理切片明确病变性质。结果所有57例黏膜下病变均成功切除。病理示间质瘤40例(70.1%),囊肿2例(3.5%),平滑肌瘤8例(14.0%),胃黏膜下血管瘤1例(1.8%),胃异位胰腺5例(8.8%),胃早癌1例(1.8%)。超声内镜诊断与病理一致率达94.7%(54/57)。结论 ESD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较为安全及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纵隔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和B1型胸腺瘤病例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提高粗针穿刺活检在这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连续诊断的34例T-LBL和10例B1型胸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纵隔粗针穿刺活检获取标本,并经手术标本病理诊断确认.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其粗针穿刺活检标本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的差异.结果 T-LBL患者以小于30岁为主(73%),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3.3∶1.B1型胸腺瘤平均年龄43岁(40岁以上占50%),男女比2∶3.T-LBL患者均有胸闷、气短、咳嗽等临床症状;B1型胸腺瘤患者中3例出现胸闷气短症状,2例出现重症肌无力症状.影像学特征:两组患者均为前纵隔单发肿物,肿块>10cm者在T-LBL患者中占88%,在B1型胸腺瘤患者中仅占50%.T-LBL患者全部可见肿瘤侵犯引起的胸腔或心包腔积液,而B1型胸腺瘤无此特征.病理学特征:T-LBL的瘤细胞在纤维组织中呈“列兵样”浸润性生长(65%),有骨骼肌组织侵犯(41%)和肿瘤性坏死(21%),而B1型胸腺瘤无此特征.所有B1型胸腺瘤均保留胸腺小叶结构,可见粗大纤维间隔,但仅3%的T-LBL保留胸腺小叶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所有B1型胸腺瘤均可见完整的细胞角蛋白网,但T-LBL的细胞角蛋白网破坏.T-LBL和B1型胸腺瘤出现周围脂肪组织浸润的比例有差异,分别为59%和20%.结论 T-LBL与B1型胸腺瘤在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上有明显差异,以病理学特征的改变最具鉴别意义.密切联系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学改变有助于提高纵隔粗针穿刺活检在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