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肾脏是许多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因此过量用药时,容易引起一些药物的毒性代谢产物聚积而致肾中毒。另一方面,肾脏又是对药物十分敏感的组织,因此药物过敏亦可导致肾脏疾患。现就有关引起药源性肾脏疾病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药物引起的眼科疾病不少见,药源性眼疾病常具有一定的特点或特殊表现。这些损害波及范围较广,眼的大部分组织及其功能均可受到影响。有些药物所致的眼损害并不局限于眼的某一部位或组织,而往往是随着致病药物的持续使用或病情的进展,病变范围不断扩大,可有的眼几个部位或组织受累,或者由眼的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药物引起的耳鼻喉疾病及障碍的报告逐渐增多,尤以耳损害多见。这些药物的致病机制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方面由于药物中毒所致,其中不少药源性内耳损害,均属于中毒性反应,主要与用药过量有关。另一方面则由于药物过敏所致,主要与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关,有些鼻及喉部损害,多属于这种反应。已经发现,不少因素可影响药源性耳鼻喉疾病的发生。首先是药物在组织中浓度的影响。用药剂量愈大,药物血清浓度愈高,药物在组织中浓度愈高,愈容易引起药物中毒或中毒程度愈大,氨基甙类抗菌素及利尿剂对内耳的显著毒性作用,即与这些药物在内耳中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有关。其次为患者的个体因素影响,包括年龄及特异质因素。例如,婴幼儿及老人易  相似文献   

4.
一、甲状腺功能异常(一)甲状腺功能亢进:1.甲状腺素:此药之过量应用,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其特点是仅表现为代谢亢进,而无甲状腺肿大,故也称其为假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应注意将该疾患与隐袭性甲状腺炎之鉴别。前者给予外源性促甲状腺激素,能使甲状腺对放射性碘之摄入增加,后者则否。降血脂药右旋甲状腺素(8毫  相似文献   

5.
药物所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较为常见,据统计约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20%,仅次于心血管,胃肠道及血液系统。致病药物除一部分为治疗神经系统本身疾病的用药外,还有不少是用于治疗其他系统疾病的药物。这些药物的致病机制大致包括药物中毒及过敏反应两方面。前者与用药过量或长期用药有关,后者则与用药剂量无关。一些因素可影响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特别是神经系统本身的结构或机能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血脑屏障可使大分子药物难于进入脑内,若该屏障受到破坏,则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中毒性疾病。轻度的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停药后一般可逐渐恢复;重症者应积极治疗,否则难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代医药化学工业蓬勃的发展,天然提取物和人工合成的药物与日俱增,它对人类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药源性疾病就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从本期起,我们拟连续刊载陈钟祯同志编写的有关药源性疾病的文章(全文共十讲),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一些新药的广泛应用和对于药物对肝损害的深入研究,药物所致肝脏损害的报告显著增加。这些损害大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前者主要包括肝细胞中毒性和淤胆性两种损害;后者主要包括慢性活动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及肝硬化等。其中肝细胞中毒性损害主要表现为急性中毒性肝炎、肝坏死或脂肪变性,这些损害特别是广泛性肝坏死可进展为肝细  相似文献   

8.
很早即发现,动物反复接触异物后,可提高动物对该异物的敏感性。认为这是由于机体接触抗原后所发生的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反应,即免疫反应。后来进一步提出了变态反应概念,认为这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所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也称作变应原,药物亦可作为变应原而引起药物变态反应或药物过敏反应。药物变态反应在临床上常见,病情轻重十分不同,但仅少数用药患者发生药物变态反应,显然这种反应的发生尚与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末,即开始注意到一些药物有致癌作用。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通过药物致癌的流行病学、病例报告及动物实验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有些药物对人和动物有较肯定的致癌作用,有些药物的致癌作用可疑或未予充分肯定,甚至各家报告的资料互相矛盾。这除由于各家的研究方法、用药剂量及动物种属等因素不同外,还与药物致癌的潜伏期长(有的可长达数十年)而短时间内难以正确估价药物致癌作用有关。关于药物致癌的机制,可归纳为几个方面。第一,激素或释放激素的药物,可通过激素对靶器官的作用或激素代谢产物对一些器官的损害作用而致癌。第二,免疫抑制剂可通过干扰一些器官或组织的免疫机制而致癌。第  相似文献   

10.
自从40年代发现患风疹病毒感染的孕妇娩出胎儿畸形以来,陆续发现并证实妇女于妊娠期间受到一些感染源、放射物质及药物等外源性因素的作用,可致其胎儿畸形。据统计,其中由药物所致的胎儿畸形约占全部先天畸形的6%,因此已引起重视。一、致畸药物及其致畸表现 (一) 致畸作用显著的药物:1.反应  相似文献   

11.
[概念]什么是药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顾名思义,就是药物引起的疾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多方面的,有的还很严重,加之乱用药和滥用药,就会使不良反应增多、加重。药源性疾病其实就是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后果。其害处是增加病人痛苦,致人身残甚至造成死亡等。  相似文献   

12.
药源性消化道出血 有多种药物可引起消化道黏膜损伤乃至出血,最具代表性的药物是解热止痛药和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类固醇激素、抗癌药、抗生素、口服降糖药等。使用这些药物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和用药时间,并注意监测。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需停止用药并予以止血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一、药潭性疾病的概念及其发展 人类在治疗或诊断用药过程中,因药物作用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致使机体某一(几)个器官或某一(几)个局部组织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称为“药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一般不包括药物过量所引起的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14.
雷新惠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1):32-32,46
对1977—2003年167例在我院诊断为药源性疾病的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人到老年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不少老人常常集数病于一身,无奈只好同时服用几种甚至十几种药物。这样下去,不但药物不良反应增多,而且还容易导致各种药源性疾病发生。药源性疾病在临床上有多种类型,老年人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黄国平  梅军 《工企医刊》1997,10(5):87-88
药品是人们防治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武器,必须既有效且又安全。可是,临床在使用药物治病时有时却引起其它疾病,甚至是极其严重的疾病。国外报道,住院病人发生药源性疾病(以下简称DIDs)约10~30%。我国住院病人DIDs发生率据黄仲义等报道为39%,王长连等报道为21.8%。可见,这种DIDs在临床上日趋严重,应引起重视。药物  相似文献   

17.
防治药源性疾病 实现安全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源性疾病是指以药物为致病因子引起的人体功能或组织结构损害,并具有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药源性疾病可在药物常规用法、用量下出现,也可在超量或其他不当使用时出现。在病因方面,由于药物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等药动学方面的个体差异和机体靶器官的敏感性增高引起的药源性疾病最常见;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药源性疾病主要有:(1)药源性血质不调,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2)药源性肝毒性反应,如“细胞毒性”损害、“胆汁郁积”损害。(3)药源性肾毒性反应,如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坏死。(4)药源性皮肤病,如痤疮样皮疹、剥脱性皮炎、多形性红斑、固定皮疹、红斑狼疮样反应、光敏感性反应、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 对住院病人的研究表明,年老者发生药源性疾病的危险增加,并  相似文献   

19.
药物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之一。但是药物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用于防病治病,另一方面也会危害机体,引起病人生理生化功能紊乱和组织变化等不良反应,即所谓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引起疾病,这种由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疾病称为药源性疾病,它主要是由不合理用药造成的。药源性疾病实际上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一般来说,药源性疾病不包括因使用药物超过极量所引起的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20.
药物是通过调节人体的功能或抑制病源体的生长、繁殖而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但是,药物如果使用不当,还可能产生一些有害作用,甚至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这就是我们所要说的药源性疾病。1 藥源性疾病的概念及其發展人类在治疗用药或诊断用药过程中,因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