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炎症组织不同时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C)的表达及淋巴管变化。方法 :通过急性炎症动物模型炎症组织 VEGF- C免疫组化染色、淋巴管酶组化染色、光镜及图像分析观察淋巴管体视学参数 :包括总体面数密度 (TNa)、有腔淋巴管面数密度 (ONa)。结果 :不同时期 (周 )急性炎症与正常对照相比 ,VEGF- C、TNa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Ona有明显增加 (P <0 .0 5 ) ,不同时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急性炎症不仅没有明显的淋巴管增生 ,而且也没有明显的 VEGF- C表达增高 ,管腔增大仅是适应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1].乳腺癌常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有无及淋巴结受累的程度是决定乳腺癌分期和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关键,也是临床评估乳腺癌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 )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本文综合近年文献,就VEGF-C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体外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因,检验其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RT-PCR法从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中克隆VEGF-C基因功能片断的cDNA,制备pcDNA3.1(+)-VEGF-C质粒载体,通过Fugene 6介导转染人成纤维细胞及COS7细胞.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从成纤维细胞中克隆得到1 053 bp的VEGF-C基因cDNA,碱基序列与已知的人VEGF-C基因cDNA完全一致.重组pcDNA3.1(+)-VEGF-C质粒所携带的目的基因VEGF-C在细胞中有强表达.结论成功重组了一个pcDNA3.1(+)-人VEGF-C质粒,为进一步研究淋巴水肿的基因治疗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基因的体外重组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因,检验其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RT-PCR法从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中克隆VEGF-C基因功能片断的cDNA,制备pcDNA3.1( )-VEGF-C质粒载体,通过Fugene 6介导转染人成纤维细胞及COS7细胞。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从成纤维细胞中克隆得到1 053 bp的VEGF-C基因cDNA,碱基序列与已知的人VEGF-C基因cDNA完全一致。重组pcDNA3.1( )-VEGF-C质粒所携带的目的基因VEGF-C在细胞中有强表达。结论成功重组了一个pcDNA3.1( )-人VEGF-C质粒,为进一步研究淋巴水肿的基因治疗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缺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缺氧对培养人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干预性影响。方法 (1)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及鉴定。(2)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模型,TUNEL法观测不同缺氧时间(0、12、24、48h)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干预作用。结果 随缺氧时间延长,NUVECs凋亡率显著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缺氧导致的内皮细胞凋亡。结论 内皮细胞的过渡凋亡是引起内皮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凋亡,而具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Apo-1/Fas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VEGF用于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再狭窄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成对照组、缺氧处理组、缺氧 VEGF处理组,12h后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的凋亡发生情况,通过RT-PCR法观察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Apo-1/Fas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和缺氧 VEGF处理组比较,缺氧处理组凋亡细胞及FasmRNA表达明显增加,Bcl-2mRNA表达明显下降,而VEGF能拮抗上述作用。结论VEGF能拮抗缺氧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其抗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mRNA表达与下调Apo-1/FasmRNA表达有关。从而为VEGF预防再狭窄进一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淋巴管生成与S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关系,以及SOX2、VEGF-C、淋巴管生成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青岛市市立医院病理科2013年1月~2014年4月乳腺癌组织标本9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乳腺癌组织中SOX2、VEGF-C及Podoplanin的表达。比较分析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组织学分级的乳腺癌组织中SOX2、VEGF-C及淋巴管密度值(LVD)的表达情况。结果 90例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者SOX2、VEGF-C和LVD的阳性率分别为84.62%、76.92%和61.54%,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44.00%、48.00%、3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23、7.05、6.33,P=0.00、0.01、0.01)。组织学分级Ⅱ~Ⅲ级者SOX2、VEGF-C的阳性率分别为82.35%、76.47%,高于组织学分级Ⅰ级者(45.45%、4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7.46,P=0.00、0.01)。SOX2、VEGF-C阳性者LVD阳性率分别为60.60%和61.29%,高于SOX2、VEGF-C阴性者(33.33%、3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6、5.07,P=0.02、0.02)。SOX2阳性者VEGF-C阳性率为75.76%,高于SOX2阴性者(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P=0.02)。结论 SOX2、VEGF-C、LVD阳性表达提示肿瘤的高侵袭性,且三者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SOX2在肿瘤中可能通过促进VEGF-C分泌诱导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酪氨酸激酶受体-4(Flt-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大肠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②方法以80例大肠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另15例大肠黏膜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分别检测VEGF-C和Flt-4的表达在不同指标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③结果大肠癌组织中VEGF-C及Flt-4的表达量高于正常黏膜,VEGF-C及Flt-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都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二者呈正相关。④结论VEGF-C可能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VEGF-C/Flt-4调控系统与大肠癌组织的淋巴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53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or,VEGF)和VEGF—C在鼻咽癌中的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64例鼻咽癌标本中P53蛋白、VEGF及VEGF—C进行了检测。结果:鼻咽癌中P53蛋白、VEGF及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3%、68.75%和54.69%。P53蛋白表达和VEGF存在相关性(P〈0.05)与VEGF-C无相关性(P〉0.05),而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P53、VEGF及VEGF—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VEGF表达可能由P53蛋白调节,P53蛋白与VEGF~C调节可能无关,VEGF及VEGF—C与鼻咽癌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P53蛋白可能参与调节,共同参与颈淋巴结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转染能特异性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小干扰RNA(siRNA),观察能否抑制人舌癌Tca8113细胞株的增殖.方法:将自行构建的两对表达siRNA的重组质粒(PU-VEGF-siRNA1,PU-VEGF-siRNA2)转染到舌癌Tca8113细胞株中,以空载体组转染为实验对照组,以正常生长的舌癌细胞做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经G418筛选后,与空白对照组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VEGF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与实验对照组相比,PU-VEGF-siRNA1,PU-VEGF-siRNA2重组体显著降低舌癌细胞VEGF mRNA的表达(P<0.01),MTT的结果显示分别在24、48、72、96 h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高(P<0.01);而空载体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对Tca8113细胞株增殖无抑制作用,对细胞凋亡变化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PU-VEGF-siRNA在细胞内表达的siRNA 不仅能显著降低VEGF表达,而且能有效抑制人舌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9,(1):74-76
目的:检测喉鳞癌中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2(ID-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以67例喉鳞癌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临床资料及术后石蜡标本,以45例声带息肉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二组中ID-2和VEGF-C的表达。结果:二组中ID-2和VEGF-C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ID-2和VEGF-C的表达与病变的增殖指数、脉管累犯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ID-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病变最大径密切相关。观察组中ID-2和VEGF-C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ID-2和VEGF-C在喉鳞癌中高表达,对肿瘤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ID-2与VEGF-C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脊髓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保护机制.方法:采用Allen的Weight dropping法挫伤大鼠T10节段脊髓,于术后2、4、8 h,1、3、7 d经蛛网膜下隙导管各注入VEGF溶液(5μl/100 g),并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组作对照.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标记脱氧核糖核酸片段,检测脊髓损伤前后发生凋亡的脊髓细胞.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脊髓中未见凋亡细胞.生理盐水组于伤后4 h始出现凋亡细胞.VEGF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VEGF可抑制脊髓损伤后细胞的凋亡,从而保护损伤的脊髓组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在小鼠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中不同时期的给药效果,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互作用。方法:将20只7 d龄C57BL/6J幼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早治疗组和晚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均建立高浓度氧气诱导的C57BL/6J幼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模型。后2组分别于出生后第7d和第12d起连续5d皮下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0.5mg/kg.d-1)。17d龄时取幼鼠双眼球作普通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检测,分别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核数目及VE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核数目及VEGF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早治疗组与晚治疗组的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核数目和VEGF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少(P<0.01);早治疗组较晚治疗组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在氧诱导的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模型中,地塞米松可以抑制视网膜新血管形成和VEGF的表达,而且病变早期应用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晚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大肠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其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Duke's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确诊的47例大肠癌患者,对其进行Duke's分期,并对经手术切除的大肠癌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记录VEGF-C与VEGFR-3的标记分数.结果 47例不同Duke's分期的大肠癌组织标本中淋巴管生长因子VEGF-C的标记分数分别为:B期1.38±1.15,C期2.77±1.69,D期3.94±2.36;VEGFR-3的标记分数分别为:B期1.06±1.00,C期2.00±1.58,D期3.44±2.33;均随肿瘤分期的增加而升高,B、C、D期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B期62.5%,C期84.6%,D期94.4%,随肿瘤分期的增加而升高,B期与D期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Duke's分期的大肠癌组织标本对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B期62.5%,C期84.6%,D期88.9%,随肿瘤分期的增加而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淋巴管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呈明显正相关,对肿瘤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和疾病预后的评估有一定价值,并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血小板生成因子4(FLT-4)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ESC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19例)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50例)中VEGF—C与FLT-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ESCC组织中2者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2.0%(41/50)、47.4%(9/19)、26.0%(13/5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T-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72.0%(36/50)、36.8%(7/19)、18.0%(9/5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FL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SCC组织中2者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536,P=0.000)。结论:VEGF—C和FLT-4与ES—CC的发生、浸润及转移有关,联合检测2者可望成为ESCC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探讨黄芩素(BAl)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RPMI-8226细胞系,不同浓度BAI处理此细胞系,用A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BAI对RPMI-8226细胞系凋亡的作用,应用RT-PCR检测黄芩素对RP...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鼻咽癌CNE-2Z-H5细胞株的体外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在鼻咽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及其可能机理。方法MTT方法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00μmol/L)对CNE-2Z-H5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RT-PCR检测姜黄素对CNE-2Z-H5细胞VEGF 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姜黄素对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在10~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姜黄素在作用24h后可以抑制CNE-2Z-H5细胞的增殖,并且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呈现增长的趋势,同一时间点各实验组细胞抑制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显示了姜黄素可以降低VEGF mRNA及VEGF蛋白在CNE-2Z-H5细胞中的表达。结论姜黄素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体外培养CNE-2Z-H5细胞的增殖,抑制VEGF mRNA和VEGF蛋白的表达,提示其在鼻咽癌的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在乳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75例乳腺癌和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IF和VEGF-C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MIF、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33%和69.33%,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 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乳腺癌组织中MIF、VEGF-C的阳性率分别是95.24%和83.33%,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 0.01);MIF、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 < 0.05)。MIF表达在肿瘤大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VEGF-C表达在组织学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IF、VEGF-C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雌、孕激素受体和cerbB-2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MIF和VEGF-C高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相互调节,并通过某些机制促进乳腺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丁酸钠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数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丁酸钠对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分组培养的HeLa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丁酸钠作用72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生长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VEGFmRNA表达情况。结果经不同浓度的丁酸钠作用后,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水平及VEGF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丁酸钠不但能够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还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VEGF基因的表达水平。丁酸钠抑制VEGF基因表达水平的作用可能是其抑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