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颈部浅表肿大淋巴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我院90例颈部浅表肿大淋巴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对良性淋巴结与恶性淋巴结进行鉴别诊断,分别了解良性淋巴结与恶性淋巴结的长短经、边界、内部回声、血流情况等,并进行对比。结果颈部良恶性淋巴结在超声中显示的长短经比例、边界、内部回声、血管阻力指数、血流信号以及淋巴结门等多方面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具备安全、简单、有效等优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范慧芳 《安徽医药》2013,34(9):1378-1380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应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抽选57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炎症组)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对其超声图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抽选57例健康患儿为对照组,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57例患儿腹腔内高频彩超检测均可见淋巴结肿大,并且多位于脐周或者是中下腹,彩色多普勒可见血流信号增多;炎症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的长径(L)、短径(S)以及内部回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彩超能快速判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临床首先诊断方法,同时可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诊断、治疗效果评估等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快捷的诊断方法.方法 利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颈部、锁骨上窝及腋下浅表肿大淋巴结,观察其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共检测门诊及住院患者44例,62个淋巴结,诊断准确37例,漏诊6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84%.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超声表现,并与其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反应性增生20例,炎性肿大15例,结核6例,淋巴瘤6例,转移癌25例。良、恶性淋巴结在形态、包膜、淋巴门、皮质回声、纵横比及血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检查首选。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随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引导下对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术的广泛应用,为确定淋巴结性质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本文分析98例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资料,探讨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的应用价值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对肿大浅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提高超声对不同疾病所致浅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水平。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并高频探头观察135例浅表肿大淋巴结声像图特点(包括长径与短径之比、淋巴结门部回声、皮质区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包括血流形态、最大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结果 二维声像图特点:恶性淋巴结长径与短径之比小于2,良性淋巴结长径与短径之比大于2;恶性淋巴结门部强回声消失或偏移及形态不规则,良性淋巴结门部强回声规则存在从皮质部回声分析得出:其低回声程度恶性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结炎〈淋巴结反应增生。血供特征良性淋巴结内血流多呈淋巴结门务状血流规则分布,而恶性肿大淋巴结内可见网状彩色血流或周边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血流参数:淋巴结炎症或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0.60)呈相对低速、低阻表现;淋巴结肿瘤,不论是淋巴瘤还是转移性肿瘤,血流速度、阻力指数(〉0.65)呈相对高速、高阻表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同病因所致浅表淋巴结肿大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秦 《现代医药卫生》2009,(13):1933-1935
目的:探讨超声在浅表肿大淋巴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观察71例155个肿大淋巴结,并回顾性分析淋巴结的超声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活检后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3月。结果:71例患者155个肿大淋巴结中,18个为急性淋巴结炎,26个为反应增生性淋巴结,15个为淋巴结结核,8个为淋巴瘤,45个为转移性淋巴结,20例患者43个淋巴结误诊。超声诊断准确率是约72%。结论:超声检查在浅表肿大淋巴结中有较强的诊断价值,对鉴别淋巴结良、恶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在诊断中有部分交叉,最后诊断仍要靠组织病理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中临床价值,为疗效观察指导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76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治疗前后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表现为淋巴结增大,有效抗炎治疗后一周复查彩超,肿大的淋巴结明显缩小,症明显改善或状消失。结论:超声为小儿肠系膜临淋巴结肿大的诊断、鉴别及治疗效果提供了可靠依据,极大地减少了漏、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评价肿大淋巴结病变性质的各种超声影响指标.方法 对118例患者的218个浅表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测,采用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检测浅表肿大的淋巴结(颈部、锁骨上窝、腋下、腹股沟).观察淋巴结的L/S、形态、结构、内部回声、血管类型RI、PI、Vmax、Vmin.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相关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L/S和VS可作为预测各种淋巴结病变的有意义的参数,这种联合诊断标准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9%.结论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联合诊断在浅表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各种淋巴结病变的可靠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为探讨高频超声鉴别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临床价值,回顾分析超声检测6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就诊的6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10~65岁,中位年龄31岁。其中淋巴结炎11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4例,转移性淋巴结21例,恶性淋巴瘤2例,结核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7例经病理证实的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分析。结果 217例中良性病变179例,恶性病变38例。超声对病变的检出率为100%,准确率为94.00%(204/217)。良恶性肿物的血流动力学参数Vmax、RI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249例乳腺肿瘤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表现和血流阻力指数,并综合分析手术及病理结果.结果 良性肿瘤208例,占83.5%;恶性肿瘤41例,占16.4%.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形态、边界、包膜、钙化、衰减、彩色血流信号及R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恶性肿瘤彩色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加水囊(WC)对肢体浅表组织表面凹凸不平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9例各种肢体浅表组织表面凹凸不平的病变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直接检查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加WC间接检查,全部病例均以手术或穿刺病检作为金标准用以确诊,在3种方法之间比较其诊断准确率。结果与手术或穿刺病检比较,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加WC对脂肪瘤、纤维瘤、表皮样囊肿、腱鞘囊肿、跟腱断裂、手指肌腱断裂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8.5%、94.7%、100%、100%、100%、95.2%,对肢体浅表组织表面凹凸不平病变的诊断总准确率为98.7%,总误诊率为1.3%;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直接检查的诊断总准确率为87.2%,总漏诊率为12.8%。结论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加WC对肢体浅表组织表面凹凸不平的病变进行超声探查,可使病变的结构层次更加清晰并明显改善图像质量,大大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王玫 《中国当代医药》2013,(33):109-110,11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良恶性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83例乳腺肿块患者,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观察乳腺肿块的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血流、腋窝淋巴结等,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对照,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相符率.结果 彩超诊断结果显示,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血流、腋窝淋巴结等影像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彩超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相符率中,乳腺癌为90.79%、乳腺纤维瘤为87.88%、乳腺增生为85.29%、乳腺炎为100.00%、乳腺囊肿为100.00%.结论 彩超利用不同组织的声阻抗差异形成的微小界面成像,提高了分辨率和浅表器官穿透力,能清晰显示乳腺及胸壁组织的解剖层次,可发现直径<1.0 cm的乳腺肿块,是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2例乳腺肿块患者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分别与病理检验对照。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4.2%、85.0%。结论高频彩色普勒超声有助于临床对乳腺肿块的诊块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价值。方法分析78例86个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包括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及后方回声和血流分布等。结果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病灶59个,恶性病灶27个,术前超声正确诊断良性病灶54个,恶性病灶18个,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7%、66.7%和91.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3%和85.7%。结论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剖宫产孕妇376例,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情况分为两组,23例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观察组,353例未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对照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结果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高发于30岁以上,月经期血流较为丰富,血流频谱为低速高阻,回声多为不均质低回声,边缘呈现毛刺状,有压痛感。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准确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乳腺肿块良恶性质鉴别诊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效果和意义。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8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其行彩超检查,鉴别良恶性,并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8例乳腺肿块患者中包括良性肿块患者50例,恶性肿块患者28例;彩超检查结果显示78例乳腺肿块患者中包括良性肿块患者47例,准确率94.00%,恶性肿块患者例26例,准确率92.8%。两种检测方式对良性、恶性肿块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总检出率93.59%(73/78)低于病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块患者行彩超检查可有效鉴别其肿块良恶性质,有利于帮助临床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这对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种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弹性超声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门诊、住院接诊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再进行弹性超声成像检测,观察2组良、恶性结节诊断结果、超声资料、甲状腺结节成像结果.结果 通过对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检测,弹性超声组检查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情况人数检查较准确,有晕环、微小钙化、血流信号丰富情况较小,多普勒超声检查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情况人数较模糊,有晕环、微小钙化、血流信号丰富情况较高,上述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多普勒超声组(P<0.05).甲状腺结节弹性超声成像评分恶性结节4~5分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弹性超声成像的铺助下,能够准确的获取结节内部组织信息,准确判断良、恶性结节,弥补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总结附睾囊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总结103例经穿刺、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附睾囊肿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结果103例附睾囊肿中,附睾单纯性囊肿26例(25.2%),附睾精液囊肿77例(74.8%);囊肿最小约0.4cm×0.3cm,最大约2.5cm×2.1cm。治疗是对10mm以上的22例附睾囊肿行切除术,5~10mm的66例附睾囊肿行穿刺抽液治疗,5mm以下的15例附睾囊肿行门诊随访。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附睾囊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