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探讨其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血清h-FA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法定量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结果①急性酒精中毒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轻、中及重度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也依次升高,且差异显著(P<0.01);轻、中及重度组患者血清h-FABP异常阳性率也依次升高,且差异显著(P<0.01)。血清h-FABP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cTnI、CK-MB及心电图的阳性率(P<0.01)。②心肌损害者出院时血清h-FABP浓度均达正常,心脏功能均得到恢复,无1例恶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发生。结论血清h-FABP定量测定可作为早期判断急性酒精中毒心肌损害的一项客观指标,早期心肌损害者经有效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心脏功能均可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急诊内科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疑似ACS患者143例的临床及血清H-FABP浓度变化资料。结果:在AMI发病3 h内,H-FABP的诊断敏感性(67.8%)优于c Tn I(0.0%)和CK-MB(0.0%),AMI发病4-6 h内,H-FABP敏感性(93.7%)仍高于c Tn I(60.9%)和CK-MB(51.2%)。AMI发病6 h内,H-FABP是最为敏感的心脏标志物,尤以发病3 h内,优于经典心肌损伤标志物c Tn I和CK-MB的诊断价值。结论:在早期诊断AMI的心脏标志物中,血清H-FABP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 Tn I和CK-MB,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AMI发病3h内,H-FABP的诊断价值优于c Tn I和CK-MB。HFABP可作为AMI早期诊断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损伤诊断主要依赖于心肌酶学与心电图,而肌红蛋白(myoglobin,MY0)、肌钙蛋白I(troponinI,cTnI)及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kinase—mass,CK-MB)及心电图对早期诊断微小心肌损伤的灵敏度或特异性方面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s)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AMI症状发生后0~3h和3~6h采集47例AMI患者静脉血,检测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s)、肌红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心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同样检测H-FABPs、cTnI、MYO和CK-MB。结果 AMI症状发生后0~3h和3~6h,患者H-FABPs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nI、MYO和CK-M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s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H-FABP与多项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检测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与常规的检测项目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效果,探究H-FABP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便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好的检测指标.方法 本院38例AMI确诊患者作为观察组,4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全血cTnI、CK-MB质量的测定.对血清中的H-FABP进行定性分析,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患者入院后的24 h内,H-FABP、CK-MB和cTnI对AMI的敏感度分别为:84.21%、79.07%、76.32%,特异度分别为:100%、76.74%、76.74%;AMI患者胸痛发作6 h内H-FABP的诊断敏感度最高,达到78.26%,其次是CK-MB(73.91%)和cTnI(69.57%).结论 在AMI的早期诊断中,H-FABP检测比CK-MB、cTnI检测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临床上AMI早期诊断中有效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快速检测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快速检测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方法 比较H-FABP、cTnI、CK-MB和MYO四种物质定量检测诊断发病6 h内AMI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H-FABP快速检测试剂条定性检测结果与ELISA定量检测结果.结果 H-FABP诊断发病3 h和6 h内AMI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TnI和CK-MB,特异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cTnI、CK-MB和MYO.试剂条定性检测结果与ELISA比较符合率达96.9%.结论 H-FABP定性检测试剂条可用于早期AMI筛选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生化分析仪检测46例ACS患者入院3~6h及6~12h两个时间段的血清中的H-FABP、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H-FABP表现出了很好的检测早期(3~6 h)ACS的效果,比MYO、cTnI和CK-MB效果均要好(P<0.05),单独检测的灵敏度达到了82.61%,而MYO、肌钙蛋白和CK-MB的诊断效果在6~12h段有明显提高.结论 H-FABP具有很好的早期诊断ACS价值,可以将H-FABP作为更早期诊断ACS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检测中.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症,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和血管的损害,并伴全身代谢性改变。常见的的心肌损害生化检测有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功酶等。血浆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SCRP)存在于梗死心肌及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和斑块中,并与补体终端复合物共同定位。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局部炎症的程度和范围引起的刺激反应可导致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急性心肌局部缺血患者可见CRP增高,随后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9.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是2种新的心肌损伤标记物,有望弥补传统心肌标志物诊断时间延迟的缺点,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现就2种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11例0-3h内和0-6h内胸痛发作患者的血清H-FABP、cTnI和CK-MB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NO-AMI)36例、非心源性胸痛(NCCP)35例,同期选择37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0-3h内和0-6h内胸痛发作患者H-FABP的表达水平,观察H-FABP、cTnI和CK-MB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0-3h内和0-6h内AMI组H-FABP水平表达(38.14±24.18)ng/mL和(73.35±56.73)ng/mL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H-FABP诊断发病3h和6h内AMI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TnI和CK-MB(P〈0.05),特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H-FABP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优于cTnI和CK-MB,可作为一种有效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意义。方法发病6h内以急性胸痛就诊的疑似AMI患者83例,根据出院诊断分为AMI组32例与非AMI组51例,非AMI组又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33例(UAP组)与非心源性胸痛18例(NCCP组),选择体检健康者40名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H-FABP水平,并与传统心肌标志物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血清H-FABP水平明显高于非AMI组和对照组(P均<0.01);ROC曲线显示,H-FABP的AUC为0.954(95%CI:0.912~0.997),H-FABP诊断AMI的最佳截断值为6.65ng/mL;H-FABP诊断发病6h内AMI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0.26%,80.39%,93.18%,84.34%;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P<0.05)。结论 H-FABP对发病早期的AMI有较好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治疗前后检测指标的变化,探讨早期诊治支气管肺炎心肌损害的检测指标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同期选择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97例及健康儿童30例,患儿住院进行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比分析患儿治疗前、后与健康儿童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急性期)患儿h-FABP、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h-FABP、CK-MB水平较对照组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h-FABP的阳性率(84.5%)显著高于血清CK-MB的阳性率(62.9%),也显著高于动态心电图(ACG)(52.6%)和普通心电图(ECG)(39.2%)的异常率。经系统治疗与护理后,患儿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大多存在心肌损害,血清h-FABP定量测定是早期诊断支气管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一项指标。同时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预后、临床用药及护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急性酒精中毒对心脏损害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于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救治103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其中有75例并发不同程度的心脏损害,占103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79.82.%,仅次于对神经系统的损害。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心脏损害75例,男性63例,女性12例,年龄29~42岁(平均29±5岁)。就诊时  相似文献   

14.
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早期诊断对决定溶栓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酶学指标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 MB)对AMI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有限 ,且CK及CK MB在血中持续时间短 ,对亚急性心梗和小灶性心梗则更缺乏敏感性。 1989年Katus[1 ] 等建立了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 (cTnT)的方法 ,已逐步用于作为AMI的早期诊断。 1997年[2~ 4] 以来国外有学者报道对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 (FABP)作为AMI早期诊断的标志物的研究 ,我们选择了 1997年 10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住院的AM…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库,检索时间截至2006年11月,手检1980~2006年10月国内相关杂志16种。按照文内所述纳入标准共收集到H-FABP早期诊断AMI的研究,采用QUADAS工具进行质量评价,按胸痛发作距离采血时间设定4个时间组,分别纳入相应研究,利用Metadisc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及Meta分析,绘制SROC曲线。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n=1739)。13个研究结果存在异质性(P=0,I~2=58.5%)。患者胸痛发作0~3 h组纳入5个研究(n=396),各研究间无异质性(P=0.49,I~2=0),合并敏感度0.86[95%CI(0.80,0.91)],合并特异度0.76[95%CI(0.80,0.91)],SROC曲线下面积0.88,SE=0.0323。患者胸痛发作0~6 h组纳入10个研究(n=1175),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P=0, I~2=69%),合并敏感度0.86[95%CI(0.83,0.89)],合并特异度0.79[95%CI (0.76,0.82)],SROC曲线下面积0.92,SE=0.019。患者胸痛发作6~12 h组纳入4个研究(n=215),各研究间无异质性(P=0.56,I~2=0),合并敏感度0.97[95%CI(0.91,0.99)],合并特异度0.52[95%CI(0.42,0.61)],SROC曲线下面积0.810,SE=0.1522。患者胸痛发作0~12 h组纳入11个研究(n=1 352),各研究间有异质性(P=0.56,I~2=59%),合并敏感度0.88[95%CI (0.84,0.89)],合并特异度0.75[95%CI(0.71,0.78)],SROC曲线下面积0.91,SE=0.0164。结论从目前研究看,H-FABP在患者胸痛发作后0~3 h已经显示出较好的诊断效能,在胸痛发作0~12 h内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H-FABP可以作为AMI早期筛查及诊断新指标。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4):251~259.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心脏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ACS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因胸痛发作6h内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的疑似ACS患者103例,就诊即刻采肘静脉血5ml.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H-FABP,同时测定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MB).采用SPSS 17.0软件比较3种心脏标志物及不同心脏标志物组合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及不同时间段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在ACS发病6h内,H-FABP对AMI的诊断灵敏度(62.5%)高于cTnT(30.6%)和CK-MB (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ABP+ cTnT组合的阴性预测值最高(53.8%).H-FABP在AMI发病3~6h的灵敏度(77.8%)高于发病0~3 h(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在AMI发病0~3h,H-FABP+ cTnT组合和H-FABP+ CK-MB组合的诊断灵敏度(55.6%)高于cTnT+ CK-MB组合(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3).在发病0~3h和3~6h,H-FABP+ cTnT组合诊断灵敏度高于单一检测H-FABP(分别提高3.3%和7.4%),H-FABP+ cTnT组合的诊断灵敏度在发病3~6h最高(85.2%).结论 H-FABP是目前早期(0~6 h)诊断ACS最敏感的心脏生化标志物,尤以发病3~6 h更为敏感.H-FABP+ cTnT组合比单一检测H-FABP的诊断灵敏度高,发病3~6h的H-FABP+ cTnT组合具有最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测定及其对AMI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ry acid-binding protein,FABP)是心肌细胞重要能量来源脂肪酸的载体蛋白,当心肌缺氧时,FABP在血液中的水平迅速升高,当AMI早期(0-3h)即可显著增高并可释放入血,有利于AMI的早期诊断,有望成为新的AMI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3例胸痛发作6 h内的患者,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H-FABP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2例,非心源性胸痛(NCCP)15例,并选6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AMI组的H-FABP水平(78.58±52.2 ng/mL)最高,UAP组(12.57±5.80 ng/mL)次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3.52±2.29 ng/mL)、NCCP组(4.09±4.18 ng/mL)与对照组(3.30±1.56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16.8 ng/mL作为H-FABP诊断AMI的最佳临界值,其诊断AMI敏感性为84.4%,特异性为91.8%。结论血浆H-FABP水平可作为心肌坏死或损伤的早期判断指标,可为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犬急性高血糖对冠状动脉和心肌微血管血流量及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  16条杂种犬 ,静脉注射双嘧达莫前后 ,应用血流仪和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 (MCE)测量基础状态和高血糖状态时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心肌微血管的血流量。结果 应用双嘧达莫前 ,基础状态和高血糖状态的前降支和心肌微血管的血流量 [( 13 .94± 2 .92 )ml/min对 ( 15 .0 5± 8.61)ml/min和 ( 4 5 .49± 14 .2 8)ml/min对 ( 4 8.62± 2 9.5 9)ml/min ,P >0 .0 5 ]以及微血管密度 ( 5 7.0 5± 7.87对 68.65± 10 .0 0 ,P >0 .0 5 )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应用双嘧达莫后 ,前降支血流量和血流储备无明显变化 ,而心肌微血管的血流量 [( 91.71± 42 .67)ml/min对 ( 4 1.16± 2 3 .15 )ml/min ,P <0 .0 1]、血流速度 [( 1.11± 0 .61)ml/min对 ( 0 .67± 0 .2 7)ml/min ,P <0 .0 5 )、血管密度 ( 86.78± 2 1.84对 65 .18± 2 8.5 8,P <0 .0 1)和血流储备 ( 2 .15± 1.3 0对 0 .84±0 .44 ,P <0 .0 1)明显下降。结论 急性高血糖减少双嘧达莫负荷后的心肌微血管的血流量、血流储备和血管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