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马伯禄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3001-3001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暂时或反复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机为本虚标实,又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故根据“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原则,运用补、泻、通、调法则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通其瘀结,调和脏腑.因其临证病机复杂多变,治疗法则宜灵活运用.现就笔者临床常用的治疗八法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2.
小儿复发性麦粒肿为虚实夹杂之证,病位在心、肝、脾三脏,发病与小儿"心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病机为风热毒邪上攻于目,壅而发病;或脾胃积热使气血凝聚,壅阻胞睑皮肉经络而致.故治以清热解毒、清心泻郁热、调畅气血,运用小儿推拿、中药熏蒸和湿敷等综合外治法,疗效满意.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3.
虚劳,是表现为人体正气衰弱为主的一系列证侯。现代医学的一些慢性病、消耗性疾病,表现为抗病能力低下,机能衰弱的,一般都属这个范畴。 对虚劳一证,自《内经》以来,各代医家创立了不少治疗大法。如循《难经》:“损期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之说,而分设补益各脏之剂;或遵“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之论,擅用参、术、芪之类;或从“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训,而投左归、右归、肾气诸方;或从建中气着手,施以小建中汤……。治虚之法,可谓浩繁,其中又以《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所述最详,体现了张仲景的“补中寓通,虚实兼顾”的辩证论治思想,而大开后人聋聩,使后人免囿于“因  相似文献   

4.
张士卿教授治疗小儿肠虫证,在化虫的基础上,采用以“和”为法,调肝和脾,和解少阳,温脏安蛔,以自拟乌梅化虫汤为主方,并随证灵活化裁,疗效显著。在治疗中尤注意小儿少阳之体,调肝而不伤脾。  相似文献   

5.
乌梅丸乃仲景<伤寒论>厥阴篇之主方.原主治"蛔厥"、"久痢".夫厥阴者,内寄相火,阴中有阳,其为病,每厥热相兼,寒热错杂.同时肝为风木之脏,开窍于目,风木之为病易出现眩晕、目疾等疾病,影响中土则出现蛔厥、腹痛、下痢之证.余曾用此方治疗花翳白陷(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眩晕(美尼尔综合征)、胃脘痛(十二脂肠球部溃疡合并憩室)、厥阴中风(持续低热)等证,取得了令人满意之效果.本篇就乌梅丸治疗上述病症介绍如下:眩晕之证已在眩晕证治中介绍、久痢已在"几种慢性炎症性疾患的证治要点"中介绍,故不重述.  相似文献   

6.
<正>当归芍药散组方药味不多,以养肝血调气机之当归、川芎、白芍,以健脾利湿之茯苓、白术、泽泻,共六味药物。以方测证,病机为血水同病,肝脾失和。血虚、血瘀水停是当归芍药散的主要方证病机;妇人冲任虚损,妇科杂症多血虚血瘀夹水气,男子阴器为足厥阴肝脉所主,易于气血虚损,气血凝滞,发为血虚血瘀夹水气,当归芍药散为男女通治之方。从气血津液层面分析,其组方当归、白芍、川芎三味为血分药,茯苓、白术、泽泻三味为调水液代谢药。崔云教授为浙派中医男科代表性医家,对于男科疾病有较为娴熟的理论造诣与临床实践,擅用经方治疗男科疾病。崔云教授认为当归芍药散多可用于男科疾病血虚、血瘀夹水气之证治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本文探析其应用当归芍药散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仲景《伤寒杂病论》吴茱萸汤之方剂方义,其方不为一证一经一病而设,《伤寒杂病论》中吴茱萸汤出现在阳明篇、少阴病、厥阴篇及呕吐哕下利篇中,只要病机同为肝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者皆可用之,文中列举了厥阴头痛、胃脘痛、咳喘之疾病不同,但病机相同者,其病虽异但应用吴茱萸汤皆有奇效,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8.
眩晕一证,临床颇为多见。然纵观其证治,医家多重肝责肝,用平肝镇肝之法。从肝论治,疗效虽著,然作者临床辨治眩晕,见证颇多,今就临床体会略陈管见。1辨病因,重外风,内外合病“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当有内外之分。然《内经》所指虽未十分明确,但后世诸家所注,多偏重于内风。如《临证指南医案》云“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  相似文献   

9.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发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位在大肠,属于虚实夹杂证候.采用通、调、养三步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第一步,通,即以攻下导滞方药为主,达到腑气得通的目的 ,缓解便秘症状;第二步,调,即以消食和胃方药为主调畅中焦气机,使得中焦脾、胃、肝三脏调和,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第三步,养,即以养阴补气方药为主,恢复肠道气...  相似文献   

10.
气说为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正气为人体化生之源,病气为百病之因,调气为治病之本,故治病皆当调气,这是顺从气机、针对病机的通治法则。但在对其具体应用中,笔者临床实践深刻地体会到,调气又贵在理血。温经通脉以活血行血;祛滞化瘀以散血活血;清营凉血以宁血止血;滋阴养血以疗血虚不仁等,皆为理血常法。理血虽是针对血病诸证的治法,但与调气治病至为密切。两者应用得当,常能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乡村医药》2003,10(3):57-60
乌梅丸乃仲景《伤寒论》厥阴篇之主方。原主治“蛔厥”、“久痢”。夫厥阴者,内寄相火,阴中有阳,其为病,每厥热相兼,寒热错杂。同时肝为风木之脏,开窍于目,风木之为病易出现眩晕、目疾等疾病,影响中土则出现蛔厥、腹痛、下痢之证。余曾用此方治疗花翳白陷(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眩晕(美尼尔综合征)、胃脘痛(十二脂肠球部溃疡合并憩室)、厥阴中风(持续低热)等证,取得了令人满意之效果。本篇就乌梅丸治疗上述病症介绍如下:眩晕之证已在眩晕证治中介绍、久痢已在“几种慢性炎症性疾患的证治要点”中介绍,故不重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獉獉:吸毒人群痰证病理与相关血清因子间关系研究。方法獉獉:对吸毒者和健康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吸毒者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医病理因素采用证素辨证方法采集。结果獉獉:与健康组相比,吸毒组的五脏病位证素积分平均值均显著差异(P<0.01);与健康组相比,吸毒组的痰、湿与气滞和阴虚等病性证素积分平均值均显著差异(P<0.01);痰与5-HT有等级正相关(P<0.05)。结论獉獉:毒品成瘾形成是多脏腑(肝、肾、脾)功能失调的表现,多属虚实夹杂之证。病性主要以痰、湿、气滞、阴虚为主;病位主要在肝、肾。痰证病理产生可能与5-HT指标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源于《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通调津液的作用,用于精神分裂症、癫痫、小儿舞蹈症、小儿惊痫、食厥、热厥等证,病机属于肝胆之气不调者,均有较好疗效.查阅大量文献,古人除用本方治疗伤寒下后烦惊谵语证外,还治癫、狂、痫、多梦、少寐等.今人则推而广之,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于现代医学中儿童自闭症、梅尼埃病、心脏病、眩晕、精神失常,妇科、消化、内分泌、肿瘤科等多种疾病中,临床上均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村医药》2005,12(9):72-73
六、几点体会 (一)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病则肝气横逆,易生郁热之变。尽管在临床治疗上,有的须宣湿化浊,有的须祛淤活血,有的须补益气血,有的须肝脾同治。方法有异,用药不同,都必须根据脉证,辨证施治,才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但就肝的本脏来说,偏郁热者为多,治宜舒肝清热。  相似文献   

15.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和治疗 ,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临床仍有部分患者顽固难愈。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 ,注意到便秘一症 ,病虽在胃肠 ,责之以脾胃 ,以疏理调畅肠腑气机为主 ,但亦不可忽视肝之调畅作用。脾胃功能之调畅 ,多赖于肝气之疏通 ;肝气郁滞 ,则横逆侵犯中焦 ,三焦气机不利 ,肠腑不得宣畅而致便秘。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发病机制研究 ,皆证实便秘与患者在抑郁、疑病症和综合心理痛苦等方面有密切相关性[1] ,提示精神心理因素在便秘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强调调畅情绪在便秘治疗中的意义[2 ] 。清代周学海谓“肝者 ,贯阴阳 ,统气血 ,居贞…  相似文献   

16.
脾胃病为内科常见疾病,中医之治疗方法尚多,但须以辨证施治为准则。笔者临证擅长脾胃病的治疗,现将其从肝论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医药》2003,10(11):59-60
2.1 痰饮咳嗽 痰饮是以病因命名。痰饮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巴豆条“留饮痰谤”,《素问·脉要精微论》有溢饮之名。本篇虽痰饮与咳嗽并列,但咳嗽仅是痰饮所引起的一个证候,而痰饮病不是都有咳嗽。痰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者为饮病的总称,狭义者为痰饮证。  相似文献   

18.
中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勃起功能障碍,中医学称之为阳痿,并认为,内外各种病理因素导致上述脏腑及经络的功能活动失调或受损,均可产生ED。由于导致ED的因素较复杂,故中医在调肝通络、益气补肾的同时,谨守病机,随证治之。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对勃起功能障碍(ED)中药治疗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中医证候、症状与性别、年龄、发病因素、胃镜诊断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1000例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证候归类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证候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痰气郁阻证、脾虚气滞证.其中脾胃湿热证、痰气郁阻证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肝胃不和证及脾虚气滞证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郁热证男性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调查显示NERD主要发生在36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84.2%,以46~55岁年龄段最高.饮食偏嗜是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痰气郁阻证的主要原因.各证候之间比较,HP感染与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各证候下贲门口微小改变比例以脾胃湿热证及脾虚气滞证较高,其次为痰气郁阻证.结论 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以实证为主,证候分布与性别、年龄、饮食、情志、烟酒、睡眠、药物等因素相关,与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性心绞痛属中医“真心痛”、“胸痹”范畴,其病因病机不外虚实两个方面。虚者多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实者多为气滞、痰浊、寒凝等。临床表现常见以下证型;心气亏虚、心阳不振、心了不足、痰浊闭塞、寒凝气滞、心瘀阻等。但临床所见之心绞痛,多在气血阴阳不足或肝、脾、肾功能失调的基础上,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病机兼而有之。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症,而很少属于某一单纯典型之证型。基于上述认识,遵循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之精髓,自拟中西医方对该病进行辨证治疗45例床观察的效果较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