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用nested-PCR检测恒河猴泡沫病毒SFV的前病毒形式.方法 从SFV-1的pol区域选择两对引物分别对原代猴肾细胞 (rhesus monkey kidney,RMK) 及猴外周血淋巴细胞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s) 进行体外扩增,扩增产物经1.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其特异性.阳性对照使用具有典型泡沫样病变的RMK 377细胞株的前病毒DNA, 阳性对照的PCR扩增产物经测序证实,阴性对照为恒河猴的SRV-1 cDNA.结果 nested-PCR能快速灵敏的直接从猴外周血淋巴细胞检出SFV的前病毒形式,与RMK细胞培养结果基本相一致.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检测SFV的nested-PCR法能快速准确的检测猴群中的SFV的带毒情况,对于提高实验猴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中猴泡沫病毒(SF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为检测实验用猴群中SFV的感染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SFV-1病毒感染BHK-21细胞,待50%细胞出现病变时,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后以2×107/mL浓度40μL的细胞滴到10孔镀膜的玻片上,丙酮固定。利用制备的抗原片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4份猴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建立了检测SF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SFV抗体阳性19例,15例血清检测为阴性。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作为SFV检测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地区恒河猴MHC—DRB部分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分型方法对云南地区4个恒河猴群进行MHC~DRB部分基因检测,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将有目的片段的部分样品进行测序。结果宁蒗恒河猴群检测出了12个基因,检出率为3.85%-57.69%;昆明自繁恒河猴群检测出了11个基因,检出率为1.63%-42.28%;景东恒河猴群检测出了10个基因,检出率为3.70%~33.33%;镇沅恒河猴群检测出了9个基因,检出率为5.26%-63.16%。测序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同源性为92%~99%。卡方检验结果表明,除了MHC—DRB W201基因外(P〈0.05),其余各基因在云南4个恒河猴群体之间的携带率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云南地区恒河猴12个MHC—DRB基因均存在阳性个体,为今后开展具有特定DRB基因的恒河猴群筛选和选育提供了基础,为生物医学相关研究提供合适的具有特定遗传背景的实验动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亚型SHIVCHN19P4强毒株在中国恒河猴体内传代中病毒学和免疫学等反应的变化特点,分离制备SHIVCHN19P4中国恒河猴传代适应株病毒。方法选择4只健康成年恒河猴,其中两只经后肢静脉感染SHIVCHN19P4病毒,60 d后,分别采集EDTA抗凝全血静脉途径传代至另两只猴,使用流式细胞术、PCR、结合抗体检测和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传代动物病毒学、免疫学和序列变异特点。选择性从传代动物感染急性期外周血中分离PBMC,CD8+T细胞敲除后与正常PBMC共培养分离病毒。结果 4只传代动物均获得系统性感染,且传代后病毒毒力明显增强,序列分析发现SHIVCHN19P4病毒序列在传代过程中发生适应性改变;同时,成功分离制备SHIVCHN19P4传代适应性病毒株。结论 SHIVCHN19P4在中国恒河猴体内适应性传代研究为进一步建立C亚型SHIV强毒株/SAIDS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为研究C亚型HIV-1流行株致病特点以及预防性黏膜疫苗和杀微生物的有效性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RT-SHIV感染中国恒河猴的感染特点,研究RT-SHIV在中国恒河猴中传代特点;建立RT-SHIV中国恒河猴动物模型,为评价HIV-1药物有效性提供动物平台.方法 选择4只健康恒河猴,其中两只动物经上肢静脉感染RT-SHIV病毒,感染急性期采取外周血分离CD8-PBMC,扩增病毒,将新制备的病毒静脉感染另外两只中国恒河猴,通过监测血浆病毒载量,CIM+/CD8+比值,CD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绝对数,了解实验猴的感染状态,同时分析病毒RT基因变异情况.结果 4只动物均获得系统性感染,且传代动物急性期表现更为强烈,RT基因在感染和传代的过程中共观察到3个氮基酸的改变.结论 本研究为RT-SHIV中国恒河猴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筛查中国恒河猴Mamu-A*01基因,比较中国恒河猴和印度恒河猴的Mamu-A*01基因序列和功能是否相同.方法 PCR方法检测128只中国恒河猴,用特异性引物扩增Mamu-A*01基因,将PCR扩增后的产物克隆测序后与印度恒河猴的Mamu-A*01基因进行同源比对;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ELISPOT) 方法分别检测5只Mamu-A*01基因阳性和5只阴性恒河猴针对SIV、SHIV抗原肽p11C的特异性CTL反应.结果 共筛查出5 只Mamu-A*01基因阳性恒河猴 (3.91%),经测序分析后与印度恒河猴的同源性可达99.1 %.这5只均为SIV/SHIV感染恒河猴,其中四只SIV感染的猴的ELISPOT结果显示针对p11C的高频CTL反应,斑点数在500-1400/106 PBMCs之间,而另1只SHIV感染的恒河猴及5只阴性猴没有斑点出现.结论 中国恒河猴含有Mamu-A*01基因,基因频率有区域性差异,中国恒河猴的Mamu-A*01可提呈特异性抗原肽p11C.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SHIV-XJ02170在中国恒河猴感染后期传代过程中病毒和宿主的变化特点,并分析env基因的序列变异。方法将感染中国恒河猴G0401V后期(5年)的SHIV-XJ02170病毒垂直传代2只猴(G0401V→G0402V→0403V),同时,剔除G0401V猴CD8+T细胞使潜伏的病毒大量复制后传代1只猴(G0401V→G0404V),应用流式细胞术、病毒载量测定、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该病毒在猴体内长期适应后的病毒和免疫学指标及序列变异特点。结果 G0401V在感染后期仍能稳定传代,且表现出毒力增强的特点。其传代猴G0402V在传代后41 d死亡,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衰竭,仅为43个/mL,符合艾滋病感染猴快速进展型的特征。剔除体内CD8+T细胞之后的传代猴G0404V的表现类似G0401V,即长期低水平的病毒血症水平。env基因序列分析发现SHIV-XJ02170在G0401V体内长期适应后发生了可遗传的序列变异,并引起糖基化位点的改变。结论 SHIV-XJ02170在猴体长期适应后的传代过程中表现出向强毒株过渡的特征,为进行SHIV-XJ02170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化猴源细小病毒的血凝和血凝抑制( HA/HI)试验条件,以优化的方法对160份2010年~2011年间采集于中国北京地区圈养猴群的血清样品进行猴源细小病毒抗体调查.方法 在不同的缓冲液、缓冲液pH值、猪红细胞浓度、兔血清浓度、阿氏液比例和温度下进行猴源细小病毒的HA/HI试验,选择合适的HA/HI条件.通过优化的HA/HI方法对160份猴血清进行猴源细小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pH7.0、0.02 mol/L PBS、0.75%猪红细胞、0.5%兔血清和4℃可作为猴源细小病毒HA/HI试验合适的反应条件,猪血球以1:1阿氏液抗凝,可保存5~7d不影响实验结果.猴血清的猴源细小病毒抗体阳性率为58.1%.结论 方法优化后稳定性增强、检测时间缩短、准确性提高.细小病毒在我国北京地区圈养猴群中感染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51在中国恒河猴感染传代过程中产生的可能的神经侵袭性和神经嗜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从静脉感染SIVmac251-155p6N的8只实验猴中出现严重神经症状的1只猴中,监测病毒及免疫指标变化,观察临床症状、猴脑组织病变,单拷贝PCR扩增病毒gp120序列并分析变异及糖基化位点变化情况。结果感染猴晚期出现明显艾滋病脑病症状,病理切片显示脑组织出现多核巨细胞及神经元变性、坏死。脑基底节分离出单一序列病毒,其氨基酸序列与血浆病毒及感染毒株SIVmac251-155p6序列差异主要位于Gp120的V1和V4区,并且在C1区66位出现一个糖基化位点缺失。结论SIVmac251在猴体长期传代过程中表现出神经嗜性毒株的特征,对AIDS脑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10.
目的获得川西亚种恒河猴的IL-2基因,为常用实验猕猴IL-2的基因工程生产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印度源恒河猴IL-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从ConA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 ,从总RNA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入表达载体pMD18-T,并对重组质粒进行PCR、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该基因片段经序列分析证实为川西亚种恒河猴的IL-2基因,全长为465bp,与印度源恒河猴IL-2的同源性为99.78%,但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与人及狒狒的IL-2相比,同源性分别为98.71%和99.36%。结论中国的川西亚种恒河猴与印度源恒河猴的IL-2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检测猴血B病毒的PCR方法。方法 根据MakotoH报道的引物 ,用PCR方法直接扩增猴血B病毒及扩增经Vero细胞培养后的猴血B病毒 ,扩增产物连于pGEM T载体。结果 这四对引物可同时对猴血B病毒及经Vero细胞培养后的猴血B病毒进行扩增 ,扩增结果一致 ,对扩增片段克隆测序的结果证实 ,其与美国猴B病毒E2 4 90株同源性为 10 0 %。结论 建立了从血样中直接检测猴B病毒DNA的PCR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 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耐热肠毒素基因的保守区为靶区域设计特异引物和探针,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线性相关性、重复性等因素进行试验.结果 建立的荧光PCR法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具有特异的反应性,最低检出限为3.3×10 cfu/ml,菌液浓度在3.3×10〈'7〉cfu/ml至3.3×10cfu/ml时与Ct值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试验重复性良好.结论 建立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适用于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人cbl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霞  张璟  苏金  王立峰  刘新平  刘云才  药立波 《医学争鸣》2004,25(24):2209-2211
目的: 构建带有flag标签的人cbl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以含有人全长cbl cDNA的质粒pEFHAcbl 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cbl基因,并在其N-末端带上含24 bp的flag标签,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并测序,再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酶切鉴定正确后采用脂质体法瞬时转染COS-7细胞,Western blot检测flag-cbl在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 测序证实以pEFHAcbl 为模板获得的flag-cbl融合基因的序列以及读框全部正确;重组质粒pcDNA3.1( )-flag-cbl经酶切后产生与理论预期长度相符的片段;脂质体法转染COS-7后检测到预期目的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N-末端带flag标签的cbl真核表达载体,并使其在真核细胞COS-7中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荧光定量PCR与半定量PCR检测猕猴体内肝脏组织、上皮组织、睾丸组织、心肌组织,肾脏组织中黄嘌呤脱氢酶氧化酶(XDH/XO)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差异,为改进实验研究方法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提取健康猕猴新鲜肝脏组织、上皮组织、睾丸组织、心肌组织,肾脏组织中总RNA,使用相同的引物序列及内参基因,分别用荧光定量PCR与半定量PCR进行相对定量检测,结果做比对分析。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均能检测到健康猕猴新鲜肝脏组织、上皮组织、睾丸组织、心肌组织,肾脏组织中XDH/XO的mRNA表达,荧光定量PCR灵敏度可检测到肝脏组织0.4ng总RNA中的XDH/XO的mRNA表达,半定量PCR灵敏度可检测到肝脏组织15.625 ng总RNA中的XDH/XO的mRNA表达,荧光定量PCR较半定量灵敏度高39倍。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显示猕猴不同组织XDH/XO的mRNA表达在肝脏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对于表达量较低的其他组织,荧光定量PCR与半定量PCR检测结果存在有一定差异。结论 两种方法均可用于检测猕猴体内肝脏组织、上皮组织、睾丸组织、心肌组织,肾脏组织中黄嘌呤氧化脱氢酶(XDH/XO)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荧光实时定量PCR灵敏度较高于半定量PCR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的快速、便捷、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为实验动物检测和细菌性腹泻的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根据GenBank公布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LT毒素基因序列(S60731.1)设计外引物和内引物进行LAMP扩增,对LAMP特异性和敏感性与PCR方法做比较。结果 建立的LAMP方法检测限为100pg,灵敏度是PCR的10倍以上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利用该方法对27份猴腹泻样品进行LAMP和PCR方法检测, LAMP(60min内)检测结果与PCR符合率为100%,而LAMP(90分钟内)检测敏感性高于PCR。结论 建立了一种用于检测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的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捷,适合于ETEC临床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具有相似的遗传、解剖和生理结构,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猴B病毒(猴疱疹病毒1型)是一种非人灵长类所携带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当感染其自然宿主恒河猴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感染人类时,可引起人类致死性脑炎、脑脊髓炎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本文将简要分析猴B病毒感染人类造成严重后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1)建立RT PCR方法,定性测定SIV感染猴血浆中病毒RNA,比较其与传统血浆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2)建立DNA PCR方法,检测SIV感染猴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中的前病毒DNA。(3)检验DNA PCR和RNA PCR方法在猴SAIDS模型应用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用SIVmac251静脉感染恒河猴,定期采血,从血浆中提取病毒RNA,以RNA为模板通过RT PCR法扩增,凝胶电泳定性;从感染猴PBMC中提取带有整合的SIV前病毒DNA的细胞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凝胶电泳定性。结果DNA PCR和RNA PCR经两轮扩增后均得到一长度为477bp的特异条带,测序鉴定确为目的片段。9只实验猴感染SIV后7d,RNA PCR结果为79阳性,DNA PCR结果为100%阳性,而血浆病毒分离只有59阳性;此后一直到感染后的42d,RNA PCR和DNA PCR的结果一直为100%阳性,而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在感染后35d下降到49,到42d时下降为零。结论PCR方法比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高。尤其是DNA PCR,既可检测具有活跃病毒复制的受感染细胞,又可检测那些携带病毒处于转录休眠期的细胞,所以在感染的早期和中后期———血浆病毒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或病毒处于潜伏感染的阶段,它作为猴艾滋病(SAIDS)模型病毒学指标之一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个指标的检测方法应该是较血浆病毒RNA检测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肢体动脉梗塞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OBJECTIVE: To Study experimentally VEGF gene for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METHODS: The human VEGF cDNA was cloned into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cD2. Using gene suture,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transferred into the hindlimbs' adductor of Rhesus monkey, of which the distal end of the external iliac arteries were ligated and the femoral arteries were completely excised. With angiography, the biological effect of VEGF gene in experimental animals was investigated. Safety tests were analyzed by transferring of VEGF into mouse, rat, and Rhesus monkey, evaluated by biochemistry analysis,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PCR, and indirect ELISA. RESULTS: The transfer of VEGF gene stimulated the formation of focal microvessels, established collateral circulation, and augmented blood perfusion. The system had no adverse effect and remarkable pathological change in mouse, rat, and Rhesus monkey. CONCLUSION: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indicated that VEGF would be effective and safe for clinical trial after approval.  相似文献   

19.
目的表达猴B病毒糖蛋白D(BVgD)并对其抗原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应用体外原核表达BVgD,继而进行Ni离子亲和层析纯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对蛋白抗原性进行分析,评估其抗原潜力。结果完成了对BVgD的小量表达和纯化。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表达出的重组蛋白BVgD具有特异性结合猴B病毒抗体的能力。结论BVgD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与HSV-1抗体无交叉反应。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也为BVgD免疫原性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左旋千金藤啶碱在帕金森病猴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旋千金藤啶碱是新型中枢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且有激动剂性质。作者将左旋千金藤啶碱应用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猴模型,通过对实验动物行为症状的观察,阐明左旋千金藤啶碱可以定性检侧偏测帕金森病猴模型建立成功与否及其镇静安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