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宇栋  谭唱 《陕西中医》2012,33(3):376-377
<正>中医外治法是与内服药物治病相对而言的一种治疗方法,《辞海》认为针灸推拿伤科外科手术及药物熏熨敷贴等法均属于中医外治法,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现在的外治法一般专指选用药物手法或配合适当的器械,作用于体表或九窍等处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对中医传统外治法特点的研究,为中医外治法现代临床应用开拓新思路。不少学者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近年来中药外治法治疗肛门直肠疾病的临床经验,展望中药外治法在肛门直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通过对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综合.结果:发现在肛门直肠疾病的治疗方面,中药外治法有其独特优势.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肛肠疾病,效果满意,副作用小,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裴启秀 《河南中医》2014,(4):774-775
中医外治法如中药灌肠、结肠透析、穴位注射、针刺治疗等广泛应用于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毒副作用小、操作方便等特点。中医内外合治可以互补不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衰竭(CRF)发生于多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的晚期,据统计资料推测,我国CRF的发病率约为568/106[1],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中医外治法作为一种独特的技术,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中与内服汤药相辅相成,互济互补,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目前西医主要用胃动力药、促消化药以及益生菌等进行治疗,然而鉴于小儿的特殊性,其服药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一般。相比较而言,中医外治法疗效佳、依从性好,更易被广大家长及儿童所接受。本文从中医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中医外治法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以及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应用现状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认为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且安全、有效、简单易行,易于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方法,收集整理并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应用状况。方法:收集并整理近十年来小儿外治法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小儿常见疾病中医外治法的应用状况。结果:小儿外治法文献发表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外敷、推拿、灸法、灌肠、穴位注射在小儿疾病的临床应用中较多;外治法在不同系统的疾病中应用的类型与频次各有不同。结论:外治法在小儿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法可概分为内治和外治两大类:用口服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为内治法,口服药物以外治疗疾病的方法统称为外治法.中医外治法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总结、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是运用特定的手段对人体相应的体表位置及特定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来调整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祛除疾病的方法.近年来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心绞痛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对近年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医外治法,是与内治法同等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现将近年来临床各科对于外治法应用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查阅近6年相关文献及总结,初步探讨中医外治法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应用.方法 检索2007年1月-2013年1月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的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文献,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结果 纳入研究文献共189篇,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荨麻疹(CU)的方法主要有体针治疗、穴位注射等共14种方法.结论 中医治疗CU单种方法鲜用,总体倾向于综合疗法;以外治法为主的综合疗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呃逆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药物、迷走神经干扰或刺激、中医外治法以及手术治疗.中医外治法治疗呃逆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等优势,结合文献,对近3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呃逆的临床方法以及疗效研究进行综述,为后期的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规范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追寻针灸、推拿疗法的起源,探求中医外治法的机理,使人们真正认识和了解中医外治法的本质,从而为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开阔思路。方法: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推理分析,揭示外治法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结论:人类最早的外治法工具就是自己的双手;只要给穴位或疾病的反应点一个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良性调节作用,就能治疗疾病。这一结论为今后发明新的外治疗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药学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治疗方法,刮痧、拔罐等中医外治法在中医儿科临床中应用广泛,尤其是肺系疾病的治疗。负压吸痧法能够有效地将刮痧疗法和拔罐疗法进行了融合,同时具有拔罐和刮痧的特色,形成一种全新的治疗理念。负压吸痧法具有平衡阴阳、行气活血、调和脏腑、疏通经络的功效,操作简单、痛苦较小、安全,易于被儿童接受。负压吸痧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同时亦可应用于其他系统疾病的治疗,对于防病治病、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糖尿病肾病病程较长,长期药物治疗存在不良反应大、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中医外治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联合中西药内服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发现,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开始广泛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且疗效显著,常见疗法有针刺、艾灸、运动疗法、推拿、熏洗、穴位贴敷、中药离子导入等。文章就近十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做一系统总结,中医外治法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更关注于功能活动以及整体的评估上,这种新的研究方向与趋势可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医外治法萌芽于商周,先秦时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延伸到儿科领域.不仅可以治疗外科疾病,而且大量应用于内科疾病的治疗.外治的方法除敷涂外,还有洗浴、粉身、滴、塞以及砭刺、药熨、蒸汗、渍浴、取嚏、按摩、吹气等多种.通过对该时期儿科外治法特点的研究,了解当时外治法的精华,可以填补中医学术发展史的空白,对中医现代,晦床运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肾脏病是一种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重大疾病类型.肾脏病包含了各种原发性的肾脏疾病,也包含各种继发性的肾脏疾病.如何对其进行更加科学与有效的治疗是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与研究的不断深入,肾脏病的中医治疗已经成为肾脏病治疗关注的焦点.文中着重阐述了肾脏病中医治疗的基本概念、发展的基本现状,介绍了中医治疗肾脏病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对肾脏病的中医治疗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小儿夜啼是指小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或每夜定时啼哭的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幼小婴儿.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小儿夜啼方面有独特的疗效,治疗方法灵活,操作简便,容易为患儿所接受.现对本病的常用外治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发病率很高的一种合并症,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患者痛苦,生活质量严重低下,且治疗费用较高,给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生理和经济负担。中医外治法治疗此类病症具有副作用小、见效快、费用较低等优势,易于为患者接受。尤其是中医外治法配合常规疗法治疗,疗效非常明显。中医外治法种类繁杂,应用药物广泛,试将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近况作一概述,以便医者查阅。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来,出土了相当数量的渉医简帛,其中载有不少中医熏法的内容。熏法是中医应用较为常见的一种外治法,可治疗内外科多种疾病。根据简帛文献记载,熏法早在秦汉时期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肛肠疾病现多以手术治疗,病人痛苦较大,笔者在临床应用传统中医外治法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较常用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