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鉴别血尿的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进行染色,以区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方法 共分析了66例病人的尿(血尿)标本,依据肾性血尿中含有免疫球蛋白,采用荧光标记的兔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对尿中红细胞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检查,同一份标本在做尿沉渣形态学检查的同时对病人做肾活检。结果 在确诊为肾炎的病人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8.5%。形态学检查为61.5%,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比尿沉渣形态学检查更符合临床诊断。结论 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对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尿液红细胞荧光检查方法及其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免疫荧光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进行荧光定位,以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方法:以荧光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为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176例肾病患和163例非肾病患,观察尿中红细胞膜上荧光着色程度.从而建立红细胞荧光定位检查.用于肾病的鉴别诊断;同时作尿沉渣形态学对比检查。结果:用荧光标记的免抗人Ig抗体(抗IgA、IgG、IgE、IgM抗体)分别对176例肾病组患尿中红细胞膜上4种Ig抗体染色检查,总阳性率为97.2%(171/176);形态学检查总阳性率为64.2%(113/176);对163例非肾病患尿中红细胞作Ig染色检查,总阳性率为1.2%(2/163)。结论: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在尿沉渣检查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是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肾性与非肾性血尿中红细胞MCV的差别及制定判断临界值。方法用Sysmex K-21测定肾性与非肾性血尿中红细胞的MCV。结果肾性血尿与非肾性血尿中,RBC的MCV有明显差异(P〈0.05),肾性血尿,尿RBC≤75立时,约登指数为0.71。结论尿中红细胞MCV测定可用于鉴别诊断肾性与非肾性血尿。  相似文献   

4.
尿中红细胞形态镜检和MCV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和MCV来鉴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 ,并研究此方法的最佳条件。方法 用CoulterJT血液分析仪和相差显微镜检测肾性和非肾性两组血尿病人的尿红细胞MCV曲线及红细胞的形态和畸形率。结果 肾性和非肾性血尿中 ,红细胞的MCV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肾性血尿时 ,尿红细胞MCV≤ 75fl,约登指数为 0 7;畸形红细胞多于 3种以上 ,红细胞畸形率≥ 75 % ,约登指数 0 73。结论 尿中红细胞形态分析和MCV测定可用于肾性与非肾性血尿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沉渣工作站与血球计数仪联合检测对血尿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标准化方法处理尿标本,联合用DiasysR/S2003尿沉渣工作站和东亚KX-21血液分析仪检测120例血尿标本中红细胞(RBC)形态和畸形率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并进行RBC分型。结果尿沉渣工作站下血尿畸形RBC计数、尿MCV值以及联合应用工作站和MCV值3种方法对诊断肾性血尿的敏感性分别为82.9%、87.5%、95.8%,特异性分别为92.0%、82.7%、94.1%,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85.1%、95.0%。肾性血尿中,尿RBC的MCV≤75fl;畸形RBC多于2种以上,RBC畸形率≥75%。非肾性血尿主要为正形RBC,无多形状畸形RBC。在肾性与非肾性血尿中,RBC的MCV值和畸形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尿沉渣工作站分析和血球计数仪均对血尿的定位诊断有指导意义,而两者联合检测可更客观、准确地鉴别血尿来源。  相似文献   

6.
尿液红细胞分型在肾性及非肾性红细胞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尿液红细胞形态分型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新鲜尿离心后留沉渣滴在戢玻片上,用普通显微镜镜检,分别对178例肾病患者和163例非肾病患者的尿液进行红细胞形成学观察。结果在178例肾病患者血尿中红细胞形态多以Ⅰ、Ⅱ、Ⅲ型红细胞为主,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6.7%,在163例非肾病患者血尿中,以均一形红细胞(O型红细胞)为主,与肾活检诊断符合率达92.6%。结论根据血尿中红细胞形态的变化程度和形态特征及红细胞形态分型,来判断肾性和非肾性血尿,对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尿沉渣分析仪在肾性与非肾性血尿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沉渣分析仪sysmexUF-100在鉴别血尿来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UF-100检测80例不同来源血尿样本的红细胞。结果 应用UF-100检测变异性尿红细胞对肾小球性血尿诊断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75%。结论 用UF-100检测变异性尿红细胞以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肾性与非肾性血尿中红细胞MCV的差别及制定判断临界值。方法用SysmexK-21测定肾性与非肾性血尿中红细胞的MCV。结果肾性血尿与非肾性血尿中,RBC的MCV有明显差异(P<0.05),肾性血尿,尿RBC≤75fL时,约登指数为0.71。结论尿中红细胞MCV测定可用于鉴别诊断肾性与非肾性血尿。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便的而且大多数医院都能采用的检查方法,就可以鉴别诊断肾性血尿(GN)与非肾性血尿(NG)。方法对363例血尿患者进行尿RBC的形态分析和尿微量蛋白、血液和尿液平均红细胞容积(MCV)检测以及血液MCV/尿液MCV比值的计算。结果 GN尿中RBC畸形率大于70%;尿液MCV〈62fL;尿微量清蛋白大于100mg/L等3项指标同N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N组的血液MCV值与N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综合检查与分析,方法简便,可应用于临床较准确地鉴别诊断GN还是NG。  相似文献   

10.
肾(肾小球)性与非肾(非肾小球)性血尿,有报道根据血尿中红细胞形态的改变,以及采用红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形态、体积改变的方法来进行鉴别诊断。但是,尿中红细胞形态或体积的改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渗透压的影响最大,其次是pH值。因此,笔者对我院门诊及病房已明确诊断的患者血尿(包括镜检和肉眼血尿)做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LabUMat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工作站在鉴别诊断儿童肾性及非肾性血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LabU-Mat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工作站结合人工鉴别对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位相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诊断符合率。以尿红细胞大于8000个/mL,其中畸形红细胞大于80%,G1红细胞大于或等于5%,作为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标准。结果 LabU-Mat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工作站对肾性血尿及非肾性血尿患者尿红细胞位相分析的临床符合率分别为87.7%和90.1%。结论利用LabUMat尿沉渣全自动分析工作站检测尿红细胞位相,可准确、快速、有效地鉴别儿童血尿来源,对临床上鉴别诊断肾性与非肾性血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准确判断血尿是否属于“肾性血尿”,对肾小球性肾炎患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对162份经尿沉渣分析仪判定为“小红细胞”即“肾小球性红细胞”尿液中的红细胞进行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认为UF-50尿沉渣分析仪对“肾小球性红细胞”的鉴别判断,有着较高的准确性,但在检测过程中无法避免草酸钙结晶、酵母样菌的干扰,因此必须结合镜下形态学观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血尿(即尿中出现红细胞)应当引起相当的重视。首要问题之一就是搞清血尿是起因于肾脏或是肾外,换句话说,要搞清是肾性或非肾性血尿。这将决定后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鉴别肾性血尿的经典方法是检查尿沉渣中的管型,以及特殊的蛋白尿。在过去的十年中,尿中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成为一项新方法,在这一方法中,高百分比的畸形红细胞提示肾性血尿。以上这些方法都各有其局限性。比如,尿中管型比较脆弱易破坏且易漏诊;红细胞形态极大地依赖于尿标本的质量。近来,一些有趣的观察提示通过测定尿中QZ一巨球蛋白与白蛋白的比值可以区别肾小球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红细胞形态及分类,探讨其形态学特征与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的关系.方法 用相差显微镜观察224例血尿患者尿中红细胞形态特征,根据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变化对血尿进行分类.结果 肾性血尿主要以棘型红细胞和环形红细胞为主,分别占16.5%和33.7%,而非肾性血尿主要以正常红细胞为主,占94.1%;肾性血尿87.9%为变形红细胞血尿,非肾性血尿94.1%为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结论 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血尿红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其分类,对鉴别血尿来源、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和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相差显微镜及尿沉渣分析仪鉴别血尿来源.方法 采用相差显微镜计算尿异形红细胞率,结合尿沉渣分析仪对临床确诊的103例血尿患者进行尿液分析.结果 相差显微镜下异形红细胞率及尿流式细胞技术分析RBC-P70Fsc,肾性血尿与非肾性血尿结果 差异显著;以异形红细胞率≥75%为cutoff值好.结论 利用相差显微镜及尿沉渣分析仪可鉴别血尿来源.  相似文献   

16.
尿红细胞形态在鉴别肾性与非肾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对尿红细胞各种形态的观察,为肾性与非肾性疾病提供快速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对尿红细胞进行活体染色(Sternheimer-Malbin,SM染色),采用相差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类计数,对各种尿红细胞形态分类计数值应用ROC曲线进行评价。了解不同形态红细胞在肾性与非肾性血尿中的检测意义。结果棘形、靶形红细胞及变形小红细胞只出现在肾性疾病组;皱缩、环形、影形红细胞在肾性和非肾性组均可出现;用ROC曲线评价正常、皱缩、影形、环形红细胞其AUC面积分别为96.5%,77.5%,63.3%和50%;临床诊断最佳分界值分别为13%,11%,12%和36%;灵敏度分别为98%,84%,81%和77%;特异度分别为91%,60%,49%和40%;准确度分别为94%,76%,65%和78%。结论尿红细胞活体染色各种形态分类计数最佳分界值对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棘形,靶形红细胞及变形小红细胞的检出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小儿血尿原因较多,主要来源于肾脏、泌尿道。对于血尿患儿,在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确定出血的部位最为关键。肾小球源性与非肾小球源性直尿的准确定位将有助于其他诊断试验的选择。目前,在临床上较为经典的鉴别血尿来源的方法,一般以相差显微镜检查尿液红细胞形态作为鉴别指标。近年来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尿沉渣计数的准确度、精密度,节省了劳动力。并提供了尿掖中红细胞的相应参数,也可以用作评估血尿来源。  相似文献   

18.
尿红细胞计数和形态与肾性血尿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丽波  徐瑞龙  王军 《检验医学》2008,23(1):111-112
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统疾病。根据血尿来源的不同可分为肾性血尿、非肾性血尿和混合性血尿。我们用显微镜计数尿中红细胞及观察尿中红细胞形态的方法来判断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我们就158例血尿病例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9.
周齐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2):1142-1142,1144
目的对肾性血尿(G.N)与非肾性血尿(N.G)进行临床鉴别诊断。方法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尿中RBC的形态,结合尿干化学法检测和血液、尿离心沉淀物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法检测。结果用3种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诊断,可较准确地鉴别是G.N还是N.G。结论根据尿中RBC畸形率>55%,且尿R-MCV<70fl、B-MCV/U-MCV>1.2、U-DWR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70%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强度(RBC-P70FSC)、红细胞信息、尿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分布宽度(RDW)和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在鉴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9份来源不同的血尿标本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和UF-50尿分析仪进行检测,采用离心沉渣法对尿沉渣进行显微镜检。结果采用RBC-P70FSC对肾性血尿的诊断符合率为66.67%,红细胞信息的诊断符合率为71.43%,MCV的诊断符合率为52.38%,RDW的诊断符合率为33.33%。结论 RBC-P70FSC和红细胞信息在鉴别血尿来源方面优于RDW和MCV,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