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七总苷联合葛根黄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七总苷联合葛根黄酮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随机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A组)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三七总苷注射液静脉滴注及口服葛酮通络胶囊(B组),治疗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抑制物(PAI)、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A组;B组的t-PA水平治疗后明显升高、PAI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而A组t-PA、PAI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2组的SICAM-1、CRP及MMP-9水平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均〈0.05),B组降低的幅度较A组更显著(P均〈0.05);A组的ox-LDL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而B组治疗后水平明显降低(P〈0.05);2组的SOD活力在治疗后均升高(P均〈0.05),B组的升高幅度较A组更显著(P〈0.05)。结论三七总苷联合葛根黄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肯定,其通过调节血脂、改善纤溶活性、减轻炎症反应及抗氧化等,从而降低冠状动脉事件的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三七总苷联合葛根黄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七总苷联合葛根黄酮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随机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A组)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三七总苷注射液静脉滴注及口服葛酮通络胶囊(B组),治疗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抑制物(PAI)、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A组;B组的t-PA水平治疗后明显升高、PAI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而A组t-PA、PAI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2组的SICAM-1、CRP及MMP-9水平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均<0.05),B组降低的幅度较A组更显著(P均<0.05);A组的ox-LDL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而B组治疗后水平明显降低(P<0.05);2组的SOD活力在治疗后均升高(P均<0.05),B组的升高幅度较A组更显著(P<0.05)。结论三七总苷联合葛根黄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肯定,其通过调节血脂、改善纤溶活性、减轻炎症反应及抗氧化等,从而降低冠状动脉事件的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丹参多酚酸盐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IL-1)以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并与18名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uAP患者血清IL-18、IL-1、sICAM-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8、IL-1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而在丹参多酚酸盐组IL-18、IL-1、sICAM-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丹参多酚酸盐组治疗后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或P〈0.01)。结论IL-18、IL-1和sICAM-1可能不同程度参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进程。丹参多酚酸盐对UAP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与其显著降低IL-18、1L-1以及sICAM-1水平,从而抑制冠脉局部的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将160例符合条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抑制病情发展.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这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丹饮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90例UA患者随机分成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各30例,观察3组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测定治疗前后tPA、PAI—1水平。结果:用药后3组UA患者心绞痛均明显改善,tPA、PAI—1水平用药后较治疗前也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tPA水平改善更为明显,与西医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丹饮能治疗UA能明显升高血浆tPA、降低PAI水平,从而调节血浆纤溶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02例经心电图证实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48例(男性34例,女性14例)给予异舒吉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组54例(男性33例,女性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30ml/d,静滴14天。结果丹参多酚酸盐组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分别为88.8%,77%)。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和异舒吉合用使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近期总显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纤溶活性的影响,以及纤溶活性指标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组分配伍组和血塞通组3组,每组30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PAI、t-PA与CRP、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组分配伍组治疗后患者PAI水平较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低于其他2组治疗后(P〈0.05),而t-PA水平较前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而血清PAI浓度与CRP、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相关(P〈0.05)。结论:活血药有效组分配伍可有效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从而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而血清PAI浓度与CRP、HDL-C明显相关(P〈0.05)。  相似文献   

8.
活血化瘀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纤溶活性的影响,以及纤溶活性指标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组分配伍组和血塞通组3组,每组30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PAI、t-PA与CRP、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组分配伍组治疗后患者PAI水平较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低于其他2组治疗后(P<0.05),而t-PA水平较前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而血清PAI浓度与CRP、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相关(P<0.05)。结论:活血药有效组分配伍可有效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纤溶活性,从而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而血清PAI浓度与CRP、HDL-C明显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病例观察组20例,病例对照组20例。另选健康成人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上述住院患者均于入院后第2d取空腹静脉血3mL,枸橼酸钠抗凝。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正常对照组血浆tPA和PAI活性测定同上。病例观察组采血后即给予麝香保心丸2丸·次-1,每日3次口服,同时根据病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和/或β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病例对照组除不用麝香保心丸外,其余治疗同病例观察组。两组均不应用抗凝及溶栓药物,治疗3个月后行血浆tPA、PAI活性测定。结果病例观察组与病例对照组入院时tPA及PAI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tPA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PAI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病例观察组在治疗后tPA活性升高(P<0.05),PAI活性明显下降(P<0.01);而病例对照组治疗前后tPA与PAI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除有显著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外,还能明显增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纤溶活性,抑制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丹参多酚酸盐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组(A组)、高剂量组(B组)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C组),均治疗14d,观察3组的症状缓解、平板试验改善情况以及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变化情况。结果A组和B组在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P选择素方面优于C组,在症状缓解、平板试验改善方面与C组相近。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平板试验心电图ST—T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8例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将63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丹红组)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丹参多酚酸盐组),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丹红组和丹参多酚酸盐组心绞痛症状、缺血心电图均明显改善(P均0.05),2组治疗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患者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丹红组治疗后血清IL-1、IL-6和TNF-α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丹参多酚酸盐组的上述3种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TNF-α下降程度优于丹红组(P0.05)。结论IL-1、IL-6和TNF-α可能不同程度参与老年UAP的病理生理进程。丹红注射液和丹参多酚酸盐均能缓解老年UAP患者的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所用治疗剂量安全有效;且能显著降低IL-1I、L-6和TNF-α水平,而且丹参多酚酸盐的降低TNF-α作用较丹红注射液显著,此可能是两者的免疫药理学机制及其差别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6.84%、76.32%,对照组分别为64.86%和56.76%;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提高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加丹参多酚酸盐)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同型半胱氨酸(p〈0.05)、低密度脂蛋白(p〈0.05)及超敏C反应蛋白(p〈0.05)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疗效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明显改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ST—T改变。  相似文献   

15.
吴湘江 《光明中医》2016,(9):1299-1301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及降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口服和丹参多酚酸盐静滴,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的改善状况、心电图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的改善状况及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程度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疗效。  相似文献   

16.
温阳活血方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温阳活血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炎症反应、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扩冠、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治疗组加用温阳活血方,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心绞痛疗效及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PG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0%、65%(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2.5%、62.5%(P〈0.05);治疗组治疗后6-K-PGF、tPA等显著升高(P〈0.05,P〈0.05);IL-6、IL-2、PAI、TXB2等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温阳活血方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调节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针剂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s CD40L)、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4 d后血清PAPP-A、s CD40L、IL-1、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UAP疗效确切,且能够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炎性反应,对于管控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范晓胜  亓麟 《中医药研究》2008,6(3):358-359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属临床急症范畴。纤溶酶是近年来新研发的一种纤溶制剂,已经成功用于脑梗死及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但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报道较少,现将临床应用纤溶酶治疗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4%,对照组为8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活性蛋白血小板颗粒膜蛋白(CD63),溶酶体膜蛋白(CD62P),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及C-反应蛋白(C-RP)在不稳定心绞痛(U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用葛根素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D63,CD62P,PAI-1及C-RP的影响。方法:59例UAP患者随机分成葛根素组(32例)及抵克力得组(27例),并对照观察治疗4周前后血小板CD63,CD62P及血浆PAI-1,C-RP水平的变化。结果:(1)与健康人及稳定性心绞痛(SAP)对照组比较,UAP患者血小板CD63,CD62P及血浆API-1,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随着不稳定心绞痛Braunwald分组的加重,血小板CD63,CD62P及血浆PAI-1,C-RP水平亦增加;(2)治疗4周后,葛根素组及抵克力得组CD63,CD62P,PAI-1及C-RP测定值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P<0.01),而治疗后两组间上述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小板活化 ,纤溶机制异常及炎症反应物这三者在UAP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葛根素抗血小板活化,纤溶活性及减轻炎症反主尖的突出作用对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有机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