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起源于肝内胆管的上皮细胞,是原发肝癌的少见类型。其影像、病理及临床表现均与肝细胞癌有所不同,为进一步提高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本文收集了近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着重分析其CT表现,找出CT特征,加深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3.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和MRI诊断及病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研究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CT、MRI诊断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IHPCC病人32例,29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5例做了MR检查,2例行MR动态增强扫描。结果CT上病灶呈肿块型18例、浸润狭窄型7例、腔内生长型4例,有3例未见明确肿块。病灶增强早期强化不明显者13例(44.8%)、周边强化者8例(27.6%);延迟后内部无强化7例(24.1%)、不均匀强化8例(27.6%)、均匀性强化5例(17.2%)。组织病理学上见肿瘤外周以存活的肿瘤细胞为主,形成早期边缘强化,而肿瘤中央以纤维成分为主,是产生延迟强化的病理基础。结论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IHPCC的关键技术,早期边缘强化、延迟后内部强化是其影像诊断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5.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的病理基础。探讨与其它肝内肿瘤的鉴别点。材料和方法:对照分析2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低分化腺癌18例、中分化腺癌2例、乳头状粘液腺癌2例)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所见与CT(22例),超声(9例),血管造影(2例)表现。结果:CT上瘤块呈均匀低密度(90%)——反映肝内胆管细胞癌瘤体很少出现出血,坏死、囊变的均质特征;瘤块边界不清(100%)与肿瘤的浸润性生长方式和缺少纤维包膜有关;增强后仅有轻度强化提示肿瘤的少血管特性;所有病例都无肝硬化的CT表现。结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有着和其他肝肿瘤(特别是肝细胞癌)不同的病理特征,CT检查对此可作出较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6.
肝内胆管细胞癌(PCC)是肝脏原发恶性肿瘤,仅次于肝细胞癌,它起源于二级胆管在内的末梢侧肝内小胆管,约占所有胆管细胞癌的10%,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作者回顾分析本院1996至2006年间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PCC的CT表现,探讨其CT特征及在与肝内其它病变鉴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CT和MRI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IHPCC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平扫肿块呈近似等密度或略低密度,早期强化明显者仅12例,延迟后内部不均匀强化29例。MRI显示T1WI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30例早期边缘强化,延迟后内部不均匀呈向心性强化。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为93.8%,显著高于单独应用CT、MRI的符合率71.9%、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40,4.64,P<0.05)。结论早期边缘强化,延迟后内部不均匀强化对于IHPCC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临床上结合CT、MRI及临床实验室检查,可有效提高IHPCC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肝内胆管癌即从肝左右管合流部(肝门部)至末梢的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癌.组织学表现为腺样分化或伴有黏液分泌,富于纤维性间质,比肝细胞癌硬.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末梢型胆管癌(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及肝门部胆管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3例IHPCC的CT表现。结果:33病例中29例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实质病灶.4例无明确肿块;肝内胆管扩张23例,扩张胆管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5例。所在肝叶萎缩、肝包膜凹陷征25例,三期增强扫描:早期或动脉期明显强化1例;27例早期周边轻度强化,门脉期延迟期周边向中心明显强化呈片状、条状、分隔状;1例均无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0.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动态MR成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东  张岩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11):826-829
目的 评价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CC)的动态MRI所见。方法 17例PCC病人造影后,早期、中期和晚期行动态MRI。评价项目包括肿瘤的增强形式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肿瘤周围的楔形增强区、肝内胆管的扩张、血管受累及肿瘤的肝外浸润征象。结果 早期的边缘部增强并伴随着造影时间推移的向心性增强是最常见的造影所见形式(9例)。在17例病人中,10例可见到肿瘤周围的楔形增强区,11例可见胆管扩张,8例可见血管受累,2例可见肝外浸润。结论 增强形式与病理特征(细胞和纤维化的数量及分布)有关。早期的边缘部增强并伴随着造影时间推移的向心性增强可认为是PCC相对常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CT特征,加深对IHPCC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IHPCC的CT表现。结果:CT平扫12例均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灶,边界不清;病灶周围肝内胆管扩张5例;局部肝包膜回缩征象4例;增强扫描:动脉期与静脉期病灶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延迟后病灶内部呈片状、分隔状或均匀强化。结论:IHPCC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于与肝内其它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ICC)的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胆管细胞癌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38~72岁(平均58岁),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13例中,平扫7例病灶呈圆形、类圆形,6例呈分叶状及不规则形低密度影。肝内胆管扩张11例,肝内胆管结石5例,肝叶萎缩5例,局部肝轮廓凹陷4例。增强扫描,强化方式大致分为三种:①5例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不均匀强化,无渐进及向心性强化。②3例动脉期边缘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渐进性向心性强化。③5例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及延迟期肿瘤全体逐渐强化,强化表现:病灶不均匀强化,或呈线样或网格样,周边呈环样或条索样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程度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3.
1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PCC)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搜集2000年10月至2005年3月间在我院诊治的IPCC18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对其螺旋CT平扫+增强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证实,本组患者CT直接征象是平扫肝实质内见低或略低密度边缘模糊不清的类圆形、不规则形及分叶形的占位性病灶,增强早期肿瘤周边轻度强化之后为逐渐增强的向心性强化;间接征象是肝内胆管扩张,肝叶萎缩,周边肝被膜回缩,病灶周围血管改变及肝门、后腹膜淋巴结肿大等。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上多无肝硬化表现,AFP多阴性,肿块较大,且伴有钙化,增强早期肿瘤周边轻度强化之后为逐渐增强的向心性强化,高度提示IPCC。  相似文献   

14.
MSCT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SCT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或病理证实的28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SCT表现。所有病例均作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19例作延迟扫描;22例作多平面重建。结果:肿块型24例,浸润狭窄型3例,腔内生长型1例。平扫多呈低密度,边缘不清。增强扫描动脉期多呈轻至中度周边强化或网格样强化,门静期及平衡期强化逐渐明显并向病灶内部延伸,12例病灶中央出现延迟强化。相邻肝脏局限性萎缩或肝包膜凹陷11例。合并肝内胆管扩张21例,结石6例,肝门及/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7例。本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8.6%。结论:MSCT多期增强扫描,轴位结合多平面重建对周围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与病理学基础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与病理学基础,提高对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与CT扫描资料。结果:CT平扫12例均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灶,边界不清;病灶周围肝内胆管扩张5例;局部肝包膜回缩征象4例。增强扫描:动脉期与静脉期病灶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延迟后病灶内部呈片状、分隔状或均匀强化。病理表现镜下为低分化或未分化腺癌,血管分布稀少,癌巢之间为大量纤维结缔组织。结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病理学基础有助于理解CT征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HPCC)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IHPCC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病灶,多数边界不清,伴病灶周边胆管扩张15例,肝内胆管结石9例,胆总管结石2例;伴肝叶萎缩13例,病灶局部肝轮廓凹陷10例;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周边环形、结节状强化19例,内部呈斑片状强化7例,线样强化5例、网格状强化4例,静脉期及延迟10~15min后扫描病灶有进一步强化、充填,呈现渐进性强化的特点。发现肝门周围和后腹膜区淋巴结肿大8例,无弥漫性肝硬化表现及门静脉癌栓形成征象。结论:IHPCC与其它肝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有着不同的病理和CT表现特征,螺旋CT动态多期增强扫描对IHPCC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小胆总管癌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了解螺旋CT诊断小胆总管癌(≤2cm)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胆总管癌的螺旋CT表现。螺旋CT平扫层厚和间隔为10mm,增强采用薄层动脉和门脉双期扫描。动脉期扫描采用层厚5mm,螺距1.0,延迟扫描时间30s;门脉期扫描层厚和间隔均为5mm,延迟扫描时间70s。对比剂总量90ml,注射流率3ml/s。结果:10例小胆总管癌的肿瘤病灶均≤2cm,其中病灶直径最小为1.0cm,最大为2.0cm.所有病例均见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和胆总管扩张。螺旋CT平扫1例显示胰头平面高密度,其余均为等密度病灶;动脉和门脉期扫描胰头水平所有肿瘤均匀或不均匀的明显强化,同时2例肿瘤邻近层面的胆总管壁不规则的环状强化,其厚度超过2mm以上。所有胆总管至胰头平面均呈“截断”改变,50%的病例可见“晕圈征”。结论:小胆总管癌的螺旋CT特征表现:薄层动脉和门脉期扫描胰头平面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胆管细胞癌并发肝脓肿患者的MS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例肝胆管细胞癌合并肝脓肿患者的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CT平扫图像上发现31处边界模糊的低密度病灶,包括15处肝内胆管细胞癌和16处肝脓肿。病灶位于肝右叶者12处,位于肝左叶者19处,其中10例患者肝胆管细胞癌和肝脓肿位于同一肝段或肝叶,5例患者肝胆管细胞癌和肝脓肿位于不同肝段或肝叶。15处肝胆管细胞癌中,肿块型5处,表现为肝实质内轻~中度环形强化结节,常不伴有周围胆管扩张;管周浸润型4例,表现为沿胆管纵轴生长的树枝状肿块,伴有周围胆管扩张;肿块并管周浸润型6例,表现为肝实质内轻~中度延迟强化结节,常伴周围胆管扩张。16处肝脓肿病灶动态强化CT图像上,表现为中央完全强化者3处;中央不完全强化者6处,其中表现为伴中央小范围不强化者2处,表现为花簇状、多间隔强化者4处;表现为中央不强化者7例,称为肝脓肿的典型表现,即周围环形强化而中央不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脓肿有着不同的强化特征,因此动态增强CT对同时患有肝胆管细胞癌和肝脓肿的患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肝脏炎性假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IPL)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16例IPL的临床及CT资料,CT所见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其中8例为常规扫描后行病灶团注法动态CT扫描,结果:IPL的CT表现可分5类,(1)病灶边缘清楚,增强无明显强化,其病理主要为大片凝固坏死及周边纤维组织包绕;(2)病灶边界清楚,增强后轻至中度强化,其病理主要为大片凝固坏死及较多的炎细胞浸润;(3)病灶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后经化为等密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外末端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重点探讨延迟期扫描的意义,以进一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47例肝外末端胆管细胞癌均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100mL对比剂以2.5mL/s注射速度,延迟25.338行动脉期扫描;延迟60~708行实质期扫描;延迟3~5min行延迟期扫描。测量胆管细胞癌及正常胰腺组织的强化CT值,观察胆管细胞癌的三期强化特征,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7例肝外末端胆管细胞癌平扫表现为等或略低密度,与正常胰腺组织无法区分,动脉期11例为略低密度,9例为等密度,26例为高密度,平均CT值83.25±11.56HU,与正常胰腺组织平均CT值(86.46±21.50HU)相差-7.91±8.01HU,定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3,P〉0.05),实质期35例表现为高密度,12例为略低密度,平均CT值108.161±9.67HU,与正常胰腺组织CT值(86.39±17.46HU)相差18.08±4.35HU,定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5.3,P〈0.01),延迟期均表现为高密度,平均CT值95.31±12.55,与正常胰腺组织平均CT值(70.93±17.49HU)相差22.58±14.01HU,定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8.3,P〈0.01)。结论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外末端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延迟期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